第48章

2025-03-22 07:24:43

李霞同志, 作为今年的纳税大户,您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都说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那您家中是否也有支持您的男人?李霞笑笑接过话筒, 深呼吸后已经平复刚才的紧张, 此时大大方方的开口:是啊, 我家有仨孩子,要不是他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持做我的后盾, 我分身乏术根本不可能安心事业。

那是不是趁此机会向家人表白一下?李霞正对着镜头,脸颊白里透红, 眼眸有羞有喜。

夫妻携手,风雨共度,感谢生命中有你。

今天的成功有你的一半, 等回家了我们一起庆祝。

主持人接过话筒,声音抑扬顿挫。

夫妻携手,风雨共度。

多么美好的感情。

新时代新面貌,女人能顶半边天。

我们携手走在时代的大路上,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我们走在大路上》一家五口,今年三口都上了荧屏。

沈家在认识的人里可谓出尽了风头。

李霞这节目也是录播, 所以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 她正跟家人围坐一起喝茶聊天。

电视上的她拿着话筒, 现实里的她端着茶杯。

眸如春水颊起霞光, 当着所有家人的面笑意盈盈的对着沈海阳。

而且不好好说话, 还开口唱上了。

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唱完了,一一带头鼓掌。

沈海阳也脸红起来,他老婆有时候挺有仪式感。

这种话私下说就好嘛, 偏偏这么郑重其事。

爸爸, 爸爸, 你也唱歌回应妈妈啊。

臭小子你以为这是刘三姐对歌呢,一时间大家都哈哈笑。

李霞端着茶杯跟老公一碰,茶水被她喝的豪气干云,画画都怕她下一步把茶杯摔地上。

好像交杯酒啊。

一一嘀嘀咕咕,哥哥姐姐点头附和。

李霞望着家人真的是太高兴了,从柜子里拿出一瓶五粮液给自己倒了一杯。

仰头一口闷,辛辣甘甜的酒香让人十分过瘾。

你悠着点儿。

沈海阳知道她高兴,也不阻拦。

老爷子披着军大衣出外跟孩子们放炮了,他俩在屋里喝酒聊天。

凑近沈海阳,双臂搭在他肩膀上。

俩人呼吸相闻,她压抑不住的兴奋。

你知道今年我们挣了多少钱吗?说完她伸出一个巴掌,这么多,这么多的钱,以后再也不用愁钱了。

所以你把债还完了?李霞摇头:没,我把大部分的钱全投入研发和准备扩大生产。

如今厂子基本靠外援,组装而已。

以后我们得生产自己的产品,靠旁人始终都是靠不住的。

媳妇,你真是大手笔。

被老公夸了,李霞那原本就兴奋的神经更加激动。

欠的钱说好了连本带利两年还清,我今年挣的钱没还债,而是加了一条生产线,剩余的全投入研发。

沈海阳,你想要车吗,给你买辆车吧。

我一个月工资百八十,你让我开轿车去上班啊。

好像影响不好啊。

她呵呵笑笑不以为意。

那你想要什么,咱现在不差钱。

我什么都不要。

他好脾气的抱着她坐下,李霞端起酒杯又来一杯。

外头孩子们喊她放烟花,两口子起身出了门。

过门槛的时候李霞绊了一下,摔进了沈海阳怀里,俩人差点儿齐齐摔倒。

哈哈、喝醉了?头是有些晕,可她坚决不承认自己醉。

没,这才哪儿到哪儿。

今晚咱们守岁通宵,放炮去。

院里旺火熊熊燃烧,孩子们欢快的跑着放炮。

邻居家好多小孩都跑来凑热闹,所以孩子们喊他们出来放烟花。

这时期烟花还是高档品,许多普通的工人不舍得买,周围就是零星的鞭炮。

今年李霞买了十几个大礼花,这么热烈的气氛,当然得放俩让孩子们开心开心。

沈海阳转身准备去拿烟花,俩臭小子已经抬着搬出来一个。

放下后拍拍手继续:爸你别管了,我俩搬就行。

一一喊:别放啊,等我们回来再放。

两桶烟花隔着几米的距离摆放,沈海阳招呼孩子们站远一些。

一一胆大的拿着火柴点燃左侧那个,呲呲的引线燃烧后碰的一声,一道亮光冲天而起。

色彩绚烂的烟火在头顶绽放,一波彩色的烟雨尚未褪去,另一波又砰的升起。

前院小店儿里看电视的人听到动静也都出来,大人孩子隔空欣赏一场浪漫的星雨。

哎呀,李霞今年挣了多少钱你们说?包子铺里干了几年的大姐对老板实在佩服,当初都咋笑话人家的,如今再看看,那脸疼不。

人家不仅是省里的创业先锋,而且家庭和睦。

瞧瞧两口子隔空喊话,那甜的让多少男人女人都羡慕。

咱老板是真能耐。

胆儿也大啊,当初那厂子都说要死,有人都想买那地呢。

如今再看,人家居然盘活了。

咱还在攒钱买电视,人家已经开始造电视,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没办法,给咱一个那样的厂子咱也不敢接啊。

那倒是,这女人真有魄力。

那么挣钱的商铺说卖就卖,一点儿不犹豫。

一帮人又是羡慕又是感慨,羡慕人家日子过的这么好,感慨这机遇给自己,自己也不敢做。

李霞有重生的先知,她也确实敢干。

这回冒多大险,若是失败她得重头再来。

南北贩货,火车硬座,那罪有些人估计想想就不乐意再重头。

可她破釜沉舟,只进不退。

机会就在眼前,冒多大险也要去努力拼搏一把。

放了俩大礼花,三小只也是出尽了风头。

完事跟小伙伴们一起去玩,一个个都还在议论刚才的烟火有多漂亮,多好看。

老爷子年纪大了,新年钟声敲过后进屋睡觉。

他们两口子将屋里的大灯关掉,只留了一盏晕黄的小灯。

李霞说是要整夜守岁,实际回到自己房间被老公按倒,完事呼呼大睡。

这一年她也累了,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压力。

如今终于上了正轨,这个年也好好歇歇。

被老公拥在怀里,她睡的踏实安稳。

三小只回来看爸爸妈妈房间灯关了,自己乖乖去睡。

初三老爷子在饭店宴请所有的沈家宗亲,李霞看到堂叔后默默摇头,这人脸皮咋就能那么厚,简直比城墙拐弯都要厚几分。

沈海阳早跟他说断绝关系,老爷子回来后他又上了门。

老爷子跟他关系更近,还有小时候的情意。

人老了更念旧,所以他从老爷子这里借走了几百块。

估计老爷子也就当给自己找个可以追忆的伴儿。

侄媳妇真能干,如今照样开厂子,上电视。

哎呀,侄媳妇真风光,我看着电视都羡慕又夸赞。

咱老沈家有这样的媳妇,那真是祖上积德。

这话老爷子爱听,顿时脸上带笑。

是啊,海阳有个好媳妇。

服务员给倒了茶,李霞不带奥跟一帮老头子坐着,起身跟几个小家伙到了旁边的单间。

妈妈、堂爷爷真讨厌。

画画坐下吐槽,沈晖也跟着点头接着说。

脸皮太厚了。

我跟我爸这样的人,同族中怎么会有堂爷爷那样脸皮厚的长辈啊?龙生九子九子不同,更何况只是同族。

李霞开口解释。

哎呀,哥哥你就是脸皮太薄了。

堂爷爷没大本事,脸皮厚也能弄到好处。

他知道爷爷对于国内很想念,具体就是想家想家里人。

就仗着这一点儿,知道爷爷绝不会把他赶出去。

李霞回头望着她儿子,臭小子这才多大,居然能看出来这些。

堂叔可不就是仗着老爷子念旧在感怀前半生,所以才不跟他计较。

而且那厚脸皮的拉的下脸,之前得罪了她和沈海阳,后来见到他俩都乐呵呵的赔不是。

他这样的,不就是书里说的小人行径吗?沈晖对此十分看不上,他可能能接受伪君子,但实在接受不了这么厚脸皮的真小人。

爷爷会不会被他骗了?哥哥你想多了。

一一拿了块儿胡萝卜生吃。

爷爷那可是人精。

给他点儿好处只是想有个人陪伴,能跟他说过去的事儿。

至于说他骗爷爷,那不可能。

二叔能转移走那么多资金,那是因为他是爷爷的亲儿子。

堂爷爷差的远呢。

李霞回头看着儿子:沈如一,你这都谁教你的?小家伙将最后一点儿萝卜塞进口中,仰着脑袋让妈妈给他擦嘴。

大人有时候会说,爷爷跟我下棋也会指点。

而且事实摆在那儿呢,爷爷有人陪着回忆童年很高兴,堂爷爷从爷爷手指缝里接一点儿小东西也很开心。

你觉得这是双赢?对啊。

小家伙仰着脸,大眼睛咕噜噜转着不明白自己哪里说错了。

他之前可是骂过你拖油瓶的,你不记恨?看到他不觉得碍眼?李霞这么问,沈晖也用目光和表情表达了自己是同样的意思。

他都得罪我了,我就是讨厌他。

心里讨厌,脸上也讨厌。

碍眼、记恨,哥哥你干嘛为他费心啊。

知道他是什么人,对着他就打开算盘计算,不用掺和感情。

表面乐呵的,旁人还说不出什么来,不然外人觉得你不尊重长辈。

这样对你不利。

你忘记爷爷给我们讲曾国藩的故事了。

他刚开始在官场失利,不明白自己刚正行事却不容与人。

后来他给弟弟写的信里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好吧,李霞这回不说话了。

她儿子这是随了谁了,这么小居然能摒弃旁人曾对他的鄙夷。

前世无人教导他自己揣摩,小时候敏感也自有自己一票好朋友。

大了懂得隐藏,大学里人际关系非常的好。

今生老爷子居然这么小就点拨他,要柔中带刚,要刚柔互用。

今生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又很自信,前世那股子自卑自大压根没露头。

母子几个正在说话,沈海阳进来了。

让孩子们去玩,她小声问了一句。

我是不是得跟一一学?生意场上难免有看不顺眼的,或者有过节的,遇到了是不是只有有利,就该摒弃前嫌。

沈海阳点头:你早就知道之前的商铺是慕容丹玲买的,你不是也没有跟她较劲嘛。

道理你早就知道了,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看不惯堂叔,只不过你还是把他当亲戚,亲戚在你的眼里就该是感情为重,这样的亲戚你膈应。

她拍自己脑门一下。

我还是傻。

拿他当什么亲戚啊,当个给老爷子解闷的不就完了。

今天来的这些都属于面子情,老爷子百年之后如果选择葬在沈家祖坟,那这些人还是要来往的。

沈家同族因我们家兴旺而齐聚一堂,我们看老爷子面子招待他们。

没看老爷子都没在家里设宴,而是选择在外头。

沈海阳这家伙看着绵绵的,实际心里非常有数。

该反击时不手软,对人际关系拿捏的恰到好处。

饭桌上堂叔给孩子们发红包,开口就是夸赞。

哎呀,我们一一长这么大了。

真懂事。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红包,给三小只一人一个。

看这多好,旁人家一个冷冷清清,咱家仨,热热闹闹。

从小一起长大,以后互相扶持。

比他们都强。

沈晖作为最大的孩子此时别扭着,要是以前一一就上去了。

可臭小子今儿没动作就看着哥哥,他站在哥哥身后以哥哥马首是瞻。

爷爷教导过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非必要的妥协不用折腰。

沈晖踌躇一下,上前礼貌的接过红包道谢。

谢谢堂爷爷。

哎,看我们晖晖多懂事。

有沈家长孙的样儿。

沈晖接了,画画和一一才上前跟着接过道谢。

沈老爷子暗暗点头,开口道:晖晖给堂爷爷倒茶。

小男孩楞了一瞬,然后乖乖去做。

倒完了顿了一下开口说堂爷爷请喝茶。

孺子可教,沈老爷子给孙子一个赞许的目光。

执拗,男孩子最要不得。

尤其沈晖还容易受人影响,这要是有些人撺掇上,执拗的孩子很容易钻牛角尖。

喜怒形于色太容易让人看透,就会很容易被人利用。

而一一这孩子有些滑,能很容易看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葛。

油滑的性子容易给人一种无钢骨的感觉。

但这孩子有一个很好的优点,他薄情又重情。

摒弃的再不入心,入心的绝不抛弃。

只是简单点拨一下,他今儿立马跟哥哥后头。

堂爷爷不重要,大不了就是被说小孩子没规矩不尊重长辈。

可哥哥很重要,哥哥要是放不开,那他跟哥哥一起挨训。

俩孩子都没让他失望,正是可塑性强的时候,听得进长辈的教诲。

晖晖这孩子太重情,在亲人身上学不来算计。

这样也好也不好,因为情暖人也伤人。

且他还有那样一个生母,为人绝不能太真太单纯。

沈家长辈们挨着上桌,堂叔觉得自己猜对了,又跟有钱的堂兄搭上了线。

人老了念旧,果然念着他这个堂弟呢。

他以为老爷子没计较他之前的事儿是因为念旧,实则根本不是。

回来这么久,老爷子发现亲孙子性子上的短处,留他是为了磨炼孩子心性。

沈晖比之一一来太直了,又一根肠子通到底,有什么都写在脸上,这样不行。

过刚易折,过柔则靡。

唯刚柔并济方能长盛不衰。

他是沈家长孙,就算以后不挑大梁不用太费心人际关系,但也不能太单纯,得跟一一搭配好。

堂叔自以为猜中老爷子心思,吃完饭等人走的差不多了,他不知进退的跟李霞开口。

侄媳妇,堂叔有个事儿想麻烦你帮忙。

我那外甥到现在没个工作,你看能不能安排他进你厂子。

你放心,绝不给你找麻烦,给个普通岗位就行。

之前他已经跟堂兄说过了,可老爷子说工厂李霞负责,让他直接找李霞。

他这才找机会开口求这个曾经怼的他老脸没地搁的女人。

实在不好意思,工厂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多余位置。

我去年夏天招过一批,他咋不去报名呢?报名?你要求那么严格,他能被选上也不用我来说了。

没听到信儿,错过了。

侄媳妇,咱都实在亲戚,我外甥正是说媳妇的时候,没个工作不好找。

你看你通融一下,你是厂长,安排个人还不是小菜。

堂叔,说了不为难我的啊。

她都没给自己再找拒绝的理由,直接开口将他的话堵了回去。

那语气,你好说好态度咱就维持眼下的面子情,再说我可怼你。

堂叔那么磨人的主,一下子给镇住了。

如今是他求人,不是人求他。

堂兄话里话外听李霞的,根本不会为了他跟儿媳对上。

跟李霞对上的话,下一秒也许就得被沈海阳给叉出去。

他那堂侄儿看着温和,实际该顶的时候是一丝都不退。

那,那算了。

堂叔灰溜溜的走了,沈晖望着他背影直摇头。

这人脸皮是真厚,他这辈子估计都练不出这么厚的脸皮。

不过不喜欢他、那守住自己的底线就好,像妈妈今天就没答应他任何事。

而且刚才妈妈变脸的速度也好快,跟一一有的一拼。

他好像有些明白做事时的分寸,该舍弃时就舍弃吧,不用纠结血缘。

有些人不用往心里去。

她不配、他不配。

回家时孩子拉着她的手:妈妈、咱们明天去姥姥家吗?对,明天早点儿起。

爷爷要去一位老同学家里走几天,我们正好有空,一家子回家给姥姥姥爷拜年。

年初四一家人开车回李霞娘家,这是沈海阳第一次上岳父母家的门。

之前放假的时候李霞跟三哥打过招呼,所以家里人早都预备着。

一进门就赶快招呼上炕,热腾腾的鸡蛋糖水端上来给他们解渴。

晚饭准备的那叫一个丰盛。

水饺包了三种馅儿,三种馅儿包成三种花样。

喜欢吃啥就吃啥。

炖羊肉、红烧鱼、栗子炖烧、红烧猪排,小葱拌豆腐、凉拌腐竹、红油耳丝、洋葱木耳。

硬菜四个凉菜四个,还有一砂锅的羊杂汤。

仨哥哥嫂子和孩子们都在,屋里坐了两桌。

菜是两份的,大家都一样。

三小只跟表哥表姐们在一起,大人们围着圆桌坐着喝酒吃肉。

一顿饭吃的非常热闹,晚上大家在一个大炕上睡觉。

晖晖换了地方有些不习惯,翻来覆去好久才睡着。

翌日大家起来了李霞没喊他,院里刷牙洗脸,娘儿俩边做饭边唠嗑。

老爹怕打扰外孙睡觉,别着烟袋背着手出去找老伙计闲聊。

沈晖醒来后日头高照,一个激灵赶快坐起穿衣。

李霞进来,小家伙望着妈妈有些不好意思。

妈妈、李霞看他已经穿好衣服,摸摸他脑袋:下地去洗脸准备吃饭了。

哦。

孩子乖乖听话,下地穿鞋到外间冲着老太太喊:外婆,哪个是洗脸盆?老太太赶快去给拿:这个、这个。

来我给你舀水。

这是新毛巾。

孩子乖乖接过脸盆:不用特意拿新的,我跟一一用一块儿就好。

洗了脸吃饭,孩子始终都笑呵呵的,跟大家相处非常自然,开口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的喊,好像李霞亲生,完全没了上一次回来时的疏离。

老太太跟闺女小声耳语:不知道的还以为都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

上回回来还不怎么喊咱家人,这回瞧着跟画画一一没啥差别。

所以您老就放心吧。

老太太乐的满脸皱纹像朵花,放心,放心。

你如今可是咱这儿独一份,提起来谁不竖大拇指。

初四回来,初六走。

父母虽然不舍,但还是挥泪告别。

闺女过的好,他们就放心了。

破五一过,各单位都开始复工。

李霞厂子里压根就没停,过年这段时间韩军和小刘各盯一头,生产井井有条。

元宵节后厂里又出了一批货,开会时研发部的方龙提出:我建议研发部每研发一项技术就给大家发奖金。

这样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小刘说:凭什么啊。

大家都是工作上班,你们的工资本来就高,还每研发出新产品就要发奖金。

你掉钱眼里了吧。

技术人员的工资比小刘这个部门领导都高,她早就不满了。

这回方龙又提出奖金等一系列的奖励问题,她顿时就第一个跳出来反驳。

韩军也觉得方龙有些过分,那么高的工资了居然还想要奖励。

你们给厂子工作,又不是白干的。

拿钱干活没见过跟老板再提额外要求的。

我觉得小刘说的对,不能什么都要钱。

方龙默默一叹,回头看李霞。

在这个挣快钱看眼下的时代,她能在一开始就招技术人员,组织研发部。

这眼光绝对不会是光图眼前这点儿利益。

研发部投资那么大,光是各种器材就是不小的花销。

技术人员可普通工人不一样,工人就是流水线,每天就那么多活儿。

可技术员的工作却没个深浅,如果能激发出大家的干劲儿,把一项技术缩短研发时间,那这些奖金绝对是值得的。

越快研发出新产品越快上市越快挣钱。

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越早进入行业就能尽快抢占市场份额。

我觉得方主任的提议不错,可以实行。

韩军回头:厂长,这真有必要吗?小刘:姐、没必要出这比额外的费用吧?李霞摇摇手指,开口解释:如果能将我们接下来的产品提早生产,那这点儿奖金是技术人员应得的。

她是老板,她说了算。

这又不是国营厂子,还得征求其他人意见,举手表决,上报审批,一项项的关卡都得过。

过不去的话那这就没法实行。

有时候等关卡都过了,商机也过了。

再做不赔都是好的。

私营里,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韩军和小刘偃旗息鼓,再不服气也都只能咽回去。

方龙对李霞这个老板非常满意,没想到她如此有魄力。

我又挖来俩弱电方面的人才,我们会尽快研发您需要的东西。

好,加紧干。

等东西研究出来,根据价值给你们发奖金。

老板您就擎好吧。

这时候技术人员大部分在国营单位,私企想挖人靠的就是高工资高福利待遇。

国营里挣死工资,时间久了大家都丧失了积极性。

如今私企里如此大诱惑,大家像上了发条一样浑身是劲儿。

三月里抚养权的官司再次开庭,方中诚之前自愿放弃,如今孩子压根不乐意跟他。

而且两家条件相比,李霞更加好。

所以一审判决孩子原地不动,跟着妈妈。

从法庭出来方中诚低着脑袋有些颓废,儿子看来是要不到自己手里了。

一审如此,再上诉也白搭。

看李霞要走,他开口喊住。

李霞,我们谈谈。

李霞瞅瞅四周,他接着道:这附近新开了家西餐厅,我请你吃饭。

我们边吃边谈。

李霞不乐意跟他去吃什么西餐。

要是说一一的事儿就免了。

一切按照法律规定的来,我们之间没什么好说的。

她说完就要走,方中诚情急之下去拉她:别这样,我们好好谈谈。

我们、你觉得真有谈的必要?周末让一一跟着我,我带他上课外班。

说完他皱着眉:我是他爸爸。

可你看他现在,好像沈海阳亲生的一样。

那是我儿子,不能就这么送给沈海阳吧。

你现在才这么想。

晚了。

那我起诉恢复孩子的姓氏。

他气喘吁吁的,满脸不忿。

哪怕让孩子跟你姓李,也不能俩都姓了沈。

跟我姓还是你的孩子,跟沈海阳姓你就觉得被夺走了。

李霞冷笑、早料到他的劣根性。

果然这就是根刺,扎进肉里让他动一下就疼。

十八岁成年后孩子可以自己决定,就算你使尽浑身解数改了姓,到时候俩人重新改回来,你那脸往哪儿搁?不论姓沈还是姓李,他俩都不可能姓方,再不是你方中诚的孩子。

你以后少打主意。

她话语说完,抬腿快步离去,开门上车很快消失在他的视线。

方中诚面如白纸,懊悔不跌,可无法挽回。

他儿子那样子,长大了绝不会跟他亲。

就算法律规定必须赡养他,那也最多给他点儿生活费,或者送他去养老院。

沈如一,早就不是你儿子了。

他本来就难受,回家慕容丹玲还刺激他。

气的他晚饭没吃,生了好几天闷气。

之后想通了,跟慕容丹玲说要不把沈晖要过来。

沈晖更容易受影响,好哄骗。

不要。

自己亲儿子,他都不明白她到底是为哪般。

那我们、要不抱养一个?我不养。

猪肉贴不到羊身上,别人的血脉我才懒得费工夫。

————李霞的工厂,上一年生产黑白电视五万台,这一年李霞预期八万台。

时间到了,她拿着支票去还钱,听说老人已经去世。

什么?怎么会这样的?您来找的时候老夫人就病着,不过她没跟任何人说。

临终遗嘱她交代了,这个日期中间您来的话这钱就不用还了。

不是,这什么意思?两位老人摇头。

我们也不懂。

但这是她临终吩咐的,写在了遗嘱里。

我带您去见律师吧,欠条在律师那里。

跟着老汉去了律师那里,果然遗嘱是这么写的。

支票她带了回去,欠条当场销毁。

这么一笔钱就这么进了她口袋。

如果失败,这钱得还。

但允许她延期一年。

如果她一年前来还,那这笔钱也得还,不过不要利息。

唯独她将期限拖延到即将到期才来不用还。

李霞开着车一路思谋,在想老人到底是何意。

她没有子女,财产一部分设立了基金,一部分捐献。

虽说这钱对于她没用,可这么一大笔她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给自己。

而且去年挣了钱先还债,那反而得不到。

回家时满腹疑惑,拿着支票到后院跟公公说这事。

这关乎工厂账目,得跟老爷子交代一下。

老爷子听完她所言,将支票拿在手里。

雪中送炭,在考验你的人品和决断。

借钱帮我把厂子办起来,然后临走又如此安排。

我要不还那肯定有律师起诉,早还的话说明我没多少魄力,但她还免去我利息,这是对我人品的肯定。

而如今我将还钱的期限延到极限,说明我是个做事儿的料,所以这钱算她助我一臂之力。

老爷子点头,这位女士有情意也够理智。

他这儿媳也的确够有魄力,一个小小农妇,敢拿着所有的钱买房,投资买商铺,之后果断卖掉商铺投资工厂,工厂一年挣了那么多钱,她没有急着像普通人那样还债,无债一身轻。

而是将大部分的收入投入了研发。

李霞:几百万,这时期看来那绝对的巨款,可它贬值很快的,改革开放后贬值最大的几项里就有它。

当然得投入研发,只有研发出更好的产品,才能挣更多的钱,工厂才能持续发展。

她一直觉得自己没能力,深怕以后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所以在孩子们接受的范围内让他们多学东西。

她从小就给灌输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要变。

孩子们以后应该不会成为那种满足与眼前的性子。

如今得了老人如此馈赠,那她也借花献佛。

老人无子女,死后那么多的钱做了公益。

那她也做公益,每年盈利拿出百分之几来捐献。

如此又能回馈社会,又不辜负老人一番情意。

那,爸,这部分钱怎么弄?我计划再开一家洗衣机生产车间,现在做准备工作,研发部已经差不多弄好,厂房建起来就可以投产。

好,这钱差不多够。

这次这个算你自己的。

咱都一家人,其实不用算那么清楚。

之前我投资的也不够一半,您还给我一半的股。

而且买商铺的钱也是您给的。

老爷子摆摆手:以后都是你们的。

李霞知道老爷子更改了遗嘱,还是她陪着去的。

全部财产留给他们两口子,未来都是他们的,如今没必要计较那么多。

短短几年,李霞从一个兜比脸干净的人、成为了如今占据工厂大半壁江山的主事人。

老爷子在分配的时候就多分了她,如今这部分不用还的钱也全都算作她自己的。

细算一下,她比沈海阳有钱。

乐呵呵的从后院出去,一一背着书包放学回来,看到她就扑上来。

妈妈,你有什么好事?你怎么知道妈妈有好事?妈妈眼睛里都是欢喜啊。

李霞蹲下想抱抱儿子,发现他长大了,抱起来挺费劲儿。

吃什么了这么重,以后妈妈抱不动你了。

哈哈、以后我长大了抱妈妈、也是一样的。

那你快快长,好好学习。

以后接妈妈的班,让妈妈可以在家躺着啥都不用干。

好,没问题。

小家伙从妈妈身上下来,可是妈妈,成天躺家里你不嫌闷啊。

还是跟爸爸一起出去旅游,现在咱们只在国内转,以后你们可以环游世界。

妈妈,国外好多国家呢,可大了。

嗯,我儿子说的有道理。

以后有你接班了妈妈就跟你爸环游世界去。

新马泰、欧洲二十国、美洲、非洲、全都转个遍。

前世儿子就给她报了旅行团让她去旅游散心,可那时候她拧巴的跟麻花似的,气他不该认方中诚。

对孩子的好意根本不为所动。

将那旅游团的票撕了个粉碎,跟儿子大吵了一架。

好,我给爸爸妈妈挣钱。

李霞笑了,前世她儿子学的是计算机、这个当时还有些冷门的专业。

今生他喜欢的话她依旧不干涉。

电脑手机,以后孩子学这个应该有发展。

晚上回来跟沈海阳说起这些事儿,沈海阳第一次听说他爸将所有的财产全留给了他。

不过他对此没多在意,老爷子还在世呢,这些都不用多想。

我记得之前批的地就很大,这回你盖车间不用再另外批了吧?不用。

旁边继续盖就行。

有她这个先知在,批地肯定趁早多批。

这时期又容易又便宜,这么好的事儿当然得抢先。

先做的组装电视机,想想九十年代几家知名的家电企业好像都是合资,用的小日子的技术。

拿市场换技术,这在当时也是无奈为之。

既然像空调彩电这些家电难以研发,她也不想让外资控股。

那就着手自己研发简单的。

风扇、洗衣机、电饭锅、音响、录音机……自己有方向,提前做了准备。

很快国外合作方对她提出了控股。

米国公司派了专人过来,沈老爷子在外亲自接待了他,哦不,他是给李霞做翻译。

商务会谈,米国人一贯的直接了当。

如果您不同意我们控股,那我们只能终止我们的合作。

你们控股,那这厂子还是我的吗?当然是你的。

不过生产什么产品,贴什么商标得我们说了算。

连商标都不是我的了,那、这条件恕我无法接受。

李女士,您可要考虑清楚。

没有我们的技术支持,你这厂子立马就得瘫痪。

那就拭目以待。

李霞笑笑摇头,坚定的拒绝了。

她已经不靠着对方也能独立生存,不再只能做单纯的产品组装。

风扇已经进入市场一年,大大小小的风扇反响非常好,物美价廉。

借鸡生蛋,用他们的生产线和零部件组装销售了几年的黑白电视机,她将大部分的利润全投入了研发部。

哪能一辈子被卡着脖子呢。

精密的家电做不了,那我就做简单的家电。

她有自己的思路,之前跟老爷子谈过。

这两年她大力投资研发,老爷子作为大股东完全支持。

国内经济在快速腾飞,家电市场如今和将来都不容小觑。

到九十年代后期可以做出口,质量过硬,华国制造绝对经得起考验。

——————时间分割线九一年,李霞的厂子已经在小家电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时代的发展,她也挖到了更多的技术人才。

这一年他们研发出了录像机,虽有些核心部件还是靠进口,但大部分已经能自己生产,通过检验后准备大批上市。

画画和沈晖都上了一中。

沈晖是自己考进去的,而且还在尖子班。

画画是靠着特长进去的,在吊车尾的班里。

一一上初三,臭小子还是跳级了,说一天天的在学校浪费时间。

不如早点考大学。

沈海阳跟他约好了,高中得认认真真读三年。

知识得学扎实,不然大学考不好。

臭小子答应了,十三岁有的才刚要上初中,他已经开始备战中考。

我哥哥考那么高,我怎么也不能低了,不然多给我哥丢脸。

沈晖拍他后脑勺一下:不跟你哥比你能死是怎么地?我一路被你逼的都进一中尖子班了。

完了,等你今年进来,大家又该说那个年纪第一是不是你弟弟,你弟弟好厉害。

沈晖翻个白眼萎到沙发上,一脸生无可恋:我没法活了。

哈哈……沈晖学习也非常好,可跟一一比起来就差那么一点儿。

这一路因为一一太出名,他自尊心强的一路追赶,不愿意旁人小瞧自己。

累?没一一还不觉得,有他比着那必须吐槽他几句。

画画是早就看清了和这俩的差距,她才不跟他俩比学习呢,那是找虐。

能上一中,以后考美术专业。

这俩说了,她要找不到工作就养她一辈子。

叮铃铃、姊妹仨说着话电话响了,画画离的最近接了起来。

可对方一开口就是外语,她赶快将话筒递给哥哥。

哥哥跟着爷爷学英文,对话非常流利。

一番交流,沈晖好像非常兴奋。

他俩从中听得只言片语,也紧张的手在颤抖。

等沈晖放下电话,迎上他俩问询的眼眸自动开口。

米国有更好的方法治疗爸爸的病了。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说是技术已经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