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2025-03-22 07:33:53

二人用完早膳, 打点好行装准备出发。

李蕊儿来到王府大门口,才发现月英早把回门礼装上了马车,整整装了六个车舆, 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准备好的。

原来他早就知道今天三朝回门, 偏偏吊着她,还借机……索要诚意。

李蕊儿一想到他光天化日下强吻自己的画面,脸瞬间憋得通红。

她觉得自己被耍弄了,又羞又恼, 原本对他生出的一点感念也瞬间荡然无存。

马车停至郡公府, 李蕊儿下了马车,发现兄嫂早日等在门口盼望着她回来。

李蕊儿一脸喜色地走过去, 攀上大嫂的手臂。

萧玉霆走到近前,行礼道:大哥, 大嫂。

李涵笑道:快请入内。

几人落座后, 李涵便吩咐婢女上茶。

这双井白芽原本是江西给吴国的贡茶, 李涵从金陵随船带来的,数量有限, 十分稀珍。

有诗云: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说的就是双井白芽的金贵。

茶水缓缓倒入茶盏,顷刻间屋内清香四溢。

李涵将茶盏呈至萧玉霆面前, 萧玉霆接过茶盏,见茶汤橙黄, 鲜亮诱人,便一口饮尽。

茶香醇厚浓郁, 入口后齿颊留香, 回甘悠长。

萧玉霆虽然不懂茶, 却能明显喝得出来, 这是好茶。

可见李蕊儿之前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她嫁到燕王府怕是受委屈了。

李涵看向萧玉霆,道:我这个妹妹自小娇生惯养,难免有些娇蛮任性,怕是给殿下添了不少麻烦,请王爷多多包涵。

萧玉霆却说:舅兄过虑了,蕊儿端雅贤淑,蕙质兰心,时常为我解忧。

能娶到她实乃我今生之幸。

说着面带笑意地看着李蕊儿,李蕊儿听得心虚不已——他说的那个人是自己吗?这时候李怀蔚从后门进入前厅,看到李蕊儿,小跑着扑了上去,抱住李蕊儿的腿,用稚气的声音说道:小姑姑,你怎么才回来看我,我每天都在想你。

李蕊儿摸了摸李怀蔚的脑袋,笑着问:怀蔚乖不乖?有没有好好读书习字?李怀蔚恭敬地答:怀蔚每天都在读四书五经。

李涵看向儿子,低声道:怀蔚,别缠着姑姑,燕王殿下在此,不要失礼。

李怀蔚这才转身看向一旁的萧玉霆,走到他面像个小大人般前行了一礼,道:怀蔚见过燕王殿下姑父。

萧玉霆听了不禁失笑:叫我姑父就行了。

说着将孩子抱坐在自己腿上。

李怀蔚长着一双和李蕊儿极为相似的漂亮眼睛,像是会说话一般。

让萧玉霆不禁遐想——不知以后他们两人的孩子,会不会也像李怀蔚这般漂亮?小孩子稚气未退,却知书识礼,举手投足流露出一股少年英气。

又想到他也曾经和自己一样,做过皇子的。

心中不禁感慨时也命也。

萧玉霆看向李涵,问:怀蔚开蒙了没有?李涵回道:这孩子一直都由他母亲亲自教授,还未去书塾。

最近正在寻找合适的教习先生。

萧玉霆提议:我堂弟萧仁康和怀蔚年龄相仿。

若是舅兄愿意,可以让他入宫做康王的伴读。

李涵恭敬颔首道:多谢殿下。

李怀蔚也跟着道谢:谢谢姑父。

这时候李怀蔚看到萧玉霆腰间的佩剑,好奇地伸手去摸剑穗,道:姑父,你能舞剑给我看吗?李涵面色微面,呵斥道:怀蔚,不得无理!萧玉霆笑道:无妨。

转而看向李怀蔚,哄道:今日不方便,下次带你去演武场给你舞剑,好不好?李怀蔚忙不迭点头。

这时郑氏拉着李蕊儿的手道:你大哥前些日子画了幅山水画,总觉得哪里不妥,想让你帮忙品鉴一下。

李蕊儿听了下意识地看向萧玉霆。

萧玉霆知道姑嫂见面肯定是要说些体己话的,便冲她点头会意。

李蕊儿便起身随郑氏去了书房。

姑嫂二人面对面坐着,郑氏笑问:成亲之后,你与殿下相处如何?李蕊儿柔声道:殿下对我,敬重有加。

郑氏一听顿觉不妙,她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现在你们新婚大喜,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丈夫的敬重,而是宠爱。

你要在他对你最宠爱的时候,多和他亲近,若一举得男,母凭子贵,这辈子便有了倚仗。

待他以后有了妾室,你再表现出端庄大气的一面,让他敬重你也不迟。

李蕊儿听得双颊微红,她声如蚊蚋道:多谢嫂嫂提点,蕊儿记下了。

*不多时便到了午膳时间。

郡公府准备了一桌子的珍馐美馔,竟比宫宴还要丰盛。

萧玉霆面前是他最喜欢吃的鲟鱼鱼子,这鱼子颗粒饱满,一口咬下去,几百个细小颗粒同时爆出汁水,极其鲜美。

萧玉霆看李蕊儿没有碰,以为她是不好意思伸手去够,好东西当然要让她也多吃点。

于是舀了一勺鱼子放到李蕊儿面前的碟子中。

李蕊儿看着他,脸上的表情难以言喻。

随即垂下头,小口小口地抿着。

好不容易吃完了鱼子,待她回过神来,却见面前的碟子已经堆成小山。

她看着碟子,里面盛着的都是她不喜欢吃的海鲜河鲜,心里愈发地委屈了。

萧玉霆是想在大哥面前惩戒自己吗?李蕊儿再也吃不下了,她放下筷子,说:王爷,大哥,大嫂,我饱了,你们慢用。

萧玉霆问:你真的饱了?李蕊儿轻轻点头。

萧玉霆见她面前碟子里吃剩下的东西远比吃进肚子里的多,便将碟子拿了过来,将她剩下的东西全都吃完。

用完午膳,夫妻二人拜别了兄嫂,便乘马车离开了郡公府。

李涵面色惆怅地看着李蕊儿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

郑氏走上前道:方才管事将回门礼清点入库,王府给出的都是贵重的御赐珍宝,看来王爷对咱们蕊儿是极为宠爱的。

李涵不以为意道:那都是做的脸面,你没见蕊儿才成婚几日就瘦了一圈吗?蕊儿定是受冷落了。

若是燕王真的在意蕊儿,又怎么连她不吃海鲜河鲜都不知晓?郑氏也看出了他们关系不睦,却只能尽量开解:他们刚成婚不久,想必燕王还不了解蕊儿喜好,并不是有意为难。

没见他还吃蕊儿剩下的饭菜吗,你都没有吃过我吃剩下的东西呢。

李涵听了,只无奈一笑,不再说话。

*马车平稳驶向燕王府,路上李蕊儿一言不发。

萧玉霆见李蕊儿嘟着唇,脸上一副委屈得要哭出来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问:你好像不高兴?李蕊儿摇摇头,道:没有,只是有些累了。

你又没做什么,怎么就累着了?李蕊儿满腹委屈无处发泄,咬了咬唇,眼泪涌上了眼眶。

萧玉霆有些不知所措:好好的怎么又眼红?李蕊儿道:我想大哥了。

萧玉霆失笑:我当是谁惹了你呢,既然想家,那就让素玉以后时常陪你回去看看。

李蕊儿轻轻点了点头。

一回到王府,萧玉霆便对身边的素玉道:素玉,你来我书房帮我研墨。

素玉随萧玉霆来到书房,萧玉霆一进书房便撩起衣摆坐在椅子上,素玉随他入内,来到书桌前,刚拿起墨盘磨了两下,只听萧玉霆道:别弄了,我有话问你。

素玉立刻走到萧玉霆身边聆听训示。

为何王妃从郡公府回来就闷闷不乐?她在舅兄家挨训了?素玉摇摇头:郡公和郡公夫人对王妃宠爱有加,怎么会训她呢。

那她为何不高兴?素玉面色犹豫道:奴婢不敢说。

萧玉霆道: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责罚。

你跟在王妃身边多年,比我更加了解她的脾性。

与其我自己猜来猜去摸不着头脑,倒不如向你取经。

素玉壮着胆子道:那素玉就斗胆说了。

王妃不喜欢吃鱼籽和扇贝,王爷却给她夹了许多,她真正喜欢的菜都没吃几口。

萧玉霆诧异道:我见她只吃自己面前的几样菜,夹不到远处的,刻意夹给她的。

可是,郡公刻意将王妃最喜欢吃的菜摆在她面前,王妃不喜欢的才摆在远处。

萧玉霆脸上露出顿悟般的表情,低声道:原来如此,是我多此一举了。

素玉宽慰道:王爷别这样说,您也是一片好意。

萧玉霆沉吟片刻,开口道:你从小服侍王妃,想必很清楚她的喜好。

你可以同我说说。

素玉道:王妃不喜欢海鲜河鲜,以及味道重的菜,比如韭菜胡芹胡荽等。

王妃喜欢口味清淡的,如芦笋、丝瓜、莴苣。

除此之外,王妃最喜甜食,水果之中最喜荔枝。

每年春夏之际,她每天都要吃上几公斤荔枝,还会让厨房用荔枝做菜呢。

萧玉霆了然地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随后萧玉霆喊来了月英,让她将厨房食谱送来。

萧玉霆翻阅过后,在上面勾写一番,把李蕊儿不喜欢的东西划去,尽量不做或是少做。

改好之后交给月英,让月英明日交代好厨房。

萧玉霆走出书房,想回他的玉竹院,却在走到岔路的时候脚下一顿,鬼使神差地去了李蕊儿那里。

萧玉霆一入玉蕊轩,便看见李蕊儿坐在凉亭里发呆。

待他走近了李蕊儿才发现院子里来了人。

她立刻起身福礼,道:王爷。

萧玉霆坐在李蕊儿身边,道:方才问过素玉我才知道,原来你不喜欢吃河鲜。

是我错了,今日在郡公府,我本想在舅兄面前表现一下的,不料弄巧成拙,让你受委屈了。

见李蕊儿不说话,萧玉霆自顾自道:那鱼子本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便觉得不能独享,想让你也多吃些,却不想适得其反。

总之,以后我不会自作主张了。

听了萧玉霆的一番解释,李蕊儿堵在胸口的郁气这才渐渐散去。

萧玉霆继续道:我已经让月英改了食谱,减了河鲜,加了你喜欢的芦笋、丝瓜、莴苣等四季时蔬,保证以后每天都有你喜欢吃的东西。

李蕊儿抬眸看向他,柔声道:多谢王爷体恤。

萧玉霆沉默片刻,语重心长道:蕊儿,我是个粗人,不懂许多的弯弯绕绕,却也不想亏待了你。

有什么委屈你和我直说,不要让我猜,我猜不出来。

李蕊儿听了点了点头,心中不无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