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三人好说歹说, 商量了半天,最后还是把半个家当给背上了。
他们过一条条熟悉的小路,在天蒙蒙亮走到日头正中, 才披着一身的汗水来到王家村。
李家在王家村里多显眼啊,家里有什么人,有什么亲戚, 那村里人记得比他们自己还要清楚。
所以兄妹三一进村,就被好事的村民给认出来了, 看着他们沉甸甸的背篓和箩筐,不知道有多羡慕。
要说这李家三媳妇也是个有福气的,能嫁给李家三郎就不说了, 嫁过来不到一年就怀了孩子,家里的弟妹原先看着是拖累, 现在看倒是个个都那么懂事,哪次来都是满当当的, 帮着忙前忙后。
哎哟,对, 听说他们家最小的那个男娃还在我们村里的书院读书呢,成绩也是顶呱呱的,好几个夫子劝他到县里去读书呢。
以后说不定也是李家四郎那样的人物。
哎, 陈家小弟你们这是来看姐姐吧?那天回来我们看了,养得那叫一个福气, 这嫁到李家来啊,还真是嫁对了。
等明年,你们就能当舅舅抱外甥了。
好事的大娘们笑道。
陈家豪几兄妹闻言, 脚下的步伐更加快了, 不过也不忘给几位婶婶投去感激的笑容, 谢谢大娘们啊,等我姐生孩子了,肯定要请大家来喝一杯。
说着抬脚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身后的人怎么议论,几人是听不到了,抬着东西到李家的门口的时候,就见挺着大肚子的陈芳,早早就候在了门外,一见他们过来赶紧出来迎接。
这么大的雪,你们这么急着过来了,实在不行等我们年后回去也行啊。
陈芳心疼地看着被担子的压弯的弟弟妹妹们道,来就来了吧,怎么还带那么多东西,你们自己是不要吃了?我在这里可什么都不缺。
不缺那是你自己的事,是姐夫做得好,但这是我和弟弟妹妹们的心意,哪里是缺不缺的事,陈家豪摸了一下额头的汗道,咱们家里还有呢,今年托姐夫他们的福,家里过得很富裕。
这些都是我们上山捡的,自己养的,就等着在外甥和你吃呢。
陈芳心疼得不行,知道这是弟弟们给自己撑腰长面子,怕她在李家被欺负呢。
她嗔怪地拍了他一下,看着陈家豪身后的两个孩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见他们却是穿着保暖的新棉衣,小脸也圆润了不少。
看得出来最近过得不错。
小孩过来,第一时间是去给老人问好。
见着一个个乖巧懂事的孩子,陈因意的那个心哦,感觉慰贴极了。
脸上笑意都没有停过,整就一个慈祥到不行的老太太。
好好好,你们姐弟几个也好久不见了,趁着这个时候多聊聊,陈因意给人一人抓了一把瓜子,扭头和陈芳说道,带小弟小妹们回你院子去说话吧,咱家里人多眼杂的,他们也不习惯。
陈芳感激地点点头。
她弟弟妹妹这个时候过来本就不合规矩,是婆家和男人心疼她才让来的,那能还在正院子里显眼啊。
而且他们姐弟几个那么久不见,确实是有话要私下说。
她婆婆这样做,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带着弟弟妹妹回了自己的院子的陈芳,一路上都激动得不行,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乖巧懂事的,心里的愧疚总算是散了一些。
看到你们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她摸着妹妹的头,一边打量比自己还高的大弟问道,我叫你姐夫给你们带的银子,你们都不肯要?那是哪里来的钱买衣裳和吃饭?自家有多少田地,弟弟妹妹那么小,能赚钱的方式有什么,她不用想都能知道。
所以她才怀疑,几个弟弟妹妹是怎么生活的,生怕他们走上了什么歪门邪道。
姐,你放心吧,我们几个现在就是在家里种辣椒,养鸭子都能赚不少。
这些东西只要一拿来,亲家大哥就会给我们收,马上就能拿到钱,可方便多了,陈家豪笑着,漏出了两颗小虎牙,咱们现在不说天天吃肉,就是隔三差五也能吃上了,还攒了不少的钱呢。
陈芳一听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真的是这样?要是我一会找大哥大嫂问了,不是这样,你们可被我打断腿去。
那自然是,陈家村和王家村的人都知道呢。
而且咱们家的地,姐夫也找人去要回来了,现在能种的可不少,辣椒这些东西又好种得很,比种庄稼还要赚钱呢。
姐,你就放心吧。
陈家豪拍着胸脯保证。
剩下的两个小的,也是抱着陈芳的大腿摇晃道,是呀是呀,我们都有乖乖听话,每天都和大哥一起干活,种的辣椒都可好了,能赚很多很多钱,可以买肉和粮食吃,姐姐你就放心吧。
放心吧。
姐弟几个,就嘻嘻哈哈地说着这半年来彼此的生活,交代了一些他们的情况,陈芳知道自己弟弟妹妹们是过得真的好,心里很是感激。
不说别的,就说他们家的地、村里人对几个孩子的关照,那不都是看在李家的面子上吗,不然以前怎么没有那么热心肠?正是因为如此,陈芳才更加的感激李家。
咱们能过得那么好,少不了李家的帮衬,尤其是你小弟,还能在王家村的书院里读书,那都是来之不易的,咱们得学会知足和感恩,不能做那白眼狼的事啊。
陈芳教育着自家弟妹道。
陈家豪狠狠地点了下头,放心吧姐,我们都知道的。
咱们种的东西,买的价格啥的,都是和大家一样。
有人要那坏的来让我们帮忙,我们也是不同意的。
要是有人对李家不好,我们肯定第一个不同意。
那就成,你们懂事就好,你们过得好,我比谁都开心。
那肯定啊,你们我们的姐姐。
不说我们,你在府城待得好不?你怀了小外甥,是不是很辛苦呀。
还好,在府城都不用干活,家里请了好几个下人,只要看看几个小的读书写字就成。
比咱们娘怀你的时候要好得多了。
陈芳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看了一眼比自己还高的弟弟问道,你也长大了,家里既然也能赚了钱,也要慢慢考虑自个的婚事啊。
要是有看上的姑娘,可要告诉姐姐,我让人提亲去。
说着陈家豪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没有呢,我这都忙着家里的田地呢,哪里看上什么姑娘。
而且咱们家那么穷,那个姑娘肯嫁过来啊。
等我跟姐夫赚了钱再说吧,小弟还要读书呢。
先生说他读书很厉害,建议我们送到县里去,以后说不定能考上秀才举人啥的呢。
说起弟弟的前途,陈家豪显然要激动得多。
陈家荣眼睛也亮了一些,不过转而又黯淡了下来。
他知道自家的情况,要是想要继续读书,肯定还是要这个长姐帮忙的。
但长姐已经嫁出去了,就算是能帮忙,也是借着婆家。
这给她造成多不好的影响啊。
陈芳一听却是喜不自胜道,这是真的?家荣读书真的那么厉害?要是这样子那肯定要送到县里去读啊!这么也不能被耽误了。
见识过李家早早就把孩子送去书院,好书院的陈芳,深深知道一个好书院的重要性,和早早就接触好老师的重要性。
自己弟弟有这个天赋的话,怎么也不能浪费啊。
你要是真要这个天赋,说什么姐姐也让你到好书院去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让你去读书,陈芳摸着自己的肚子,嘴里直呼老天有眼,要是你们能有出息了,咱家能出一个读书人,爹娘也能安心了。
什么砸锅卖铁的?咱们家干什么大事吗,还要砸锅卖铁的?恰巧李文青进来,一眼就看到了院子里在神神道道的妻子,不由得问了一句。
三郎,是家荣。
书院里的先生说他读书有天赋,我就说要是真的有天赋,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去读书。
陈芳一见是自己的男人,连忙把刚刚的话和他说了一遍。
李文青一听完,看了一眼淡定的小舅子道,我还说是什么事情呢,不过是去读书而已,哪里就用得着砸锅卖铁了?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姐姐还是我妻子,是我孩子的娘亲。
这多亲近的关系啊。
要是没有钱也就算了,咱们家也不是差钱的人,就读书拿点费用也不肯出不成?以后你考上官了,我们不也跟着沾光吗?李文青说道。
他妻子娘家这几个啊什么都好,就是分得太清了,半分便宜都不肯沾他们家的。
不但不肯沾,还拼命拿过来。
要他说,这固然是有骨气会做人懂事。
但也真的有点傻。
他要是这样的有钱的亲戚,早就巴巴的贴上来了,管人家怎么想的,把好处拿到了才是真的。
李文青的这一番话叫陈家兄弟几个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才刚过十岁的陈家荣更是小大人似的鞠躬道,亲戚归亲戚,但无功不受禄。
相互扶持是应当的,但也没有伸手就要的道理。
先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人要有底线。
所以姐夫能帮助我们,我们很感激,但不能白白要你的。
哪怕是姐姐的也一样,你们赚的钱也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
只是我们家现在确实供不起我读书,所以需要用到的钱,还需要姐姐姐夫帮助,但该打的欠条和借据也是不能少的。
才十岁的人,一本正经的模样把李文青给逗笑了。
笑过之后,又无限感慨。
都是读书人,怎么自家的弟弟和别人的就差那么远呢?要是他弟弟,这不得认对方当亲爹去了。
想着感叹地摇摇头,不过对于陈家荣读书的事,他还是放在了心上,找时间和李文云说了一下,让他去帮忙问问那些先生,陈家荣的天赋如何,能不能帮忙把陈家荣送进他之前就读的书院里去。
临近年节,年后自然是要去看望各位先生的,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李文云就答应了下来。
时间过得飞快,陈家兄妹背了一大堆东西过来,让王氏就着新鲜的猪肉安排了满满一桌子的菜,硬是让他们留到了二十九才放人回去。
来的时候是背着满框的东西,回去的时候也是背着满框的东西,沉甸甸的,让兄妹几个手足无措极了。
婶子,你要是再给我们装,我们可就拿不回去了。
那么多的东西,哪有人走亲戚是这样的,出去人家不得笑话死我们。
陈家豪拦着箩筐,死活不让王氏放东西进去。
陈芳也在旁边拦着道,是呀是呀大嫂,几个孩子就是来看看我的,这怎么还大包小包的拿回去呢,这像什么道理。
王氏瞪了他们一眼道,这当是单给你们一家的呀?我们每一房都有,都是娘给准备的。
现在让他们几个小的拿回去,你初二回娘家就不用拿那么多了,这怀着身孕呢,一点也不懂事。
王氏这一说,既是怀孕又是老太太的,直接把姐弟几个给堵住了。
愣是又给了她塞东西的机会。
什么鸭子猪肉,干果点心,布匹衣裳,这丰厚的程度哪里是回娘家走亲戚,人家下聘礼都没有这么多的。
这也越发的体现了陈因意的大方,听到几房都有,也是一样的东西后,躲在自家院子里让丫鬟来打听的陈氏,心里瞬间就平衡了。
娘这事做得倒是大方,每房给的都是一样,还有那么多东西,咱们几个以后回去,也不用挨嫂子们嘲笑,给脸色看了。
陈氏也是摸着肚子道。
虽然她家里的爹娘和哥哥都待她不错,每次回家都欢迎得很,也招待得很好。
但是嫂子们可是明里暗里的嫌弃过自己不带东西回娘家。
现在这些东西,也算是帮自己找回面子了。
想起了自家娘家爱,陈氏就想起了之前和自家男人做生意的哥哥们,心里突然就心虚了一下,问道,我哥那边,后边你有寄过银子回来吗?之前亏的银子估计是家里的所有积蓄了,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种点辣椒这些?不然怕是挣不到钱。
李文步压根没有想起过这件事,尤其是到府城开店,陈氏怀孕了之后。
满心都扑在了店里和妻子身上,怎么可能会想起给钱,和让他们种什么的心思。
一看李文步的这个神态,陈氏就知道了。
她顿时充满了对自家哥哥和爹妈的愧疚,家里亏了那么多钱,还少了毛驴,也不知道今年得多辛苦,都怪我都没有注意到,要是能给他们送点钱回来,或者让他们种点赚钱的东西就好了。
陈氏怀孕了之后就变得敏感爱哭了很多,以前才不会因为没有给娘家钱哭呢。
李文步显然要是知道自家妻子的这个毛病,连忙安慰道,这附近的家家户户都会养鸭子和种辣椒,岳父母他们肯定也会种的,你不要太担心了。
实在不行,我们这次过去就给点钱他们好了。
做生意本来就是自负盈亏的,总不能因为我们有钱就要全出吧?岳父母不是这样不讲道理的人,你放心吧。
陈家确实是明白道理的人,但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心里不可能不埋怨,尤其是知道自家女儿女婿在府城里吃香喝辣的,还买起了下人伺候,那个心呀,叫一个拔凉。
大年三十,按照这规矩去祭祖守夜,第二天就是各家来串门问候。
自从李家发达了之后,来拜年的人那叫一个络绎不绝,全村比陈因意辈分低的全都来了。
陈因意也不嫌烦,全都欢迎得很,尤其是今年乖巧的女娃娃来得特别多,一个个的都懂事得很,让陈因意抓瓜子、发红包的手都没有停过。
脸上更是笑意不断。
来,三妮,快点给你李奶奶磕个头,要不是你李奶奶建这个书院,还给你们出奖学金,让你们女娃娃也能去读书,你现在指不定成什么样呢,哪里还能读书识字的。
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进来,呼啦啦的介绍了一圈,小姑娘就扑通一声,结结实实地给陈因意嗑了好几个响头,谢谢李奶奶,祝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
哎哟,哎哟,这是做什么,穿着那么漂亮的新衣裳可不要弄脏了,陈因意虚抬着手让人起来,然后抓起一把瓜子塞到她手里,拍了拍叮嘱道,你们能好好读书,就是给奶奶最大的回报,要把自己过好来,才不愧于你们读过的书。
知道了,谢谢奶奶。
小姑娘激动地看着上边的老人,眼里满是敬佩和感激。
和三妮一样的小姑娘很多,偶尔也有不少的男孩子。
不过要说感激最多的,还是女孩子。
陈因意过年的这几天在家里就跟那个吉祥物一样,谁来都笑眯眯的迎进来,然后接受他们的磕头和祝福,自己再回一句,尽到长辈的义务。
直到年初二,各家媳妇开始准备回娘家了,李家才开始没有那么热闹。
李家老太太唯一的一个女儿还是没有成家的李文娇,所以没有闺女回门,但是几个大的都要和媳妇一起回去。
索性该准备的东西,陈因意和王氏都准备好了,不至于手忙脚乱。
原本回娘家是件高兴的好事情,各房都开开心心的准备着。
只是二房那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忽然就听到了一声嚎叫,然后就看见了李明盛和李明燕两人黑灯瞎火的跑到了正院来。
哇哇啊!我不要和他们去外婆家,我要和奶奶在家!李明盛拉着李明燕来到陈因意的房门前使劲拍着门喊道。
李明燕也仅仅拽着她哥的手,小脸一片煞白。
陈因意刚刚躺下呢,冷不丁的听到这一声,吓得人都机灵了。
好在旁边还有个陪床的小丫鬟春草,第一时间就起来点灯,给老太太找鞋子,把人扶起来穿好。
老太太别着急,是盛小少爷和明燕小姐,他们在外边找您而已。
接着些微灯光,春草看到了外边的人,一边服侍着陈因意一边宽慰道。
陈因意更加心慌了,不过是这具身体年纪大了遭不住想要早点休息,想着这是在自家里下意识的放松,没有关注到这两个小的到哪里去而已,竟然就半夜来了个嚎叫,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快速地裹好了自己,春草也机灵地出去开了门,于是就见这兄妹两跑进来,就着一点点灯光,一人抱一条大腿,把陈因意抱得严严实实的。
奶奶,我不要去外婆家,不要和他们一起住!李明盛在大声说着,李明燕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看那眼神也知道是赞同她哥的话的。
怎么了,有什么事和奶奶说,这大晚上谁又怎么了?是爹和娘,说明天要去外婆家,让我们不要说话吵到弟弟睡觉,还想打妹妹,说妹妹打碎了杯子是不吉利的。
可是那个杯子明明是娘自己弄掉的,我说了他们还不信,想要打我们。
李明盛叽里呱啦地说着,陈因意听得脑子一抽一抽的,总算是把事情给捋清楚了。
所以这是陈氏自己做了好事,然后还按到一个小姑娘身上????这是当娘的吗,他们到底是在想什么?陈因意瞬间气极,恰好李文步追到门口,她一个拐杖就扔了过去,你们夫妻两脑子有泡吗?这大晚上大过年的,还给孩子找什么麻烦。
你们不待见就要见,放我这边养得好好的,招惹他们做什么?娘,李文步冷漠地看了一眼两个孩子,转头和陈因意道,这过年过节的,他们也该去看看自己的外公外婆吧?不然像什么话。
我就是看他们一天到晚都在你这边,这才找他们过去是一下的,谁知道两人一个跟锯嘴葫芦一样,问什么都不说。
一个跟那个猴子一样,说一句就上蹿下跳的。
他们娘还怀着弟弟呢,叫拿一杯水都拿不了。
你说这么没有规矩,是不是该教育一下?更何况这是我的孩子,我想要打骂他们不也得乖乖听着?哪家孩子像他们一样,被你养得翻了天。
别的不说,李明燕的性格人品,陈因意是可以做保证的。
就连李明盛这个小胖墩,经过这一年的教导,早就和妹妹冰释前嫌了,开始改变自己,纠正怀习惯,怎么可能像他说的那样不懂事!奶奶,他撒谎,我没有到处乱走,妹妹也没有端不好水,明明是娘没有接稳才掉的!李文步一说完,李明盛就大声的反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