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北方少海鲜, 一旦过去就是供不应求。
据说张玉书的酒楼,知道他们要来岭南做食物的生意,就早早的预定了。
李明珠不单是想要做海鲜生意, 还想要做水果生意。
都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想而知南方在水果在北方有多值钱。
只是苦于运输条件, 不知耗费多少人力财力才能将一捧荔枝送到盛京。
但是自从李明珠学会那个技术后,她就知道这都不是个问题, 只要自己运用得当,到时候赚钱不过是最简单的事。
作者有话说:叔侄两个咬咬牙,最后还是强撑着下了地,让人收拾了一番去赴宴。
惠香楼,岭南钦州最豪华的酒楼,是当地富豪会客的不二场所。
一进门,李明珠和李文青就看到几个黑黑瘦瘦的小老头,正中间坐的则是两个中年妇女,全都坐在里边掰螃蟹,吃得津津有味。
一时间,李明珠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包间,忍不住退了一步回去确认位置。
哎哟,这就是临安府来的两位李老板吧?快进来快进来,你们来的巧,今天正好有从深海里捞上来的大闸蟹,快来尝尝鲜。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小老头抬头招呼了一下,手也不停地掰着蟹腿,说完马上又低头啃起了蟹腿。
是友谊商行的各位老板?李文青不确认地问道。
哎哟,你说你们北方来的就是眼神不好,这还有啥好不认识的吗?为首的老头用随身带的帕子擦了擦手,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桌上的美食,才说道,就是我们,友谊商行的六家商号。
这些可是我们这边难得的时鲜,还是先吃完了再说吧。
他旁边的那个妇人说完,直接起身拉着李明珠坐下了。
然后跟上来的小厮,便十分迅速地把碗筷摆放好,还用一个托盘托着几小碟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放到他们跟前。
这些都是吃时鲜的必备,有酱油、鱼露和醋,还有香葱、酸橘子和香菜,你们可以试试看,调一个自己喜欢的口味。
妇人说着,就用一个空碗在他们做了个示范。
只见她每样都舀了一点,搅拌搅拌混合到以前,用筷子沾了一点尝了下味道后,便满意地点点头,把它放到了李明珠面前。
小李老板,你也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这是我最喜欢吃的。
这一番操作把李明珠两人看得一愣一愣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友谊商行的人如此特立独行。
这谈生意,一上来竟然不是寒暄而是招呼人吃饭?也不是,打招呼也是寒暄的一种,只是他们这个姿态是不是过于豪放了?而且,似乎对于她这样一个女子来做生意习以为常,并没有什么异样。
这在北方是难得的,就像她做生意,虽然不是说不行,但外界的眼光还是很异样的,颇有一种女子不在家里做事,反而出来抛头露面,实在影响不好的感觉。
但是在岭南这边就很少见,李明珠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好像那些做小摊小贩的,女子并不比男子少。
现在再看友谊商行,七个老板里就有三个是女子,这也可以说明在岭南,女子做生意平常得很。
多谢,李明珠观察了一下他们的穿着打扮,顿了一下开口道,早就听说娄老板是个会吃的,您调制的东西,肯定也是美味的很,是小女子有口福了。
娄倩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忙把人拉到自己的身边招呼道,哎哟,看来小老板也是个懂事的人,来来来,和我们这些女人家一起坐。
那些大老爷们一个个跟饿鬼似的,好吃的都被抢完了。
说完,毫不客气地把小二刚拿上来的一盘子虾蟹端到她们前边,一点也不犹豫地直接上手,给李明珠演示怎么吃这个东西。
哼,我们不跟你们这些女人计较,这东西就是要大口大口的吃才有意思,那能跟你们一样,慢吞吞的,都给放凉了。
山羊胡子老头见娄倩这样说,气得吹胡子瞪眼的,自己也把李文青给拉住,伸手就拿了一个螃蟹塞到他手里,最里边还不停的嘀咕道,你可不要相信了这老娘们瞎说,吃得比谁都狠,先抓紧把放到自己肚子里才是真的。
说着,也不管李文青是不是会吃这个东西,自己又埋头啃了起来。
一时间,包间里竟然只有啃螃蟹的咔咔声,听不到任何交谈的声音。
李文青有意想要客气几句,奈何人家吃都来不及呢,哪里来得及给应答他。
在这样的氛围下,叔侄两也只能入乡随俗了,狠狠地吃上了一顿美味海鲜。
不得不说,这刚从海里捞出来的东西味道就是鲜美,这是他们平时买的干货怎么也比不上的。
更不要说这样新鲜的大螃蟹,在北方有钱也买不到。
托他们的福,叔侄两个吃了个肚饱。
到岭南后得的水土不服,吃什么吐什么,也不治而愈了。
另外李老板不远千里过来,还带了你们家的鸭子辣椒过来给我们,实不相瞒,你们家的东西确实是好吃,我们都非常喜欢。
酒足饭饱,何老板摸着自己的小肚子打了嗝道,不知道你们想做哪些生意?这要是珍珠香料一类的,我们这里可是没有多好的货,怕是要让你们失望了。
这珠宝的生意我们也吃不下,来找各位自然是看上各位的能力,不说别的,单单是在钦州这个地方,有哪家商行比得上各位?李明珠赶紧正色道,我们过来自然是要谈生意的,这生意嘛,自然是双方都有意才能谈。
实不相瞒,我们找到各位,一是因为各位的能力在钦州是举足轻重的,二是我们的财力也做不了大的,三便是各位的口碑在岭南也是出了名的。
我们和那些大商号比不上,但做生意上尽管放心,对货物要求只要过关便可,重要的是打开那个店铺,做有钱人的生意,而不是做贵人的生意。
这就是李明珠和李文青商量后的定位,海商固然赚钱,但是大家都把目光放在奢侈品上了。
做的一般都是珍珠、香料、宝石、象牙、琉璃之类的,或者是把自己的茶叶、丝绸、瓷器卖出去。
而这些对于李家来说都负担不起,所以他们打算做些海货,还是先从食物上入手。
从海边运些海货到北边去买卖,他们家的东西就运出去卖给别人。
而友谊商行就是这个桥梁,替他们做买卖运送的人。
听完他们的想法,友谊商行的几位老板都商量了起来,感觉这些个可行的交易。
不说别的,李家的东西味道确实好,就算不是运到海外,他们自己吃也十分不错,在岭南的销路应该也是不愁的。
至于李家要的海货,那就更加简单了,钦州什么都不多就是渔民多,只要他们和村里的渔民商量一下,说要收购什么样的海货,第二天就能送到。
至于他们从海外带回来的东西,李家也要,只是不像其他商人一样,专门收购这些的,而是准备挑选一些次等品回去销售。
这做生意的,尤其是来岭南进货的商人,哪个不是想着要拿最好的?这样拿回去了才能多赚一点。
像李家这样,专门挑不好的来拿还真是少见,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这也算是各取所需,尤其是对友谊商行来说,李家的这个行为简直是在帮他们处理次等品,让他们减少损失。
你们要是真的收次等货的话,这个价格倒是好商量,就是你们说的海货,我也保证能给你们找最新鲜的,最好的来。
何老板是友谊商行的领头人,他们商量过后由他来定音,不过他也有他的顾虑。
东西我们可以给你们找,也能保证是最好的,只要契书上按照你们说的来,我们保证能做到。
不过这事也不怪我没有事先提醒你们,这些海货味道是好,在北方也稀奇得很,但是这千里迢迢的,你怎么送回去,这可是个大问题。
死了的晒干了味道不好,活着的又费心费力,赚来的钱肯定是比不上做香料生意的,你们自己可要考虑好。
显然,要是直接签了契书,这无疑是对友谊商行最有利的。
但他们还是提醒了李家,把利弊和他们分析了。
李明珠点点头道,实不相瞒,我们就是考虑到这个才去做这个生意的。
这个生意之所以没有人做,不就是因为难嘛?没有人做的东西,我们做起来了才能赚钱不是?至于怎么运输活的海鲜,这个就不需要几位老板考虑了。
非常感谢几位的好心,只是我们李家也有自己的方法,肯定不会让自己亏本的。
要是在以前,李明珠肯定是不敢想这个,但是自从过年她在她奶手上学了个技术后,就不担心运输的问题了。
至于运回去怎么卖掉,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先不说北方少海鲜,一旦过去就是供不应求。
据说张玉书的酒楼,知道他们要来岭南做食物的生意,就早早的预定了。
李明珠不单是想要做海鲜生意,还想要做水果生意。
都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想而知南方在水果在北方有多值钱。
只是苦于运输条件,不知耗费多少人力财力才能将一捧荔枝送到盛京。
但是自从李明珠学会那个技术后,她就知道这都不是个问题,只要自己运用得当,到时候赚钱不过是最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