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40 章

2025-03-22 07:31:12

赵夏意走过去, 柯冠就把手里的纸递给她了,这是你写的对不对?赵夏意看了眼,上头写着《春晓》,就是她当初写了参加文学创作比赛的短篇小说, 但她并没有获奖。

所以赵夏意有些不明白柯冠的意思了, 她点头道, 没错,是我写的。

那你回去赶紧把后面的写出来。

柯冠催促道。

赵夏意挑眉, ?柯冠一拍脑袋赶紧解释, 你这篇小说被省文学周刊选中了,要在报纸上刊登你的这篇文章,但对方编辑也说了,你得赶紧将后面写出来, 这样每周一期的报纸也就不耽误了。

幸福来的太突然, 赵夏意有些懵, 不敢置信这是真的。

赵夏意问,比赛中获奖的都刊登吗?当然不是。

柯冠摇头道, 只有一等奖那篇被选上了。

想起之前评奖的事儿柯冠就忍不住骄傲。

文学创作比赛他没有参与, 但是本系的孙教授却参加了。

孙教授认为赵夏意的小说虽然不完整, 但也能算开放式结局,按照孙教授的意见哪怕不能给一等奖也得给二等奖。

但文学系的几个教授觉得他偏瘫自己学生, 也坚持不同意, 反而直接让赵夏意几等奖都没评上。

最后孙教授气的直接撂挑子走人,最后文学创作比赛获奖的大部分都是文学系的人。

但学校和省里的一些报纸都有联系,知道学校组织了这样的比赛, 便有人来选取稿件。

赵夏意的稿子虽然没被评奖, 文学系的几个教授其实也挺喜欢, 最后被放了进去,结果二三等奖的人家一个没看上,反而是赵夏意的文章被选上了。

这让孙教授极为高兴,直接跑去文学系的办公室将几个老头子嘲笑了一通。

当然,这事儿柯冠觉得就不用和赵夏意同学说了,这同学看着笑眯眯,脾气却不是个好的,万一说了小姑娘去找几个文学系的教授吵架怎么办。

柯冠敛了敛心神,严肃道,咱们传播系可就只有你一个选上了,你可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赵夏意忙不迭点头,我明白。

柯冠咳嗽一声小声对她说道,跟省文学周刊联系上是有好处的,咱们专业,毕业了说不定还能被分配过去工作呢。

虽然赵夏意原本打算的是去军报,但能多一个选择当然也不错。

而且有一就有二,这次被选上了,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呢?赵夏意咳了一声道,实不相瞒,这小说我是早就写完了的,只是文学创作比赛有字数要求,所以我不得已只交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修改错别字和句子后我随时能交稿。

被选上了好啊,不光有隐形的福利,肯定还能给稿费呢,要是她勤快一点,说不定在大学期间不光能磨炼笔力,还能赚上一笔攒个小金库?赵夏意越想就越高兴,看着柯冠的时候都觉得他今天分外的顺眼,柯老师,您说什么时候要,我什么时候就给送过来。

这态度可比之前更好了。

柯冠忍不住发笑,行,我先跟学院汇报,看看报刊那边什么时候要到时候我再找你。

等赵夏意临出去前,柯老师忍不住夸奖道,赵夏意同学,不是老师夸你,你这事儿做的很好,就该提前有准备,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赵夏意出了办公室后尚且还能听到柯冠在跟其他辅导员吹牛的声音。

赵夏意别提多高兴了,上课的时候因为太过兴奋被孙教授还骂了两句。

哪怕被骂了赵夏意都觉得孙教授看着和蔼可亲。

下课后林海荣几个就问她什么好事儿。

赵夏意便把柯老师的话说了。

反正这事儿也不是秘密,其他班级的辅导员都知道了,那离其他人知道也就不远了,与其让她们从其他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还不如她提前说呢。

她说完几个人顿时发出惊呼,引得其他同学频频侧目,刘凤梅激动道,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了。

林海荣眼神闪了闪,就只有你的吗?诗歌比赛得了奖的也没份儿?赵夏意看了她一眼摇头道,这我就不清楚了,如果有的话辅导员应该就说了。

作为拿了诗歌比赛三等奖的刘凤梅来说,当然也很期待了,但是选不上也无所谓,没听赵夏意说文学创作比赛的只有一等奖的入选了。

几人待会儿还有课,拿了书本急急忙忙往上课的教室去了。

林海荣路上恭喜了赵夏意,心里忍不住着急。

她舍弃工农兵大学毕业生的身份重新参加高考,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学历以后更值钱一些,毕业之后好找个更好的工作。

所以在大学期间她是非常想通过拿奖来丰富自己的履历的。

可这一学期都过了大半了,舍友拿奖的拿奖,没拿奖的也要上省里的报刊,而她作为团支书却什么也没得到。

林海荣就有些慌,开始期盼前几天交的新闻稿件了。

她们的稿件其实也不算新闻稿件,毕竟写的都是已经过完的青年节,其实还是要看大家的基本功掌握的怎么样。

过了两天赵夏意的短片小说被省文化周刊选中的消息在传播学院流传开来,不少人都羡慕赵夏意了。

也急切的想看看赵夏意写的是什么样的小说能被省文化周刊选上。

但赵夏意谁也没给看她的底稿,而是笑着道,等到时候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哪怕是同宿舍的人好奇赵夏意也买拿出来,林海荣隐晦的提了两次都被赵夏意岔开了话题。

在只有赵夏意和刘凤梅的时候刘凤梅忍不住道,我怎么感觉林海荣最近有些急功近利的。

赵夏意笑道,管她呢,只要别招惹到我们头上就行。

其实她也能理解林海荣的急迫。

毕竟是上过工农兵大学又舍弃稳定工作来上大学的,自身肯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但要赵夏意说林海荣也太急切了一些。

之前她还觉得林海荣不错,没想到一场青年节活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就让林海荣慌了神。

可理解归理解,赵夏意决心以后在林海荣面前要注意了。

刘凤梅点头道,我觉得以后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有些太私密的话不能说。

赵夏意不置可否。

在她生日前两天,赵夏意将剩余的稿件交给了柯冠,她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兴致勃勃的琢磨起自己的生日来。

周天一大早,吃了早饭赵夏意就去打电话,首先是给爹妈打电话,感谢爹感谢娘把她拉扯大,可把赵大刚感动坏了。

刘丽荣哭笑不得道,说吧,这是想要什么了?赵夏意大义凛然道,咱啥也不需要,就是想您,觉得您和我爸不容易,说点好听的话。

这话可就真的窝心了,刘丽荣这浑身上下都觉得舒坦了,当闺女的这么孝顺,当爹妈的当然也不能小气了。

到底是自己养了那么多年疼了那么多年的闺女,在几天前刘丽荣夫妻就绞尽脑汁的给自家闺女收拾了一箱子的东西给寄过去了。

算算时间估计这几天也能到了。

刘丽荣道,给你买了几件衣服,到时候记得去拿。

赵夏意嘿嘿笑了起来,妈,还是您懂我。

谢谢您跟爸。

挂了电话赵夏意心情大好,接着又给驻地那边打电话,但很遗憾,许沐晨并不在团部,甚至什么时候回来也是不知道。

赵夏意有些郁闷,挂了电话赵夏意连习也不学了,拉着俞彤说要给自己庆祝生日。

俞彤无奈道,知道了,你不来我也得去找你,你大娘今天天还没亮就跑出去排队,又是宰鸡又是买肉,就等着你中午过去吃呢。

说着她指了指手下的画板说,你好歹让我画完,这是我的周末作业,明天教授还得检查呢。

赵夏意嘿嘿笑了两声,看着空荡荡的画室说,今天就你一个人?目前是。

俞彤明白她的担忧,便说道,要不你先过去给李甜补补课,我待会儿就回去了。

赵夏意也不想在这多待,说了两句话便连忙撤了。

然而运气这事儿有时候是个玄学事件,到了楼下的时候还是碰见了陈冕,陈冕看见她时明显眼前一亮。

赵夏意脚步一转,忙掉了方向走了,走的毫不留恋。

陈冕微微叹息,看着赵夏意离开的背影忍不住苦笑,他这是彻底将人吓到了啊。

现在将他当成洪水猛兽了。

身边的同学看着他道,你还没死心呢?我听说她大有来头,跟她对上犯不着。

陈冕嗯了一声,我知道。

我只是……想打声招呼罢了。

赵夏意一路回了宿舍,拿了钱和票就直接出门。

既然庞大娘大方又是买鸡又是买肉的,那她当然也不能小气了。

去了百货商店奶粉买上两罐,点心瓜子儿的来上一斤提着就往俞彤家里去了。

走到胡同口的时候赵夏意看到胡老师正在外头,似乎想过去敲门又不好意思。

赵夏意忙过去问道,胡老师,您怎么在这儿?当初胡老师卖院子就是因为不想触景生情,她还觉得卖了院子后胡老师再也不会往这边来了呢。

她看了眼院子,突然想起院子里住着的李甜,顿时警铃大作,总不能是看见李甜了才来的吧?胡老师看见她明显松了口气,他走向赵夏意然后说,你们之前不是想打听卖院子或者筒子楼的?赵夏意点头,也松了口气,看来还是她误会胡老师了,人家是好心好意打听了消息来告诉她们呢。

赵夏意为自己的怀疑感到羞耻,然后忙问道,您这是有消息了?胡老师不好意思的笑笑,上午出门跟一个朋友喝茶,正好听见隔了一条马路对面那儿筒子楼有人吵架,意思是那家的主人想卖了那筒子楼。

听这话赵夏意先是以喜,接着就疑惑了,卖房子有什么好吵的?提起这事儿胡老师自己都有些脸红了。

他本身不是爱凑热闹的人,这要是以前胡老师看见人打架肯定得跑的远远的。

可一想到赵夏意她们的需求,胡老师又忍着惧意往前凑了凑,然后听了个大概。

意思是卖房子的是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妻,两人都是退休工人大爷姓叶,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女儿跟着女婿工作调动去了别的地方生活了,老两口觉得寂寞,在女儿女婿的劝说下便想将房子卖了去跟着女儿女婿过日子。

但老人的侄子跳出来不乐意了,说他们走可以,但房子必须得留下,因为房子得姓叶,就算卖了钱那也得把钱留下,不能让老两口带到外姓人家里去。

老两口那就不干了,凭什么自己的房子自己做不了主?那侄子反正就胡搅蛮缠,说他是老叶家的根儿,等老两口死了还得他给摔盆子,所以要么把房子给他,要么卖了分房子把钱给他。

胡老师也只听个大概,便说道,这年月肯卖房子的人不多,我也跟朋友打听过,这么久了也就听见这么一个要卖的。

但你也听出来了,买这个可能后面会有麻烦,你和小俞自己商量商量。

赵夏意点头,行,我会跟她商量的,谢谢您了胡老师,要不进去坐坐?不了不了。

我这就回去了。

胡老师局促的摆摆手抬腿便准备走了,他本是打算和朋友去喝茶的,却为这事儿放了对方鸽子,这会儿还得回去赔礼道歉呢。

然而恰在此时四合院的门被拉开了,李甜站在门口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