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00 章

2025-03-22 07:24:56

在对视之中, 郭茂和刘骥辛都沉默了。

他们确定对方同自己升起了一样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让他们说不出一个字,甚至精神开始战栗, 震惊和莫名的兴奋交织。

天子是上天任命的共主,是受天命而立之人, 这是从古到今的想法,深入每一个人的人心。

即便有一些士人能够隐隐约约地察觉到君权神授的说法只是便于皇室统治天下的手段而已,也不会否认这样的说法。

北周王朝整整存在了三百余年,秦氏天下深入人心,无论是郭茂还是刘骥辛还是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生出来便是北周的人。

但秦氏帝王这么多, 有哪一个能如同他们的主公一般?这难道是上天的旨意吗?告知他们北周王朝将倒,而新的天子,就在他们的身边……大风袭来, 门窗嘭的一声巨响。

郭茂猛地打了一个激灵, 仓皇地收回了视线。

书房门忽地被推开,元里带着一股潮气大步走了进来。

他一进来,房内的人全都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齐齐行礼道:主公。

雪灾一来,主公先前做的种种事情便都有了解释。

元里的部下们心头火热,再一次见到这样的神迹, 他们仍然感到震惊不已, 到现在还未回神。

这会儿亲眼看到主公,众人皆是双眼热切,恨不得为元里而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以表忠心。

元里没在乎部下们的变化,他连客套话都没有说, 便干脆利落地下了命令,邬恺,你领一千兵前去三个村子处救人,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并把山脚下村子里的村民迁到城里来,防止还有山脉雪崩。

汪盟,你带粮食和炭火送去四郡,让四郡郡守开城接纳流民,把他们的粮仓打开救民。

蓟县内也要增扩避难所,开城门接收流民,在城内增添施粥点,元里一条条道,近日气温突降,百姓也熬不住了。

告知城内百姓,官府每日提供定量木炭,一户只能领走一份。

趁着现在雪小了,快,都动起来。

所有人抱拳道:属下听令。

天还未亮,人群嘈杂声便忙碌了起来。

等天真正亮起时,相鸿云才知道雪灾的消息。

他头一次在张良栋面前露出失态的惊愕神情,连忙跑到街上一看,就看到街道上正井然有序安置流民、熬粥施粥的士卒。

流民在施粥点前排着队,士卒吆喝声错落响起,一切忙中有序。

相鸿云震惊不已地看着这一切,一个怪异的想法在脑海中浮现——难道元乐君先前的一意孤行,是早已预见到这一幕了吗?*楚贺潮也带着杨忠发与粮食赶往北疆送粮,顺便担负起了给渔阳郡送粮的任务。

一路上,楚贺潮每经过一个郡县,都会下来查看城内是否接纳了流民,粮仓中的粮食是否可够、郡守县令是否做到了自身职责。

雪太厚,他们走得很艰难,但让他们高兴的是,各地的灾情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渔阳郡的郡守对楚贺潮的到来诚惶诚恐,接收粮食后,又感激不尽地道:多亏有刺史大人在秋收后的及时吩咐,卑职才能在如今快速地安置好流民,百姓房屋也得到了加筑,这才倒塌的不是很多。

楚贺潮颔首,看了一圈后,便带着杨忠发继续往北疆走去。

在路上,杨忠发感叹道:将军,刺史大人当真是凡人吗?楚贺潮瞥了他一眼,你想说什么?我只是对元大人格外佩服和敬畏罢了,杨忠发苦笑道,将军,若是有一天元大人的威望在幽州内超过了你,你可不要难受。

这种鬼神手段,咱们当真比不过啊……连防备的心都升不起来了。

谁能提前算计到这种地步?杨忠发活了五十多年也没见过这样的人,他当真是无话可说。

雪灾之后,想也知道在幽州百姓们的心中元里的威望会有多高。

定会超过将军,成为百姓们心中最为爱戴的大人。

但即使知道会这样,杨忠发也没法做什么,因为他也是心服口服,对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亲眼见过这种事之后,杨忠发半点也不夸张的说,他感到毛骨悚然。

他都怀疑元乐君是否当真是凡人了,还是天上转世的神仙。

楚贺潮慢悠悠地道:你觉得我会在意?杨忠发哑然失笑,将军确实不在乎这个。

从以前到现在,将军的目光从来不是富贵荣华、高官侯爵。

而是麾下士卒、是野蛮的匈奴人、嚣张的乌丸人与狡诈的鲜卑人。

是一切试图撼动北周边境的外族。

杨忠发豁然开朗地道:您这样想就太好不过了。

我就怕您和元大人因为这些名利之事弄得两厢不愉快。

他可是我……楚贺潮话说得戛然而止,话锋一转道,莫要多想,加快速度吧。

杨忠发响亮地应了一声。

*蓟县城门大开,收纳因雪灾而无家可归的流民。

流民缓缓进城,人群之中有正值壮年的年轻人,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

他们被冻得脸色蜡黄,手和脚都长了冻疮,衣服破破烂烂,不比没穿好上多少。

元里站在城墙上,披着蓑衣冒着风雪看着这些瑟瑟发抖的流民,轻轻叹了口气。

系统忽然有了声响。

【一代名臣系统已激活】【任务:收留流民,获得民心】【奖励:医书】元里眉头缓缓皱起,心中掀起波澜。

医书。

以后什么地方能用上医书?军营里?或者还是近在眼前的……雪灾后的疫情?元里想到这里,心中猛地一沉。

他转身下了城墙,叫来刘骥辛郭茂等人处理防疫一事。

雪灾已是一个大灾难,他决不能让疫情也紧跟着就来。

雪灾过后,气温会回升,冰雪融化,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疫病的发生。

病毒在气温低的环境下会存活更长的时间,人又被冻得免疫力降低,轻易便会感染生病。

元里不能掉以轻心。

避难所的灾民越来越多,施粥点也越来越多。

因为元里反应得很快,又提前四个月囤积了许多东西,灾情处理很快便走上了正轨,将损伤压在了最低。

但即使如此,冻死的百姓和失踪的百姓还是有百人以上,周边安置的流民多达数万人,倒塌房屋有两千多间。

森林草原也受损了不少,被冻死的动物更是数不胜数。

一旦有冻死的百姓和动物出现,元里当即令人焚烧尸体,厕所新建起了许多,令流民不许随地大小便,最大限度地保障避难所的卫生条件。

一旦有生病的人,会被立刻隔离开,集中在一起治疗,切断传染源扩散。

除此以外,他还禁止流民服用冷水。

施粥点会从早到晚支起一口锅,锅里烧的便是热水,谁想要喝水,就从这里面取热水服用。

这样做确实浪费煤炭和柴火,但和人命与防疫相比,这点炭火和柴火根本就不算什么。

因为天气过于寒冷,畜牧场中的牛羊猪冻死了很多。

冻死的畜生直接被元里送到了军营之中,给日日夜夜忙着救人的士兵加餐。

元里也效仿了张仲景,用冻死的羊肉、麻椒、驱寒药材充当馅料,做出了饺子给流民驱寒。

这饺子的味道其实并不怎么好,很是腥膻难闻,肉也只有一点,但一碗饺子连汤下肚,人人只觉得浑身发热,通身变暖,再也感觉不到寒冷。

因为元里的这一举动,流民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含泪叩谢刺史大人的恩情。

元里的所作所为,也逐渐向外传颂了开。

随着各地反应迅速并处理得当,幽州的灾情逐渐变得平稳。

但半个月后,前来蓟县的流民却越来越多了。

不止是蓟县,各个郡县传来的消息中,幽州各地接纳的流民数量也越来越多。

元里派人一查,发现这些流民不止有幽州本地的百姓,还有千辛万苦从凉州、并州、冀州等地逃来的流民。

这些流民随着时日的增长,不仅没有减少,人数反而越来越多。

元里不得不再次扩大了避难所,并且派人前去周围几州打探了消息。

很快,他就知道了周围几州的情况。

发生雪灾的地方不止有幽州,还有凉州、并州、冀州、青州等地,中北地区没有一处逃得过突降的寒冷。

各地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灾难,这几州没有幽州的提前准备和及时反应,州内的情况要比幽州严重得多。

被冻死的百姓不知凡几,数以几十万计的流民无家可归,也无粮可吃。

幽州接纳流民并提供赈灾粮的消息传出去后,这些流民便蜂拥而至,赶往幽州避难。

此外,元里还得到了一个让他有些震惊的消息。

因为并州雪灾过于严重,并州的起义军趁乱而起,刺史刘全带着亲信跑了!如今的并州只有起义军势力肆虐,处于无政府的状态,灾情无人控制,大批百姓也因此逃出了并州。

听到这个消息后,元里的心脏便不受控制地砰砰乱跳起来,并跳得越来越快。

无政府的状态,那岂不是说——谁先得到手就算谁的?--------------------作者有话要说:一更,晚上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