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这就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程序,更何况这还是他们第一年出来,要是不回去实在不太好。
还要半个月就过年了, 你们都怎么想的?要不要回去过年啊,要是回家就得准备了,不然可就赶不上了。
陈因意算着日子, 在还有二十天的时候,让下人通知了全家人。
这不, 一大早全家人就聚集到了桂花巷,等着老太太的吩咐。
那过年肯定得回家啊,这里也不是咱们的家啊, 何况还要回去祭祖呢,这怎么能不回去。
李文云第一时间出来说道。
就是啊, 咱们还得回去祭祖呢,大年三十, 初一,这不回去怎么能行呢, 而且大哥还在家里呢。
李文青也是点头道。
李文步扶着陈氏,有些许的纠结,这, 玉娘的肚子都那么大了,这一路上的颠簸怕是对孩子不太好?这能有什么, 不是才六七个月吗?马车走稳一点就好了,陈芳扶着肚子,倒是皮实得很, 点点头也是十分赞同自家男人的话, 这不碍事吧?要不咱们找个大夫看一下, 要是可以的话,咱们再回去?要是不行的话,二房留在府城里过年也不是不行。
毕竟个人体质不一样,陈芳知道有些人就是胎像不稳,容易滑胎,所以也不敢用自己的身体去度量陈玉的。
陈因意看着她冒着尖尖的肚子,也是心有戚戚然。
她自己是没有怀过孕,也不知道怀孕是怎么样的感受。
看陈芳的话,倒是一点也不受影响,但看这个二儿媳妇的话,好像个金娃娃一样,也挺怕出事的。
二房对这一胎十分看重,那是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万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小芳说得对,还是请大夫来看一下吧?要是实在不行,你们在府城里过年也成,不是什么大事,陈因意点点头道,要是能行的话,早一点出门更好,慢慢走就行。
除了二房不确定,其他人都是理所当然的要回家,就连李明珠,也早早的做好了准备,把方子和菜谱给张玉书,就等着收尸东西回家呢。
二房请来了大夫,不单是给陈玉看,也给陈芳和全家人做了个体检。
老太太年纪大了,以后饮食和休息还是要多加注意,切记不可再多思多虑。
老大夫捻着胡须说道。
这个老大夫,给李家全家都看过了病,李文云的病情,陈因意晕到都是经过他手的,对李家的健康情况十分了解,尤其是老太太的,几乎是一个月来看一次。
陈因意沉默地点了点头,这具身体情况越发的不好了,她总觉得撑不了多久了。
没事,老太太的身子骨还算建壮,以后好好注意就行了。
看着气氛逐渐的凝固,老大夫及时出来解释道。
李文青几兄弟憋着的呼吸,总算是可以喘气了,生怕就听到了他娘的噩耗。
两位夫人的胎相很稳,只要路上不颠簸,想要行车也是可以的,不过车厢最好垫软和一点,平时注意着便行了。
听着大夫的话,陈芳也松了口气,主要是她半年没有回去了,也想要回去看看弟弟妹妹们。
这半年来,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挨欺负,要是没有银子了可怎么办?虽然知道李文青有送过钱回去,但她也了解自己的弟弟,肯定是没有接受的。
指不定现在冬天连个棉衣都穿不上呢。
越想陈芳就越着急,恨不得明天就回到王家村去。
不过该准备的年货,该收拾的东西也同样没有落下。
一家子都是从府城回去的,作为衣锦还乡的代表,尤其还碰上过年这样的大日子,当然得做好礼节方面。
府城的特产,米面粮油,给各家的腊肉礼物等等,全都要采买全。
二房最近以肚子里的孩子为主,三房也是怀孕加工作,尤其是李文青,还要在过年前和下面县里的店铺交接,准备好更多的货物。
李明珠更是不用说了,她和张玉书合作的火锅店才刚刚开张,本来就宾客满朋,自己最近又准备回家,各种事宜忙得那个脚不沾地。
唯一还算是有空的,只有李文娇和李文云两兄妹了。
哦,还有李明盛和李明燕两个小的,不过这两个不用人照顾就不错,想要帮忙还早得远呢。
青松书院放假,李文云也闲着在家,不过他对这些东西也不熟悉,也不想出去跑,整天就呆在家里看书,然后看着两个侄子侄女,教他们读书识字。
李明盛,你怎么那么笨,这句话都说了多少遍了,明燕都能背下来了,你怎么还在咿咿呀呀的啊。
李文云扶额看着欲哭欲泣的李明盛,气得想把书扔到他身上。
但想了想,又觉得这是在侮辱他手里的书,只能狠狠地敲了一下对方的头。
小叔,你不要再打我了,再打会更加笨的。
明燕会就会吧,我又不是她,干嘛要和她一样,李明盛偷偷地瞪了一眼李明燕不服气道,学得再厉害也不能去科举去读书。
旁边的李明燕听着,捏紧了手里的草稿,黑黝黝的眼珠子定定地看着他,吓得李明盛瞬间闭上了嘴巴。
李文云拿着他们的作业挨个批改了,不由得赞叹,怎么家里的女人就是比男人厉害呢?这几个小的,都是男的比不上女的。
陈因意最近不知道为何,变得嗜睡了许多,有时候醒来也是一副茫茫然的样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明珠不得不挑起了大梁,接过家里采买的担子。
三四车的东西,给家里带的特产布匹等,还有给几个侄子侄女的新年礼物,拿着陈因意列出来的单子,李明珠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小姐可是觉得麻烦?被忍冬□□过的春草察言观色着,发现了她的不耐烦后,立马上前小意道,这个听说在大户人家是小姐们,和太太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家里边的送往迎来,给下人的奖赏,铺子的盘账,林林总总的都要掌权人过目。
老夫人把这个差事交给您,肯定是信任您想要锻炼您呢,要买什么,老夫人都给钱和单子,您在店里都做得那么厉害,咱们只要照着来,肯定也行。
这可是个好机会,日后小姐您成家了,肯定也能第一时间学会这些。
不得不说春草的话说到李明珠的心坎上了,一想到这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们的必修课,她干起来就无比的有干劲,什么不耐烦统统都不见了。
李记茶点的生意到了年节就不太好,尤其是这种大型的节日,因为各家的小姐太太们都要去应酬,想要出来放松自然也没有时间,索性的,李文娇就关了门,放出过完正月再开门的告示,专门打理家里的事物。
因为开了茶点铺子,认识的人也变得多了,李文娇在府城里也算是交到了几个好朋友。
更重要的是,她对来往的客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哪家有钱,哪家是做生意的,哪家是当官的,店铺在哪里等等,她全都如数家珍。
所以拿到陈因意给的单子后,她也不用费心费力的府城去找,直接往自己认识的店铺去,不单照顾了客人和好友的生意,还给自己拿了折扣,并且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明珠,你真的要会老家过年啊?府城过年可热闹了,不留下来看看吗?陈记银楼的千金陈雨燕不舍道,你回去了什么时候才回来,没有你都没有人和我说话了。
我爹给我定了亲事,你可一定要赶回来参加啊。
这是李明珠来这里交的最好的朋友,看着好友不舍中又带点幸福的样子,羡慕地点点头承诺道,你放心,我肯定回来。
我们还要回家祭祖呢,不能不回去。
大概过了元宵就回来,肯定能回来看你成亲的。
李明珠和她说着话,忽然陈雨燕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神神秘秘地拉着人,凑到了耳朵边小声道,你和我一样大,你们家里是怎么打算的呀?你可千万不要嫁回村里啊,不然以后咱们再见面可就难了。
李明珠一愣道,怎么会,我娘说让我自己挑呢,不会嫁回村里的。
李明珠说着,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吴家那个祸害,还有对自己避之不及的媒人,有些咬牙切齿道,我打算找个好看的书生,等我哥上学了就让他给我找,我才看不上那些惦记着我钱,还看不起我的人呢。
陈雨燕听着,眼里漏出了一丝同情,自己这个怎么就摊上了那么个祸害呢,搞得现在在府城都找不到好的亲事。
没事,要是实在不行,咱们就到县里去找,我看戏文里就写了,好多穷书生都是父母双亡的,读书困难的,咱们帮了他们,他肯定愿意娶你。
陈雨燕安慰道。
然后又想起了什么一样说道,唉,听说那个风月公子到京城里考试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当状元,要是当了状元,以后可就能当官了。
还长得那么好看,除了穷一点,就知府家的公子也比不上了吧?就是不考上状元也能当官啊,他都是举人了。
李明珠随口道,我哥哥说了,当了举人就有选官的资格。
两人在讨论着沈孟月的前程,好奇着什么样的姑娘才能配得上他,还给李明珠出了去哪里才能找到贫穷但有潜力的书生。
而被惦记着的沈孟月,却因为自家老师身陷囫囵,差点连李文云都被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