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 上京的萧玉鸣收到萧玉霆请封世子的书信,当即就心生不满。
算一算时间,萧玉霆竟是刚出了孝期就让李蕊儿有孕。
萧玉鸣目光阴沉地看向王彦臣, 怒道:你送去丰州的那两个蠢货, 空有一副美貌,却没有脑子,连燕王的身都近不了。
燕王刚出了孝期便得一嫡子,正写信向朕请封世子呢。
说着将信扔到王彦臣的身上。
多年的钻营让王彦臣在京城官场混得风生水起, 此时他官拜枢密使, 时常陪王伴驾,深受萧玉鸣宠信。
王彦臣最是明白萧玉鸣的心思, 他道:这是好事啊。
皇上趁着册封世子的机会请燕王妃母子入京,岂不是顺理成章?萧玉鸣沉吟片刻, 道:就按爱卿说的办吧。
十日后, 萧玉鸣派去丰州的天使在一行侍卫护送之下来到丰州萧府。
一大早, 萧麒还在被窝里睡得香甜,李蕊儿、萧玉霆、谢修竹正在膳厅用早饭, 便有前院来传,天使驾临。
一行人立刻放下碗筷,起身到前院相迎。
天使刘福海打开圣旨宣读:燕王燕王妃接旨——一行人立刻下跪接旨。
刘福海继续宣读:听闻燕王喜得麒儿, 朕甚怡悦。
燕王之子萧麒睿智昭俊、天资奇伟,特封为燕王世子, 以绵延福泽,安定家邦。
燕王妃诞下世子有功, 赏金五百两, 银两千两, 布帛五千段, 另有珠宝玉器若干。
天使边宣读圣旨,边有人将赏赐源源不断地抬进院中。
接下来天使说的话却让所有人怔愣当场——朕体恤燕王驻守边关劳瘁,特将世子接入宫中,朕亲自抚育,与皇子视同一律。
念及世子年幼,不忍其母子分离,特请燕王妃一同入京照拂世子。
钦此。
此话一出,所有人皆缄默不语。
刘福海笑得一脸和蔼,道:燕王,燕王妃,这是天大福分哪,还不领旨谢恩?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缓缓站起身,却面色凝重,各有心思。
没有一人接旨。
李蕊儿摇摇欲坠地站不稳,身形一晃,整个人向下坠去,幸亏萧玉霆眼疾手快地将她接住,她整个人便倒在了他的怀中。
刘福海慌张地看过去,喊道:王妃……话未说完,只觉脖子一凉,顷刻间鲜血四溅。
他睁大眼睛,直直地栽倒在地。
只见谢修竹手持滴血的长剑,眸色冰冷地看着地上的刘福海,脸上沾染着他尚未凉透的血迹,看上去阴鸷可怖。
片刻后王府侍卫才反应过来,赵秉以口哨为信,侍卫们齐齐拔剑,随着一声声利刃划过血肉的声音,与刘福海一同前来的皇宫禁卫也瞬间倒地。
李蕊儿被萧玉霆捂住眼睛,感受到她眼眶的湿意,在她耳边轻声安慰:没事了,别怕,我不会让他们带走你的。
说着将李蕊儿打横抱起,抱着她离开血腥之地。
李蕊儿刚经历了一场刀光剑影,身体颤抖着,像只受惊的兔子紧紧攥住萧玉霆的衣角。
萧玉霆将李蕊儿抱回卧房,放到床上,见她双手冰冷,为她盖上被衾,道:我去去就回。
李蕊儿惊惧之下说不出话来,攥着萧玉霆的衣角不让他走。
萧玉霆将萧麒抱到李蕊儿怀里,道:别怕,我马上回来。
李蕊儿看着怀里小小的婴儿,果然就不那么害怕了。
她的儿子还那么小,软软的一团,需要她的保护,她必须坚强起来。
萧玉霆再次回到院中,只见谢修竹俯身跪在地上,道:谢修竹自作主张,杀了天使,请殿下责罚。
萧玉霆将谢修竹扶起来,对着众人道:皇上派来的天使和侍卫,不幸在半路被西戎的细作所截杀。
随后西戎细作假扮天使,意图行刺本王和王妃。
幸被侍卫察觉,本欲捉拿细作扭送官府,不料细作当场自裁,未留活口。
事情你们都听明白了吗?众人齐声道:明白!萧玉霆看向赵秉,道:你好好处理后事,不要留下破绽。
赵秉拱手道:殿下放心,属下一定做得干干净净。
朝廷给的金银赏赐是不能动的,只能让谢修竹当做黑货处理了。
萧玉霆从王府库房中取出银子,对在场的侍卫们说:今日大家剿灭细作有功,各赏银一千两。
大家辛苦了,去喝口酒压压惊。
众人齐声回道:多谢殿下赏赐。
萧玉霆看向谢修竹,让他帮忙派发。
他则回到卧房去看李蕊儿。
李蕊儿神情木然地躺在床上,怀里抱着熟睡的萧麒。
萧玉霆脱去外衣,掀开被子上了床,将李蕊儿母子搂入怀中。
李蕊儿眼角不自觉地流下一滴泪,萧玉霆立刻帮她擦去眼泪。
李蕊儿轻声问:我们以后会怎么样?你放心,有我在,我们不会有事的。
我不会让任何人将你和麒儿带离我身边。
这句话仿佛是给李蕊儿吃下一颗定心丸,她七上八下的一颗心终于安定下来。
*清晨,萧玉霆将醒未醒之际,忽闻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萧玉霆轻身下床,走到门口,低声问:什么事?赵秉的声音焦急地传进来:殿下,杨将军称北方军情告急,请殿下去军营商议对策。
萧玉霆面色微变,道:知道,我马上去。
萧玉霆怕打扰了李蕊儿睡眠,轻手轻脚地穿戴好便离开房间。
到了军营,萧玉霆见杨叔宝面色深沉,其余一干将领也都表情凝重,问:北方发生何事?杨叔宝急道:北狄集结二十万大军出平州入燕京,一路南下。
河东、河北禁军不战而逃。
朝廷禁军兵败如山倒,各路守军接到勤王诏书竟闭境自守,观望不前。
北狄军长驱直入,已经兵临上京城下。
萧玉霆面色一沉,问:燕军有没有接到勤王诏书?没有。
萧玉霆面色又沉了几分,在屋内来回踱步。
杨叔宝的父兄都在蜀地镇守,留守上京的都是一家子的老弱妇孺,他无法承受上京失守的后果。
杨叔宝急道:殿下,将士们纷纷请求跟随殿下入京勤王,请殿下决断。
其余一干将领也都纷纷叩首道:尔等愿追随殿下,请殿下决断!兹事体大,无诏则师出无名,乃帝王大忌。
最坏的情况,即便是成功退敌,也可能会被治罪。
萧玉霆沉吟片刻,道:你们先出去,我需要一炷香的时间考虑。
香案上的烟雾袅袅升起,萧玉霆在屋内来回踱步,一支香很快就燃尽。
萧玉霆走出屋外,对杨叔宝说道:点兵六万驰援上京,明日巳时开拔!杨叔宝拱手道:领命!之后萧玉霆便与将领们在军营里研究行军部署,直至中午,众人饥肠辘辘才各自散去用饭。
萧玉霆坐在椅子上,疲惫地捏了捏眉心。
这时候门外侍卫进来禀告:谢修竹谢公子求见。
请他入内。
谢修竹脸上难得流露出焦急神态,开门见山道:殿下当真要进京勤王?萧玉霆点头。
谢修竹道:殿下难道忘记了,不久前皇上才下旨让王妃和世子入京为质?他忌惮你,比异族更甚。
殿下此去,实在是前路未卜。
萧玉霆沉吟片刻,叹道:不求有功于世,但求无愧于心。
谢修竹继续道:其余各路守将纷纷作壁上观,待燕军和北狄互相消耗,他们未必不会坐收渔利。
萧玉霆语气坚定道:不会,有我在一天,他们不敢。
谢修竹见萧玉霆神情笃定,知道他心意已决,于是拱手道:谢某愿一同前往。
萧玉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明日巳时大军开拔,你做好准备,到时随我一起出发。
*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李蕊儿正在家中哄萧麒睡觉,刚把孩子哄睡,便听到赵秉焦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王妃,军营里传来消息,京城有难,殿下要率军勤王,没时间与王妃道别,让王妃不要挂念,照顾好自己。
李蕊儿听后,面色微动,随即镇定地问道:王爷何时出发?明日巳时。
李蕊儿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赵秉沉默片刻,犹豫着开口:王妃是否会去为殿下送行?我会去的,不过先别告诉他,以免扰他心神。
赵秉点头应是。
次日李蕊儿起了个大早。
她来到厨房,找出五谷杂粮,打算凭着印象做五合饼,准备让萧玉霆带在路上吃。
她还记得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她在百花宴上第一次吃到五合饼。
她问萧玉霆怎么做,他逗她说,想学做这个,就先做萧家的媳妇。
到现在也没有人教她,她只是凭着记忆做出来,不知道对不对。
李蕊儿将小麦、红豆、胡桃、花生、芝麻研成粉末,加水加糖加盐,和成面团,揪成一个个面剂子,团成饼状,放入蒸笼。
蒸熟之后,李蕊儿尝了一口,和印象中的味道差别不大。
希望萧玉霆能喜欢。
萧玉霆和将士们安排好行军部署,让众人解散各自准备。
这时候谢修竹在萧玉霆耳边说着什么。
萧玉霆来到偏厅,看到李蕊儿带着食盒等他,一旁的素玉怀里抱着萧麒。
萧玉霆看着睡得香甜的萧麒,忍不住伸手戳了戳他肉嘟嘟的面颊。
素玉问道:王爷要不要抱一抱世子?萧玉霆摆手道:不了,我身上有寒气,别过给他。
萧玉霆按着李蕊儿的肩膀,道:抱歉,要让你一个人带孩子了。
李蕊儿将食盒打开,拿出一块五合饼,柔柔一笑,道:我为王爷做了五合饼,王爷尝一尝吧。
萧玉霆将五合饼拿在手中,一口咬下去,半个饼就没了。
李蕊儿笑着将茶杯送到他嘴边,他则就着她的手将茶喝下去,笑道:好吃。
京城危在旦夕,萧玉霆临危受命,没有时间酝酿离愁别绪。
这一次,李蕊儿眼中没有了泪,也没有了怯懦,她有更重要的责任。
若是她不坚强,就无法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儿子。
集结的号角响起,萧玉霆要出发了。
李蕊儿眼中蕴着水汽,道:我们不耽误王爷正事了,祝王爷旗开得胜。
萧玉霆压抑着不舍,低声道:好好照顾自己。
李蕊儿点点头,淡笑着转身离开。
六万精骑在城外整合完毕,口中高喊拱卫京师,护我山河!声音浩荡响彻群山。
将士们策马扬鞭,激起滚滚烟尘。
萧玉霆骑上马,总觉得有人在默默地注视着他。
下意识转过身遥遥一望,见城墙上空空荡荡,只有屹立不动的士兵,看上去威严肃穆。
萧玉霆调转马头,策马而去。
此刻,城墙一角的李蕊儿探出头来向远方注视许久,直至大军卷起的烟尘消失不见,她才听到素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姐,外面风大,咱们回家吧。
李蕊儿扶着素玉的手走下城楼,这才发现她的双手微微颤抖,她走了几步,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