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民政局门口,宋妍的心怦怦跳,说不出是因为结婚而激动还是对未来的紧张。
她和邹彦才认识没多久,竟然真的因为多年前一句半真半假的娃娃亲走到一起。
她忍不住再次检查介绍信。
实际上,所有信息她都确认过很多遍,可总想检查最后一遍。
邹彦轻轻地将薄薄的一张纸从她手里抽走,迭放到自己的材料上。
宋妍像被抢走东西的小动物一样嗯一声,抬头嗔他我还没看完呢。
邹彦安抚道∶你已经检查好了,连标点都没错一个,放心。
然后牵起她的手。
一对年轻的准夫妻走进民政局,昏昏欲睡的工作人员眼前一亮。
这么标致的年轻人,他们干了半辈子头一次见着。
男同志高大俊朗,女同志明艳活泼,因为他们的到来,整个屋子都亮堂了。
工作人员态度善地指挥邹彦和宋妍摆出笑脸。
闪光之下,这一刻被定格,镶嵌进婚姻的证明里。
结婚证和照片会褪色,这一刻的记忆却不会。
手握新鲜出炉的结婚证,宋妍心情微妙,既有油然而生的期待,又有隐秘的心慌。
终于合法的邹彦再也克制不住,弯下腰,用修长的手臂将宋妍拥进怀里。
他一手轻按她的背,一手抚她脑后柔顺的乌发。
阿妍。
将脸贴上挺括的军装,宋妍的心情奇迹般的平静下来。
邹彦揽着她后背的动作由轻柔收紧,将她严丝合缝地抱在怀中。
宋妍艰难地把手提起来,推推他的胸膛说邹彦,我们去买东西吧。
嗯。
声音从喉咙深处传出来,人却纹丝不动。
宋妍有点好笑, 用下巴磕他肩膀轻声催促∶ 快点啦。
邹彦这才放开她。
我们去照相馆吧。
好。
在古旧沉静的县城,他们骑着自行车,顺着树影一路去往照相馆。
雨前的天色不算明媚,但两人的心情比春天还张扬。
这个时候拍照没有什么造型和姿态上的创新,于是他们只拍了一张。
宋妍坐在高脚凳上,邹彦站在她左侧后方,右手搭在她右肩将她笼罩在自己的身影里。
好,一、二、三。
老师傅喊下号子,强烈的闪光刺过。
宋妍一阵懊恼,刚刚的表情肯定不好看,说不定她还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眯眼了。
她问师傅,我刚刚是不是没做好表情照片是不是拍坏了老师傅脾气一般,吹胡子瞪眼地说∶去去去,我这是多少年的老手艺了,怎么可能拍得坏,我闭着眼睛都能拍出来。
宋妍……您老闭着眼睛倒是能拍,问题是我闭着眼睛不行啊一旁的学徒连忙过来安抚顾客。
学徒么,不就是在师傅脾气臭的时候用他稚嫩的肩膀含泪扛起一切。
同志,你拍得很好。
他知道拍照的客人在意什么, 夸奖道, 我都看着呢, 眼睛很漂亮, 表情也好,绝对没有眯眼。
这位军人同志也是,拍照的时候表情温和得很。
您两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张照片洗出来绝对是咱们照相馆的招牌,人长得俊,还会拍照。
担心的话,我们再拍一张邹彦捏捏她的手。
宋妍说不用了,相信这位同志说的。
一切弄完她才反应过来,这和结婚证上的照片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同样的衣服,同样的黑白,同样单调的姿势和表情。
不过,或许等她看到照片的时候就会惊喜了。
看似不满意的宋妍斥巨资洗了四张照片。
一张寄给邹彦的父母,一张留在她家里,一张用来欣赏,一张用来收藏。
她还额外要了底片,保存得好以后可以洗出来。
两人拿好凭证,约定取照片的时间,再去副食品店买喜糖。
乡下人虽然不常来县城买东西,但也有口耳相传的店铺。
宋妍准备去树湾队社员常去的副食品店,邹彦却带她走了另一条路。
你才来一天,就有想去的老店了宋妍扯扯他的衣角。
邹彦道当然没有。
是因为上门之前买东西的时候和老板说过,领证后去他家买喜糖。
嗯这可不像你。
宋妍有点疑惑。
邹彦愉悦地低笑∶ 这就是我。
他是个普通男人,会因为同心悦的姑娘结婚而激动。
幸福到来之前的等待同样是一种幸福,他也会忍不住向人分享这种幸福。
宋妍在后座交替轻晃修长的小腿,会心笑道好吧,以后我会去理解真正的你。
他呵呵笑道小伙子,可以啊。
他竖起大拇指。
看来二位已经领证结婚了真是般配,男同志人好,女同志温柔,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啊!我这小店今天也沾沾喜气咯。
他是说话好听的那一类老板,哪怕才见面看不出什么,也能把顾客夸出花来。
副食品店都是国营的,统一定价,这张金嘴让他比别的店生意更好。
宋妍同志两世头一遭被人夸温柔,心里可高兴了。
难道邹彦是因为老板说话好听才来的?看不出来他还是这种人啊,她狐疑地看他。
谢谢老板,也祝你生意兴隆。
邹彦拿出结婚证买喜糖。
糖果凭结婚证买,不需要票。
顾客好说话,老板也不真去接他们的结婚证,只扫了一眼就说买吧,吃了喜糖,一辈子甜蜜蜜。
老板,糖果怎么卖呢?宋妍开始挑喜糖。
水果糖一分钱两颗,什锦糖一块钱二斤。
一分两颗,一块两百颗,宋妍在心里默默计算。
邹彦,我们买两斤什锦糖和一百颗水果糖吧。
宋妍拽拽邹彦的袖子。
邹彦的态度是媳妇说什么都对,当然没有意见∶好,就买两斤什锦糖和一百颗水果糖。
于是两个人头对头一起数一百颗水果糖出来。
老板笑眯眯,真黏糊哟,数个糖果都这么甜蜜,年轻真好。
等他们数完,老板早就称好了两斤什锦糖。
他也不去核对他们数的糖,把包好的糖递给他们呵呵笑道∶一共一块五毛钱,拿好嘞。
然后他们又去供销社买了些办酒席的东西。
等买完这些,他们才转道去猪肉铺取早上抢着来定下的猪下水和猪耳朵。
东西太多不好取,猪肉铺租了一个桶给他们拎回去,等用完再送回来取押金。
邹彦拎起来问她就买这些够吗,要不要买点肉,我还有票。
不用啦,有票也不能挥霍,要响应号召嘛。
再说了,别人家办酒席都没有猪肉,独独我们买,太出格了。
有这些就够了,大家都会满意的。
好。
别的东西可以放在自行车篮和捆在后座,唯独这桶猪下水没地方安置。
邹彦问阿妍,你会不会骑自行车。
嗯念书的时候骑过同学的,怎么啦回去你骑自行车,我拎这个。
邹彦低头看桶。
我都忘了,骑车带不了。
宋妍才反应过来,可是走路要走好久,这桶东西又重…邹彦笑道这不算什么,部队练负重跑比这强多了。
运动和劳动是两码事,宋妍叮嘱他∶你要是累了就说,千万别硬撑,我们歇歇,大不了晚点到家。
他们把东西绑好,打道回府。
邹彦选自行车时就考虑过,宋家不一定只有男人骑车,可能岳母和嫂子们也会用到,所以没买二八大杠 ,而是选了不那么高的车型。
宋妍也可以不费力的骑。
起初宋妍是推着自行车和邹彦一起走,发现自己根本跟不上,只好骑车。
她快,邹彦就快,她慢,邹彦也慢。
她放心了,看来这位现役军人体力好得很,根本不需要她去迁就。
听到他们回家的动静,全家人都涌出门,把还在院子里的他们拦住问长问短。
宋虎和宋良任劳任怨,把买回来的东西拎走。
两个兄长感叹道∶ 没想到一晃小妹都结婚了。
李桂红伸手给我看看结婚证照片拍得咋样。
宋妍道娘,先让邹彦回屋休息,他拎着猪下水一路从县城走回来的。
走回来李桂红连忙让从准女婿升级为女婿的邹彦进屋歇歇。
树湾队到县城十里路,说远不远,走起来还是挺累的,他们以前经常走。
邹彦和宋妍坐下,一人灌下一碗茶水。
张花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小妹,妹夫,照相馆怎么样,拍的照片好看吗二嫂,刚拍完还看不到呢,我们也不知道拍成什么样子了,等洗出来才知道。
宋妍把照相馆留的凭证拿出来,过几天大哥去取一下吧?洗了四张,一张留家里,其余的大哥帮我寄到部队去。
宋虎自然答应。
宋妍又说下回咱们全家一起去县城,拍一张全家福。
李桂红说∶花那冤枉钱干啥,咱们又不是什么大人物,还拍照留影。
宋妍拉着她坐下,说服她∶娘,你现在是觉得无所谓。
以后看到年轻时候拍的美美的照片,一家人都在照片里开开心心,多好。
现在最多花点冤枉钱,以后想拍也回不到这么年轻的时候喽。
张花帮腔是啊娘,咱们一家人齐齐整整拍一个,到时候洗出来挂在堂屋,谁来串门都能看见。
邹彦也说道等我下回请探亲假回来,大家就一起去照相馆拍全家福。
小辈们都这么说,李桂红不再说拒绝的话。
她产生了期待,等二儿媳和女儿都生了孩子,带上所有儿孙,围着公爹一起拍一张四世同堂的全家福。
不过她不会说出来,免得给他们压力。
李桂红起身说行啦,歇歇就吃午饭,饭都做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呢。
娘,这都几点了,你们怎么不先把饭吃了,我们随便热热就行。
又没等多久。
再说了,刚领证回来就让你们冷锅冷灶地吃剩饭可不行。
厨房里这会儿乱糟糟的,因为明天早上就要办酒席,宋妍和邹彦早晨一出去家里就忙开了。
一大家子匆匆吃完午饭又继续忙活。
这时候队长的儿子过来了,他说∶根爷爷,志强叔,气象站给大队下通知,让做好预防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暴雨就要来了,不是明天下午就是后天早上。
宋卢根道知道了,你爹安排人去看牛棚猪圈了吗可别让那些牲畜淋雨。
都看了,不严实的地方都盖上了。
宋卢根点头其他人家可都通知到了都去啦,一路通知过来,您老这是最后一家了。
李桂红道跑那么多家怪累的吧,坐下喝碗茶歇歇不了,还要去忙呢。
他笑着摆摆手,再说了,宋妍明天过门,帮不上忙就算了,我怎么能留下来添乱。
走了哈。
李桂红对宋妍和邹彦说听到了吧,最早明天下午就要下大雨,今天赶快,把该收捡的收捡好,明早一办完酒席你们就出发。
想了想她又补一句要是来不及,小邹就先回去销假,阿妍让老大后面再送去。
对哦。
宋妍都忘了,邹彦有归队时间限制,她又没有,她可以在家多赖一段时间,正好还能缓冲一下紧张的心情。
邹彦毫不动摇地说来得及,只收拾阿妍最需要的行李就可以。
到了怀省不是直接回部队,还要从市里转车,中间有空档,缺的东西可以在市里买齐,票证我都带了。
李桂红没有话说,金爱莲和张花揶揄地挑眉看宋妍。
经过一天的洗礼,宋妍已经不是昨天的宋妍了,不就是眼神和言语的打趣嘛,哼,只要她不囧,囧的就是别人。
见宋妍丝毫没有害羞的反应,金爱莲和张花面面相觑,怎么还有这样的木头?她们都没注意到,邹彦在关注着宋妍,见她没有不快的意思,邹彦放下心。
九十九步都走了,怎么能倒在最后一步。
哎呀。
宋卢根一拍脑袋,那小子说一路通知过来我们是最后一家,这是没通知到知青点啊。
爷,我去通知他们。
宋虎擦擦手,知青点那屋子是老房子,得告诉他们注意着点。
行,你去,顺便和他们说一下那些个山坳和土坡别去,大雨一冲危险得很。
宋虎正要走,被金爱莲拦住使眼色。
她对宋妍说∶小妹,你和妹夫一起去知青点吧,我让老大去后头山上看一下。
行啊。
宋妍随口答应。
等他们出去,宋虎问金爱莲干嘛不让他去。
金爱莲瞪他一眼,真是个呆子。
没一会儿他回过味来,这是给小妹他们创造机会独处呢。
他和金爱莲是自由恋爱结的婚,自然懂年轻人的心思。
邹彦终于再次获得和宋妍携手散步的机会。
在家里,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不能太轻佻。
邹彦,部队家属院是什么样子的?宋妍关心未来的居住环境。
她主动问以后的事情,邹彦心里有些欢喜,详细地告诉她∶我申请下来的是平房,今年新盖的。
堂屋、厨房,外加三个房间,还带个小院子。
军嫂们都会在院子里养鸡种菜,和村里差不多。
房间还挺多的嘛。
她颇为满意因为到能够申请家属随军的级别,大部分战友年龄都三十岁了,家里孩子不少。
部队考虑到这个,居住面积都安排得比较宽裕。
驻地别的没有,就是荒地多。
那可以让小田一个房间,我们俩、一个房间,剩下那间当书房或者办公间,你有时候也会在家处理文书工作吧。
宋妍努力维持平静的表情。
邹彦顿了一下,说嗯。
他默默规划,书房选大的那间,把缝纫机搬进去,装上亮堂的灯泡,作为他们俩共同的工作间。
不过,最好再隔一间房出来备用……说话间两人到了知青点。
作为一个长相标致又有学历、待人和善、平时不爱咋呼也不说闲话的人,宋妍在知青心里的风评其实很好。
只不过两方接触不多。
得益于柳乔的传播,他们听说了宋妍要结婚。
这会儿看到她和一个冷峻帅气的男同志过来,便问宋妍同志,这是你对象吗,长得可真俊。
听说你们明天办酒席?祝贺你们。
许多知青来自大城市,见过市面,性格更开朗,说话比较直接。
多谢。
他叫邹彦。
宋妍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拿出带过来的喜糖分给他们,东西不多,就是个意思,大家分一分。
哈哈,谢谢,我们也能甜甜嘴了。
知青接过喜糖,又夸起来,邹彦同志这气质,肯定不是一般人。
你们俩真般配。
宋妍笑道他是军人,可能是身板挺得比我们直,看起来不一样。
你说话真好听,谢谢你的夸奖。
柳乔对双方的友好交流嗤之以鼻。
乡下人就这格局, 找个花架子对象就迫不及待跑来炫耀。
只要宋妍敢在她面前多炫耀一句,她一定让她后悔来这一趟。
王宏连则在看到邹彦的一瞬间就缩回里间假装忙碌,他不愿意被比下去,即使根本没人会在意他和邹彦的天壤之别。
我来是告诉你们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气象站通知,明天下午、最迟后天早上有大雨。
菜地那边的山坳和北边的土坡这段时间千万千万不要靠近,下雨天不安全。
还有你们的屋子,也赶快检查一下,哪里不稳或者漏雨要提前加固。
知青里资格最老的刘善红连忙感谢宋妍多谢你跑这一趟,我们记住了,晚上大伙儿再互相提醒提醒,绝对不去山坳和北边小坡。
好的,那我们就走了,要是谁不在一定要转告一下。
他们一离开刘善红开始发愁咱们这知青点是老房子,不用说,下雨肯定漏,现在先补补能看得见的地方,到时候再看吧。
大家也别埋怨,这已经是树湾队的闲置房里面最好的了。
全程没得到宋妍一个正眼的柳乔想起刚刚他们你好我好的场面就觉得扎眼,这些人真虚伪。
人一多总有矛盾,她和另外两个知青又是新来的,免不了有些姐龋。
她见不得这些知青和别人和和气气对自己却挑三拣四。
想到宋妍要结婚,她灵光一闪,主动出主意∶刘同志,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知道不该说就给老娘憋回去! 刘善红这段时间负责调解知青之间的关系头都大了, 这个柳乔看起来温温柔柔的,没想到最能挑矛盾。
然而心里再怎么样,她也只能摆出笑脸∶没事,你大胆说。
我听说其他生产队也有知青点不够住的情况,有的会让知青出一部分口粮,去社员家搭伙。
知青有地方住,不用自己做饭,社员也能多得一些粮食,双赢。
不说别的社员家有没有多余的屋子,队里最近有两个姑娘出嫁,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换点口粮,那些人家应该会愿意接收知青。
没想到平时最多事的柳乔竟然还真能提出点有用的想法,刘善红陷入思考。
最后她决定和一名男知青一起去书记家,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
柳乔目标达成, 刚刚受的气散去。
宋妍前世不是死了还膈应她一辈子吗, 那她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宋妍离开家心里还有刺。
她要住进她的房间,享受她家人的追捧呵护。
只要给几斤粮食,眼皮子浅的乡下人还不把她捧得跟什么似的。
宋妍总要回来探亲的,到时候,她是泼出去的水,而自己是贵客……真想立刻穿越到那个时候看她的表情,一定很精彩,柳乔非常期待。
晚饭后,宋妍开始做卤菜。
上回她帮兰兰做,短短几天却轮到自己了,心情不能说不复杂。
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要结婚离开家了。
不过她没有太多工夫去思前想后。
因为今天家里事情多得要命,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连小金凤都被安排了任务。
这时书记来了。
他如约扛着宋卢根之前说要借的板凳走进屋子。
宋家人本以为他喝点茶再寒暄两句就要离开,没想到他似乎没有走的打算。
这就有点奇怪了。
虽然不知道书记来做什么,但作为即将办酒席结婚的新人,宋妍和邹彦去堂屋陪他聊天。
根叔,志强,还有小两口,恭喜啊。
呵呵呵好啊,明早别忘了来喝酒。
宋卢根笑道。
妍丫头比小时候更水灵了,邹同志也是人中龙凤, 配得很。
书记呷了一口茶水。
他们哪里当得起夸,年轻人且得努力呢。
这是明明笑得合不拢嘴,却还在谦虚的宋志强。
不瞒你们说,今天来呢除了恭喜你们,确实还有一件事。
本来不该在你们这么忙的时候提的,但是得赶时间。
宋卢根道是什么事这不是雨季要来了,知青点那儿根叔也知道,是土房子。
知青又多,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材料之前去大队申请了,今年怕是难批条子。
书记有点难以启齿,用粗糙的手心抹了一把自己的头, 这不就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咱们看看谁家能挤个把知青, 都搭把手。
当然肯定不白住, 要拿粮食换。
宋卢根眼窝一陷,知道事情不单如此。
果然书记接着说这不是,宋妍要出嫁了,根叔您家是不是能匀出一间您老在树湾队最有威望, 宋虎又是会计, 一家人都明事理, 我就寻思是不是先来您家商量商量。
这事儿答应也不是拒绝也不是。
知青下乡是国家号召,大家都乐意响应,那房子确实也挤。
问题是,一来哪怕是一家人都免不了有你争我吵的时候,更别说加个外人进来。
二来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是家里添丁住不下了,也不好就撵人家走。
再说了,阿妍是要离开家,可小金凤五岁了,也该和爹娘分开睡了。
宋卢根点起烟斗吸了一口,缓缓道∶刚子,按理说是该帮助知青们,但是这事儿难办得很。
附近这么多生产队,为什么没有几个是社员知青搭伙的,不就是一开始那么搞出了问题嘛。
社员觉得知青娇气,知青觉得社员拿口粮占了便宜,更别说还有其他不好说的误解。
宋卢根伴随着升起的烟雾摇摇头。
宋妍倒是想起一件事。
在她发现自己穿书那天,听到牛翠喜和柱婶聊天,说祠堂要被推倒了。
其实社员们都有点舍不得毁掉祠堂,不然也不会拖到现在还没去推。
叔,我有个办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书记正为这事愁白了头。
知青不提,他可以让他们挤一挤,等着盖新的知青点。
知青主动说要解决问题,他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于是他连忙回答∶你说。
咱们队的祠堂不是要被推倒吗。
破四旧,破的应该是老旧的观念,而不是破好好的房子。
咱们把祠堂里的摆设都去了,换成标语贴上,改成新知青点,支持国家政策。
这不就是用旧东西响应新号召,更有意义。
等盖了新知青点,也能把它作为搞生产宣传的地方,或者在农闲的时候办一办扫盲班,让它发挥新时代的新作用。
书记听得怔楞,要不是实在保不下来,谁会想拆掉几十年前全队人凑份子买青砖一起出力盖的祠堂呢。
他连说三个好还是你们年轻人懂,以后,那里不是祠堂,是知青点我这就回去。
宋卢根也很欣慰,笑问不再喝口茶不了。
根叔,妍丫头,多谢你们。
这趟我没白来!终究是危险话题,宋卢根和宋志强父子俩再怎么被带起过去的回忆,也没聊那些事情。
邹彦心里则有点发热,他又发现了宋妍新的一面。
她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有更深的思想。
哎呀,猪肠都卤得化掉了!宋妍扔下堂屋的人匆匆忙忙跑回厨房。
邹彦更愉悦了,这才是完整的她。
他连忙起身跟过去。
看到这一幕的张花和宋良在角落里嘀咕看见没,感情真好。
一次性解决两件心头大患的书记马不停蹄地去了知青点。
老知青们得知要把祠堂改成知青点让他们分出一批人过去暂住,都没有意见,住哪都比住漏雨的土房子强。
况且他们不是没见过祠堂,老是老了点,但一看就很结实,面积还不小。
书记一走,知青们抽签决定谁搬走。
柳乔心里十分怨恨。
明明有空房间,却不让她住,赶她去住什么祠堂。
还说是几十年前建的,一听就是破烂。
那种地方说不定还闹鬼,她绝对不去。
于是她娇娇柔柔开口各位同志,我认床,来了这么久才将将能睡个囫囵觉,要是搬到祠堂,我又要花好久适应了。
能不能就让我留在这老知青们眼神交流,还有这种好事?高大宽敞的青砖房不住,要住土房子,当即也不管柳乔有什么小九九,答应下来。
然而柳乔注定要为她这个决定后悔。
计谋打了水漂她越想越气,恨毒了宋妍。
逆反心理之下,她故意去了宋妍说不能去的地方。
结果石块松动,她径直滚下山坡把腿摔折了。
抽签留在老房子的知青不巧之前和她闹过矛盾。
柳乔不能下地干活,知青们又要匀口粮给她,又要照顾她,怨气都很大。
半夜下起大雨,柳乔睡的地方漏雨,哗啦啦的雨水往她身上灌。
她行动不便,大喊大叫,同屋的知青故意晾了她半个小时才假装被吵醒。
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家人就起来忙活办酒席。
一辈子也就办这么一次过门酒,即使时间仓促,李桂红还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树湾队的女人们聚集在厨房和院子里干活,想起上次宋妍在牛翠喜家做的卤味,她们干劲更足,一年忙到头不就为了挣口吃的嘛。
开席之后,宋妍和邹彦挨桌敬酒。
大家吃得开心,看到这么俊的年轻人更开心,好话说了一箩筐,气氛热闹得不行。
敬完一圈,两个人回到宋妍房间。
外间高朋满座热闹不已,房间里却自成一个世界。
宋妍坐在床边,邹彦站在她身前,她整个人被邹彦用一种占有欲非常强的姿势拢在怀里,邹彦帮她整理有点散乱的长发。
他以手作梳,将她乌黑顺滑的长发一下一下从头梳到尾。
他梳头的动作太轻,惹得她莫名产生一股心慌。
邹彦将她耳边的细发轻轻勾起,温柔地挂到耳后。
她感到耳后的皮肤一阵微痒。
她伸手一把抓住邹彦硬朗的大手,打哈哈∶你好像古代的喜婆。
邹彦温柔的动作迟滞在空中。
有人想的是结发为夫妻,有人想的却是笑出一脸皱纹的喜婆。
暖昧的气氛被她一句话赶走。
邹彦顺着她拉手的动作坐下,将她细腻的手放在膝盖上把玩,敛眉问道∶阿妍,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和他一起去新家了吗。
这回她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反握住他的手嗯,准备好了。
小小一个动作,安了他的心。
把客人送走之后,一家人都累得摊坐在竹床上。
休息了没一会儿,李桂红又麻利地爬起来,喊宋妍出来。
宋良从厨房拎出两个麻袋,扑通一声扔在地上。
你这死小子轻点。
李桂红用力打他手臂。
小邹,你受点累,这些吃的都是让你们带走的。
宋妍惊呼∶ 娘,你不会把家里搬空了吧,回头我走了你们天天在家喝西北风?邹彦也道∶娘,我那儿还有这些年攒下来的票,供销社什么都有,到时候去买,这些留着家里吃吧。
李桂红说呵,你娘我像是会饿死自己的人吗。
小邹,你别听她胡扯。
她提了提袋子还行,不是很重。
放了些腊货在里面,还有干菜、干黄豆、咸菜、剁椒,还有你喜欢吃的红心红薯。
别人送来的白糖红糖也放了几包进去。
哦对了,还放了几样种子在里面,不知道部队那边是什么天气,要是和咱们这儿一样,现在还能种一茬菜。
儿行千里母担忧,宋妍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来,李桂红恨不得什么都给她装上。
娘——宋妍抱住李桂红的手臂,眼睛湿润了。
李桂红把小闺女搂住行了,多大的人了。
去了部队好好照顾自己,多和那里的老人们学学。
有空就写信回来。
李桂红把黏在她怀里的宋妍拉出来,对邹彦说∶小邹,多话我就不说了。
希望你自己说过的话都能记得。
娘,我一定会记住的。
他从李桂红手里接过宋妍。
小姑姑,你什么时候回来。
小金凤拉住宋妍的另一只手,眼里包着一泡泪水,瘪嘴问她。
宋妍蹲下身小姑姑也不知道呢,不过能回来的时候我一定回来陪小金凤玩好不好。
小金凤哇哇哭,金爱莲把她抱起来哄,她伸着小手要够宋妍。
宋妍握住她的手安抚她。
宋良用工分借了农技站的车,送小妹和妹夫去县城坐车。
一路上十分颠簸,宋妍却完全感觉不到,心里只顾着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家人。
邹彦小心地护着她,时不时摸摸她的头安抚。
再次和宋良告别,宋妍坐上了去怀省的火车。
在那里会有与树湾队完全不同的风景和人等着她由于家属院所有人都知道年轻有为的高岭之花邹彦这回请假是去结婚,结的还是父母定下的包办婚姻,宋妍人还没到就已经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