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5 章

2025-03-22 07:34:09

但是现在知道李家的大动作, 一次就能收几百只鸭子,他们就很后悔了。

早知道李家的生意那么多,他们也跟着养一些就好了。

现在悔之晚矣。

今天养是来不及了, 但是李家又不是做今年的生意而已,以后肯定还是要的,不如你们去问问村长, 明年还要不要养。

王三贵出主意道。

倒不是他有钱不想赚,他自己今年也签了三百只的契书, 原本以为养鸭子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把鸭子往那河里一赶就行了,但一养起来, 发现却不是那么个事。

养三百只鸭子,自己一天到晚都要和他们呆在一起, 这地里的活干不了,自己也是一身的鸭骚味, 想要再养多一点,也是无能为力了。

在这个还没有饲料的年代, 所有东西都是实打实的养出来的,不单是养殖成本高,养殖时间也长, 所以三百只已经是顶天了,再养, 那个喂养的钱都要贴进去不少。

王三顺的话说得几人都很心动,今年已经八月份了,想要再养确实是来不及, 但是明年的还有啊。

以李家对鸭子的要求, 他们养出来也不怕没有人要。

几人思来想去后, 就决定去找村长了。

王得放还挺意外他们的来意,但是自己村里人愿意上进,他当然得帮一把。

除了王家人,王家村里的其他姓氏的人家,凡是符合要求的,也都能来申请。

王得放并没有偏向自己人。

只是第一批肯做养殖的,除了王家人外,也就陈寡妇那户敢来干。

陈寡妇来和王得放说要养殖,还一养就要养三百只的时候,王得放还非常的意外呢,暗叹王家的男人连个寡妇都不如,然后才说动了王三顺几人也养三百只。

现在王家村了,不算私人,和李家签订了养殖契书有七户人家,总共养殖数额是一千三百只。

这咋一看非常多,但是要用起来就很少了。

不说别的,就单单李文青从临安府带回来的这笔订单就有三百只。

一千三百只,都不够他们做几次。

更不论是将鸭子卖到更远的地方了。

原材料才是最重要的啊,不然就算是有市场也没产品,拿什么做生意。

陈因意一边翻酱料一边感慨。

不但是原材料,还有人手也不够。

虽然现在靠家里的人,还能勉勉强强的完成这些工作,但要是生意一直那么好,或者比这还好,那他们肯定做不了那么多。

如果连产品都没有,那他们还做什么生意。

想要再做大,人手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都迫在眉睫。

养殖的事情可以分摊到各村各户人家,人手就难选了,毕竟他们家靠的就是做鸭子的方法才能做生意,要是请来的人把方法学走了,李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了。

所以,要请什么样的人,请多少个,还得好好的琢磨。

陈因意是倾向于从村里请的,她在脑子里搜索,觉得隔壁的陈寡妇,还有吴氏、温氏都是不错的人选。

手脚麻利,卫生干净,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是多嘴多舌的人,人品风评在村里都不错。

不对,也可以让他们来做,做一些零碎的杂工就好了。

鸭子的清洗、支架、吊炉、进卤,只要不让他们知道卤料和制作方法不就行了吗?陈因意心里盘算着,等明天就去和隔壁家商量一下,看看对方愿不愿意来干活。

陈寡妇听到陈因意的来意,她先是蒙了一下,然后很是为难道,婶子,七文钱一天的工钱,我是想去干的。

但是我家的鸭子还要看,实在是脱不开身。

七文钱一天,也就比男人少三文钱,这个钱最多能买一斤猪肉,但在这里就是能买一个壮劳力一天,甚至他们还抢着来干。

陈因意一拍脑袋,后知后觉陈寡妇养了一批鸭子。

这批鸭子她投入了不少的心血,今年过年能不能吃得上肉都靠它们了,所以陈寡妇照料得很细心,在王家村里,也是长得最好,死得最少的一批。

听到陈寡妇这样说了,陈因意也不再问,行,那我再去问问别人。

你那个鸭子养好了,到时候能出栏了,第一个跟你们收。

陈因意这个话算是一个承诺,虽然知道对方不会反悔,但听到陈寡妇的心里还是松动了不少,她亲自把人送出门口,并且还给陈因意推荐了几个人。

那些人在村里都是比较沉默寡言的,但做事都和陈寡妇一样认真,有两个要是陈因意想要请的人。

陈因意离开了陈寡妇家,又到了村里的几户人家去,听到他们家要请人干活,还给七文钱一天,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王得放知道这个消息后还挺开心的,虽然钱没有落入自己的口袋,但自己村里的人能够拿到啊,这四舍五入的不就是到了王家村嘛。

请人好啊,请人好啊,李家就该做得大一点,最好能请全村人都去干活。

要是全村人都能在李家干活拿钱,他们村的娃子哪里还要去外面找活干?找不找得活计不说,还得招人欺负。

想到自己年少时的经历,当时要不是李大哥救了他,也没有他王得放今天了。

现在李家做那么好的事,自己怎么也得支持啊。

王得放抽了一口旱烟,坐在门槛上感叹道。

公爹,我听说李家要请人帮忙?在东厢房里的石氏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咬了咬唇,下定了决心问王得放,您和李家的人那么熟,能不能和他们说说,让我也的去那边做工?心里正美着的王得放,瞬间就夹起了眉头,扫了一眼石氏就转过了头,然后又狠狠地抽了一口烟,嘴上含糊不清,话却不容置疑道,人家要请什么人是人家的事情,你不要动这些歪心思。

我怎么就是歪心思了,不就是让您去说一声吗,我又不是不做工白拿钱。

在家下地我哪一样不比温氏那两个?咋就不能去了!石氏不服气道。

您老倒是惯会做好人,辛辛苦苦的帮李家忙前忙后,现在人家有好处了,倒是一点也没有想着你。

你看看,这李家大鱼大肉的,哪里想过拿拿个三瓜两枣来看你?做人做到这份上,也就你死心眼,拿自己的事去帮人家。

你!我什么我,别的不说,就咱们家的那口水塘,竟然为了给村里人养鸭子,白白的送了出去。

凭什么啊!石氏一改脸色,掐着腰像个泼妇一样,也不看王得放,对着西边的就是破口大骂。

王得放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在怪他把水塘让给王三和呢。

估计是不满很久了,现在找着机会了才来骂。

你有什么回去和你男人说,有什么不满叫你男人来和我讲。

骂儿媳妇不是王得放的为人,再生气他也没有吱声,而是沉着脸回了自己屋子。

身后,石氏的骂声还没有停,从前几天的水塘,骂道十年前的一块豆腐,桩桩件件的,芝麻绿豆点大的事,都被翻了出来。

西边的人听到了,心里很是尴尬,想要去找王得放解决,但又怕遇上石氏,只好僵在家里,努力把对面的话当做放屁。

不知道自己个工人还让人给惦记上了,陈因意叫了温氏过来后,温氏看着满院子的簸箕缸子,虽然很好奇,但什么也没有问,眼睛也很懂事的不东张西望。

你就和我大儿媳一起,把这个黄豆蒸透了放进缸里就行了,陈因意指了满院子的黄豆还有井边的几个大盆道,一会收了鸭子回来,你就帮忙清洗。

唉,好咧婶子,我晓得了。

温氏立马撸起了袖子走到王氏旁边,在灶台蹲了一天的王氏也立马让出位置来,交代她该怎么做。

在多了两人帮忙后,陈因意他们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院子里的酱料给处理好了。

赶着傍晚的时间,出去了一天的李文步也回来了。

和一起回来的,还有陈氏的几个兄弟,以及一担担的活鸭。

你们这是?看着一院子的鸭子,陈因意懵了。

这要让他们自己杀,得杀多久阿?陈家村离这边太远了,要是杀再送回来,估计得臭了,所以我就做主收活的,李文步卸下担子,接过陈氏准备的凉白开灌了一口,差了擦汗才有力气继续回道,订单耽误不得,鸭子太多,一次也送不回来,我就和大舅子他们先送一些回来了。

剩下的,我们明天再去挑回来。

这里得有一百只了吧?不杀好了,得费多少工夫。

陈氏也很懵。

她今天才第一天去街上做买卖,那收钱的感觉可比在家里干活好多,她可不想明天不能去,她下水都买好了。

但家里那么多鸭子,就那么几个人也杀不完。

要是鸭子跟不上,订单没完成,他们也会更惨。

趁现在,赶紧到村里去问问,有谁明天有空帮忙杀鸭子吧,把鸭子送到他们家,然后让他们明天送杀好的过来,一只五文钱的报酬。

一进来这个鸭子就拉得满地的屎,让陈因意都害怕那个味道会飘到自己的酱油上,当下便打发了李文步去找人,连夜把鸭子送到人家家里去。

不过对于远道而来的亲戚,陈因意也没有忘记,当即摆出灿烂热情的笑容把人招呼进院子,是玉娘他大哥二哥吧,几年不见长得婶子都不敢认了。

你们这一路上也辛苦了,赶紧进来坐坐,喝口水,陈因意拉过陈氏,让她招呼自己的兄弟,正好到饭点,你们在这坐着我去煮饭。

你们兄妹也好久不见了,一起先聊聊天老太太热情得让两兄弟浑身起鸡皮疙瘩,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