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2025-03-22 07:33:21

宣帝要与民同庆元宵, 终于在夜色降临后,与张皇后携手前来宣德楼,帝后二人在受了众人叩拜后, 落座于上首,全然好似一对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

今日随行者,除太子以外的皇子皇女, 连同养在张皇后膝下的娉婷郡主一并来了,又有得陛下看重的朝臣不过一二十位, 倒是将宣德楼坐了个满满当当。

宣德楼百尺之内, 重兵把守。

而楼前又设有两座灯楼,灯楼之间架起高台, 上有伶人乐师表演着, 正是热闹。

沈遇站在栏杆角落处, 眺望着人来人往, 热闹的御街, 寻找着什么。

片刻后,听得身后脚步声, 他终是收回了目光,回身看去, 那是宣帝身旁的内侍, 沈大人, 陛下宣见。

他自是随着去了。

宣帝跟前, 有位不过八九岁的小姑娘, 正在同宣帝撒娇说着话, 父皇, 母后, 儿臣同表姐一道去御街上逛逛,您就答应儿臣吧。

沈遇走近,恰好听见。

小姑娘模样生的好,面容同宣帝有五六分相像,天子之女,金枝玉叶,锦衣玉食,却仍旧张大了一双明亮的眼眸,可怜巴巴道:儿臣一年到头,就只有今日能出宫。

她是老来女,纵使生母张良嫔并不受宣帝宠爱,却又因为张皇后这位嫡姐和女儿的关系,在后宫之中也算是太平无事,日子舒心。

张皇后于宣帝前开口,她略皱着眉头,轻声言道:街上多少百姓,若是不小心冲撞了你们,可怎么好?小丫头双手抱住了张皇后的衣袖轻晃着,娇声道:母后,您就准了儿臣吧。

她的余光瞥见了一抹绛红,眼前一亮,父皇,不然让沈大人保护儿臣?她声音不大,却是叫周围人全都听见了,人人都知道这话说的不妥,人人也都自己的心思。

宣帝轻斥了自个儿女儿一声,胡闹。

却是笑着说的。

小丫头也不怕她父皇,扑到宣帝怀中,父皇,您就准了儿臣吧,沈大人那般厉害,护儿臣安危不在话下。

去年上元节,也是沈大人解决了街上的骚动,护送着儿臣平安回宫的。

张皇后状似无意的轻瞥过那安静立于一旁的娉婷郡主,娉婷郡主在她膝下长大,虽说娉婷郡主如同皇室中的任何人一般,极会隐藏心思,可年轻姑娘的情思,即便隐藏在心底不轻易显露在人前,可那情思却是会从眼神中泄露秘密。

小丫头还在同宣帝撒娇。

张皇后的目光并未停留,最后落在了走上前来的年轻人身上,见他走上前来请安,臣见过陛下。

见过娘娘。

宣帝的目光也落在了来人身上,沈卿可愿陪朕这六女去街上逛逛?他到底拗不过小女儿的苦苦哀求。

父皇最疼儿臣了。

六公主欢喜道。

沈遇颔首道:臣遵旨。

臣定护六公主平安归来。

六公主欢呼一声,太好了。

她年纪尚小,又是养在深宫,不谙世事,也不知男女到了一定年纪,又有了家室以后,应当是要避嫌的,她去拉了安静站在一旁的娉婷郡主的手,笑眯眯的朝着娉婷郡主说道:表姐,咱们走吧。

有沈大人保护咱们,就算有坏人在,也不怕的。

娉婷郡主轻笑道:福玉说的是。

她终于能抬眼看去,有劳沈大人。

她的目光中忍不住带上了期待,却又在发现沈遇从进来一直现在,都并未看向她时,期待破碎。

沈遇垂着眼,淡然应道:郡主不必客气,不过是臣职责所在。

娉婷郡主刹那抓紧了手中锦帕,却又在旁人察觉前松开了手,只屈膝同宣帝与张皇后行礼,娉婷告退。

六公主也同欢快的同帝后行过礼,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娉婷郡主的手,往外走去,表姐,咱们快走。

沈遇也自是向帝后告退,跟了上去,又点了一队身着常服的禁卫随行,他略落后两步,行在六公主身后。

灯楼处的歌舞表演,吸引了不少行人,而六公主却是看得厌了,半点儿兴致都没有。

她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好容易能出来走走,自是在兴头之上,一时拉着娉婷郡主去看正在捏糖人儿的摊位,看了大半晌都不挪步的。

今日能在御街上设摊卖货的生意人,那可都是提前在官府进行了报备的,知晓今夜达官贵族家中的娇小姐贵公子不少,一眼瞧见在他摊前看的小姑娘年纪虽小,穿着却华贵,身份定是不凡,就算只看看不买,他也恭敬迎着,不知姑娘,喜欢什么样儿的糖人儿?六公主认真思索了片刻,给我捏个兔子吧。

她又回过头去看娉婷郡主,表姐,你想要什么?娉婷郡主淡然笑道:我便不用了。

这些不过是小孩子才喜欢的东西。

她想要的,却又无法得到。

她心中泛起了苦涩,许是趁着这时的热闹喧哗,无人察觉她的心事,她看向了站在不远处的人,那个人却是在看向别处。

*阿虞。

街上太过热闹,怕温虞听不见,温成言抬起手朝不远处挥手又喊了一声,终于被他妹妹看见。

陶桃喜道:是二少爷,还有易少爷和英姑娘。

这可太好了,她们逛着没什么意思,能碰到二少爷他们,总是能一起游御街,多热闹啊。

说话间,两方人已是相遇,互相见过礼,许是从她二哥口中听说了小时候那些个随口提过的话,温虞不免多看了一眼赵易。

她幼时玩伴不少,赵家却是因为两家相邻,长辈们又交好的关系,从她出生起,便同赵易相识,赵易却不是她最好的玩伴,赵易幼时体弱,性子太过安静,旁人打闹时,他就在一旁安静地看着。

她是不大爱同赵易一处玩耍,却仍旧会带上他。

这么多年过去,同赵易的过往,她都快要记不太清楚了。

而赵易真的还一直记着当年她随口提过的‘诺言’吗?这样一想,她有两分不自在,不免左右看过,好奇问道:怎么不见阿云,他今夜竟是耐得住性子,不同你一道出门?温成言想起了他那倒霉弟弟仍旧肿着的脸,就觉着好笑,他在家中温书呢,倒是你,怎么只你一人?我那妹夫呢?提起沈遇,他话语里带起了几分嘲意,今个儿可是上元节,他难不成又同往年一般,公务缠身,所以丢下你一人?温虞略皱起了眉头,想也没想便维护着沈大人,他今日随侍陛下左右,哪里有空同我闲逛。

她自个儿说完都没有察觉到语气的不高兴来。

温成言却是听了出来,他妹妹可不常生气的,罢了,他既然不在,我们陪你也是一样的。

赵英喜上眉梢,挽住了温虞的胳膊,一边往前走,一边感慨着,那太好了,阿虞姐姐同我们一起逛吧,上京的元宵节可太热闹了,你瞧那两座灯楼可真美,听说陛下此刻便在那里同咱们一起过节呢。

温虞抬眼看过去,灯楼高耸,垂挂着的花灯也都已经点亮,于人群中格外显眼,无论人身处何方都能瞧见那两座灯楼。

赵英是第一回 在上京过元宵,不免兴奋,听说半个时辰后,陛下就会命人放烟火,还会赐下灯谜让百姓猜,猜中了还能得陛下赏赐……她自是滔滔不绝的说着话,温虞却是心不在焉看着灯楼。

陛下在那里,沈遇也在那里。

他们明明都身处于这条御街上,却是各自同旁人共同度过元宵佳节。

赵英说着说着,又相中了一旁摊位上摆着的铜镜,不免停下了脚步,阿虞姐姐,咱们瞧瞧这个吧。

温虞笑笑,应道:好。

街上人来人往的,小童也多,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灵活的很,他们不过才到人腰间,大人们自是不会怎么注意。

温虞正同赵英说着话呢,就觉着自个儿被撞了腰,力道虽不大,却因着她没在意,身形不免一晃,耳坠子也随之晃动。

当心。

当心。

两道不同的声音同时响起。

赵英忙是扶住她,关切道:阿虞姐姐,没事吧?我没事。

温虞笑道,不必担心。

众人想起来要去看是谁撞了温虞时,却又发现那小童仗着身形,一扭身就跑进了人群里,他们就看见了一道灵活的身影。

温成言皱着眉头,想让人去把小童追回来,又听温虞劝道:二哥,算了吧,难得一起逛街,不必为此事扫了兴致,我没受伤,也没丢东西。

陶桃在旁,几欲想要开口,她家姑娘腰上挂着的玉佩可不见了,想想也知道是被那小童给偷走了。

这些扒子可真是厉害了,偷东西都偷到了她家姑娘头上了?可姑娘想要息事宁人,她自是也不好提,除了她旁人也并没有瞧见姑娘的玉佩被偷了。

她们继续往前逛着。

*穿梭在热闹人群中的灵活小童,怀中揣着刚偷来的玉佩,心里头不知多高兴呢,正要拐进一处角落,脖子一紧,被人从身后提住了衣领,小鬼,你可知你偷得何人之物?小童一眼看见甲胄,终是害怕的连连求饶,军爷饶命,我错了再不敢了。

连忙将玉佩递上。

那把玉佩找回来的骁卫,自去寻了沈遇交出玉佩,大人,这是夫人的玉佩,被人给偷了,兄弟们追了回来。

沈遇握着玉佩,问道:夫人在何处?骁卫忙道:夫人就在前头,是同温家二少爷,还有赵家兄妹一道出游的。

赵家兄妹?作者有话说:捉个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