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不可能自己吃的, 这样珍贵的东西,自然是用来赚钱,听到陈因意说这个辣椒是仅他们家有, 能用来赚大钱后,就算全家都馋得流口水,也不舍得拿来吃。
辣椒里面的籽需要留在做种子, 但是外面的皮肉确实可以吃的,不过得等它晾晒好。
所以这一段时间, 凡是经过李家的门口的,都可以看到他们院子屋檐上晾着一串串红彤彤的东西,看着就喜庆。
陈因意当宝贝似的看着这些辣椒, 竟然也留下了一斤多的种子,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比想象的多得多了。
除了籽后能吃的也有二十来斤,用来做卤水绰绰有余。
有了辣椒也留了种子, 这一次李家在做卤水的时候就不像之前那样单一了,除了原味的, 还有辣味,考虑到有的人可能吃不了辣,陈因意甚至还做了甜辣味的。
新的口味一出, 一开始还有人不敢尝试,但是等他们吃了一口之后, 基本都被征服了,除了个别实在是吃不了辣的,大部分都吃得眼泪鼻涕一起流也不肯放下。
原本市场上有人跟风做出了卤味, 虽然味道比不上李家, 不过在相对便宜的价格下, 也招揽了部分客人,但是李家的新口味一出来,瞬间就把顾客给拉回来了,甚至还有很多新的顾客,比喜欢卤水,但也冲那个辣味去了。
虽然有了临安府的大订单,但是伏山县一天十二只的卤酱鸭生意也没有停,现如今王家村的鸭子已经被收得差不多了,李家只能从外头去收购。
村里人看到李家的生意,和那些养鸭子的人家,那是说不出的羡慕。
时间一晃到了十月,李文青带去临安府的鸭子也拿回了一百五十两的尾款。
看着这一笔巨款,李家人都感觉跟做梦似的。
这可是靠他们自己双手挣出来的,不是卖方子,不是去投机取巧,去偷去抢。
这个钱比之前百纳楼送来的还要让他们心动,让他们感到真实。
这个钱,真的是我们自己赚来的?王氏吞咽着苦水,盯着桌子上的银子,人跟飘在空中一样。
崔老板说,要是这个鸭子在外面卖得好就还要再定五百只,大概是要在过年前给他,所以我给一两银子,让三顺在码头等消息,到时候崔老板要是要定鸭子,他就第一时间回来告诉我们。
李文青眼睛也盯着桌子上银子,但是嘴巴也没有停,和全家人宣布更大的生意。
这样大笔的订单,当然让李家人开心,不过马上李文平就陷入了忧愁中,咱家的地也该收了,这么多的鸭子,哪里抽得出人手去做?不但是李家,是整个王家村、伏山县甚至是临安府都准备进入秋收,这个时候是一年之中就忙的时候,但銥嬅是是家里有地的,绝对不可能清闲。
对呀,而且咱们村里的大鸭子没有了,陈家村那边也收得差不多了,想要凑够五百只也难啊。
李文步之前负责收鸭子,对这方面自然是了解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材料都没有了,有多大的订单也是白搭。
瞬间全家人心情都低落了,有什么比看到钱但是赚不到更难过的吗,更何况这个赚钱赚得就跟捡的一样。
村里养的鸭子,到了腊月估计也差不多能吃了吧?陈因意算了一下村里养的鸭子的时间,七月份开始养的,到腊月也差不多有五个月了,这里虽然没有饲料,但五个月的养殖周期也差不多了吧?趁着过年前还是要做一批的,等多一个月再看看吧,崔老板那边先别答应,要也得跟人家说清楚,我们的鸭子得等到腊月才能出。
做卤酱鸭的鸭子,必须得是今年养殖的,五到六斤重。
符合要求的鸭子,附近几个村的都收得差不多了,还剩下一些陈年老鸭,陈因意可不想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料,来败坏李记的口碑。
对鸭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李家人不理解,但是看在陈因意带领他们赚那么多钱,李家人还是选择了乖乖听话。
地里的活计,到时候找个人来干吧?李文青现在一心扑到了生意上,对地里的三瓜两枣已经看不上了,这一年到头的忙活那么久,种出来的粮食交了税,还不够咱们一家吃用,有这个时间,还不专门做鸭子来得轻快。
不说多的,单说他们最近买的鸭子,三百只,一只有五斤,一斤十文钱,那也有十五两银子收入,这三十亩地能产十五两的粮食?我不同意,这地里养着全家人的吃喝,是算钱那么简单的事吗?李文平第一个反驳了他,皱着眉头唉声叹气道,我晓得这地里赚的钱不多,但不多也够我们一家的吃喝,三弟你这是忘了本啊。
种这些地的粮食还不如我们一天挣的钱买的呢,有钱了要买多少不行?李文青翻了一个白眼,觉得他大哥冥顽不灵,你要是不干,你就自己种地去吧。
不过这个生意是我们做,到时候分钱,是不是也该换个方式了?李文平是说什么也不同意不种地,去养什么鸭子。
这个地就是他的命,不管能不能挣到钱,他都要种。
何况他小时候没少听家里说,要是遇上灾年,那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这个粮食,不管怎么说,还是自己手里有,自己种的好。
只是没有想到李文青居然会这么说,在李文平看来他们还是一家人呢,这赚的钱不都该交到他娘的手里,属于大家的吗?二房听得也是心思浮动,他们最近算是彻底的接过卤水摊子了,每天除了交给公中的,自己也偷偷藏了一些,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的也很可观。
反观一直在家里种地的大房,也就李明珠出去了几次,但她卖的卤鸭,可操作空间小,她也不做这种中饱私囊的事,一回来更是直接把生意交给李文青。
这样一算来,大房竟然只有陈因意每天分的银子。
不过二房可不满足,这个卤水摊子算什么,一天才几百文的收入,哪里比得上李文青的,动不动就上百两。
娘,三弟说的也不错——怎么,我还没有死呢,你们就当我不存在了?陈因意面色铁青,看着一群各有心思的子女冷笑道,我之前问你们是不是要分家,一个个的倒是不吱声,现在看到钱了,怎么就坐不住了?来,老二媳妇你说说,你刚刚想说什么?陈氏的话被打断,一看陈因意的脸色就知道事情不好,听到对方点了自己的名字,更是暗恨自己刚刚怎么沉不住气,只能谄笑着回道,媳妇就是想说,娘您还在,咱家的钱都是您管,这做什么干什么不都是应该由您来安排吗。
大哥大嫂他们虽然做不了生意,但是家里都靠他们呢,这个钱放在娘这里,肯定会公平公正的分给大家,陈氏看了一眼自家男人和李文青,更何况弟弟妹妹们还没有成家,这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哪能分家呢。
要陈氏说,她现在就巴不得分家,反正她已经学会了卤水的做法,就是卤鸭子也做得不错,要是分家他们自己去做这个生意,赚的都是自己的。
但是这个家里大部分的钱可都是在陈因意的手里呢,而且这半年来陈因意拿出来的东西,每一样都那么赚钱。
要是他们分家了,再拿出点什么来,还能分给他们?所以二房很精明的,决定再观望观望,不做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
二房有自己的打算,李文青也有了卤酱鸭这一个生意,全家成年了的,只有大房什么也没有。
李明珠倒是掌握了全部技术,但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娃娃,想要做出什么来还远得很。
行了,陈因意摆摆手,她是半句也不信陈氏的话,你们什么心思我都知道,不过这个家里只要我还没有死就还是我说了算,这个钱啊卤水啊,你们也别惦记着了,到时候该给谁我心里清楚。
眼下就给秋收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咱们一家的口粮,总要把它给收回来。
地里的粮食长得好,自然是要收回来,更何况李文青说的什么大订单还没有来呢,李家手里也没有多大的话。
一进入秋收,整个王家村就像是被泼了油画一样,漫山遍野的都是金黄色。
靠近李家的地头山坳里,还有几棵枫叶,也红得十分漂亮。
不过李家人可没有时间欣赏,除了李明珠和陈氏去街上做买卖,李家全家人,就连六岁的李明哲都要下地。
这一次李明盛可不敢和上一次一样了,跟在家里人后面,老老实实的捡稻穗,看着李明燕这个妹妹,不喜欢但也不敢欺负。
李家人多手快,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再加上有陈因意舍得天天买肉给他们加餐,这个秋收虽然过得辛苦,但也没有之前那么难熬。
收割回来的粮食放在李家的院子里,需要用牛拉着石碾一遍遍的碾下稻谷,再晾晒,才能收入仓库和拿去交税 。
而院子里,因为陈因意要做的吊炉和酱料,早就摆满了半人高的大水缸,哪里还有可以当碾谷场和晒稻谷的地方?再一看李明燕这个小丫头,还要挨着自己睡,李明珠都快出嫁了,也还要和弟弟妹妹们挤在一起,陈因意顿时大手一挥,决定在村尾再建一栋房子!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