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肇冷不丁地笑了,他泰然自若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身上的甲胄也随着他的动作发出了声响。
一口茶下肚了,闻肇方才意味不明地开了口:在下若是帮了丞相,于在下而言又有何好处?不知为何,此时闻肇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人不由得感到紧张。
想起几年前这人还是个眉目青涩的小子,纵使是领得一手的好兵可因查信之故,他们对其总是添了几分轻视。
陶瓒想起了那时他听人私下谈及闻肇的话。
说他出身市井,又认得一个宦官做父。
虽是换了一身衣裳瞧着面子光鲜亮丽,但里子还是一个泼皮无赖。
然世事无常,当日所有人都看不上眼的人,如今不过才几年的时间,却已能随意拿捏他们了。
陶瓒暗自叹息,心底五味杂陈。
片刻后,他按下复杂的心情,面色变得肃然。
他双颊肌肉紧紧绷住,沉默了一会儿后看着闻肇慢慢吐出一句话:老夫,可以让你在京都驻军。
自古以来诸侯无召不得入京,纵使来了对于随行扈从,侍人都有严格的把控。
更遑论让人驻军,所以这个决定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很危险,焉知这不是在趋狼引虎?但陶瓒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不是没做过考量。
他深知闻肇于应青相比而言,有着本质上的不一样。
就如陶瓒之前所说,应青是一个异数,她不尊三纲五常,不通世俗礼教。
旁人摸不透她的路数,更无法预料她接下来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
可闻肇不是,虽然同样野心勃勃但其一言一行总是有迹可循。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豪赌,是输还是能赢,他也拿不准。
但他现在已经别无他法了。
陶瓒出于无奈,做出如此艰难的决定,抛出他自认为诱人的筹码。
然而闻肇对此的反应却过于平淡,他神色毫无波澜。
陶瓒见此心中忽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果然下一瞬就见闻肇轻轻摇头,淡声吐出两个字:不够。
这话一出,陶瓒并未恼怒,他只是眉心紧蹙,再一次沉默了下来。
这时一旁的赵远山磨磨牙,开了口语气颇为不善:闻肇,你别太过了适可而止。
我们也不是非你不可。
闻肇扭头看向他,轻轻一笑,而后直接起身。
他掸了掸甲胄不存在的灰,淡声说:那在下就不叨扰了。
说罢人转身就要走,一旁的徐靖立马跟上。
正当闻肇快要走到门口时,陶瓒噔得一声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慢着。
闻肇身形一顿,转头看向陶瓒。
陶瓒目光深沉地抬眼看他,哑声问:你想要什么?闻肇转过身来,慢条斯理地说:这笔交易,是你们求上了我,所以这条件自然是应该任在下开才对。
不行!好!陶瓒和赵远山同时同声,一个同意一个拒绝。
赵远山不可以思议地转头看向陶瓒,失声喊到:丞相!陶瓒抬手阻止了赵远山将要出口的话,只是目光如炬一瞬不瞬地盯着闻肇,手背青筋微鼓,语气沉沉地说:只要你能杀了应青,条件任你开。
陶瓒一反常态,答应得极为痛快了,别说赵远山就连徐靖都十分意外的看向他。
心里不禁猜想,这位应城主到底做了什么,才把人逼到这个程度来。
但一想到那人肆意妄为喜怒无常的性子,徐靖只觉得后背发凉,现在突然有些担心,这趟入京来得到底对不对?这还算是一件好事吗?这边他正想得入神时,闻肇已经和陶瓒重新商谈了起来。
闻肇道:在下要带兵入京。
说到这他难得的解释了一下:丞相大约是不知道,关于这位应城主的传言都是真的。
陶瓒一怔,忽而那些荒谬的流言如水般涌入他的脑海里,他神思恍然。
半响方才点点哑声应下了:好,不过待入夜了再进吧。
好。
这边两人商议好了以后,闻肇便回了营地。
今夜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可得好好养精蓄锐。
但同时对于再要见到阿青,他心里又不可遏制地泛起了期待。
……也不知道是不是百姓察觉到了什么风声,天亮以后,城里竟不似往日那般热闹。
街上的人少了很多,本是繁华兴盛的京都竟显现出了一股子萧索的味道。
很快夜晚再次来临。
今夜明月被厚厚的乌云遮挡,连一星半点的光都看不到。
抬眼看去,只有满目的黑,让人看着,平白心里就生了几分压抑。
闻肇如约在夜幕降临之时领兵入了城,马蹄声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哒哒的声音。
士兵紧随其后,结成长龙有序地走在宽阔的街道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有还未歇下的百姓,听到动静赶忙趴到窗户上偷偷看去。
待看到那不知打哪儿来的大军后,不由得惶恐。
此时所有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同一个想法。
这天下要乱了!徐靖忍不住又扭头看了一眼身侧的闻肇,张张嘴又闭上了。
他把头转了回去,但没多久又忍不住转了回来,将目光又聚集在闻肇的脸上。
如此多次以后,闻肇突然开口问:看什么?偷看被发现了,徐靖讪讪地笑了笑,而后还是忍不住说道:将军,你,你好似有些不一样了。
夜里光线暗,他看得不太清,但是只是看着一个轮廓也能大致看出闻肇的模样像是变了。
如果不是同样的身形和同样的声音,徐靖可能都会怀疑是不是有人冒出他家将军了。
闻肇今日穿了一身常服,身后还背着一个斗笠。
听到徐靖的话后,他直接伸手把背后斗笠带在了头上。
徐靖更为纳罕:将军,你今日是怎么了?挠挠头,徐靖突然恍然大悟了,他自以为猜到了真相,便有些别扭复杂地说:将军,那位应城主也不是没见过你,你把脸遮起来,她也能认出你。
郭槐这时也接过了话头:是啊,将军,你今晚怎么娘们唧唧的,还跟大姑娘一样遮脸。
闻肇的声音透过斗笠的幕笠后传来:别废话,该安排的都安排了好了吗。
说到正事徐靖和郭槐也不开玩笑了,两人正了正神色,道:已一切按照将军的意思在办了。
闻肇点点头,但:嗯,别出纰漏。
他们到宫门口时,陶瓒早已带人在此等候。
陶瓒并未下马,只是在路过陶瓒等人时稍稍勒马停了一下。
陶瓒率众臣现在一旁,拱手沉声道:老夫携众臣祝将军凯旋而归。
其他人也如此说到,这话里也不知道带了多少期盼。
闻肇幕笠之后的脸上出现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神色,他居高临下地垂眼看着陶瓒,最终还是什么也说,只是微微一颔首便入了宫,直奔奉天殿而去。
奉天殿里透着昏黄的烛火,大门紧闭。
闻肇对着徐靖和郭槐吩咐了几句以后,便翻身下马,一个人入了奉天殿。
而殿内是早已恭候在那儿的阿青。
阿青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什么东西。
她看一眼走入殿内之人,漫不经心地说:脸洗干净了吗?闻肇失笑地,他摘下头上的斗笠。
轻声道:城主之命,莫敢不从。
随着斗笠被摘下,他的样貌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阿青眼睛微眯,待看清他的样貌以后,脸上少见的出现了一丝意外。
随后她目光灼灼,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
闻肇今日着常服,穿的是第一次见阿青时的那身青衫。
只是这一次他容貌显露,原本清雅的衣衫硬是被他穿出了锦衣华服的感觉。
闻肇此人长相貌若好女,明明是一个男子,却有着比女人还好看的容貌。
只是他眉目间清俊英气冲淡了绝艳五官带来的阴柔感,多了几分俊秀。
和着他修长的身体,更显长身玉立。
阿青当初见此人骨相与皮相不符,有些别扭之感,便知道这人长相应该很好,但却没想到会好看成这样。
阿青起身缓步从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走了下来。
一步步地走到闻肇面前。
闻肇将斗笠扔到地上,连上了露出一个清浅地笑来:不知在下,现在可能与城主谈这笔买卖了?阿青并没有回答他的话,缓步向闻肇靠近。
在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一步之遥时她才停下,随后她蓦得抬手捏住他下巴,往面前一扯,贴近了闻肇,用目光仔仔细细地描摹着面前之人的容貌。
看着面前近在咫尺,极具攻击性的美丽五官,闻肇呼吸一滞,心里的宛如被羽毛轻轻拂过一样,又痒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两人彼此呼吸相闻,近的几乎能看清对方眼底的自己。
阿青忽然开口了,她说:你的脸长得很漂亮,我很喜欢。
闻肇听到这话一下从某种迷幻中清醒过来。
他苦笑着说:城主,漂亮可不能用来形容男人。
阿青不可置否,放开了他,后退一步说:你的脸让你有资格跟我谈了。
闻肇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他会靠脸在一个女人身上赢得一个机会。
他摇摇头叹息,心里觉得好笑,但也不舍得放过这个几乎,便开口道:在下想与城主合作。
可以。
阿青答应得太快,让闻肇都险些没反应过来。
但他很快他理清了思绪又继续说:如今天下将乱未乱,但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
城主手段不似凡人,在下想与城主合作共谋天下。
阿青闻言红唇一弯,笑了。
她转身走回了龙椅上,她从上面拿起了一个木盒子,然后拿出里面的东西,举到面前看着,说:天下本来就在我的手里。
等看清阿青手里的东西后,闻肇眸光一沉,他没想到阿青居然已经拿到了玉玺。
这时阿青又开口说:我可以把京都给你。
闻肇一愣,但立马乖顺地问道:城主有何条件。
阿青下巴微昂,垂眸看着站在殿内的闻肇,笑吟吟地说:你的身上,能打动我的,只有两样东西。
说着她指着他道,一个,是你的脸。
闻肇问:另一个呢?阿青慢吞吞地说:钱。
闻肇不解:钱?阿青又在龙椅上坐下,把玩着手里的玉玺,她轻描淡写的说:从今往后,我要钱,你要地盘和人。
以后你每攻下一个城,都要敞开大门迎我进去,里面的钱都将归我所有。
就从京都开始吧。
闻肇愕然,这意思就是往后他征战天下拿下城池,却要将里面所有的钱财供奉给阿青?第51章 (三合一) 待完全消化掉阿青话里……待完全消化掉阿青话里的意思后,闻肇神色微敛,随即张口便断然拒绝:城主说笑了,这个条件请恕在下不能答应。
阿青闻言神情平常也不见被拒后的恼怒,只是眸光微深,多了几分锐利。
她随手将手里把玩着的玉玺丢在了一旁,玉制的东西向来脆弱,玉玺也不列外。
它落地以后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随后连连滚了好几圈才停下。
闻肇眉心一跳,他看见那雕刻完美的玉玺的一只角被磕破了。
玉玺象征着天下正统,谁拿在手上不得小心翼翼捧着。
唯有面前这人毫不在意,好似这只是一块不值钱的破石头,可随意丢掉。
阿青迈步跨过地上碎了一角的玉玺,缓步向闻肇走去,面上虽是看不出什么,但闻肇却本能的觉得危险。
随着两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闻肇垂在两侧的手掌不由得握紧成拳,虽然面上不显但浑身上下的肌肉已经绷紧,呈一种防备姿状态。
而他的猜测并没有错,果然下一瞬,就见阿青突然暴起,对他出手。
她抬手挥拳直冲他脑袋而去,速度极快,那莹白修长的手好似变成了重若千斤的利器。
闻肇甚至能听见拳头划过以后的破空之声,凌厉狠绝,一招致命。
闻肇的心重重跳了两下,阿青的动作太快,虽是早有准备,可他根本来不及反击。
他身子后仰,那拳头险险擦过鼻尖而过。
闻肇瞳孔一缩,面色陡然间变得凌厉,他相信刚刚若不是他躲得快这一拳或许能将他脑袋轰成碎渣。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另外一拳紧跟而来,目标是他的心脏。
闻肇狼狈的躲过两招以后,身子往后一跃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随即他也才有了反击的机会。
二人就这么在空旷的大殿之中打了起来,你来我忘动作快得让人看不清。
阿青手底下没有一招多余的招式,一招一式都毫不留情直奔闻肇脖颈心脏等命脉。
若是期间他有半点动作慢了,或是走了神,那便只有一个死字。
闻肇前所未有的专注,目光紧紧锁住阿青的攻势。
同时他心脏咚咚忍不住直跳,越跳越快,心里涌上了一种热血沸腾酣畅淋漓的感觉,让人不自觉地觉得兴奋畅快。
闻肇从未与人这么过过招,拳拳到肉,没有武器,只是身体力量与力量的碰撞。
他们动作奇快,外人只能看到残影。
可在这其中多次相触相撞,外人瞧着颇为暧昧。
但身处其中的人能感受到招招致命的危险感。
闻肇功夫并不差,但他心底十分清楚他并不是阿青的对手。
所以很快他意识到面前这人并不是真的要杀他。
两人并不是势均力敌,阿青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逗弄一种教训。
也不知过了多少招之后,阿青翻身到了闻肇身后。
旋即一脚踹到他腿弯处。
闻肇只觉得一疼,那只脚一弯不由自主地就跪在了地上。
只听得见砰一声,闻肇的一只脚膝盖狠狠撞在地上。
他脸色微变,而后还不等他站起,阿青已经转到他面前来,啪地一下掐住他的脖子。
闻肇怎么可能如此束手就擒,他当即就抬手抓住阿青的手腕,往外一扯,想拉开阿青禁锢在他脖子上的手。
然而他的力道宛如蜉蝣撼树,根本不值一提,阿青的手依然卡在他脖子上纹丝不动。
若不是面前这人的身段堪称完美,闻肇都会怀疑阿青是生就了一副铜皮铁骨。
直到现在他与阿青刚刚打斗过程中相撞过的地方还木木的疼。
见闻肇命都捏在她手里,人还不老实,阿青直接手一沉把人往下一压,瞬间闻肇整个人就动弹不得。
阿青凑近闻肇,另一只手轻抚上他的脸,轻轻滑动,这么一股子颇具调戏意味的动作硬是让她做出了别样的意味。
闻肇的脸因常年易容不见太阳,显得有些苍白。
脸上甚至连毛孔都细到看不清,这是一张连女人见了都会忍不住嫉妒的脸。
阿青唇角一弯,脸上扬起一个灿烂的笑来,配合着她艳丽的眉眼,有一种近乎邪恶的美丽。
她压低了声音,贴近闻肇的脸,用宛如情人般呢喃的声音说:你真是可爱得紧,刚刚我不是在问你同不同意,我是通知你。
闻肇刷地一下抬眼看她,眸光锐利不减半分。
他一瞬不瞬地盯着阿青道:若是在下不愿呢?阿青挑了下眉,托住闻肇的下巴往上一抬,迫使他的脸更加靠近自己。
她面露无奈,出口的话却是带了无尽的杀意:那我,只能杀了你。
闻肇并未被威胁道,只是脸上出现了一个清浅地笑容,语气也变得有些无奈道:城主何必强人所难。
阿青脸上笑意不减:谁让你要找上门来呢?谁都可以,只是恰好闻肇上赶着找上门来,还生了一副让人见了就觉得高兴的模样。
阿青自然是要让他来做了,不然就这么死了,也是可惜。
在下听说城主能以一己之力硬捍五万大军。
若是十五万呢?不知道城主是否还能全身而退?阿青低声笑出了声,她说:我都没有尝试过这具肉,体的极限,要是你愿意,我倒是,可以拿你的人试一试。
闻肇闻言心脏处空了一下,涌出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什么叫,没有尝试过极限,难道上一次应城之战她还没有使出全力?阿青看出了闻肇眼里透着的惊愕,用带着笑意的声音问:你看,你不知道。
你根本不知道我有多强大,真可怜。
阿青的眼里出现了一丝怜悯,那是绝对的强者对弱者的怜悯。
说着她用手描摹了一下闻肇精致的眉眼。
她一边滑动着手指双眼微眯,一边一点点收紧掐住闻肇脖子的手掌轻声温柔地说道:记住下一次不要威胁我,我讨厌别人威胁我。
闻肇感觉到随着肺部的空气被慢慢挤出,他眼前逐渐发晕,脑子全是嗡嗡之声。
不到片刻窒息的痛苦就让他的脸由白转红。
他捏住阿青的手也不由自主地加大了力道,只是这根本没有用。
正当闻肇觉得死亡快要来临时,阿青手上的劲却又松了些,给了他喘气的机会。
阿青啧了一声:这张脸真好看,这么死了,真可惜。
闻肇喘了一口气,空气重新灌进肺里,他顿时好受了不少。
等缓过来以后,他只感觉吸进肺里的空气都变得无比苦涩:城主这是在逼在下答应。
阿青笑吟吟地点头大方承认道:是,所以你乖一些,别给我找麻烦。
闻肇试着想跟阿青讲道理:这笔买卖,于我有害而无一利,于情于理在下都不应该答应。
说到底闻肇还是有些不甘心,被人掐着脖子,按头答应的事,总是让人不那么愉快。
阿青弹了下舌,她惯常没有与人叽叽歪歪的习惯。
只是看在闻肇的脸着实让她喜欢的份上,她多说了几句,她指着不远处地上已经碎了一角的玉玺道:你要是能拿到天下,那东西就是你的。
闻肇看向玉玺的目光变得灼热起来,他深知要是他没有玉玺在手,即使他最后赢了,登基为帝也只会名不正言不顺。
这会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可是如今玉玺在阿青手里,他根本无法从她手里抢过来。
况且且他的命和他手底下人的命现在还捏在她手里。
闻肇沉默了,他自知今日这笔买卖他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否则会有大祸临头。
当下他能做的只有尽量保障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看着阿青说:我可以同意与城主做这个交易,只是在下有一个请求。
说完阿青蓦地送开了手,挑眉道:说。
闻肇垂眸轻声说了一句话。
阿青下巴微昂,听后点头同意了。
……闻肇迈步踏出奉天殿后,他不自在地摸了摸脖子,又回身看了一眼早就空无一人的殿内,而后面无表情地转身继续走了出去。
他人甫一出现,赵远山和郭槐连忙迎了上来。
只是待看清向他们走来的人以后两人齐齐一愣。
徐靖揉揉眼睛,又往闻肇身后的奉天殿眺望了一下,见着那里面连半个人影都没有以后,他又看向闻肇上下打量。
越看他脸色越怪异,如此反复多次以后,也不敢确认面前这人的身份。
闻肇无视掉两人越发怪异的表情,只是径直走到马边,翻身上马哑声道:出宫。
听到这声徐靖和郭槐方才确定这就是他们家将军。
声音,衣服,身形都是他家将军,只是怎么这脸就变了?将军你,你怎么变样了?郭槐吃惊地用变了调的声音喊到。
徐靖回过神来,咽咽口水,悄悄用手狠狠拧了自己一下。
等剧烈的疼痛传了过来他才确定自己真的没有做梦,他们将军进了一趟奉天殿真的换了一张女人还漂亮的脸。
这时他也终于想起了之前种种奇怪的地方。
难怪他之前黑灯瞎火看着闻肇就觉得不对劲,难怪闻肇要戴斗笠,原来是这样。
只是现在闻肇这张脸和之前那张脸到底哪张是真的,哪张是假的?而他又为什么要易容?一个个谜团砸得徐靖晕头转向,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理清事情的真相。
所以他只得又看向闻肇。
但这一看,徐靖又看到了了不得的东西。
他竟隐隐约约看见他家里将军脖子上有一个摸五指掐过的红印。
那红印有的地方已经泛紫,看得出来那力道使得不轻,而下手之人也差点掐死他。
那个让徐靖觉得像是噩梦一般的女人的脸又出现在他脑海里。
徐靖打了一个寒颤,忍不住怀疑,他家将军这张脸都好看成这样了。
他一个男人看了都差点挪不开眼,那应城主到底是怎么狠得下心下手的?她还是不是女人啊?短短一会儿的时间徐靖脑子里已经转过无数个念头,个个都大起大落,导致他一时没注意表情,直接表现在了脸上。
闻肇自然是看见了徐靖的神情,神色微沉。
他握着缰绳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垂眸看着两人:还不走?两人见他面色不虞没敢再追问更多,只得老实地纷纷上马,只是他们骑马走在闻肇身边总是忍不住时不时地看他。
郭槐这人向来是个心里藏不住话的,他连看了闻肇几眼后终于开口嘀咕道:难怪将军对女人不感兴趣,去了青楼妓院都坐怀不乱。
原来是长这样,果然那些女人和将军一比都成了庸脂俗粉。
郭槐是个大嗓门,那话他自以为说得小声实际上靠近他的人都听到了。
徐靖更是听得清清楚楚,更别提离郭槐最近的闻肇了。
徐靖后脖子一凉,连忙收回还在看闻肇的目光,双目平视前方,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假装自己根本没听见郭槐那番大逆不道的话。
闻肇眸光微凉地看了一眼郭槐,直瞧着郭槐心下一虚,缩了缩脖子。
不过他倒是也没说什么,只是一夹马腹直奔宫外而去。
徐靖和郭槐大部队人马连忙跟上。
走在路上徐靖突然想起他好像忘了问,他家将军和那位应城主谈得怎么样?刚才他听见里面的动静,这会儿再结合闻肇脖子上的伤,他突然心里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记得一般能让应青出手的,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将军能全身而退,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徐靖不知道他这会儿想知道的答案,等到真正知道时,差点气得吐血。
他就说,应青那个女人太狠了。
不过那都是后话,这会儿他可不知道,奉天殿之事只是开胃小菜。
接下来的一切才真正平地一声雷的大事。
奉天殿离宫门口并不远,他们纵马奔驰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
而此时焦躁不安正等着能有好消息的陶瓒等人,远远看着急奔而来的人立刻长舒了一口气。
应青手底下不留活口,闻肇却是活着出来了,这是不是代表应青已经死于他之手了?一想到这,众人互相看了看,脸上露出了喜色,接着便随着陶瓒上前迎了几步。
然而等到闻肇越来越靠近他们之时,他的脸完全暴露在眼前之后。
陶瓒脚下一顿,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只觉得那张脸有些眼熟。
这么一愣,直到闻肇已经来到跟前,陶瓒也看得更清了。
这,你是谁,闻将军呢?赵远山往闻肇身后看了看,结果只看到了徐靖和郭槐以及普通的士兵,但独独没有见到闻肇原本那张脸。
徐靖和郭槐互相对视了一眼,终于觉得不是他们刚刚大惊小怪了,原来的确是他们家将军变化太大了。
郭槐当即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对赵远山说:这不就是我们将军吗?这话一出,不仅赵远山所有人都愣住了?闻肇?这怎么可能是闻肇?这区别也太大了,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陶瓒眉头越皱越紧,忽而电光火石间,一张艳冠群芳的脸出现在脑海。
陶瓒终于想起了存在于他久远记忆里的那个人。
瞬间他脸色惨白,盯着闻肇往后连退数步,嘴里喃喃念到:不可能,不可能,这不可能。
陶瓒的反应太奇怪,徐靖和郭槐脸上的笑意齐齐一收,觉得有些不对劲。
怎么这陶瓒看闻肇的表情就跟看到鬼一样。
赵远山也是一惊:丞相?这其中也只有闻肇的表情还算平常,他从容地走至陶瓒面前,温和地唤了一声:丞相大人。
陶瓒像是受到了某种惊吓,他呼吸一滞,接着又是几个大喘气以后。
他举起手指向闻肇,抖着唇厉声问到:你是谁?闻肇一笑,眸光却深沉了下去,他又往前走了几步,道:在下闻肇。
陶瓒却是喘着粗气,神情坚决地摇头道:不,你不是,你不是闻肇。
闻肇没有否认,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不过,在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丞相或许会觉得耳熟。
说着闻肇向陶瓒步步逼近,在下姓谢,字雁清,小名困生。
丞相可有觉得这个名字耳熟?陶瓒闻言脸色登时脸色大变,他连连后退,满脸不可置信:不可能,不可能,你,你怎么可能还活着?谢家的人应该早就死绝了!他的话说得斩钉截铁,但眼神却不是那么坚定。
谢家怎么可能还有人活着?谢家的人应该早就死绝了。
他脑子里不停地转着这两句话,像是要说服自己。
但是只有他自己心里最为清楚,闻肇的这张脸做不得假,他就是谢家的人。
因为他跟那个女人长得一模一样。
闻肇轻笑了一下,满目讽刺:让丞相失望了,在下恰恰还活着。
老天垂怜让在下这个谢家唯一的后人活了下来。
闻肇和陶瓒的话让一些人发懵,满脸迷茫,就如徐靖,郭槐和其他一些不明真相的年轻官员。
什么谢家?什么还活着?闻将军不是姓闻吗?怎么闻将军换了一张脸,这会儿连身份都要换了。
还有则跟陶瓒一样脸色大变,面无人色直吓得打哆嗦的。
而这些人便是那些深知多年以前的内幕和直接参与进去的人。
赵远山起先也没反应过来,因为当初那一系列事情发生时,他还是个寒窗苦读的书生。
只是很快他就想起了个中事情,毕竟跟在陶瓒身边这么多年一些事情他没参与过也曾听说过。
这时陶瓒忽而来了底气,他脚下站定盯着闻肇大声喊到:谢家大逆不道犯上作乱,先皇旨意当满门抄斩,你既然是谢雁清,那便是乱臣贼子。
来人还不快将他给本相拿下。
他咬牙喊完一句话,立刻便有无数的士兵从四面八方持刀冲出来,将所有人团团围住。
闻肇嗤笑一声,随后便缓缓念出来了那四个字:乱臣贼子?他那模样就像是要把那四个字嚼碎了咽下肚里,浑身的阴郁杀气。
连跟着他多年的徐靖和郭槐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他。
两人表情严肃,看着闻肇。
还愣着干什么,给本相拿下他。
陶瓒冲着一动不动的士兵喊到,这时那些身披铠甲的人终于动了,可是他们却将刀对准了他。
正当所有人愕然之时,一身穿甲胄的小将上前而来,单膝跪在闻肇面前抱拳道:启禀将军,京都各处人马皆已控制住了,如今京都已尽数掌控在将军手里。
陶瓒闻言踉跄了一下,瞪着那小将咬牙切齿地说:你说什么?闻肇负手而立,看着陶瓒替他解了疑惑:本将入京带来的人马不是十万,而是十五万!另外五万人马早在本将入京之前已化整为零入京了。
剩下的话不用多说也能明白了。
那五万人马隐藏身份暗中行动,趁所有人不备,注意力都在应青和闻肇身上时,将京都的护城军全部拿下。
现在的京都的确已经控在闻肇手里了。
陶瓒目眦欲裂脸上的肌肉狠狠抽动着,片刻以后他胸口痛,紧接着一口老血直接喷了出来。
而后陶瓒身子直挺挺地就倒在地上。
赵远山连忙上前将人接住,大喊:丞相。
所有朝臣都围在了陶瓒身边,着急喊到。
同时他们脑子里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念头,完了,完了。
这下彻底完了。
皇上丢了,玉玺丢了,皇宫也丢了,庆平长公主死了,现在连京都都丢了。
大宁亡了!闻肇面无表情地看着慌成一团的人群,平静地说道:二十年前谢家白担了谋反的名号被满门抄斩,今日我便将这名号坐实了,也才对得起当年的几百条人命。
闻肇身后的徐靖和郭槐面面相觑,对于闻肇的身世二人并不知情。
现在才方知原来闻肇是谢家的人。
谢家是谁,那个已经湮灭在所有人记忆里的名字随着闻肇的出现重新走入了所有人视线。
谢氏一族原本是大宁最为昌盛的世家大族,乃是大宁世家之首。
谢家子弟个个皆龙章凤姿,长相颇为出色,甚至在二十年多年前出了一个天下第一美人。
后来那位美人被先皇看中入宫为妃。
那位美人便是闻肇的亲姑姑,谢家嫡长女,谢泽兰。
谢泽兰入宫以后也是冠绝后宫无人能及,颇受先皇宠爱。
那时谢家风头一时无两,谁也不及。
只是盛极必衰,谢家这座庞然大物在权利斗争中顷刻间轰然倒塌。
外人不只其因,只道谢家谋反,谢妃赐死,谢氏一族被诛九族满门抄斩。
谁都以为谢家的人早就死绝了,可如今他们方才知道,谢家居然还留下了一个后人。
谢家后人化名闻肇,一躲就是二十年。
且在二十年间一步步往上爬,重新走上权利的巅峰从当初灭了他满门的宁氏皇朝手中夺下了京都。
接下来的时间他还会彻底夺了天下,结束大宁的统治。
……宫门口发生的事,关于闻肇,关于谢氏一族,关于二十多年前的那些纠葛。
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很快就传得满城风雨,第二日京都百姓感到惶惶不安的同时,也重新提起了二十多年前当初显赫一时的谢氏一族的荣光。
当然这事阿青他们也是最先知道的。
彼时阿青回到太极宫不久,涂西奉恰好捧着国库和私库的账本来向阿青禀告,杭筝和细娘一个给她泡茶一个给她打扇陪在她身边。
在得了消息以后,几人表现各不相同杭筝年岁小并不知晓谢家之事,细娘倒是知道一些。
只因当初谢妃貌美,出生显贵又入宫为妃,她的故事旁人听着颇为传奇。
戏园子便撰写了戏本子唱过只是后来谢家获罪,谢妃死了。
谢妃这个人就成了一段禁忌,谁要是唱了,谁就是找死。
所以那出戏的戏本子就被封存了起来,细娘也只偶然间看过。
而涂西奉大约是对这段往事最为清楚的人了。
所以他甫一听见这事以后,便一拍大腿,道:原来闻肇是谢家的人。
说着他又自顾自地说道:对了,对了,谢家当年的主母就是出自淮州闻家,所以他这是借用了他母亲那边的姓了。
杭筝好奇:谢家很厉害吗?涂西奉道:怎么不厉害?谢家当初乃是当世第一世家,传承了好几百年。
杭筝皱眉:可是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涂西奉摇摇头说:这事说来你不知道也正常,谢家出事时,你还没出生了。
那,涂伯伯你快讲讲。
涂西奉自然是要讲一讲的,要说他当初为什么不考科举其实也跟这事有关。
说起来他们涂家其实也曾是世家大族,只不过他爹外放做官,所以当初没有牵连到他们。
可是涂家在京都的府邸族人却受了好大的牵连,贬官的贬官,抄家的抄家。
后来他们再也回不了家,涂西奉出于失望这才彻底放弃了科考。
所以涂西奉再开口说起那段往事时,语气里也带了几分惘然:当年大宁其实还不是如今这样诸侯一家独大。
二十多年前,大宁是世家林立,诸侯并起。
而皇帝手中的权利由于多方势力的存在被分了权。
先皇对此自然不满,世家和诸侯成了他心上的一根刺,所以他便筹谋要拔出这个刺。
但因诸侯们手握重兵又隔得远,所以他便对世家动手以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而谢家作为世家之首自然是第一个拿来开刀的。
皇帝陶瓒等一干朝臣计划多年,给谢家当时的当家人设下重重圈套,最终谢家当家人陷入先皇的阴谋之中。
很快谢家便以谋反罪满门抄斩,连那最受宠的谢妃也难逃一死。
原本世家之间就多有联姻,彼此之间那是沾亲带故。
谢家被冠以谋反罪那是要诛九族的,所以其他世家受了连累也是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后来随着谢家倒台,大宁其他世家各族大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渐渐就消失大宁的权利斗争中。
说到这涂西奉长叹一声:可怜了那位绝代佳人谢妃了。
杭筝听着这恩恩怨怨觉得比看话本还有意思,连忙追问:那后来呢?涂西奉讽刺一笑:后来?后来那些朝臣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他们那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先皇居然是个痴情种子。
自那谢妃死了没多久以后,他就后悔了。
对谢妃是日思夜想,后来更是噩梦缠生近乎疯魔。
最后竟是一病不起,病重而亡。
再后来就是咱们这位天天吟诗作对风花雪月的新皇登基。
新皇不喜朝政,宦权查信趁机崛起。
陶瓒等人又忙着对付查信,自然就给了各路诸侯喘息的机会。
所以查信死后才有了如今诸侯一家独大的局面。
杭筝听着皱着细眉,道:他们怎么这么倒霉?可不是倒霉吗?世家诸侯分权,好不容易扳倒了世家,眼看着下一个玩完的就是诸侯。
没想到先皇死,一个平庸之辈做了皇帝,然后查信又冒了出来。
想到这,涂西奉啧啧几声颇有些幸灾乐祸地说:所以啊,这大宁的天下注定要完咯。
众人听着这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连阿青也听得起劲。
细娘就更不用说了,恨不得直接拿纸笔出来记下。
这么曲折离奇的故事写出来,定是一出好戏。
这时杭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一样,蹭地一下从椅子上弹起来,急急地说:完了完了,那闻肇带了那么多人马,把京都都给拿下了。
咱们还在皇宫里,那他下一个要对付的不就是我们了?阿青抿了一口茶,没说话。
涂西奉倒是大笑几声,说:他要对付城主早就对付了,还能等到今天。
没听说他把陶瓒都气得吐血,到现在人还昏迷不醒吗?杭筝听到这话立马扭头去看阿青,但见阿青几乎没什么反应。
杭筝的神情木了一下,又坐回了椅子上,一言不发。
涂西奉看得称奇,转头对阿青说:城主你看看,这丫头比起我还是信你。
阿青转眸看了他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事实证明,杭筝之前的担心的确是多余的。
只因接下来的日子里闻肇不仅没有对他们动手,还不曾来搅扰他们。
纵使外界已经天翻地覆了,宫中也是一片平和宁静。
这些日子涂西奉专心致志地清理国库和皇帝私库记账整理成册。
又过了几天终于两个库里的东西都清理完毕又按照阿青的意思装箱以后,他们方才准备启程回应城了。
而他们出发的那日,闻肇不仅将亲自将他们送出了城,更是直接派了一队人马护送阿青回应城。
只不过说是护送,其实大家也都看得明白,那明明是阿青人手不够了,所以帮她运送那些箱子的。
那国库和私库里掏出的金银财宝实在太多了,这一点是阿青也始料未及的。
所以人不够,闻肇自然得派人给她。
这一点让涂西奉他们高兴了,却让闻肇的人憋屈的不行。
能不憋屈吗,他们辛辛苦苦拿下的京都,结果阿青却直接国库搬空,连皇帝的私库都不打算留一点给他们。
更气人的时,他们还得帮人运回去。
这,这叫什么事啊?郭槐更甚至背着他对徐靖嘀嘀咕咕的说,白瞎了闻肇那一张脸了,结果连个女人都搞不定。
徐靖哭笑不得,也幸亏闻肇没听见不然又得挨一顿罚。
不过当他们知道阿青还将玉玺给拿走之时,整个人就麻木了。
搞了半天,他们忙活了一阵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啊。
闻肇看着两人的神色,难得的心虚清了清嗓子。
这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
就这样阿青除了国库里一些带不走的不动产以外,她真的便大摇大摆的带着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离开了京都。
走得那一日由于实在太壮观了,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去了看了热闹。
而也正是因此,很快关于阿青挖空了国库,和揣走了玉玺之事便传进了各路诸侯的耳朵里。
至此诸侯们再也坐不住了,阿青成了众矢之的,而占了京都的闻肇也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至此原本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大宁朝名存实亡。
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局面正式出现。
闻肇比谁都清楚天下局势,所以在进京之前便已经做好了准备,西北驻地稳如泰山。
现在他要顾得是京都。
在阿青走后没多久以后,闻肇开始着手清理皇宫,处理被他困在京都的朝臣。
然后这个时候他方才惊觉,他还是大意了。
阿青的局一层套一层,他单单只看破了最外面的那一层,却又陷入里面那一层。
因为他找到阿青关皇帝的地方时,才看见皇帝已经死去多时。
而那位最重要的魏小侯爷却不见踪影。
闻肇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各种玄机,满脸苦笑。
闻肇发现魏小侯爷逃走的时候,阿青他们已在距京都最近一个城里的驿站中。
而阿青当时正当着涂西奉的面把魏小侯爷给放走了。
涂西奉在知道阿青将魏小侯爷带出京都时已经很吃惊了,而看着她竟然直接放人时更是险些出声阻止。
但幸好他理智尚在,强忍着。
等回了屋内,他才忍不住开口问道:城主为什么要放了魏宁书。
阿青坐到椅子上,说:世界上最稳定的结构是三角形。
涂西奉一愣,不太懂阿青嘴里的话:什么?阿青捻磨了一下指尖,接过杭筝递来的茶杯抿了一口茶道:闻肇只是一环,第二环就是魏宁书。
说罢阿青直接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丢在了桌子上。
砰的一声,一个银制银制镂空葡萄花鸟纹香薰球掉在桌上,滚了两下后,便从中间裂开了。
杭筝离得最近,她清楚地看见了香薰球里面的放着个什么东西。
当即便伸手捡起里面的东西,举到眼前看了看,疑惑的问:这个是什么?涂西奉抬眼望去,立马就认出了那东西。
他愕然地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兵符?杭筝一听,顿时觉得手里的东西烫手得紧。
手一松,那东西珰地一下就落在了桌子上。
涂西奉连忙捡起,凑在眼前看了好几下,这下确认了这个真的是兵符。
之前一系列的事情在他脑子里闪过,突然他一个激灵,将所有的事情都串联在了一起。
这个,难道就是魏侯爷的兵符?涂西奉恍然大悟,难怪那一次阿青会一反常态从庆平长公主身上抢走这个香薰球。
原来她早就知道,香薰球里有兵符。
杭筝也一下子反应过来了:难怪,难怪我一直觉得这个香薰球,怎么会没有香味?原来它里面根本就没有熏香。
这时涂西奉又举着兵符左右看了看,疑惑看向阿青:这个兵符怎么只有一半?阿青开口淡淡地说:另外一半在魏宁书手上。
仅仅凭着这么一句话,涂西奉又一下子明白。
他啪地一下把手拍在桌子上哈哈大笑起来:妙,妙,妙啊。
城主拿了玉玺,制衡了闻肇,拿了兵符制衡了魏小侯爷。
就就是城主所说的闻肇是一环,魏小侯爷是一环。
闻肇若是想登基,必然需要阿青手里的玉玺。
而魏小侯爷拿着一半的兵符回了魏侯爷的封地,虽然能调动兵马。
但是魏侯爷死去多年,魏小侯爷又只持了半块兵符,必然不能全然服众。
所以纵使他以后成了一方霸主,一样是被阿青捏在手里的。
当然这还不止,阿青很快又说出了另外两个让涂西奉拍案叫绝的好消息:往后闻肇每攻下一城,里面的银子都会是我的。
到时你去运银子。
而魏宁书每攻下一城,里面的商户也供我供我挑选。
到时,也是你去。
涂西奉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问:城主说的是三角形是不是还有一环,才能凑起,是谁?阿青掀起眼皮看他,随即便笑了:不是早就送了给我送了人来吗?涂西奉有些激动,此时他脑子转得飞快,不多时就猜到了。
他再也控制不住了,直接仰天长笑,畅快之际。
杭筝和细娘不懂两人打得马虎眼,一脸茫然。
涂西奉笑够了,看着阿青目光灼灼:城主这最后一环是不是宁远侯?阿青再次对涂西奉满意了,这个人真的不是一般的聪明啊。
涂西奉一看阿青的神色就知道自己猜中了。
他说:所以攻打应城的,根本不是什么南方豪族造反的叛军。
而是宁远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诓了这些人。
让他们蒙在鼓里,不知不觉地做了他的挡箭牌。
我就说,那些豪族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
拉起十万大军,还个个悍勇异常差点打到京都去。
杭筝和细娘听得一愣一愣的,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涂西奉嘴里的话。
涂伯伯你是说,当初攻打应城的叛军其实都是宁远侯的人?杭筝问。
不错,想必他是想借此机会,试探诸侯和朝廷的反应。
如果有一方动手,他也可以打着平定叛乱的旗帜光明正大的派兵出征。
如果没人动手正好,他也可以趁此机会直接占了京都。
无论那种,于他而言都只有好处。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叛军打到应城时,会遇上城主,结果这趟买卖他是做的血本无归。
这也难怪他后来会一直与我们不对付,三番两次派人来骚扰城主。
现在钱重要,地盘重要兵马更重要。
宁远侯在阿青手里折了整整五万兵马,他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一定会再派兵前来。
那这就正中阿青下怀,给她送人来了。
闻肇,魏小侯爷,宁远侯这三人便是阿青选中的人。
他们将形成阿青所说的最稳固的三角结构,以此展开拉锯战。
此时涂西奉已经兴奋地满面红光,他简直对阿青这一系列不动神色的计划甘拜下风:城主这是在以他壮己啊。
若是这个计划成了,纵使阿青不做皇帝又如何?应城有了雄厚的资本,人才,和凶悍的兵马,它才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城。
将来不论是谁做了皇帝,掌控了天下经济命脉的应城都能享有绝对的自由。
届时谁要是动了应城,天下必定会再次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