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夏意看了眼徐晓慧的位置, 这会儿徐晓慧正在看书,可看了半天书也没翻一页,赵夏意看的直皱眉头,忍不住跟刘凤梅吐槽, 我前几天说的话都白说了?她这是什么都没听进去?刘教官就那么好?对刘教官赵夏意毕竟认识的时间长了, 好人的确是好人, 但是也不至于优秀到让徐晓慧念念不忘的地步吧?就赵夏意说的,俩人生活的环境不同, 日后文化水平也不一样, 很可能说话都说不到一块去。
而且人家再好也有主了,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女大学生,身边接触的都是大学生,毕业后接触的人也是差不多的人, 本身徐晓慧长的小家碧玉, 是很多男生喜欢的那一挂, 旁的不说在她们学校就有人喜欢她给她写过情书,结果她哪个也不喜欢偏偏去在意一个已经订亲的人?赵夏意叹了口气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反正刘教官过年就结婚了, 或许等刘教官结婚了,她没指望了也就看开了?但愿吧。
刘凤梅没处过对象, 虽然幻想过, 可这些天先是林海荣的事又是徐晓慧的事,已经快把她那点幻想都给磨没了,现在她一听谁说处对象都只想摇头离得远远的。
俩人也没多劝, 只盼着时间长了徐晓慧自己就忘记了。
过了几天林海荣回来了, 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但是赵夏意看得出来,她眼中其实是有伤感的,很显然这事儿闹的挺不好的。
赵夏意没想翻人伤心事儿说,但林海荣却想找个人吐槽,就跟她们说了她回去这几天的事儿,回去后我也没多说,直接拿钱出来问我俩哥哥愿不愿意跟我去讨个公道。
她叹了一声,就像夏意说的,他们都挺乐意的,不光俩哥哥去了,俩嫂子也去了,还找来本家的一些兄弟跟我去了。
我趁此机会提了要求和牛云建离了婚,临走的时候把他和魏小娥这对狗男女给举报了。
那牛云建呢?他会得什么样的下场?林海荣看了一眼,没想到问这问题的居然是平时最沉默的徐晓慧。
林海荣笑了一声,不知道啊,那得看他们牛家是不是真的可以无法无天的控制整个公社了。
啊?徐晓慧不由惊讶,这也能行?林海荣眨眨眼,那谁知道呢,不过这事儿我家亲戚估计已经传遍整个公社了。
全公社的人估计都知道公社的大学生被戴了绿帽子离婚了。
徐晓慧哦了一声又躺回去不吭声了。
林海荣是下午回来的,转天她又跟大家说,我大哥今天给我打电话说牛云建和魏小娥都被开除了,真是痛快啊。
说着这话林海荣忍不住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最后又哭了,我们处对象的时候感情多好啊,他说为了我做什么事都愿意,可现在呢,当初多幸福现在就有多讽刺。
他妈居然还说他只是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说都是因为我不给他们家生孩子,他们不得已才这样的。
还说是魏小娥勾引她儿子,也不知道魏小娥现在后悔不后悔。
赵夏意很难相信眼前哭的难受的女人是那个会耍小心眼,但一直很坚强勇敢的活着的女人。
林海荣擦了擦眼泪,笑道,你们知道吗,即便到了这时候,都有人说我的不是。
说如果不是我坚持上大学牛云建就不会被魏小娥勾引,说我如果乖乖的给人生孩子就不会有这些事,有好多人说女人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不早晚还得回家结婚生孩子。
甚至还有人说男人就没有不偷腥的,说我不该较真儿……她说完宿舍里一片安静。
都是女孩子,能得到读书的机会真的不容易,她们用尽了所有的力量争取来的读书机会,在许多人眼里却是那么的可笑,是那么的不值得尊重。
似乎她们女孩子的命运就是在家当牛做马,长大被卖个好价钱为家里的男孩子娶妻做贡献,嫁人生孩子。
可凭什么呢?林海荣话打在几个人心上生疼,哪怕是生活在蜜罐里的赵夏意,从小到大听到的恶言恶语也不少。
在原来服装厂的家属院里,有几个老太太和大娘大婶,格外的看不顺眼她家的日子。
她们觉得赵家没有男孩子就是她妈给赵家绝了后,背地里跟她奶奶说丫头片子不用心疼,疼了也白瞎早晚嫁出去是别人家的人,胳膊肘往外拐。
这话挑起了她奶奶那根儿脆弱的神经,于是她奶奶赵老太就趁着她爸妈不在家的时候克扣她的饭菜,还说要让她妈给她生个弟弟。
但那时候她都九岁锁了,也懂事了,等她爸妈回来就告状。
然后她爸妈和奶奶打了一架,老太太干脆撒泼打滚要他们生二胎,说没脸见人了,说如果不生个儿子出来她直接一头撞死。
最后闹的很不好看,她妈直接上了挑事儿那家将那家的锅给砸了,从那时候起大院子里的人再也没人敢说这话。
好在那几个老太太后来陆续搬走,其他的大娘大婶儿也挺不错。
若不是林海荣说起这些她都忘了这些陈年旧事。
对赵老太的印象,赵夏意就停留在藏各种东西和各种嫌弃她上了。
林海荣见大家都很安静,突然笑了一声,但凭什么呢,我们女孩子凭什么就不能上学读书追求上进了。
领袖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他们越是看不起我们,越是不想让我们好过,我们偏偏要更加努力的活出个人样来,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看看,我们女人到底能不能撑起半边天。
对,我们就要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看看,我们女孩子一样能行,一样能有出息的。
几个姑娘看着彼此眼中闪动着异样的光芒,赵夏意心中大为震撼,也笑着加入,没错,我们要让所有人看看我们女孩子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我们女孩子一样能自立自强不靠父母养活,不靠男人养活,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过的很好。
发下誓言,几个姑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林海荣的心情也好多了,她大手一挥道,下午我请大家吃饭,加餐,必须有肉。
赵夏意直接欢呼,好耶,吃肉肉。
我贡献一瓶肉罐头。
那我也买个菜。
我也买。
不管钱多钱少,她们尽力了就可以了。
晚饭的时候五个姑娘凑了五个菜摆放在桌子中间一起开吃,几个人有说有笑好不畅快。
张凤慈有些羡慕,可她犯了错误,再也回不去了。
她苦笑一声低头吃自己的饭了。
五月底的天气彻底热了起来,赵夏意的连衣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为了防止被人批评奢侈浪费,她妈当初给她寄的几条裙子她只穿了两条,其他的都是穿的她以前的旧裙子。
即便是这样也足够一众女学生羡慕了。
于是赵夏意的家世又一次被提了起来,然后又是一波的羡慕……周末的时候赵夏意去俞彤家里,发现俞彤正在厢房里踩缝纫机做衣服,令她惊讶的是屋子里摆放了不少的布料,看着架势像是要做出个量来。
赵夏意有些惊讶,你这是……打算去卖?俞彤点头,没错。
赵夏意居然有些羡慕,有手艺可真好啊。
可惜我什么也不会。
你会写文章啊。
俞彤哒哒的踩着缝纫机看着赵夏意说,你写文章不是挺好的,那就继续投稿呗?说到这个赵夏意就有些不好意思。
自从她的那篇短篇小说得了二十块钱稿费后她还幻想一个月多写上几篇,结果之前被选上的那篇到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刊登,所以哪怕她后来抽空又写了一篇也没好意思去投稿。
赵夏意一说,俞彤就笑了起来,那怕什么,多写几篇一块投,这篇不中那篇说不定就中了,挣到钱再说。
赵夏意咦了一声,你怎么还做了长袖连衣裙?大夏天的也没人买吧?这不是现在卖的,包括现在做的这些都不是现在卖的。
俞彤停下,揉着额头道,现在我去卖衣服那属于投机倒把,我们的身份是不能做的。
赵夏意疑惑,那你是……我听说过段时间可能会放开,让一些人经营一下,如果政策支持了,那即便我是军属也能参与进去吧?俞彤说着这话也不怕赵夏意听出什么,手工做本身就慢,而且我能拿出来的时间也不长,一旦放开了,明年夏天和春天我就要狠狠的赚上一笔。
赵夏意不由多看她两眼,俞彤朝她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赵夏意便说,那就先攒着吧。
嗯,我也没那么多布票,就这些布料还是找关系买到的瑕疵布。
说着俞彤还给赵夏意展示了一下是什么样的瑕疵,就这样的,这里有一点儿,我可以把这块裁下来做小孩衣服,一点也不浪费。
赵夏意对做衣服可是外行,便猜测道,这样能控制成本?当然。
俞彤解释道,好的布会按尺卖,就我们当初下乡的时候每年分的布票都不够做一件衣服的,但瑕疵布就不一样了,瑕疵布是按斤卖,非常合算。
不过瑕疵布也是非常紧俏的,我现在开始准备明年春天要卖的也不知道能攒出多久呢。
听她这么说赵夏意垂眸想了想,我找我妈问问,她们厂里也时常有瑕疵布,就像你说的,那点瑕疵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最后怎么处置了我还真不知道,我给问问,如果可以买出来我让她买了给你邮寄过来。
俞彤一听自然高兴,这能行?赵夏意就笑,怎么不行,而且你现在做了又不卖,咱们也不怕人。
唉,又要麻烦你了。
俞彤很不好意思,从认识赵夏意开始似乎一直占她的便宜。
赵夏意不在意道,真办成了你送我一件连衣裙得了。
我可最爱穿新衣服了。
闻言俞彤笑了起来,成。
赵夏意既然答应了也不磨蹭,趁着她妈在家赵夏意直接就跑出去打电话了。
听到闺女打电话刘丽荣还是很高兴的,赵大刚却没那么高兴了,你说她怎么就光想着亲娘不记得亲爹了?刘丽荣无语道,哪一回找我你不跟着的,她都知道了还用单独说?你是三岁孩子吗?赵厂长不吭声了,他就是享受被闺女惦记还不行吗?俩人到了电话亭,刘丽荣将电话打回去了,闺女啊,想妈了?之前寄的东西都收到没?赵夏意笑道,收到了,谢谢妈妈,我很喜欢。
一旁赵大刚问,那想爸了没?赵夏意噗嗤一声笑了,当然想了,特别想。
和父母寒暄了半天赵夏意才说明打电话的原因,刘丽荣道,行啊,多了不好说,每次十斤八斤的还是没问题的。
赵夏意一听就知道没问题,就是说咱厂里的瑕疵布也是论斤卖?理论是这样。
刘丽荣听她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便给她解释一下,那些瑕疵布大部分是卖给厂里的工人了,工人拿回去自己做衣服穿,也有的会拿出去送给亲戚或者偷偷卖掉,还有一部分作为福利送给订货的供销社,由她们内部处理或者低价处理。
就给你做的那些衣服就是我买的瑕疵布,然后找裁缝单独做的。
赵夏意以前倒是没关注过这个,还觉得挺有意思的,那就好,那您看着给俞彤弄一些就行。
颜色不拘着什么颜色,反正就那么几种,您看着挑。
刘丽荣到底想的多一些,她是要干什么?自己家里人穿可用不了那么多吧?赵夏意就笑,那当然不能全部自己穿。
她可以压低声音说,她有其他用处,但我现在不能跟您说,总之您帮帮忙,回头我写信给您。
开玩笑,现在打个电话都是总机给转接,总机那儿可是有人监听的,她是傻了才在电话里说这个呢,万一被人发现那就麻烦了。
刘丽荣微微皱眉,那你先写信回来再说。
这意思就是暂时不能给办了。
赵夏意就耍赖,那您好歹给弄点儿,然她自家做点衣服穿也行啊,还有李甜呢,我可是把她当妹妹看的,我也想给她做衣服。
眼瞅着赵夏意开始胡搅蛮缠将所有人都喊上了,刘丽荣忙道,知道了,知道了。
你这孩子真烦人,跟妈打个电话就不能说点好的啊。
行啊。
于是赵夏意跟她妈说了一堆的好话,听的刘丽荣脑袋更大了。
打完电话刘丽荣就对赵大刚说,咱们之前见过的俞彤你记得吧?做衣服挺好那个?赵大刚除了自家闺女就不乐意看人年轻女人,摇头道,不记得。
刘丽荣自顾自的说,她总不能是想搞投机倒把吧?、虽说现在上面确实有了政策上的松动,对小商小贩的打击力度也没那么强了,外头街上也的确多了不少的小商小贩,甚至连小饭馆都有了。
可到底没有明文的规定,而俞彤又是军嫂,真干这个也不太好吧?可她闺女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不可能被俞彤三言两语就糊弄了,还是说另有原因?赵大刚想的就简单了,既然她说是自家人穿那你就寄自家人穿的衣服。
其他的等夏意写信回来再说。
回去后赵夏意就简单说了下她的想法,俞彤点头道,行,没事儿。
刘丽荣到底是一个厂子的工会主席,不可能什么都不问就因为宠闺女就无条件的答应闺女的事儿,况且这也不算自家闺女的事儿了。
正好赵夏意也没事儿,干脆直接写了信回学校的时候直接给寄回去了。
但寄走后她又有些后悔,她好像该给爸妈买点东西邮寄过去?可这会儿泉城也没什么特别的特产,很多东西也放不住,最后干脆又没寄。
回学校时宿管员阿姨喊住她,赵夏意,有你的包裹。
赵夏意过去拿了发现是一个信封,轻飘飘的,她拿过来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是《鲁省文化周刊》!她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难道是她的文章刊登了?她强忍着笑意就往宿舍走,宿管员阿姨笑道,这是有好事儿?那当然,特别好的事儿。
赵夏意蹭蹭上楼推门进去就坐在桌前将信封拆了,看到小说版面上她的小说被印刷成字在上头的时候赵夏意高兴的欢呼起来,太棒了。
宿舍里除了她就徐晓慧在,见她这么高兴,徐晓慧就笑道,什么好事儿?赵夏意把报纸拿给她,快看。
看到上头文章的名字和赵夏意三个字,徐晓慧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她高兴道,这是才刊登?赵夏意点头,没错。
五四青年节时被选上,如今已经六月初了,时隔一个月才被刊登上,赵夏意险些以为自己写的文章不好又被罢选了。
现在幸福来的太突然,赵夏意真是高兴的想要跳起来。
这一个月她还写了两篇一万多字的小说呢,之前不敢投,现在必须得投。
然而不等赵夏意找到文化周刊的人,文化周刊那边便派了一个编辑通过柯冠联系,想跟她见面谈谈了。
柯冠将这事儿告诉赵夏意的时候赵夏意简直不敢相信,然后发出了不少的疑问:他们是看上的文采想跟我继续约稿吗?如果我直接说我早就准备着写了两篇了,会不会不太好?您说我直接把两篇都递上去还是一篇过了再投另一篇?对了,对方多大年纪,好说话吗?哎,辅导员,您怎么不说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