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28 章

2025-03-22 07:31:12

至少有七八十个女工正上楼来, 而且还跑的飞快,似乎生怕被人挤在后面了。

蔡志英哪怕知道赵夏意说了奖励的事儿也觉得无语,至于吗?赵夏意呵呵道,蔡部长, 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衣食无忧的。

纵然一两盒润肤脂才一块钱出头。

可付出的代价少啊。

在她们看来就是上去唱首歌, 唱首歌就能拿润肤脂, 不乐意才怪了。

当然,赵夏意也不怕来那么多人。

这么多人里头能选出两个三个的赵夏意就非常满意了。

就这些人, 估计有些都不会唱歌, 就是看别人来也跟着凑热闹的。

不过不怕,那就慢慢选吧。

李甜幽幽的看了眼赵夏意说,赵部长,咱们今天就去吃食堂吧, 要不我回去买饭去?部队食堂就建在家属院和驻地中间的位置, 开了两道门, 门口都有人把守,目的就是不让人混进去。

要不然李甜也不能去食堂吃。

赵夏意一琢磨, 这么多人就算挨个问, 那也得用时间, 那就直接吃食堂吧。

行。

赵夏意拿了钱和票给她,记得买个肉菜。

李甜还没说什么, 蔡志英呵呵道, 赵部长说的没错,不是所有人都衣食无忧的。

这话的意味就多了。

赵夏意只当听不出来她话里的意思,笑道, 我还小, 还得长个呢。

蔡志英笑不动了。

外头人来了, 但工会办公室太小了,来人完全挤不下。

可外头又太冷,赵夏意便对外头没进来的人说,后面进不来的就明天一早再来吧,不然太冷了。

没事儿,我们不怕冷。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其他的人也跟着喊。

蔡志英便说,大家热情高涨,这是好事儿啊。

赵夏意哦了一声,既然这样那就赶紧开始。

那咱提前说好了,咱是挑选能上台表演的人,不拘着是唱歌还是跳舞,只要表演的好就行。

赵夏意说,现在你们排好队,先去蔡部长那儿登记一下名字和要表演的节目,然后上我这里来展示才艺。

蔡志英又不干了,怎么这么分配?赵夏意坦荡道,那咱换一下也行。

蔡志英一噎,不吭声了,拿出本子和笔说,别站着了,赶紧的。

大冷天的,赶紧弄完回家吃口热乎饭。

不还得回去做饭?她一开口,大家赶紧排队过去登记了。

等头一个登记完了就过去找赵夏意,第一个是唱歌的,赵夏意就让唱,结果才唱两句没等赵夏意说停呢,其他人就喊道,刘嫂,就你这嗓子可别唱了,狼来了。

狼来了杀了吃肉。

刘嫂也不生气,知道自己不行,然后麻溜儿的就走了。

大部分人都是唱歌,觉得唱歌简单,然而一连听了十几个唱的都不行。

赵夏意便站起来严肃道,各位同志们,咱们是为了文艺汇演挑选节目,可不是随随便便能上,如果大家是为了润肤脂才来的,那也别耽误功夫,自觉唱的好的留下,和前面这些差不多的就赶紧回去吧,天怪冷的,回去喝口热水暖暖肚子,好不好?还别说,赵夏意一说原本打了退堂鼓觉得不行的人真就走了。

后面剩下了还不道二十个人,赵夏意松了口气,不知道季亚兰她们还等没等她呢。

等李甜回来,李甜就说,季嫂子还带着另外几位嫂子在那排练呢。

她们说她们再练习一会儿,等你这边忙完了再过去看就成了。

赵夏意点头,让她往边上吃饭去,她又继续选人。

不然总不能她吃着饭挑选吧,真那样干估计工人都不干了。

其实这事儿赵夏意交给蔡志英也行,但她信不过蔡志英。

蔡志英看着温温和和的挺好说话,但是最喜欢递软刀子。

哪怕温雪梅倒霉后蔡志英有了转变,这人说话也是惯常带刺儿。

所以赵夏意仍旧坚持自己挑选。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头一波离去之后剩下的那些人总算挑出几个唱的不错的了。

而且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嫂子说,说起来我小时候还跳过舞呢,不过没法跟人文工团的比。

赵夏意说,那你跳跳看。

这实在让她惊喜了,原本赵夏意的打算是没有人跳舞那就直接两个唱歌的,结果还真有会的。

然后这个名叫刘翠的嫂子当场就跳起舞来。

她的舞蹈动作没有文工团专业的演员那么精细优美,但仍旧让在场的人惊叹,跳的太好了。

其他几个嫂子也纷纷鼓掌赞叹,她选上咱们服气。

赵夏意将她的名字记下,嫂子,您回去好好练习一下,再挑选一段音乐,到时候不行我带着录音机过去给放隐约。

听她这么说刘翠很激动,好。

她欢天喜地的走了,赵夏意也来了精神,我就知道咱们厂里人才辈出,一点不比其他人差,咱们也能在舞台上放光芒,姐妹们来吧,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能,让整个军区都看看,咱们服装厂的女工不光能做衣服,还会唱会跳。

她说完,还在等着的人也有了信心,唱的都比预想的好了。

等全部选完,赵夏意看了眼时间已经七点多了。

她将名字记好,让几个唱的不错的明天再来唱一次就让大家赶紧回家去了。

而赵夏意饭也没顾上吃又和李甜往食堂去了。

蔡志英嗤笑一声却没跟着去,却收拾了东西回家去了。

赵夏意到了食堂就发现食堂还亮着一盏灯,而季亚兰等人的声音却清晰的传来,而她们口中说着的可不就是她写的小故事。

大家热情高涨,而且台词记得比中午的时候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娴熟更流畅。

到了那儿之后大家凑围了过来,赵部长,我们联系的还不错了,要不你听听?赵夏意高兴道,好。

季亚兰却道,赵部长,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我就让大家先熟记台词了,至于怎么表演出来我们不是太懂……我明白。

赵夏意点头说,那就先听听台词记得怎么样,不行咱们就去文工团取取经,怎么也能表演好的。

于是赵夏意就站在那儿看大家伙背台词,而且赵夏意发现,她们背台词的时候还特意带上了设定的语气,除了动作之类的不到位,其他都很不错了。

赵夏意还看了眼时间,因为没有动作,时间在十三分钟上,若加上动作恐怕至少得十五分钟。

那么要么精简要么加快进度,赵夏意让她们赶紧回家吃饭去了,而她和李甜也往回走了。

赵夏意一路都在琢磨时间这个问题,李甜说,要不明天咱再找胡玲玲问问?赵夏意也没好的办法,只能道,明天我去问问她能不能有空的时候给咱们工人指导一下。

不过……不过咱们的小故事不同于话剧,应该也有学习的地方吧。

她也不确定这个,回到家洗漱完坐在炕上难得的没学习没织毛衣,反而拿出脚本又开始修改起来。

在工人记住的情况下再修改台词的确不好,可时间上她也得控制的住。

李甜看她改的辛苦就让她歇会儿,赵夏意叹了口气说,时间不等人啊,还有二十天了,很快就到了。

然而赵夏意就兴奋起来,再有二十天她就能请假五天去看她男人了,前几天她男人还给她寄了雪花膏啥的一堆东西,那她也得把毛衣织出来送去当礼物啊。

赵夏意也不改了,把毛衣拿出来收尾,然而在收尾上赵夏意还是不太会,少不得又要请教李甜。

刚开始学的时候赵夏意觉得没什么难的,然后被现实打了脸。

后来起头开始后觉得也还行,不算太难,知道织袖子的时候她又怀疑人生,好在所有的困难都克服了,现在剩下收尾了,赵夏意很兴奋。

李甜给她指点了一下,然后赵夏意收了尾,然后拿着毛衣左看看右瞧瞧,越看越觉得有点问题,你不觉得有点歪?唔。

李甜当然早就看出来了,她还想着等她不注意的时候给调整一下呢,现在她自己发现了索性直接接过来给调整,毛线也有好处,好调整。

赵夏意看着李甜的手指灵巧的调整,羡慕不已,你这双手真是巧啊。

不光是在织毛衣上,就是在画画上李甜的天分也比她好很多了。

她的文艺细胞在写作文上可能不错,在画画上也能凑合画些简笔画。

她的优势在于从小就画这些,但李甜接触的时间却没多少。

可李甜的进度是迅速的。

赵夏意心思一动,李甜,既然你画画有天分,要是以后恢复高考了你就去考大学学美术吧。

啊?李甜有些懵,考大学?我考大学?赵夏意严肃的点头,我和我爸妈都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环境越来越好,可城里却缺少人才,人才还是从大学培养比较正规,但现在工农兵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恢复高考势在必行。

李甜没自信道,可我……才小学毕业啊。

那怕什么。

赵夏意解释道,我倒是高中毕业,可我们这一代人上学的时候好好上的才几个?起码我认识的人里面认认真真上课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我这样,恐怕上完高中了还是小学水平呢。

而且现在什么时候恢复还不一定,而你又开始自学初中课程了,说不定等恢复高考的时候你高中课程都上完了呢。

李甜听的目瞪口呆,还得学高中课程啊。

她以为学学初中课程够用的就可以了呢,她回家的时候跟她娘说她现在学初中课程的时候她娘看她的目光跟看傻子也差不多了,也就是后来她说是赵夏意让她学的,她娘才不说了。

值得提及的一点是,自打她娘知道是赵夏意将她招进来的,然后为了招她还受了委屈勉强接受了温亚青之后能把她招进来的。

更别说赵夏意又担心她的安全问题让她住在家里了,她娘说了,一定得好好工作,听人赵部长的话,不能对不起赵夏意。

现在赵夏意让她不光学习初中课程,还要学习高中课程。

李甜就有点慌。

赵夏意便又开始诱惑她,你听说过十年前的大学吗?李甜头摇的像拨浪鼓,十年前她才七岁呢,能知道啥啊。

于是其实也不知道,但能瞎编也听的比较多的赵夏意就开始瞎编的描述了一下,其他的咱就不说了,到了大学里有很多优秀的男同志,你难道不想找个有文化的对象吗?不想。

李甜你红着脸说,我以后也找个军官。

赵夏意一拍额头,这傻孩子啊,光看着随军的好处了没看到随军的坏处。

她喜欢李甜,将她当妹妹,所以赵夏意现在有些理解她爸妈当初的心情了,她希望李甜能考大学,多一些选择。

赵夏意说,但,不管嫁给谁,我们都得过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能只是为了他人而生的,我们也得努力上进不是?这一点李甜倒是赞同,在村里的时候她见识的也多。

在工厂上班拿工资的女人和没工资就在家里伺候一家老小的女人就是不一样。

在家伺候一家老小的女人活不少干,但委屈却不少受,男人不当回事儿,婆婆还嫌弃。

但在附近几个厂里上班的女人就不一样了,手里有钱有底气,家里人想要从她手里拿钱还得看女人的脸色。

地位上就不同了。

赵夏意循循善诱,所以不管是哪种情况,咱都得读书,读书了,提高自己了,让其他人都比不上你,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啊,她懂的道理可真多啊。

赵夏意把自己都说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