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康熙三十年

2025-03-22 07:25:06

康熙三十年家宴之上, 觥筹交错间,康熙对胤祉大为赞赏。

上面唱着胤祉出海的丰功伟绩,细心打扮后的马佳氏欢喜得连眼角的细纹都顾不得遮掩, 一连的举着酒杯和婉绣喝了起来。

温煮的酒躺过喉咙, 婉绣心里也松了一大口气, 觉着这一年的纠结也是白折腾了。

但这是好事。

三阿哥大才盘盘,荣妃以后有大福了。

马佳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高兴了, 哪怕婉绣这话不过平平, 但她却像是喝了琼浆玉液浑身舒畅,借德妃吉言。

话此顿了顿,她又道, 乌雅氏有大功,德妃日后也是有大福的人。

婉绣莞尔,浅笑谢过。

若说以前马佳氏这么一句, 多半是客套或是讽刺的意思。

但胤祉回来后, 受了小罚和挨骂后就得到了康熙的赞赏和重用。

亲儿子聪慧出息, 做老子的当然高兴。

马佳氏的消息也就不是空穴来风,说出的话也重了起来。

不过婉绣没有从康熙处闻得消息,遂没有过问半句。

眼看着受人奉承,面色得意的马佳氏离开几步, 在侧听了半响的郭络罗氏笑了声, 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应该高兴的。

所以才说得上一句好话。

人之常情。

真是便宜她了。

郭络罗氏嘟囔着,她摇曳着手里的酒盏,这是壶里的最后一点了。

不过她酒量不错,喝到这里也就是兴起而已。

郭络罗氏抚着头一回戴上的护甲, 正紫色宝石镶嵌, 衬得她柔荑白嫩纤长。

她抬眼看了婉绣一眼, 你也是没意思。

婉绣举杯与她碰了一下,低头掩住嘴角的苦笑。

说实话,就算至今为止都是好的事情,但谁都保不准出去后有什么意外。

在乾清宫里,她有幸听过那么随口几句,自然清楚其中的险情。

让她主动帮忙是不可能的,这个罪人她是不想当的。

若五阿哥真的心动了,大可自己寻康熙或者博启说去。

还有那个白音……婉绣垂眸,这人早有耳闻,但至今都少了那点运气。

以至于这些年来,竟然没有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

不过不见其人,却闻其人。

堂兄着实厉害,他竟然还学了法语!纳克出和堂兄,还有那几个传教士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可厉害了!汗阿玛谬赞不已,回头还说了儿子的好多不是。

说话的胤祾拿着一本博启亲手写的游记,对于康熙的嫌弃他并不太在意,反而神采飞扬的夸着。

婉绣不免好奇,给额吉看一眼。

纳克出就说要给额吉看,让您看完了再给儿子看一眼就好。

胤祾爽快的上交,他虽然喜爱但性情阔达,想着书没有了还正好是个机会,可以借此去找人亲自畅聊才好。

博启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反过来言是婉绣井底之蛙才对。

她对于外面的国家只存在于脑海和文字里,并没有切身的去接触所见。

这一本游记是他一路行走所记的,开篇寥寥两句就正好勾着婉绣的兴趣,捧着就不愿意放下了。

胤祾还在侧说了几句,只是半响都没人搭理,回头一看只见随他而来的胤禵盘腿坐在额吉跟前,迷瞪着双眸仰着小脸,俨然是精神涣散不知道想什么去了。

而额吉,更是看的一发不可收拾。

得,交差了。

胤祾忍不住笑了,而后似是想到什么般拍了拍胤禵的脑瓜。

小圆脑袋眼睛极凶的瞪着,胤祾一巴掌拍了下去,嘘!胤禵翻了白眼,声音压了压,干什么?爷出宫去,来不来?出宫?来来来!胤禵像是拨浪鼓似的上下翻点脑袋,鬼机灵的瞥着对面额吉的神情,见她没有留神二人般没有动静,高兴地转身就往炕下爬去。

小老爷们长了一对小短腿,下炕的样子也格外拙笨难看,胤祾只觉得刺目唏嘘,忙偏过头起身请安,儿子有事先退了。

婉绣随意的摆了摆手,继续翻看着。

游记记载的是如今蒸蒸日上的法国改革运动和当地风土环境,仿佛她当年说故事一般,简单的诉说言语下全是当局极明朗的现象,因而很好的解说一切。

婉绣看的分明,也被其中的许多所吸引。

从某些方面而言,蜜糖三姐妹也可以阅览一二,开阔眼界才是。

额参的后事早已落定,喜塔腊氏进宫请安时也提及此事,还替威武说了几句家常话。

你阿玛镇守边界,说等到打痛快了才肯回来。

喜塔腊氏忍不住叹息,面上更是哭笑不得。

婉绣听了语噎,她不清楚具体的年份,但是葛尔丹之战并非这一两年就可解决的。

但如今军事渐强,众人气势渐高,兴许会有所不同。

想到游记里一笔带过的战事,婉绣心里火热,只要他平安顺心,就什么都好。

就是这个道理!喜塔腊氏闻言点头,好歹阿启回来了,府里总不至于太过冷清。

玛莎和博永可还好?好,就是父子生疏了些,不过偶尔也热闹。

喜塔腊氏看着人回来了,心里放心下来后对子孙辈的事情也看淡了。

有时候看着两父子冷不丁的吵起来,她反而觉得府里才算有点人气。

不过说到这些,她不由问道,四阿哥这个年纪,你可看好人了?婉绣颔首,是有一个,原来做了六格格的陪读,在书社里学业不错,胤禛与她也是熟识。

皇上可点头了?婉绣想了想,康熙对于索绰罗氏的态度似乎并不反感,应该是答应的。

那可要尽快了。

俗话说得好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对以后都好。

喜塔腊氏轻抚婉绣的的手,面上很有些后怕的意味。

显然这府里吵起来的不只是博启父子,单是其正室空缺这件事就不能忽视,也是额参的一大遗憾。

婉绣念此敛起嘴角笑意,人都没了就更没有理由和立场去管博启了。

玛莎人不错,但是时局当下,叫她抬成嫡福晋是连喜塔腊氏那关都过不去。

但是一直没有正室撑面,又实在是说不过去。

在有心人眼里,只怕以为她们是心气太高,想多盘算挑选好出身的人家也不一定。

娘家的事不用她费心,但是胤禛的事是不能不管。

胤禛过来请安时,婉绣特意将他留下,你近些日子可还忙?原是不忙了,只是胤祾近日常出宫,我就帮着处理一些。

胤祾毕竟年轻,手里摸得都是皮毛。

只不过事物不重却也琐碎,这都是康熙当初挑着各自的性格放的差事,因着胤祾做事无谓的性格,这才想着叫他更懂得粗中带细。

胤禛作为兄长,帮忙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他因之前代掌监国时经了几桩按键,如今正在吏部办差,而胤祾是户部,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让他格外有兴趣。

男儿家对公事热衷,婉绣乐得其见,闻言自然是满意的,等他回来了,额吉问问他。

整日里往外跑,仔细性子更野了。

胤禛点头,就是这个道理,儿子原来也想说这一事,只是怕额吉心疼了。

您不晓得,他昨日出去和都是为他好的事,额吉还心疼你呢。

在外已有皇子阿哥威严的胤禛有些欢喜,嘴角翘了翘,那儿子回头寻他说话去。

婉绣见他不多说了,暗自庆幸起来,这孩子喜欢多做少说的原则。

但他要是心血来潮了,绝对说得你浑身发麻都不停歇,胤祾的事先不提,这年里有几家福晋进宫请安,额吉是想问你,心里可有什么主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你就没有中意的?胤禛拧眉,没有。

婉绣也跟着皱眉起来,可额吉听闻你和女书社里的女学生倒是有话可说。

女学生?胤禛脸色沉了下来,迎面婉绣神情严肃道,只因其年幼不在京中,在书社里求学不好,又是好强的性子,这才和她说几句罢了。

若真算来,她只是儿子的学生而已。

人家姑娘可没想要你当师傅啊!婉绣莫名想到‘一把年纪’的胤禛从不关心婚姻大事,除此外也没有半点桃色消息,她心里忽然急了,这儿子是没开窍?还是真不喜欢?女子名誉极重,偏偏后宫人多嘴杂总有不安好心之人造谣伤人,额吉莫要信了!……额吉?嗯?不知是谁和额吉谤言……婉绣揉了揉鼻梁,满面愁容的坐听。

作者有话说:最近事情比较多,接连几次摸到键盘两分钟又走开了,爪机也戳不到几下o(╥﹏╥)o昨天七夕,村子里大张旗鼓的弄宴席,几百块一桌什么的占了街道很热闹。

59路过了一下,顺便把破产姐妹大结局看了下,里面有求婚剧情,就当是欢度了七夕了。

晚上爬床发现很晚,更新也来不及了,所以翻了几个APP最后看……旧版水浒传。

看的我停不下来啊!就当我这两天断更去过七夕节了吧,迟到的七夕快乐~这章亲们戳戳评论吧,发个小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