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1 章(捉虫)

2025-03-22 07:26:42

弟妹, 你来的可巧,我方才才问了老魏你今日是不是不打算来了,一抬眼便瞧你过来了!阿芸才走到两人身前,宋既明便第一个张口道。

阿芸闻言笑吟吟地对他招呼道:今日做的菜费的功夫多些, 所以才来得晚了。

宋大哥用过饭了么?若是没用过的话便和魏琛一起吃些吧。

我带来的菜分量都是足的, 不过只带了两个炊饼, 若是不够的话怕是还要去学塾里再买几个来。

她前日、昨日来时,宋既明都同魏琛在一处。

后来她问过魏琛, 知道宋既明是整个学塾里同他关系难得要好地同窗,便次次都笑着同他说话,被宋既明大夸和善伶俐, 不像魏琛那般, 虽然看起来一派温文、十分好说话的模样,但实际却并不怎么容易亲近。

宋既明自从前日尝过阿芸给魏琛送来的饭菜后,便每日都不曾落下地特意来他这里蹭吃蹭喝。

其实宋既明家中仆役每日都会准时送来宋府厨娘才做好的刚出锅、尚还温热的饭菜, 可他还总是留着些肚子等着来尝阿芸做的饭菜。

从前他也提过让家中每日多备一份魏琛的饭菜,可却被魏琛拒绝了,让他好一顿说道, 直呼他是死要面子。

如今角色调换,需要蹭饭的成了宋既明。

而正如他自己先前说魏琛的那样, 他便与魏琛大不相同, 丝毫不在意那些,日日厚着脸皮凑过来,就为了阿芸的那一口吃的。

今日听阿芸说做了些费工夫的菜,他立刻道好, 眼巴巴地瞧着阿芸手中的食盒, 眼都快盯直了。

魏琛听阿芸这么说也不由生出几分好奇。

阿芸做饭素来都是又快又好, 今日却为此耽搁了,不知该是怎样需要她花心思的饭菜?于是阿芸便见两个衣冠楚楚的青年都目露神色认真地瞧着自己手中的食盒,似研究什么学问那般专注,心下不由觉得好笑。

果然,男人不管是多大年纪,多么老成持重,都会偶尔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打开食盒,一股热腾腾的香气瞬间跳了出来,宋既明当下便是眼神一亮。

阿芸将三道菜一样样取出放到栏台上。

这是白片鸡,皮质软烂,鸡肉鲜嫩而有嚼劲,配上我调制好的蘸料应当味道不错。

这是虾松,既保留了虾肉的鲜美,又颇有肉松的口感。

不过因虾肉处理起来有些麻烦,所以我就做的少一些。

这道清炒口蘑虽然用料简单了些,但既有油香气、又有口蘑独特的鲜香,菌肉肥厚,肉质细腻,且对身体大有好处,可以多食些。

看着眼前三道香气扑鼻、色泽诱人的菜,就连一向不怎么重视口腹之欲的魏琛亦是食指大动。

阿芸,他将书册放到一旁,也驾轻就熟地和宋既明迎面对坐在了栏台上,你实在不必为我花这么些功夫,岳丈的病和铺子的生意都还需要你多费心思。

食堂里的饭菜于我而言便足够了。

阿芸闻言,手上略微用了几分力道,将盛着炊饼的小碟搁在栏台上,发出不小的一声当啷声。

她直起身子,有些不高兴地嗔道:哪里足够了?你如今功课本就紧张,再不吃得好些,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你若是那等不学无术、整日只知吃喝玩乐、不会亏着自己的,那我自然不必如此。

可就你这好饭送到嘴边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样子,我若是不再亲自给你准备饭菜,怕是你还没等到考试那日,便饿得面黄肌瘦、浑身发软了!这人就是这点不好,向来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不论是为着功名事业,还是为着旁人,似乎相比起来他自己的身子都是最不重要的。

平日里看他也是事事都拎得清楚的一个人,怎么到这上头便总是要犯糊涂?魏琛瞧她似乎真要动怒,连忙乖乖地垂下头,不再言语。

见他吃瘪,一旁看热闹的宋既明顿时笑得乐不可支:老魏,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惧内的,哈哈哈哈哈哈……魏琛抬眸凉凉地斜他一眼。

若是旁人此刻必定是不敢再多话了,宋既明却一早就摸清楚了他的脾气,反而更加起劲地对阿芸道:弟妹,还是你能治住他。

要我说啊,你们要是再早点成婚便好了,我先前也不必受他那么多气了。

阿芸轻轻一笑,并不觉得难为情。

她这几日早就摸透了宋既明这副爱开玩笑的脾性,也知道他没有什么坏心思,只不过是为人浪荡随意了些,比起大多数人没那么多规矩和讲究,相处起来反倒让人觉得自在些。

于是她便笑吟吟地顺着他的话道:是魏琛的不是,我替他向宋大哥赔不是了。

他的性子你也知道,还要麻烦宋大哥往后多多包涵他些。

好说,好说,宋既明毫不客气地连声应道。

而后他又转头看向魏琛,抬起手肘轻轻顶了他一下,挤眉弄眼地小声道:老魏,你说你就不能跟弟妹学学?你瞧人家多会说话,不像你,嘴里吐不出个象牙来。

我瞧那些碎嘴的这次倒是没说错,你还真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才找到弟妹这么好的一个娘子!本以为魏琛会毫不客气地给自己一个白眼,孰料他却突然凑近过来,低声道:知道你酸,但也不必表现得如此明显。

说罢,他便率先拿起筷夹了一片鸡肉放进书中,眼中露出难得促狭的笑意。

宋既明迎着他的眼神,忿忿地学着他的样子,叨起一筷子肉恶狠狠地放进口中。

下一瞬,他的神色却肉眼可见地变得惊喜起来。

忙不迭地又去夹虾松和口蘑,直塞得颊边都鼓胀起来,却还不忘口齿不清地道:唔,好次!弟妹,今日这菜比前两日简直更僧一凑!鸡肉香滑可口,虾松软烂鲜糯,口蘑清香爽滑,三种味道各有不同,一时间馥郁的香气、丰富的口感在他口中炸开,带来几乎直冲天灵盖的舒爽。

说完,他风卷残云般不顾形象地一口接一口地大吃特吃起来,再也不能像前两日一般还顾及着分寸,只是浅尝辄止。

一顿饭吃完,宋既明撑了个肚圆。

他吃到后头还眼馋上了魏琛手中的炊饼,同他要了半块来。

再加上方才吃过家中送来的那些饭菜,眼下已然是撑得走不动道了。

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宋既明不顾形象地捧着肚子冲阿芸道:弟妹,照我说啊,你那铺子实在是太小了些,你就应该开个酒楼。

不光是你卖的那什么麻辣拌、麻辣烫受欢迎,我觉得就你这做菜的手艺,怕是你随意放个葱花炒个鸡蛋都能叫人争相追捧。

阿芸闻言眸光微闪,隐约有些意动。

她一早便有这样的念头,只是早先只想着拿些新奇的、后世没有的东西出来搏人眼球,却忘了即便是那些寻常的菜色,只要做得足够好,也能够独占一席之地。

而她前世早早便一个人独自生活,会做的菜品种类不在少数,做菜的手艺也算是能拿得出手。

若是真如宋既明夸赞的那样,丝毫不输宾鸿楼那位被齐员外特意从东都请来的厨子,那她大可双管齐下,不必只拘泥于一条路子。

此前是尝过她做菜的只有姜冲和魏家人,以至她对自己的厨艺没什么清晰的认知,觉得自己也就是一般人做菜的水准,所以才迟迟不敢动这个念头。

可如今宋既明这样吃过不少珍馐的富家子弟都如此称赞她,她倒是真有了几分底气。

然而此刻当着宋既明的面,阿芸还是又将这个念头压进心底,只是客套道:宋大哥谬赞了,哪有你说的这样好,不过是一些家常小菜,只是用了些心思。

但若是比起那些酒楼的师傅们,却是远远比不得的。

宋既明尚未开口,魏琛却突然一本正经地道:比他们做的好。

阿芸闻言不由失笑:你都没吃过人家做的菜,怎的却还说得这样煞有介事的?魏琛只是抬眸看她一眼,遮住半边漆黑的瞳孔,竟然透出一丝稚气来。

他一言不发,又垂下眸去。

在他眼里,阿芸做的饭菜就是最好的。

*一转眼便到了魏琛要启程去裕州的日子。

从仪封到裕州治所方城足有七百多里,若是徒步,即便是每日走上六七个时辰也少不得走上十六七日才能到。

故而阿芸特意去求了林夫人,向她借了一辆马车。

林夫人听闻魏琛是去裕州参加院试,面上虽没说什么,可却直接派了个人随他一道去应考,并负责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如此一来,魏琛便可不必提前十几日就启程,大可节省些时日、再多准备几日。

崔云落看在眼里,便知舅母对魏琛的态度已然慢慢松动了。

至少看他顺眼了些,不再像刚得知二人的婚事那般,动不动就提起若是魏琛有一个不好便要劝阿芸同他和离的事来了。

阿芸在问过魏琛后,同林夫人定下初二那日她府上的家丁前去魏家接上魏琛,而后便直接启程赶去裕州。

故而头天阿芸索性停了一天铺子的生意,专门回魏家来帮他收拾好一应要带的东西。

除了干净的衣裳鞋帽,阿芸头天还特地去铺子里买了上好的笔墨。

前世她便有这份习惯,每每临近考试,总要去文具店里扒拉半天,提前挑出一两支趁手的笔,到了考场上才觉得下笔如有神。

虽说只是心理作用,可她却觉得还挺有用处的。

她不知魏琛是否也是如此,但如此最起码算是讨个好兆头。

因学塾里这一批参加院试的学子仅有魏琛一个,所以先生知道他明日便启程后还特意给他放了假,准他今日早早就回家。

一踏进院子,周氏便连忙迎上来:老四,你回来啦?锅里还有你媳妇特意给你留的饭菜,你去用些。

她正在屋里头给你收拾包袱呢,你可还缺些什么?你尽管同娘说,娘现在就替你去买。

不必了,东西都够用,儿子不缺什么。

每每应考之前,似乎魏琛才是家里最淡定的那个人。

其他人还收敛些,可周氏的忐忑和紧张全都映在脸上了,他偶尔还要抽出些功夫来宽慰她。

踏进房门时,魏琛便见阿芸正坐在床边替他将要带的衣衫一件件细致地叠好,再放进一旁的包袱里,码得整整齐齐。

他脸上不由露出几分笑意,眉眼间的神色格外柔和。

前次参加府试时,是他自己一人将这些东西一点一点地准备妥当。

彼时不觉得有什么,可如今仅仅是过了三四个月,他竟突然觉得那时的自己未免有些孤寂可怜。

只要想到她会坐在那里静静地等他归家,他便觉得心口温热起来,甚至隐隐有些发烫。

他此生前路上的一切风尘与疲惫,都能尽数在她的莞尔一笑里,烟消云散。

作者有话说:今天新键盘到家,码字真的变快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