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29 章

2025-03-22 07:34:09

沈父恨啊, 恨老天爷不长眼,怎么就让这么个白眼狼给考上了呢?他们沈家的其他几个儿子,那个不是懂事孝顺的?怎么就让这么个狼心狗肺的东西考上了呢!爹娘, 你们说什么呢,这可是我哥你们的儿子,这都流着一样的血呢, 那里就能离心了?咱们还是赶紧把房间屋子收拾好吧,到时候人家来报喜了, 三哥回来了,可不能还让他住以前的房子。

沈雪雪笑眯眯地说着。

看着不大院子,她已经想好了, 等她哥回来,他就让他给换个大一点的, 最好让她也有自己的小院子作者有话说:李明珠又不是为了坑人,其他人也是知道她的为人,所以一李家的大门,张玉书和崔老板几个就马不停蹄的去收购硝石矿去了。

李家不敢做的生意,到了他们两个的手里就不用顾忌了。

而且两人也非常有职业道德,为合作伙伴着想,考虑到友谊商行几个在岭南比较方便,他们两个收购的都是往北走,把岭南的矿产留给本地的商行。

得知他们这一举动,好几个商行的人都感动不已。

怪不得人家生意能做得那么大呢,你说说,就这样的合作伙伴,谁不想和他们合作呢。

友谊商行的人很是感慨。

转头,毫不犹豫的下手周边的矿产。

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前前后后的在同一段时间大肆购买硝石矿,很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岭南象桂府的宋乔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岭南的名号可谓是响当当的,财力上也就比崔老板要差一点,他一向觉得自己只要再努努力,就能赶上对方,所以一直都很关注崔老板的动态。

在发现他购买硝石矿后,心思想了无数种可能。

你去打听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崔何这人竟然去买硝石矿,难得是得了什么消息?宋乔生暗自生疑,这东西最多也就道士拿来炼丹,或者是做药材,一向是吃力不讨好的生意,以崔何这样的人精不可能去干亏本的买卖,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听说是和长公主家的那位,还有做酱鸭的李家一起吃过饭,具体商量了什么,怕是问不出来了,那天去的嘴都严实得很。

他的心腹说道。

问怕是问不出来,那就先派人盯着吧,一旦有点什么意动就及时和我说。

宋乔生沉吟了一会道。

管家跟着他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自然知道这个道理,赶忙给应下。

有些聪明,看着这些有钱有势的人都在囤积硝石矿,一时间竟然都纷纷跟风抢购,使得岭南一带的硝石涨了不少。

李明珠他们到底没有藏很久,毕竟买下来就是为了做生意的。

到了十月底,天气微微转凉的时候,各家的矿都开始开采了。

这时候,外人才知道这个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指定又是李家搞出来的鬼,用硝石来制冰,也亏他们想得出来!不知道多少商户看着这个生意从眼前溜走,哪怕现在是冬天对冰的需求没有那么大,但都不是傻子,这样的东西放到夏天来,那就是供不应求。

你说这个李家是不是有点玄乎啊,自从这老太太病了一回,这李家就乘风飞起了,现在这小姑娘竟然都拉起了商船去走商了,偏偏这手里的东西还让人眼红又动不得。

说起这些,不知道多少人唏嘘。

不过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做大了,聪明一点的就早早搭上关系。

这不,自从李明珠制冰运了第一批海鲜到临安府去后,就被各大官僚贵人给抢购一空了。

有的是真的想要自己吃一下南方的味道,有的则是利用这个和李家搭上关系。

更有的,还给桂花巷送去了礼物,不过全都被陈因意给回送回去了。

既然送礼找不到门路,他们就想了别得办法,以至于李文娇发现这段时间自己的生意好得不行,其余人的店铺也都热闹了不少。

我可你们说啊,该做生意的就做生意,该干什么的就干什么,可不能被这些东西给迷糊了眼,给家里人拖后腿,害人害己啊。

陈因意警告道。

这些人为什么对他们那么热情,陈因意心里有数,就怕家里人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

好在他们也富裕了不少,眼皮子也不像之前那么浅了,在听到陈因意分析了厉害后,都能守住自己。

临安府这边的日子没有多大的波动,岭南那边才叫一个门庭若市,弄得叔侄两个都疲惫不堪。

这生意赚钱是赚钱,就是这些人心眼子都跟马蜂窝似的,说起话来累得不行。

李文青叹气。

要是可以他宁愿出去跑船去,但是作为掌柜的又不能那么任性,这些交道是肯定要打的。

最近过来的有些不错,他们手里的船虽然不多,但整合一下也能出海,我们可以牵一下线。

李明珠翻看这些人的信息说道。

这实在是把李文青给惊到了,我们手里现在的生意才刚刚起步呢,你就想出海了?李明珠道,只是说让他们联系一下嘛,到底能不能干成还得看后面,我们这边的生意,再有个一两年其实也差不多了稳住了,再培养个得力的助手,让他来看着,不就正好适合出海吗。

李明珠是说先准备着,到时候有条件就可以搭上这一艘大船了。

李文青听得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个侄女的志向如此远大。

你这个要是干,这里的海鲜生意就给我管吧,你婶子和侄子还要人照顾呢,这一出海就是一年半载的,不知道有多担心。

主要是有家庭了,放心不下老婆孩子。

李明珠表示理解,而且她也想三婶婶能多生几个孩子,三叔能回去陪着也好。

反正她自己一个人也不是不行,就算是出门一年半载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叔侄两个嘀咕着商量,李文青很是支持她的想法,认为不管什么结果,总要出去看看才知道,既然有这个机会和能力,就不要浪费。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腊月,不管府城的生意有多好,这个时候总是要会王家村过年的。

不过在回去之前,临安府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之前受牵连的沈孟月,临安人心中的天才状元郎,真的考取了状元,在天子面前受封了,成了天子近臣。

这样的转折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曾经羞于提起的现在也开始称赞起来。

我就说沈状元是个有才的,不过是他先生有问题,哪里就和他有关系了?可见天子明察秋毫,才能让沈状元沉冤得雪入朝为官。

就是就是,那可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多懂事的一个人啊,怎么可能是贼人呢,现在看吧,皇上都说他没有问题了。

街坊邻居都高兴得跟过年一样,看着沈家人更是满面红光,殷勤得不行。

哎哟,要说还是你们老沈家有福气啊,养出了一个状元郎,这以后可有你们享福的。

就是就是,这孩子打小就孝顺,你们可算是熬出头来了,以后当了官老爷的爹娘,可有享不尽的福咯。

唉对了,你们家雪丫头没有许出去吧?这要是在之前我也想提我家小子撮合撮合,现在啊倒是他配不上了,你们可要好好选,让她嫁个富贵人家享清福才行。

邻居张大婆口直心快地说着。

这一番话听得沈家人面红耳赤的,别人家不知道,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家的事情?当初出事的时候,怕被这个儿子给连累,把人给赶出门去。

谁能想到他现在又考上了状元?平时虽然都是给钱回家,但那都是他们逼着要的,算是让一个还在读书的人养老了。

他们根本没有替他读书掏过一分钱。

现在想要沾这个光,沈母觉得不太可能。

要说当时老三读书,我们也不应该拦着,书院的先生都说他有天赋,宁愿免了学费也要让他去,唉,我们这做的倒是让这个孩子和我们彻底离心了。

沈母叹道。

家里五个孩子,老大老二懂事孝顺,老四唯一的宝贝闺女,老小又是老来子,那个都可人疼,这在中间的不就是受气包嘛。

本来该他接着哥哥们干活,照顾弟弟妹妹的,没想到却吵着要去读书。

这一两银子一刀的纸,一钱才一块的墨块,哪里是他们这些人家供得起的?沈父脸色也不好看,但是他却不觉得这是亏待了这个三儿子。

全家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有他吃有他穿,和所有的兄弟姐妹一样还不行?偏生他要作妖要去读书,这要是让他读书了,难道还要让我们全家饿死来供他不成?事实上沈家的日子又哪里有那么穷?虽然孩子生得多,但沈家还是有些家底在的,这些人肉没有少吃,新衣服没有少做,但是在这个三儿子身上就少见了。

不止如此,自从沈孟月读书读出了名声,能自己赚钱的时候,他们还以对方年纪还小来要求沈孟月把钱交给他们。

不给?那就去和先生说他一个读书人,却没有一点孝顺。

为了自己的读书生涯,沈孟月不得不把自己赚到钱拿回家。

直到后面慢慢长大了,才学会把钱放到自己的身上,不被家里给拿捏住。

而自从出了温大儒的事情后,沈家就避他如蛇蝎。

只是没有想到,就这样了还能考上状元。

沈父恨啊,恨老天爷不长眼,怎么就让这么个白眼狼给考上了呢?他们沈家的其他几个儿子,那个不是懂事孝顺的?怎么就让这么个狼心狗肺的东西考上了呢!爹娘,你们说什么呢,这可是我哥你们的儿子,这都流着一样的血呢,那里就能离心了?咱们还是赶紧把房间屋子收拾好吧,到时候人家来报喜了,三哥回来了,可不能还让他住以前的房子。

沈雪雪笑眯眯地说着。

看着不大院子,她已经想好了,等她哥回来,他就让他给换个大一点的,最好让她也有自己的小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