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8 章

2025-03-22 07:26:42

马车里是宋母和宋既明的胞妹宋如瑛。

半月前宋既明就曾给魏琛寄来了一封信, 信中言明因外祖母永宁伯府的老夫人下月过寿,故而他不日亦将到东都来。

恰逢今日书院休沐,魏琛估算着日子觉得宋既明到东都的日子也就在这两日,便想着来城门口看看, 说不定能等到。

没想到, 真的这样巧。

你此番来东都, 待为老夫人祝寿过后,可还回仪封去?马车还在前头慢慢悠悠地走着, 宋既明却早已下了马命侍从牵着,自己与魏琛并肩而行去了。

宋既明抬手搭上魏琛的肩膀,两人的距离挨的极近。

魏琛将他推开一点距离, 他却又嬉笑着凑上来:哎, 说起这事我正要告诉你呢,你小子忒不仗义,丢下我一个人就跑来了东都。

这不, 我只好去求了求我爹,跟他大谈一番胸襟抱负,告诉他虽然我可以凭门荫入朝为官, 但却仍然想锻炼出一副真本事来。

想来他是被我这番言论感动了,于是为我写了一封举荐信, 让我来东都求学呢, 往后咱俩又能日日在一处了,你是不是高兴坏了?他说这话时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极度手痒的贱兮兮的气质,露出的那几颗明晃晃的大白牙愈发让人觉得他十分欠揍。

魏琛一时间无言以为,当下便斜睨他一眼, 继而决绝地与他拉开了距离快步向前走去。

哎, 老魏, 你怎么突然走这么快?等等我啊!宋家此番要进京来的其实不止宋既明和宋夫人、宋如瑛三人,再过十几日,宋员外和宋既明的大哥大嫂一家也会前来。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宋家大哥在地方为官六载,因为官注重实干、颇有政绩,如今终于得以升任回京。

宋家大哥原本在岳州任知府,如今回京所任之职乃督察院佥都御史。

同样是四品职官,可一为京官一为地方官员,实则有着极大的不同,看上去是平调,可实则已是升迁了。

宋员外权衡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一家人随宋家大哥迁回东都。

毕竟宋既明虽然不像兄长那样争气,但将来也可以凭父荫在东都谋个一官半职的。

因家中还有些事务尚未安排妥当,宋家大哥也才刚做完手头的公务交割,刚回家没有几日。

所以一家人一合计,便决定让宋既明先护送母亲和妹妹一起回京,他也早些去书院报道,宋夫人也可早几日与伯夫人一叙乡思之情。

*阿芸再见到崔云落时,她并未如从前那般像只灵巧的蝴蝶儿似的朝阿芸奔过来,反而手捧香腮,神色恹恹地坐在自己院中发呆;她身上的衣裙也并非她往日喜爱的绯色、杏色那样鲜亮些的颜色,反倒穿了身茶白色留仙裙。

阿芸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

沉烟看见阿芸眼神一亮,仿佛见到了救星:太好了姜姑娘,你可算来了!这几日我们姑娘总是窝在房里发呆,哪儿也不愿去,什么也不愿干。

平日里她可是最喜热闹,最爱出去逛街的,如今这样无精打采的,都快把我急死了。

姑娘快帮我劝劝吧!阿芸扯起裙摆,在她身侧的石阶上坐下,她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宽慰的话,反而直白地问:崔姐姐,你可有心仪之人?崔云落一惊,手肘打了个弯儿,嘴角磕在手背上,险些磕破了舌头。

你这丫头,胡、胡说什么呢……她还来不及呼痛便下意识地反驳,可眼神却四处乱瞟,始终不敢看向阿芸。

淡淡的樱粉色自她衣领下的皮肤一路蔓上她白皙修长的脖颈,直至耳垂。

看她这副模样,阿芸便知那日自己猜中了。

崔姐姐,那人是谁?人品如何?你可信得过他?阿芸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接连砸过来,不等崔云落回答,她却又道:算了,这些也没那么重要。

即便那人算不上有多好,到时咱们再放出消息叫人知道那人不堪托付、想法子让这门亲事黄了便是,只要能先把眼下这事儿应付过去就好。

听她这话,崔云落才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阿芸这话是什么意思?亲事?应付过去?难道是——阿芸,你说的这些难不成是为着那日我同你说的那件事?你……打听到了?一双清亮的眸子十分忐忑地盯着阿芸。

是。

我听到了一些传言,根据推断,陛下确实有可能是真的想为你和六皇子赐婚。

不过……,阿芸顿了顿,眸中有几分不忍。

先前听崔姐姐提起宁妃娘娘,眼神之中的的确确有孺慕之情,想来宁妃娘娘也确实是发自真心疼爱她。

只是与那位可怜的小皇子相比,宁妃娘娘还是更在乎他些。

不过什么?迟迟等不到阿芸的下文,崔云落不由有些心急,催促起来。

不过真正动此念的人,兴许是宁妃娘娘……什么?姑母?崔云落瞪圆了眸子,整个人都僵住了。

怎么会呢?姑母最疼爱我了,即便她想求陛下为我指婚,也必定会提前问过我的想法的。

阿芸没有急着反驳,只是轻声开口,问:崔姐姐,不知宁妃娘娘曾经,是否孕有一位皇子,只是那位皇子却因一些意外而最终没能保住?崔云落一愣,一时间有些不明白阿芸为何会突然问及此事,又是从何处知道的此事。

可她确实说对了,姑母刚入宫时深受圣恩,不过半年多的时间便被太医诊出喜脉。

然而后来,却出了意外,姑母也因此,再难以有孕。

自那之后,姑母便向陛下讨了恩典,允准她常常进宫陪伴姑母。

可这件事,与姑母想让她被指婚给六皇子又有何关系?她秀眉深蹙,凝神思虑起来。

半晌,她忽而转眸看向阿芸,一脸难以置信:你是说,姑母想与六皇子联手,替她的孩儿复仇?见阿芸颔首,崔云落连连摇头,口中喃喃道:不,不会的……姑母那样温婉的性子,怎么可能会向皇后复仇?许家势大,这些年在朝中几乎一手遮天,即便是我崔家这样的百年氏族也只能暂避其锋芒,姑母不可能不知道,她怎么会?她说这话时声音极小,可阿芸离她不过一寸距离,隐隐约约也听了个七七八八。

她敛眸,眼底划过一抹厉色。

又是皇后和许家,看来当今这位皇后娘娘,可真是做了不少好事啊。

党同伐异、残害忠良,逼死先皇后,又下手谋害皇嗣,桩桩件件都令人心惊。

可是……阿芸忽而有些疑虑,大胤如今的这位帝王当真就糊涂到如此地步,任由许家一步一步把持朝堂,且对许家和这位继后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吗?崔姐姐,你别难过。

若是照你这么说,宁妃娘娘此举也情有可原。

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其痛苦必然是我们所不能感同身受的,这些年,娘娘心里一定也备受煎熬。

阿芸,少女眼底上一层水雾,遮住了那双清亮的瞳仁,她转身投入阿芸怀中,哽咽道: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我也并不怪姑母……这些年姑母对我的疼爱都是真的,也是因为她我这些年才能在东都一众贵女中始终是被捧着、敬着的那一个。

我只是心里觉得难受,姑母一个人在宫里被人陷害、因为失去皇子而痛苦却没人陪在她身边的时候她该有多难过啊。

我幼时姑母还在家的时候,她是那样温柔的一个人,可是如今却被逼得算计,你说那宫里该是多可怕的地方?我想想就觉得害怕极了……阿芸想起先皇后,那位她如今倘若见了也该唤一声姑母的人,心头亦有几分酸涩。

从前看宫斗剧,每每也只是嗟叹一声,兴许也会随里面的角色而一同生出愤恨、厌恶,可那些都只是一时的。

但如今她亲耳听见,甚至亲眼看见她们的苦痛,心底才涌上一股巨大的悲哀,几乎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良久,崔云落的情绪平复了些,阿芸才道:崔姐姐,眼下不是难过的时候。

你方才说的那些有道理,但宁妃娘娘即便想要复仇也不该不顾你的意愿,让你和整个崔家都成为筹码。

所以咱们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阻止陛下赐婚。

她长睫轻轻扇动,眨掉了一滴挂在上头的泪珠:你是说……让我在陛下决意赐婚之前,定下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