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很快就抓住小姑子话里的纰漏, 几句话就激得她前言不搭后语、破绽百出,便要带小姑子回派出所接受调查。
丈夫单膝跪到李敏身侧,拉着她的手, 软语温声替小姑子道歉。
李敏有一点点心软。
当初她一眼看中丈夫,男人穿着白衬衫, 斯文干净, 笑容腼腆,是她喜欢的类型。
婆婆却开始破口大骂, 还扬言要儿子跟李敏离婚。
婆婆口出恶言,丈夫只当没听见, 李敏稍稍软化下来的心一点点变硬,口气强硬的说道, 离婚是吧?我先让你女儿吃官司。
婆婆又惊又怒, 站起来就想打李敏。
李敏侧身躲开, 丈夫不闻不问令她失望透顶。
这时, 李敏的妈妈宣琴闻讯赶来, 亲家, 不过是去派出所问话, 既然小姑子她是清白的, 那你怕什么?李敏妈妈全程带笑, 说话不急不缓,很有说服力。
婆婆一下子卡了壳,只能让丈夫出马。
妈, 妹妹毕竟是女孩子,去派出所对她名声不好。
再说, 这些都是家事, 没必要弄得这么难看。
丈夫言词恳切, 目光坚定,看着正气凛然。
要不是李敏今天见过陈彦青,她说不定就相信了丈夫。
陈彦青陈状元,那才叫才华横溢、风流蕴藉。
再看丈夫,就多少有些......油腻?偷窃可不是什么家事。
国有国法,谁都不能藐视法律。
女婿啊,你在政府部门工作,更应该坚持底线。
李敏妈妈说话还是温温柔柔的,但难掩犀利。
丈夫难以招架,支支吾吾向李敏求助。
在他看来,李敏不会拒绝他。
这次,他被打脸了。
李敏抱住妈妈的胳膊,低头沉默不语,用行动表示一切都听妈妈的。
女儿结婚后第一次这么听话,宣琴感动得想淌眼泪,她拍拍女儿的手背,我相信司法公正,警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很快,警察带着小姑子下楼,丈夫搀着婆婆哭唧唧地跟在后面。
世人都同情弱者,他们不明真相,看到的就是小姑子垂头丧气被警察挟带着走,再加上后面的婆婆哭成泪人,丈夫满脸哀戚。
大家都会以为是李敏弄的鬼。
就是,再不喜欢小姑子,也不能把姑娘家弄派出所去啊。
看到周围人的眼神,宣琴不动声色,拉着李敏的手安慰道:好孩子,别难过了。
你小姑子偷东西是犯罪,你替她求情没用的。
李敏还算没笨到家,挤出几滴鳄鱼眼泪,小姑子她人不坏,就是,就是一时脑子糊涂。
哎,但愿以后能改。
宣琴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失落,我想着女婿人品好才愿意把你嫁给他,没想到他妹子......母女俩对话中的信息量太多,凑热闹的人听得心满意足。
本来婆婆看到儿子出息有些瞧不起人,丈夫有些清高从不主动和人打招呼,小姑子更是任性娇纵,在家属院里人嫌狗憎,他们一家子口碑本就不好,这下子全倒向李敏。
李敏这小姑娘见谁都笑眯眯的,人很好,就是嫁的什么人那。
这位大姐开始同情李敏。
这小姑娘年纪轻轻手脚就不干净,说不定.....这是怀疑上小姑子全家了。
妹妹不学好,哥哥能好到哪去?哼,说不定当妈也是贼。
被警察带走,肯定偷了什么值钱东西,大家可要小心点。
......李敏心里痛快极了,越发觉得锦绣的话是真理。
她掏心掏肺对丈夫好,可没得到他一分回应,反而得寸进尺,拿她当下人使。
眼看事情无法挽回,丈夫也放低了身段,李敏,妹妹也得了教训,明天就去把案子撤了吧。
婆婆也围着李敏打转,敏敏啊,妹妹她真的不是有意的,你原谅她吧。
宣琴有点紧张,就怕女儿又犯糊涂。
可她不好多说什么,不然就是把女儿越推越远。
李敏觉得自己从没有这样清醒过,她拉着妈妈的走慢慢爬着楼梯,回到家,看到茶几上那盒药丸,突然间泪如雨下。
她扑倒在妈妈怀里,妈,对不起妈妈,我让你们失望了。
她以前跟失了智似的,可着劲地跟爸妈闹,又可着劲的讨好丈夫一家,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笑话。
宣琴抱着女儿坐到沙发上,母女俩抱头痛哭。
婆婆理直气壮地让去李敏做饭,又不停跟宣琴抱怨李敏不会做家务,不够体贴男人,不够孝敬婆婆。
丈夫坐在沙发上,像老爷一样翻着报纸,就等着饭菜上桌。
李敏突然想笑,当初她眼瞎成啥样才会看上这个男人,抱歉,这是我家。
李敏站起来,居高临下道:你们是不是忘了,这是我家,觉得我这不好那不好,那就走啊。
丈夫感觉被羞辱到,他放下报纸,脸皮发烫,什么你家我家,我们是夫妻,夫妻是一体。
李敏你这样说,我的脸往哪搁。
婆婆也说,李敏你嫁给我儿,就什么都是我儿的,分得这么清是什么意思。
捧在手心里女儿被亲家这样数落,宣琴听得心口痛。
她一直以为女儿过得幸福,没想到.....宣琴恨铁不成钢的看向女儿,只见往日阳光般灿烂的女儿蔫哒哒的,多少抱怨都化成了不忍心。
李敏看清楚丈夫的为人,虚伪又无能,又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她不知哪来的勇气,指着大门说道:出去,你们都给我出去!她拖着丈夫的胳膊把人拽到门到,又把婆婆赶出去,然后呯的关上门。
世界就此清静。
宣琴对女儿的做法是一万个支持,她还拉着女儿回娘家住段时间。
她想法很简单,就是隔离女儿跟女婿。
因为小姑子被警察带走在先,婆婆和丈夫的离去并没有引起周围住户的注意,李敏也半推半就的回了娘家。
知道女儿/姐姐的遭遇,李家人使劲宠李敏。
丈夫的日子就有些煎熬了。
他和母亲再次回到以前居住的平房,这里鱼龙混杂,生活极不方便。
他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还要替妹妹打点,忙得焦头烂额,这时候才记起李敏的好。
小姑子盗窃证据确凿,在李家干预下,很快便判了刑,一年零三个月。
丈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妹妹被押去吃官司,回到单位,又被通知下调到公社去历练。
他眼前一黑,知道这是李家的报复。
可他都没机会接触李敏,单位催得又紧,他只能灰溜溜地滚到乡下去,基本绝了回县城的可能。
当李敏再次遇到婆婆时,她一时间都没认出这个捡垃圾的枯瘦老太太是她婆婆。
不过知道婆家人都过得不好,她心情大好。
然后通过弟弟的关系,她给丈夫送去一份离婚协议。
这段噩梦般的婚姻,就此终结。
锦绣还不知道因为她一句话,就拆散了李敏一段婚姻,此时的她正和公婆一起坐火车。
锦绣是第二次坐火车,已经是过来人,她搀着许芳,把人带到座位边。
许芳晕乎乎的迈不开脚,还要佯装镇定,生怕被人看轻了。
等到火车开动,许芳都没缓过劲来,这火车咋开的,比汽车都快哩。
她把脑袋伸出车窗,盯着车轮研究。
陈彦青解释了一通关于火车运行的科学原理,反而把许芳说到头昏脑胀,她也不好说没听懂,只能时不时不懂装懂点个头。
陈老实一会摸摸屁股下面的座椅,一会摸摸座位中间的小桌子,一会学着许芳把脑袋探出窗外。
看到飞速转动的车轮,他吓得把脑袋缩回来,正襟危坐不敢再乱动。
陈彦青也不拘着爸妈,只是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又从小推车上买了四根雪糕。
爸妈辛苦一辈子,是该享享福了。
陈老实嘴上埋怨儿子乱花钱,手还是很诚实地接过雪糕,剥开包装纸,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嗯,又凉又甜,好吃。
锦绣咬了口雪糕,觉得没夫君亲手剥的橘子好吃。
她泄了口气,哀怨的横了眼夫君。
他们俩隔着桌子,就像隔了条银河。
下了火车,便看到高举着牌子的汤亮汤教授。
坐上小轿车,他们直奔一里街。
街道派出所的户籍民警很快就办好了户口,没有吃拿卡要,没有朝南面孔,态度热情到陈彦青都有些吃不消。
彦青,你高考成绩如此优秀,要不要去告诉夏老一声?汤亮手握方向盘,状似无意地提议。
是要去跟师父说一声。
陈彦青当没看见汤亮的算计,他把车窗摇下来,又拿出个香包递给许芳,妈,锦绣做的防晕车香包,你拿着。
许芳有气无力的接过香包,放到鼻子底下,清凉中带点辛辣的气味很冲,脑子一瞬间就清醒了。
风带着新鲜空气灌进来,她晕车的症状好了许多。
还是锦绣贴心。
许芳扒着车窗不走心的夸赞,心里却责怪锦绣没早点把香包拿出来,肯定是想看她出洋相。
夏老的住所离一里街很近,汤亮把车停到树荫下,又殷勤的拉开车门,服务周到又体贴。
为了请夏永书出山,他也是拼了。
笃笃,敲门的是陈彦青。
锦绣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习惯,她站在夫君身侧,陈老实夫妻相互搀扶去厕所,汤亮根本没跨上最后一级台阶,整个人躲在楼道里。
老子不在家!夏老口气很冲,估计又被儿子骚扰过。
陈彦青已经完全适应了夏永书的臭脾气,回怼道:我不找老子,找的是夏永书。
夏老啊,我们又见面了。
门打开一条缝,汤亮以飞一般的速度窜进去,脸上堆满了笑。
你是谁?夏永书烦不胜烦,陈彦青拉着锦绣趁机进屋,自顾自的坐下,师父,我是来报喜的。
哦,夏永书并不感兴趣,翻着白眼踢踏踢踏走到桌子边,打了个哈欠,以你的水平考上大学有什么稀奇。
然后抓起把蒲扇丢给陈彦青。
陈彦青腼腆的笑笑,接过扇子给锦绣扇风,是没什么稀奇的,不过你徒弟我一不小心考得比较好,成了省状元。
夏永书呆滞了一秒后,叉着腰得意地仰天大笑,哈哈哈,陈彦青你死猫逮着瞎耗子吧,省状元,省里那么多聪明蛋都死绝了吗?夏老说话还这么讨厌。
锦绣无力吐槽。
门口的陈老实夫妻吓坏了,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以前的臭老九,如今的夏老,变化实在太大,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和这个人见面。
想了想,他们又缩回到楼梯间。
不是,陈彦青同学非常优秀,高出第二名整整十一分。
汤亮说得唾沫飞溅,与有荣焉的样子,想了想又道:为了把陈彦青同学留在省大,省教育局领导特别指示,把陈家的户口落到省城。
老师,户口我解决了。
陈彦青适时补刀。
还等着徒弟来求他的夏永书......更恨那些领导了。
他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转圈,又一把夺过递给陈彦青的蒲扇,扇什么扇,就一个老婆奴,没一点老师当年万人迷的风采。
哼!他用手往后捋头发,下巴巴高高抬起,想当年,我游学欧洲归来,正是风华正茂青春年少,迷倒了不知多少名门闺秀。
她们争着给我写情书,当众表白的也不在少数,你看看你......他用我徒弟怎么这么不争气的眼神瞪着陈彦青。
我只求一人心。
陈彦青情意绵绵的表白锦绣,心里想着从省城回去就圆房,他一分钟都等不了了。
哎哟喂,汤亮羞得掩面,年青人就是会说话,他要是女的说不定当场献身。
夏永书瞠目结舌,眼睛快要瞪出眼眶,徒弟还在跟徒弟媳妇卿卿我我,好气哦。
他气鼓鼓的把蒲扇塞回到徒弟怀里,你是个男人,还是省状元,争口气吧。
锦绣含羞带怯的瞄了夫君一眼,不用照镜子,她也知道自己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
夫君当众表白,她喝了蜜酒一样,又甜又醉。
夏老,彦青报的是省大数学系,你看......你放心把徒弟交给那些酒囊饭袋吗?为了请夏永书,汤亮不惜自污,用心良苦啊。
就凭你们这些个蠢蛋想教我徒弟?没门!夏老被转移注意力。
可他脑子灵光着呢,坚决不肯松口。
陈彦青跟锦绣眉来眼去一阵,便又把注意力放在师父身上,对于请师父出山,他是持支持态度的。
但夏老头有多倔,他不要太清楚。
这事只能迂回着办,我看这样吧,咱们折中一下。
师父,你就到省大当个荣誉教授,一个月讲几次课,这样行不行?当然,他转向汤亮,师父虽然只是荣誉教授,但工资一分不能少。
汤亮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头,校领导早给过他指示,只要夏老肯出山,一切都好谈。
既不违背誓言,又能照拿工资,夏永书可耻的心动了。
师父,我的笔记出版社要出版。
陈彦青添了一把火。
夏永书表情严肃起来,这是好事,又转头看向汤亮,彦青年轻不懂事,你没帮衬一下?那个表情怎么形容?就像汤亮要说没有他就敢动手打人,往死里揍的那种。
这一刻,锦绣觉得夏老头没那么讨厌,至少他对夫君全心全意。
陈彦青捉住锦绣绵软的手,细细把玩。
遇到这样一根筋对他好的师父,是他的幸运。
当然,他人生最幸运的,还是娶到了锦绣。
汤亮擦了把不存在的汗,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他顶着夏永书杀人的目光,结结巴巴道:夏、夏老,我有、有帮彦青说话,让出版社用常规比例签合同。
嗯,算你还有点用,夏永书哼一声,不再给汤亮施加压力,而是开始赶人,滚,赶紧滚吧,老子要看书了。
又指着陈彦青的鼻子,别给我嬉皮笑脸的,说的就是你。
陈彦青见怪不怪,拉着锦绣就走。
就怕走晚一步,夏老头要鞋子伺候。
汤亮一看不妙,赶紧跟着陈彦青溜出门去,还体贴的把门带上,呵呵,我送彦青你们去招待所。
陈彦青本想推辞,但想到爸妈还没住过招待所,而且明天正好去一里街的房子看看,就答应下来。
他去的还是上次住过的那家,贵是贵点,但住宿条件好。
汤亮本想给陈彦青推荐省大附近的招待所,没想到对方熟门熟路的找到家更高级的,不由对这个省状元刮目相看,这家招待所可不好订呢。
陈彦青笑笑,刚走到招待所门口,服务员就迎了出来:苏同志,今天还是订两间房?对,他就是沾媳妇的光,他骄傲了吗。
订两间双人房。
锦绣柔柔道:最好在二楼,老人家爬楼梯不方便。
服务员很快办妥入住事宜,又亲自带着锦绣一行人到二楼。
乖乖,还铺着地毯。
许芳不知道先迈哪只脚好,而且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一团棉花。
陈老实背贴着墙壁慢慢往前挪,生怕踩脏了地毯要他赔钱。
这次是216,218两间房。
锦绣和许芳住一间,陈彦青和陈老实住一间。
陈彦青很想和锦绣住一间,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媳妇走进隔壁。
晚饭就在招待所一楼吃的,还是四菜一汤的标准。
红烧肉,白灼虾,番茄炒蛋,炒苋菜,榨菜肉丝汤。
陈老实一个劲说点多了,最后就着菜汤吃了四碗米饭,打着饱嗝直说好吃。
这饭店的味道不错,比咱们公社的国营饭店还要好。
陈彦青倒了杯白开水递给爸爸,又小心地帮爸爸拍背,爸爸喜欢就好,那明天我们还在这里吃早饭。
儿子孝顺,陈老实感到熨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第二天美美的吃过早饭,陈彦青便带着爸妈往一里街方向走去。
哟,哟哟,这就是我们的新房子?许芳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笑容舒展开来。
以前儿子说在省城买了房她还不信,今天亲眼看到她就定心了。
一家人到省城生活,没有落脚地方是不成的。
砰。
一个老太太从敞开的门口跑出来,差点撞倒许芳。
老太太张口就骂,哪来的乡巴佬,好狗不挡道。
老太太三角眼,吊梢眉,两颗大门牙特别突出。
哼,鬼鬼祟祟的,怕是贼吧。
许芳也不是好惹的,叉着腰回骂。
贼?开玩笑,我儿子可是机械厂的车间主任,我家天天有鱼有肉,这破屋子小偷看不上。
话音未落,就听到扑通一声,两块青砖从老太太衣服里掉出来。
哈哈哈,你偷值钱东西也就算了,偷我家两块砖算什么意思?许芳忍不住捧腹大笑。
老太太看了眼地上打滚的青砖,继续叫嚣,谁偷了啊,说话不要那么难听。
乡里乡亲的,不就是拿两块砖嘛,计较什么。
老太太哟,你今天两块砖,明天一把沙子,后天一瓢水泥……谁家受得了。
强哥抓着砌墙用的抹灰刀走出来,一脸无奈的接话。
这个老太太来串门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天来都要顺走点东西。
东西不多,但架不住次数多。
积少成多,加起来就很可观了。
偏偏老太太年纪大脸皮厚,你就是抓现场她都不怕。
老太太来来回回一句话,我就拿三瓜两枣你能怎么滴。
如果你坚持要报案,老太太就往地上一躺,什么胸闷气短头痛脚麻……你,还能怎么办?谁受不了,这周围老邻居跟我处了几十年了都客客气气的。
乡下人就是乡下人,没素质。
老太太翻了个白眼,扬起头,用鼻孔看人。
告诉你们,幸亏这砖没砸到我,不然,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一个子都别想少我。
老太太的厚颜无令许芳叹为观止,有这么个老太太做比较,陈老太简直就是天使,她也没功夫跟锦绣过不去。
乡下人怎么了?说的你好像不吃我们乡下人种出来的米一样。
锦绣就是看不惯老太太这副嘴脸。
劳动人民最光荣。
陈彦青大长腿跨前一步,给人以强大的压力。
老太太左顾右看,见对方人多势众,便战略性后退一步。
好汉不吃眼前亏,对方这么多人,她先撤吧。
来日方长,再显身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