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靠岸 >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2025-03-22 07:30:27

RCA的珠宝专业研究生是一年制, 学费压力不大,在英国主要是生存开销不小,还有购买宝石的花销, 宁嘉在外这几年不仅学到了珠宝知识, 也成了一名理财大师。

宁嘉也要感谢自己买下了一份好股,理查德的服装产业做大做强, 在他创建品牌的第六年, 终于登上了巴黎时装周的舞台, 宁嘉为这个品牌设计的三套产品对应着他们最成功的三套系列,也被理查德特地署名, 在时装周结尾同时亮相,就像某个著名的品牌将婚纱放在最后,理查德也将自己得意之作在结尾展示了出来,宁嘉与另一位服装设计师一起接受了大家的掌声。

依照理查德现如今的水平,雇一名更加优秀、名气更大的设计师绰绰有余, 宁嘉已经做好了被抛弃的准备, 但是没想到, 理查德从巴黎回来就郑重地聘她为首席珠宝设计师,这让宁嘉受宠若惊。

宁嘉惊讶地询问:为什么?理查德同样惊讶:嘉, 你的设计是我的品牌最重要一环。

宁嘉本想着那不过是一种运气,理查德揽着她的肩膀, 带她走过Hatton Gardens的繁华, 你可以在这里大放异彩, 我相信我们会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他鼓励她多做一些独立的设计, 从她钟爱的文学、戏剧与音乐中攫取灵感, 他愿意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宁嘉大概明白了, 自己也是他购买的股份, 如果她也颇负盛名,那必将是双赢的结局。

理查德更多是应对外界交流沟通的窗口,他对待自己手下的设计师都很不错,宁嘉也明白有人向他自荐,不管资历还是技术都能胜过宁嘉。

但是独特的艺术就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每个人的风格不同,简单来说,来的人对不上理查德的电波,自然就被他拒绝了。

宁嘉向来是懂得抓住机会的人。

她几乎赌上了所有积蓄,注册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且花了半年时间,根据她的欧洲之行,做出了基于但丁《神曲》为灵感的一系列作品,这之中包含着36件珠宝首饰,她孤注一掷,将一切都压在这些成品上。

此时宁嘉已经是理查德服装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在巴黎与英国时尚圈已经小有名气,作品一经发布,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宁嘉独自奔波于巴黎和伦敦,最终获得了在法国巴黎珠宝展中的一个展位。

这是坐落在凡尔赛门的法国第一大展馆,珠宝展汇聚了全世界的设计名流,想想她很久以前还与沈亦承来过这里,她不过是一位前来参观的学生,而如今,她似乎也在这里有了一席之地。

宁嘉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之长,也有赖于她涉猎之广泛,不过她必须承认,那些东方的设计灵感,大多来源于沈亦承当年的指导。

他其实学识很丰厚,书画精通,更善于雕刻。

人总会在离开时才忍不住一再翻看过往,她将网上能查到的资料都翻了个遍,却不敢去美术馆看一次他的作品。

展会结束,她接到了不少记者希望专访的邮件,宁嘉挑了一个业界最认可的、名气最大的杂志社,没办法,她功利心很强,更多人买她的珠宝才是她的最终目的。

记者询问了一些个人经历和灵感来源。

宁嘉并没有说太多,隐晦地表示自己的家庭生活称不上幸福,灵感也多来自于其他艺术家的各种创作。

又问起学生时代的两个奖项,宁嘉有些恍惚,她忽然反应过来如今的年份自己自己的年龄,有些迷茫地摇摇头,记不太清具体经历了什么。

但一定投入了不少心血。

她已经二十六岁了。

这个年龄在设计师中正值壮年,宁嘉还有很多想要抒发的东西,沉浸在创作中,似乎就反应不过来过了多少年。

她也很久没说过中文了。

英语太过流畅,甚至让人误会过她是本地人,宁嘉总是摇头。

但她好像彻底与那里断绝了联系。

江潮偶尔会与她讲话,她在北市开了一个小工作室,做一些独立设计,江潮基本是入不敷出的,不过她干得很开心,父母也支持,宁嘉听到她这样说,也为她高兴。

江潮也会调侃:大设计师,当初说好带带我,怎么都不回国?宁嘉心里最清楚她不想回去的原因。

怕见到他。

这次她大获全胜,各种邀约也如期而至,宁嘉也收到了北市艺术馆的展出邀约,而且答应会提供给她完全独立的展厅。

这是北市最大的艺术馆,宁嘉以前经常会去光顾,由他带着,而沈亦承每次进了展厅,就像回了自己家一样随意。

宁嘉本想拒绝,但江潮劝她:我看你还是答应吧,你不想要国内市场?再说你真要移民是怎么着?再也不回来了?我怕。

你知道的。

宁嘉在电话里说,碰到他也不知道说什么。

见了他又难过,还给他添堵。

我现在在北市圈子里也混着呢,沈亦承已经神隐好几年了。

宁嘉抿抿唇,问她:真的吗?为什么?他怎么了?江潮坐在座位上磨指甲,闻言有些犹豫,但还是说:听说他一直在养病。

宁嘉几乎尖叫起来:养病!?江潮把手机拿得老远,我的天,你也会这么讲话啊,你这可以考女高音的研究生了……她可从未见过沈亦承生病。

宁嘉担忧是真的,惊讶也是真的,赶紧问:什么病,严重吗?你还说你不在乎,我看你是要憋疯了。

她俩打电话,宁嘉总会犹犹豫豫想说点什么,江潮早就猜出来了,但是宁嘉不主动提,她也不会说。

宁嘉真的急了,什么病!肺病。

早就说了别抽烟,别抽烟。

宁嘉在原地踱步,自言自语一样,那怎么办啊,怎么弄?江潮等她冷静一会儿,才和她说:要不你还是回来一趟吧,我也不清楚。

你跟认识的人打听打听,要是实在想知道的话。

江潮也不是引诱宁嘉回来……或许她确实有点这个意思,想让宁嘉回来看看。

这对痴儿怨女啊。

江潮说了很多谎,首先这个事儿,并不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而是她最近的一名暧昧对象。

这个人是在展会上认识的,江潮踩高跟不习惯,泼了对方一身红酒,一来二去,加上联系方式就聊上了。

这个人与沈亦承关系匪浅。

可以说是朋友一样的存在。

他们俩有时会在一起,江潮还和他见过面。

沈亦承记得江潮。

起初看到江潮,沈亦承皱了皱眉,问:阿煜,你的女伴?和她约会的男人叫苏煜,人长得不错,就是太冷了,与沈亦承的狐媚感差了太多,再见沈亦承,江潮都察觉到他消瘦了不少,那双眼睛周边没了充盈的血肉,更显深邃了,浑身都是老子是目光犀利的大艺术家的生人勿进的氛围。

没想到他俩还认识,江潮也没想发展什么关系,自从她放下了以前的事情之后,她也会找一些符合自己喜好的男生,约会吃饭,享受一下青春,苏煜不过是她的约会对象之一罢了。

但是面对沈亦承,江潮还是有一种见到老师的错觉。

她拿出自己的礼貌,端正态度,叫他沈先生。

沈亦承若有所思。

随后苏煜找她的次数多了,去展会之类的地方时,沈亦承也会在。

他也没必要遮遮挡挡,两手插在兜里,对着一幅画,嘴里却在与江潮聊天,宁嘉最近怎么样?江潮说:挺好的,她拿了不少奖。

可能不回国了吧。

意思就是您别惦记了。

沈亦承会笑,笑起来很好看,与苏煜完全不同。

江潮很理解宁嘉痴迷沈亦承的原因,这样的男人,很难不沦陷。

这种偶遇发生了很多次。

江潮这回终于忍不住跟宁嘉提起了沈亦承的情况,不提还好,提了之后彻底成了两个人的传话筒,沈亦承见到她,开口闭口都是宁嘉,宁嘉给她打电话,张嘴闭嘴都是沈亦承的病好点没。

江潮最终爆发道:宁嘉,你自己回来看吧,跟个老妈子似的,你怎么不去当沈亦承的妈!宁嘉嘀嘀咕咕:我还想呢,我有这么好的儿子,我直接躺平。

江潮哭笑不得。

宁嘉再三犹豫,而北市艺术馆那里锲而不舍地发送了三条邀请,宁嘉想了想,还是答应下来。

她还想在圈子里混呢,除非她彻底移民,她完全不要国内市场了,一辈子都不回北市,不然她总会进入他的视线中的。

一个聪明人是不会放弃这么大的捞金窟的。

宁嘉从不自诩艺术家,她热爱华丽的钻石,喜欢囤金条,当然也钟爱厚厚的钞票。

哪有人嫌弃钱多。

人可以少活几年,但是用钱享受是刻不容缓的。

再说,躲有什么用,她把话说绝了,事儿也做绝了,沈亦承现如今就是她二叔,要是他翻旧账,宁嘉甚至愿意给他养老,只要他给她留一口吃饭的钱,她愿意把现在所有的成就都送给他,来报答他这几年的养育之恩。

他只要不傻,就不会重蹈覆辙。

沈亦承是个聪明人,宁嘉觉得他不会犯傻,那是她都不会做的事,吃回头草之类的。

她现如今没有伴侣,对那方面的需求也几乎为零,除了病导致□□下降,还有个原因,大概率就是她彻底性冷淡了。

她回想起与沈亦承的点点滴滴,那些记忆切除了粉红色的东西,只剩下他的拥抱,还有他安静雕玉的样子。

对他完全是纯粹的敬爱了吧。

宁嘉想着想着,在回国的前一天晚上,夜里就梦到他们在草地、在海边的民居、在他们狭窄的小房间里……她被自己的梦惊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