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出嫁前一天早上,牛翠喜就喜气洋洋地来了宋妍家。
买到了买到了!桂红,阿妍,买到了!宋妍替她高兴:那就好,我还担心人太多抢不到呢。
可不是,不枉我让老刘四点就去排队。
买了两副猪肠和三对猪耳朵,到时候每桌一样一盘。
猪头猪蹄没买,怕不好看。
香料也买齐了,你说的那几样都有,连栀子都买了。
牛翠喜摆摆手,不说了,我得回去洗出来。
到了晚上,宋妍和李桂红一块儿去牛翠喜家。
牛翠喜把两人迎到厨房,除了新娘子兰兰,刘家其他人都在厨房里忙,小小的厨房挤得很。
行了都走都走,一会儿再来,厨房交给我们。
牛翠喜把丈夫和孩子们都赶走。
秀秀可不愿意出去,她就等着看宋妍怎么化腐朽为神奇呢。
牛翠喜家灶台有一大一小两个锅,大锅留给宋妍,小锅正在煮明天用的红鸡蛋。
红鸡蛋是做喜事必备的,将可以食用的染料和鸡蛋放到一起煮,让鸡蛋外壳染上红色。
翠喜婶,那我现在开始?宋妍指指大铁锅。
成,都麻烦你了。
秀秀,你不出去就听阿妍的,让你干啥就干啥,别碍事。
牛翠喜叮嘱秀秀。
晓得了。
宋妍也不客气,使唤她:秀秀,去拿点冰糖来敲碎。
好嘞!秀秀风风火火地跑出去,两根小辫子一甩一甩的。
宋妍将猪耳朵焯水几分钟,趁这个时间把香料拿出来洗去浮灰。
炒糖色的时候她用快速锅铲搅拌,不时让秀秀将火压小。
锅里的糖色已经成型,颜色变成红褐色,开始冒小泡。
秀秀动动鼻子。
她闻到了甜甜的焦香味,好像过年的时候熬板糖。
她不由得舔舔嘴唇。
宋妍从灶台边的罐子里舀几大瓢热水下锅,然后把其他材料依次放进去搅拌开。
看到水下锅,烧火经验丰富的秀秀知道要添柴加大火了。
宋妍则把猪肠和猪耳朵全部扔进锅里,浸在红褐色的卤水中。
要不是锅够大,一次还真放不下这么多东西。
宋妍的脸蛋被锅上的热气熏得白里透红,离开厨房去堂屋透气,和兰兰聊了会儿。
两人相差几岁,交情还算不错。
她打趣了一番,内敛的兰兰害羞得跑回了房间。
估摸着十五分钟过去,她回到厨房。
这时候厨房里已经满是肉香和卤水香,牛翠喜竖起大拇指:阿妍你真有一套,要不是咱们没有城里的关系,你这手艺去国营饭店当大厨也使得。
宋妍笑着摇头:国营饭店的大厨都是专业厨师,我可不敢当。
这孩子净谦虚哈。
牛翠喜和李桂红聊开,早上洗猪下水的时候差点熏死我,一开始在院子里洗,我寻思不行,怕明天做喜事有味道,宁愿挑水去外面洗,来回洗了几桶水才把味道洗刷干净。
谁能想到卤出来这么香,明天可有口福了。
宋妍打开锅盖,一股更浓郁的卤香味冲出来,厨房里所有人都不自觉分泌口水。
她用筷子插插猪耳朵,发现已经能扎透,就把猪耳朵捞出来放在小盆里。
卤好的猪耳朵色泽红润,散发出诱人的热香,秀秀盯着小盆移不开眼。
又过了快半个小时,猪大肠也卤好。
宋妍去灶头用草木灰把小火盖灭,然后把猪耳朵放回锅里盖,盖上锅盖和卤猪肠一起浸泡。
到这宋妍的工作就完成了。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用的东西,对牛翠喜说:婶,这两样已经卤好了。
不用捞起来,泡一夜更入味。
明天早上热热就行,也可以随便烩一下。
哎哟,真是麻烦你们娘俩。
牛翠喜又把锅盖打开,夹出一个猪耳朵放到盘子里,桂红,这个你们拿回去吃,阿妍又出主意又来忙,我都不好意思了。
李桂红接过盘子把猪耳朵倒回锅里:说的什么话。
芝麻大的事还要搞这一套,下回你就别来我家了。
宋妍也帮腔:就是啊翠喜婶,我都没干什么,要是拿东西我成什么人了。
兰兰的好日子,谁不想来沾沾喜气呢。
牛翠喜是真感谢宋妍,见她们坚决不肯收猪耳朵,退而求其次拿漏勺捞出几个红鸡蛋:不拿猪耳朵拿鸡蛋,不然我下回真不去你家了。
眼见没完没了了,宋妍只好拿起其中一个鸡蛋:那我把这个带回去给小金凤。
牛翠喜还要推,李桂红和宋妍一起拒绝,她只能作罢。
宋妍和李桂红要回家,刘家人格外客气。
没多远的路,牛翠喜的大儿子说夜里黑,坚持要把母女俩送到家门口,两人只能由他去。
第二天妇女们早早聚集到牛翠喜家帮忙,喜事当天已婚妇女帮忙干活是树湾队约定俗成的规矩。
卤水连着卤菜被牛翠喜挪到干净的铁通里盖着,一晚上过去温度下降,香味被早上炒的其他菜盖住。
钱四娥手里洗着菜,嘴上不消停:翠喜,你那天不是说宋妍麻利又能干吗,我听说你家有大菜交给她办,她怎么还没来,不会是在家睡大觉吧?最后一句话是笑着冲李桂红说的。
大喜的日子牛翠喜不想触霉头,装作没听见。
李桂红压根不搭理她。
钱四娥讨了个没趣。
有人半开玩笑道:哎哟不会是摆架子吧。
一个不想生事的婶娘笑道:哪儿能啊,我来的时候她就在兰兰房里帮忙,比谁都来得早。
别说那些有的没的,大伙儿都麻利点,兰兰的好日子咱们可不能拖后腿让外面的人笑话。
钱四娥看似捧场实则拱火:那我可要等着看了,还没吃过高中生做的东西哩。
牛翠喜心里憋着一股劲,等开席这些人自然会闭嘴。
钱四娥的儿媳原本在兰兰房间帮忙,这会儿来到厨房冲钱四娥惊呼:娘,你是没看到兰兰的新衣服,比我前儿在县城看到的那件还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