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内容很长, 足足写了四页的信纸。
陈恒森初中没有上完,父母去世后他更是无心学业,这是宋遥听陈恒森陆陆续续说过的情况。
在宋遥心里, 一个闭塞海岛上小渔村的男孩能上到初中就不错了, 就算是这样,那肯定也是应付应付, 学习不大咋地。
但是看着那四页满满当当的信纸,陈恒森学习好不好宋遥不敢确定, 但他的字写得是真好。
虽然能看出有些生疏, 大概是不经常使用的缘故, 但是还能看出一笔一划写得格外的规矩, 像是印刷体一样。
看着内容,宋遥已经能想象出来, 陈恒森夜晚坐在台灯下,认真给她写信的样子,就连一些生活琐事都被陈恒森认真的写了出来。
从一开始到新兵连, 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训练, 他没出息的晕㛄婲倒过一次,每次站完军姿,腿都快不知道怎么走路了, 到后来慢慢适应,然后被教官夸奖。
因为训练劳累, 他一顿饭可以吃七个馒头, 有一次吃饺子, 他吃了六十个。
陈恒森写的很细碎, 似乎是把这三个月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宋遥, 不像是写信, 更像是和宋遥在分享自己的日记。
宋遥看着就觉得那些事情似乎就浮现在眼前,这三个月她就像是和陈恒森一起度过一样。
直到第四页的结尾,陈恒森写到,我时常眺望海岛的方向,有时看到一片云从海岛飘来,我想也许你也看到了。
宋遥抬头,正巧一片云彩从头顶飘过,飘向了陆地的位置。
是的,我看到了。
当天晚上,宋遥特意从渔民手里买了点鲅鱼,回家烧了一锅花椒大料水,然后动手收拾好了鲅鱼,去了鱼骨,用刀把鱼肉刮下来,靠近鱼皮发红的部分还有鱼皮鱼筋都不要。
最后两条鲅鱼只刮下来半碗鱼肉,宋槐花又买了半斤五花肉,切成肉馅和鱼肉搅匀,再依次把晾凉的花椒水加入肉馅中。
放入各种调料,最后揪一把自己种的韭菜。
虽然不大,但是根是紫色的,用来和馅味道很足。
摘好洗净,切成碎放在肉馅里搅拌,瞬间就激发出来了一股窜鼻的香味。
等宋父回家,饺子已经摆上了桌,一个个熟透的饺子泛着晶莹剔透的光,隐隐能看出里面韭菜的青绿。
宋父忙了一天,因为新兵要下连,这次海岛上还要来二百来个新兵,都是刚刚经历过新兵连洗礼的大小伙子,所以这第一顿伙食不能差。
那几头猪在今天也就完成了它们的使命,被准备各种半成品,等着明天被吃下肚,走完光荣的一生。
因为没有冰箱保鲜的办法,所以只能在今天集体宰杀,宋父坐在桌旁,已经饥肠辘辘,拿起筷子在桌子上杵了一下,不嫌烫的加起一个放在嘴里,结果被烫的龇牙咧嘴。
宋母在一旁咯咯地笑着,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和宋文宋武那么不稳重?哎呀,咱家遥遥包的饺子是真好吃,这么一比,我们炊事班喂的馅儿一点滋味都没有。
鲅鱼本来就鲜,又加上了五花肉,鱼肉和五花肉想来就是绝配,两者互相成就,激发彼此的香味,再加上紫根韭菜,一咬汁水就出来了,香的宋父差点咬到舌头。
也不顾烫,连吃了好几个才有心思和宋母聊天,你别说,那俩小子在家的时候最烦了,这一去上学,我还挺想他们,好在明天周末,他俩就能回来了。
二哥不经常回来,大概一个月回来一两次。
二哥也回来吗?宋遥和宋槐花忙活完也坐在桌子旁,刚要吃口饺子,就听到宋父说明天二哥回来。
对,你二哥也回来,明天那些新兵也到了,应该是同一班船。
周日是宋父的生日,虽然宋父年纪不到大操大办的时候,但每年都是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
那明天你又得忙了,你这马上生日了,凑合凑合得了。
宋父今天中午都没怎么吃上饭,就忙这个事了,宋母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有些心疼。
什么凑合凑合得了,你女人家家的不懂,这是大事,要是让他们挨饿,谁保家卫国?宋母乐了,行行行,我不懂,那你忙点,再忙点,生日也别过了。
你看看,你这人一说就抬扛。
宋父呵呵笑着,不忘往嘴里放了一个饺子。
你这人不和你说话了。
宋母故作嗔怪,然后转身对宋遥说道,遥遥,明天我我托人买了个东西,你帮我去码头接一下。
这个年代通讯不方便,所以即便是大哥二哥也都在船上,可是他们也不知道宋母托人买了东西。
第二天天气不错,但即便是微风,已经十一月的天气还是挺冷的,宋遥已经穿上了毛衣。
毛衣是高领的,正好可以护住她的脖子,一开始她还不大喜欢这件毛衣,因为在现在宋遥不喜欢穿高领的,觉得脖子别扭,但是穿到这个年代,就算是家里有自制的暖气,那也不如现在的房屋保温好,所以一整天都是冷的,更别说现在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
宋遥一边琢磨着今年的煤球够不够烧,远远的就看到海上的寒雾中,一艘船慢慢靠近。
甲板上有一片绿色,船舱里坐不下,其余的新兵就只能坐在甲板上,旁边还零零散散站着几个出去办事,或者像是大哥二哥外出上学的人。
不过因为太远,还不出什么来,但从身后跑来一个人,站在宋遥身边冲着船使劲的晃着手,宋武,宋武!惹得在码头上接新兵的军官们纷纷侧目,宋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用手遮着半边脸,不让别人认出自己来。
刘兰兰,别喊了别喊了!宋遥怕被人听见,声音压了很小,刘兰兰却骄傲的停着胸脯,瞥了一眼看向这里的那些人,不怕,我和宋武光明正大!要是打算让刘兰兰闭嘴,宋遥早就走了,才不留在这里接受大家目光的审视。
不是,这么远,二哥听不见!宋遥的声音被刘兰兰的喊叫声掩盖,她只能尽可能的夸张的让刘兰兰看清自己的口型。
一听二哥听不见,刘兰兰果然就不喊了,你说的有道理,等一会船靠近我再喊!我的大小姐啊,你快回家吧。
我才不回去,我要见宋武!刘兰兰撇着嘴,学校都开学了,弟弟现在正在上课,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管。
你不知道吧,炊事班昨天杀猪了,有好多猪下水什么的,我刚才瞅见就几个爱吃下水的家属正端着盆去炊事班要,我听说刘政委喜欢吃猪大肠,你还不快点去抢,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真的吗?刘兰兰有些动摇了,宋遥真诚的狂点头,真的。
宋遥连哄带骗,终于让刘兰兰这尊大佛走了,只是她还有些恋恋不舍,走一步回一次头。
见到终于清净了,宋遥刚想转过头,余光却看到一个人。
是那天和大哥聊天的女兵,其实也不算是奇怪,因为要接新兵,团部特意派出了文艺兵们列队欢迎,那个女兵在里面也是正常。
只是宋遥一眼就看到了,因为她和其他女兵新鲜好奇的目光不同,女兵的眼神目含温柔,似乎是十分盼望什么。
宋遥知道,她盼望的是大哥。
大哥每个星期都回来,回来的时候挺积极,但是一吃完饭,人就不见踪影。
宋父宋母还调侃过,大哥就和疯狗一样,吃饭睡觉才回来,但是宋遥知道,这次大哥可是认真了的。
见宋遥一直瞧着那边,一个人冲着宋遥大方的挥了挥手,宋遥回过神来,发现是顾瑜华也来了,她以为宋遥在她,毕竟两人也算是认识。
宋遥冲着她笑了笑,也招了招手。
哎呦,挺好啊,和人家挺熟的啊。
阴阳怪气的不是柳杨是谁。
自从那天宋遥挑明,已经好久没有见过他,说实话,宋遥有点尴尬。
没你熟,要说我和顾瑜华认识不还是得感谢你。
感谢柳杨让她提前认识女主,而且要论起熟来,那能有柳杨熟,原著番外里两人可是生了一对龙凤胎的人,要说熟,谁能比他熟?所以就算是宋遥再怎么伶牙俐齿,这句话她是发自内心,十分真诚的说出来的。
可柳杨似乎并不那么想,听着有些刺耳,他本想装作不在意,但是一句话就被打回圆形,他沉着脸,宋遥,我之前就说过,我对顾瑜华没什么想法,只是认识的一个朋友罢了,你要是不喜欢我就算了,但是别用这种方式来摆脱我。
柳杨见宋遥看着远处发呆,迈步挡在她面前,眼睛认真的看着她,宋遥几乎都能看到其中倒映着的自己的身影。
赶紧后退一步。
夭寿了,柳杨这是吃错药了?什么叫摆脱他,这不是大家说好的吗,不过她承认自己那天是冲动了,而且谁知道剧情不按照原著来,柳杨不喜欢顾瑜华了。
不过转念一想,不喜欢也正常,因为按照原著的时间线,现在还不是男女主相遇的时候,等以后两人都到了岸上,在剧情推动下,那还不是天雷勾动地火。
到时候柳杨该为现在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
柳杨何时被人这样无视过,宋遥不理他也就算了,还迈了几步躲开了他。
柳杨刚想再说点什么,船靠岸,悬梯放好,甲板上的新兵就开始依次的下船,正好经过柳杨和宋遥的中间。
人为的把他俩隔开。
那边的文工团也开始唱起了歌表示欢迎,宋遥踮着脚尖,等着那些新兵都下来,然后才是岛上的乘客。
正在人群里寻找着宋母托付的一个大娘,就听到有个声音叫了她一声,宋遥。
低沉磁性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宋遥愣住了,她缓缓回头,还没有反应过来,陈恒森?不确定的语气。
对面那个黑了但是又长高了许多的青年笑了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是我。
宋遥不敢置信的笑了笑,似乎没想到会遇到他,不是,你怎么在这儿?这话问的让陈恒森忍俊不禁,他挺直的站在原地,我为什么不能在这儿?这是我的家,那封信你没收到吗?新兵们都晒的黑黢黢的,刚才陈恒森从自己身旁经过她真是一点都没注意。
收到了,可是……宋遥戛然而止,似乎是捕捉到了什么,但是又不敢确定。
陈恒森收敛了笑容,指了指天空,我以后不用等云彩飘过去了。
因为我回来了。
宋遥老脸一红,部队果然不一般,几个月未见,陈恒森居然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