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圆圆、王慧芬、宋妍三个人打算去供销社置办年货。
宋妍和邹彦不在这里过年, 不过年前年后要用的东西还是得准备上,他们回树湾队也要带点东西。
见王慧芬肩膀上挑着一对箩筐,宋妍想到万一买的东西多确实需要装起来, 便说:你们两个等等我,我回屋找一下编织袋。
隔壁的孙文文早就从医院回家养身体了, 此时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秦大夫说她要好好养,她丈夫便什么都不让她干。
去供销社买东西就更不可能了。
她羡慕地说:真好啊, 你们可以出去办年货,我现在被困在家里,整个人都快废了。
王慧芬道:不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等你养好了胎,生个大胖小子,以后想去哪去哪。
另一边隔壁的老太太和宋文文深有同感, 冲她喊道:我老婆子也被困在这哪里都去不了咯, 我也想去供销社看看, 这凶巴巴的媳妇不让我去。
王慧芬觉得好笑:娘,我这不是担心你去了走不动吗, 供销社人挤人, 到时候我们都拿着东西顾不上你。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裹了小脚, 走不了远路。
哼, 我知道你不想带我去。
老太太背着手颤巍巍地进屋。
王慧芬冲钱圆圆和孙文文摊手。
我来了, 锁个门就走。
宋妍拿着编织袋出来。
三个人和孙文文告别, 去摆渡车停靠的地方。
摆渡车往返于部队和公交站,他们去县城的供销社倒不用全靠两条腿。
说来宋妍觉得挺奇妙的。
她结婚前本以为在驻地只能一个人上班过日子,没想到现在都能有两个伙伴一起去大采购了。
这个时节不少军嫂都和她们一样, 出去置办东西, 车上满满当当的, 军嫂们兴致高涨地讨论待会儿去抢时间买什么东西。
尽管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到了这时候所有人都愿意大方一次,买点好东西过好年。
摆渡车只供驻地内部的人员来往,平时很难见到这个盛况。
她们三个人上车挤在一排坐下。
钱圆圆很有经验地把车窗关上:一会儿过土路,最近天气干燥路上全是灰,车开起来扬得到处都是,这窗户不能开。
可能是因为人多空气不流通,加上路面不平坦车子晃晃荡荡的,宋妍有点晕车迹象。
她有心开窗透透气,又不想吃灰。
好不容易到达摆渡车站,宋妍二话不说下车呼吸新鲜空气,总算压下了反胃的感觉。
王慧芬扶着旁边的大树说:宋妹子,你也不舒服?我快不行了,反胃。
刚刚在车上我都不敢说话,怕反酸水。
第一回坐车过来随军的时候我就难受得不行,要不是太远了我宁愿走过去,真遭罪。
宋妍抚着胸口点头道:我也有点晕车。
当初来的时候好一点,坐火车不舒服一直在睡,最后这段路倒没有,可能当时比较新奇,没顾上。
晕车这东西越想越不行,得转移注意力。
钱圆圆是最生龙活虎的一个。
她说:你们两个都这么难受,要不我们拦个牛车或者拖拉机进城?四面敞篷的可能会好一点,不那么闷。
宋妍觉得自己还能坚持,便看向王慧芬,等她做决定。
王慧芬道:没事,我歇歇就好,这里不好拦车,我们去公交站等车吧,早去早排队,晚了怕东西都被别人抢光了。
钱圆圆忧心忡忡地说:你们真的可以吗?别逞强啊。
没事,很快就到,我和宋妹子坚持一下就行。
宋妍道:我们尽量坐前排,前排会好一点,不那么容易晕车。
摆渡车不要钱,所以军嫂出行都尽量坐摆渡车。
而公交车是自费的,很多人更愿意走路,车上没多少人。
人一少宋妍觉得舒服了许多,没有什么反胃的感觉。
王慧芬的晕车却与人多人少不相关。
摆渡车好歹只在始末站停,一路匀速,公交却走走停停。
王慧芬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她脸色很差,甚至晕得更厉害了。
公交刚停稳她就飞快跑下车,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钱圆圆道:好了,我们不用再坐车了,你俩好好休息一下。
倒是下午回去怎么办呢?不用担心,虽然难受,但也能坚持回来的事情回来再说,我们先走走路去买东西。
供销社的人可不是摆渡车能比的,简直是人山人海。
一进去就要大声喊着互相说话,不然会根本听不见。
宋妍这回带了组稿的票过来,打算趁这时候货物充足补充一批屋子。
平时供销社肯定不会像年底这样进这边儿么多货物。
我打算去买点布,你们要不要去?王慧芬不买不,钱圆圆要买,三个人暂时分开,约定两个钟头以后就在旁边的柱子底下碰头。
三个人买的东西不尽相同,要是一起行动太浪费时间,各人排各人的队效率比较高。
鸡鸭鱼肉那些东西部队的菜市场不缺,宋妍跟着王慧芬的节奏晒好了腊肉腊鸡腊鸭,这回就不用买肉食。
平时攒的布票她带来了一半,都计划得明明白白。
她和邹彦有衣服穿,不需要另做。
小田这个年龄衣服换得快,需要给他准备一些。
还有她爹娘和爷爷也很久没做过新衣服了,她想给他们做一身,再给小金凤带一件让她高兴高兴。
哥嫂们就算了,她没有那么多布票,只能给他们带点其他东西回去。
宋妍和钱圆圆挤在排队的人堆里慢慢往前挪。
钱圆圆大声道:人也太多了,要不是没衣服穿我都不想排了。
宋妍也大声回答她:我也一样,不得不买。
看来以后不能赶着办年货的时候买,应该平时买好攒着。
终于轮到她们。
两个人紧紧贴着柜台挑花色。
售货员催促道:看准就快点买,不要耽误时间。
这都是好布,没有瑕疵的。
瑕疵布抢手得很,根本走不出纺织厂,厂里的工人一发现瑕疵布恨不得立刻打回去瓜分掉。
花色就那么几样。
长辈们得干农活,布料耐脏耐磨最重要,她挑了深色的布。
小田和小金凤都是蓝色的。
除了布匹,她买的主要是打算带回树湾队的东西。
她爹娘舍不得买,她攒了些工资,提前买点带回去让他们高兴高兴。
她买了五斤熟花生,留两斤他们和小田吃,剩下的带回去过年。
生瓜子也买了些,生的比炒好的要便宜不少,下午回去自己炒。
最后她还看到了买棉花的摊位,斥巨资买了一些,做棉衣少不了这个。
想要的东西都买好之后,她的编织袋填充了一大半,差不多有二三十斤重。
宋妍今天没戴手表出来,怕外面乱。
她抬头看供销社挂着的大钟,时间差不多,她往说好的地方去。
她看到王慧芬挑着箩筐拨开摩肩接踵的人群过来,箩筐两边都装着半筐东西,买得比她还多。
这就是家里人口少的好处,买东西都能轻松点,王慧芬家人口是她家的两倍。
嫂子你东西买齐了吗?齐活了,今天可算没白来。
王慧芬放下扁担和箩筐捶捶肩膀,我的娘嘞,人太多了,哪里都要排队,我还挑着两个箩筐,太麻烦了。
早知道我也像你们一样拿袋子来。
一年难得这么一回嘛。
说话间钱圆圆也回来了。
我刚刚看到有卖花生糖的,忍不住买了点,耽误了。
嫂子阿妍,你们买了吗?王慧芬道:没买,钱得花在刀刃上。
宋妍说:我过来的时候也看到了,买了三斤。
糖厂用土法做的花生糖非常好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还是很愿意稍微享受一下的。
还是那句话,一年也就奢侈这这么一回。
那我们就回去吧?钱圆圆有点担心,你们再晕车怎么办。
王慧芬从箩筐里拿出一个小袋子说:我买了糖生姜,含在嘴里能抵一阵子,反正我们近,中间还可以下去换气。
宋妍想想确实如此,于是说:嫂子,我没买,你分我两片吧。
行,等上车就给你,我们快回去吧,不知道我家的老婆子有没有烧饭,说不定还等着我回去弄。
宋妍早上就和邹彦说好了,让他从食堂打饭以及接小田,她回去可以吃现成的。
有了糖生姜,回去的路上果然好多了,那一点点不舒服可以忽略不计。
最遭罪的依然是向来晕车的王慧芬,她狠狠喘了几口气说:真要命,出去一趟太受罪了。
宋妍道:嫂子会骑自行车吗,下次你可以借个自行车。
王慧芬摆手道:我都没摸过自行车,哪能会骑。
再说了,要是借了别人的车骑出去弄丢了怎么办。
这倒是,刚刚在供销社好像没看到锁车的地方。
她们走了没几步,宋妍看到邹彦抱着小田过来了。
她惊喜地说:你们来接我了?下午训练来得及吗。
来得及,还早呢。
饭菜我温在锅里,回去就能吃,不耽误。
邹彦把小田放到地上,接过宋妍手里的编织袋。
见王慧芬挑着箩筐,邹彦道:嫂子,箩筐我帮你挑。
王慧芬拒绝道:不用,这点东西轻松得很。
嫂子,你就让邹彦帮忙吧,你不是晕车不舒服嘛。
他一个大高个,让他干活。
说着宋妍帮钱圆圆一起拎她的东西。
见邹彦坚持,王慧芬就把扁担让给他:那我就偷个懒,谢谢你们。
到家后,邹彦把编织袋拎回房整理东西,宋妍去厨房洗手端出饭菜。
邹彦去厨房又端出一碗肉。
宋妍惊奇道:怎么还有,锅里温着的饭菜我都拿出来了啊。
邹彦道:这是红焖羊肉,你不吃的,我怕串味儿放在大锅里了。
给你打了烧带鱼,是大师傅的拿手菜,你吃这个。
你还挺讲究嘛,不过这味儿是挺大的。
邹彦把她放在心上她很高兴。
之前也偶尔有这种情况,她并不在意邹彦和小田吃她不爱吃的东西。
或者不如说,邹彦能打他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她更高兴,这样的他更加鲜活生动。
嗯,羊肉比猪肉便宜,我就打了这个,正好冬天吃。
夹了一块带鱼到碗里,她用小巧的牙齿衔下背刺吐掉,然后咬鱼背的肉。
唔,不愧是大师傅的拿手菜,比我做的好吃多了。
这带鱼品质也不错,好吃。
她咬下一大口,抿掉大刺,吃得很满足。
刺少的鱼吃着就是爽。
好吃就多吃点,打了很多,足够你吃。
我和小田吃羊肉就行。
嗯嗯。
吃了一会儿之后,宋妍说:不行,今天的羊肉太膻了,我夹点菜去外面晒太阳吃。
是不是影响你胃口了?下回不打了。
邹彦跟着站起来,看起来竟然有点手足无措。
他不该因为之前没影响就放松的,他心里歉疚。
没有啦,是因为今天坐车人好多有点晕车。
你们该吃吃,羊肉而已,又不是毒药。
宋妍把筷子夹在碗底,按着邹彦的肩膀让他坐下去,根本没有影响我的胃口,这碗饭我全都能吃完,带鱼我也能吃完,放心吧。
看到邹彦的样子她甚至觉得有点好笑,这也太敏感了,简直把她当瓷娃娃保护。
小田有样学样地往碗里夹好多菜,说:我和小舅妈一起出去晒太阳吃饭!不行哦,小孩子捧不稳饭碗,掉在地上多浪费。
小舅舅辛苦训练一上午,还打了小田喜欢吃的菜,小田不应该陪小舅舅一起吃吗?小田看看邹彦,看看宋妍,看看自己的碗,乖乖坐回凳子上说:好吧。
宋妍在外面晒着太阳吃得很香,舅甥俩在屋里冷冷清清可怜巴巴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