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众人还有什么好不明白的。
顿时都啧啧摇头。
见到这幅光景,大川娘立刻心凉了半截儿。
可她毕竟心眼儿多得跟煤球似的,眼珠儿一转便有了主意。
她上前一把扯过大川。
啪地一声响。
大川还没能反应过来,她便咬着牙根狠狠地甩了他一耳刮子。
迎着儿子难以置信的眼神,大川娘即便觉得心疼得不行,也只能厉声斥道:你这孩子,你怎么能干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事儿来?还不快跟你婶子认错?!本想着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他们家应该也不会太过为难,可谁知她自己儿子却是个犟种。
脖子一梗,他大声反驳道:我没错!那臭丫头活该!魏延和赵氏在一旁听见这句话,夫妻二人眼珠子都瞪红了。
若不是魏琛及时拦住,恐怕魏延当即就要上前大打出手。
娘,不是你说他们家人都是扫把星,叫我离远点儿的吗?我不过是提醒了旁人几句,那臭丫头竟然敢过来推我,我当然要给她点颜色瞧瞧!说到这儿,原本还振振有辞的魏大川声音不由低了下去:再说,我……我也没想到她不会水。
注意到周围人的神色,大川娘心下暗恨,她怎么生出这么个蠢货?都怪她平时太过放纵,由着他的性子到处去疯玩,言行举止不曾管束,为人机变也未教过,才叫他成了这么个猪脑子!但即便她现在满心懊恼也无用了。
她儿子将魏家丫头推下水已是明摆的事,而她一味袒护推诿责任众人也都看在眼里。
日后他们家在整个上荷村哪还会有个好名声?做人都抬不起头来。
只是大川娘眼下哪还能顾及这些,一心只想着先如何将眼前这档子事儿抹平了。
她扯出一脸生硬的、讨好的笑意,走上前对赵氏道:嫂子,是我平日里管教不严格才叫这孩子做出这样不像话的事儿来。
我必叫他好好向芷丫头道歉!这样,您看怎么想怎么罚他都由您说了算,我绝无二话!赵氏刚要开口,便被周氏抢了话:由我们说了算?只是我们若是罚得狠了岂不是显得我们魏家人没有肚量,跟一个孩子过不去?闻言,大川娘眼中闪过一抹隐晦的恨意。
没想到这老婆子竟如此难缠,轻易便洞悉了自己的心思。
她之所以说叫川子随他们处置,便是打着眼下当着众人的面他们也不好真对孩子怎么着的主意。
可谁知周氏轻易便将自己的心思挑破了。
如此一来,即便他们家松了口村里人也会看不过去,更加想要为周氏他们主持公道。
然而即便心里恨得牙痒痒,她却依旧得陪着笑脸问:那婶子您觉得该怎么办?您说,便是叫我们全家跪下给您孙女磕头认错都成。
周氏不屑地瞥她一眼:我要你家磕头认错做什么?只是我孙女的苦不能白受,你要真依我处置,便将你儿子送到官府去,叫人打他几十个板子,也好抵了我孙女受的!大川娘一听腿肚子便软了,彻底慌了神,顾不上什么心思、算计。
他们家两口子十几年了也只得了这一个孩子,且还是两代单传,一向跟疼眼珠子似的护着。
若是这孩子真出了什么事儿,那便是绝后了,大川娘也只会落得个被休的下场。
而那个原本一脸桀骜不驯的熊孩子听了这话也吓得脸色刷白一片,躲到了他娘身后,不敢吭声。
婶子,我求求你,我求求你别送他去见官……他、他就是个孩子,一时莽撞了些,本心并不坏,不至于的……周氏闻言冷笑一声,眼神跟刀子似的刺向她。
呵,不至于?我孙女命都险些丢了,你说不至于?那你跟我说说,到底怎么才叫至于?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大川娘急着辩白,却发现此刻自己怎么说都不对。
周氏见她被逼得狠了,刚要松口:这样吧……谁知她话还没说完,便被一人突然打断。
按我朝律例,凡年满十一周岁,且十五岁以下过失杀人者,仗八十,流放五百里;致人重伤者,徒三年。
其余伤情,由审理此案的官员酌情审定。
魏琛立在葛氏身前,墨发白衣,望向她的目光冰冷如神祇。
在头脑尚未反应过来他话里的内容时,她就浑身颤栗了下。
只因那般沉静无波的眼神,看她时竟犹如看着一件死物,分明是夏初时节却叫人不自觉地胆寒。
终究是作为母亲的本能战胜了心底的恐惧,她硬着头皮哭求道:魏家兄弟,你行行好,看在我们川子还这么小的份上就高抬贵手放过他吧……别去报官行不行,算我求你了……他十四,明芷九岁,我妻阿芸亦年仅十六。
他谈何称幼?他连眼帘都未曾颤动分毫,漠然陈述道。
恰好吾师与林知县有旧,想必林大人定会秉公办理此案,你大可放心。
说完这话,他抬步便要离去。
谁知他刚走出几步,就突听得身后传来一道决绝的喊声:魏家四郎,你若执意去报官,我今日便一头碰死在这儿!他转身看去,发现她两手抱住一旁的石碾,作势要朝上面撞去。
周围几个跟她想熟的妇人想上前将她拉走,却都被她喝止。
就连大川吓得哭喊,她也视若罔闻。
见状,魏琛略微烦躁地皱眉。
他从未与这种村妇打过交道,不知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厉害。
四下也有人陆陆续续地开始劝说。
魏家哥儿,我看你就别跟这孩子一般见识了。
这孩子毕竟年纪还小,那吃牢饭这可是毁人一辈子的事儿啊……是啊是啊,都是一个村儿的,也不能闹得太难看不是?就是,更何况你们还是本家,这事儿传扬出去不好听啊……魏琛冷眼朝四周环视了一圈,劝解声小了下去。
周氏上前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道:儿子,你不会真想去报官吧?她先前提出来要报官只是怀着要吓吓葛氏的心思,想让她知道知道这般忧惧交加的滋味儿,没想着将这事儿闹上公堂。
可没想到魏琛在这事儿上的态度竟强硬至此。
她还从未见他发过这样大的脾气。
我瞧着这事儿虽不是小事儿,但毕竟芷丫头和你媳妇儿都没出什么差错,应当也用不着到报官的地步啊。
作者有话说:大家有没有觉得今天的小魏同学有点A?嘿嘿~注:文中律法参考了一点《唐律》与《大明律》,作者非法学专业咕,主要是自己编造的哈哈。
但根据古代律法中的恤幼思想推断未成年人过失杀、伤人量刑应该没有这么重。
有兴趣的宝子们可以自行了解,也欢迎了解的宝子在评论区科普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