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6 章

2025-03-22 07:34:09

她笑眯眯的, 用不紧不慢的声音和陈芳唠着家常,说家里的鸡鸭、带孩子的辛苦,家务等等, 慢慢的让陈芳放松下来。

在通过和对方的聊天,陈因意发现这个姑娘确实是不错,说话懂得进退, 条理清晰,还是个朴实过日子的孩子。

要是李文青连这个也看不上, 她就让他自己去找!陈因意暗自琢磨道。

李文青此时也回了家,知道有姑娘在家,没有大大咧咧的就进来, 而是在门口就大声的打招呼,娘, 大嫂,二嫂你也回来了。

哟, 是三弟回来了,这是又到隔壁去了?陈玉嗤嗤的笑了一句, 看了一下屋子里。

里面的陈芳听到声音,下意识抬眼看去,见到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正往这里来, 脸一红,忙和陈因意说道, 婶子,我去帮三姑姑做饭。

说着,便低着头出去了, 在门口的时候正好和李文青碰上, 抬头看了对方一眼, 又飞快了挪开,走了出去。

你个混小子回来干嘛?陈因意扬了扬眉,不是说你没兴趣吗,不想再看了吗?娘,你这不就是介绍给我的吗,我不回来看看你不得气死啊,李文青笑嘻嘻地走过来给陈因意锤肩膀,这个姑娘看着不错,没有之前那些那么娇气。

嗯?你不觉得长得不好看?陈因意是故意的问,也是真的好奇。

比起之前来的几个姑娘,陈芳最多算是长得清秀,颜值连陈氏都比不上。

脸又不能当饭吃,李文青撇撇嘴道,这个一看就不是那种爱花钱的姑娘,顾家,节俭,适合娶回家。

陈因意含笑不语,摇了要头。

她确实没有想到,李文青的抠门让他的择偶观那么实用。

虽然女孩子活成什么样,嫁给什么人都可以,但在陈因意这个位置,她确实是不想要个李文娇那样的儿媳妇,就连陈氏那样的,要是让她来选,她也不想要。

当然陈因意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决定,李文青能喜欢一个这样的,她也松了口气。

还好,婆媳关系应该不会再难了。

陈芳在李家住下了,因为王家村离陈家村还有一段距离的,不适合当天把人送回去,所以陈因意让她和李文娇睡了一晚上,把李文青赶到了他兄弟家里住。

恰好第二天就是元宵,早早的陈因意就起来包元宵,不过她就算起得早也没有王氏和陈芳早。

刚起来就看见人家小姑娘弯着衣袖在帮他们喂猪了。

这可把陈因意吓得够呛。

你是来做客的,这哪里有让客人干活的道理,陈因意扯着嗓子大喊道,老二媳妇,老二媳妇,你又偷懒了是不,竟然让人家小芳来干活,怎么你吃饭的时候没有想到把你饭给人家吃呢。

婶子,不碍事的,就是顺手的事,我起得早,你要是不让我干我还不习惯呢,陈芳麻利地把泔水倒进猪漕,连忙和陈因意的解释,三股骨昨天也走了一天的路,肯定是累坏了。

那路,你们不是一起走的吗。

陈因意看着二房那边白了一眼,实在是不想在陈芳面前表露这个家庭的不和谐,只能忍着点头,那也不该是你干的活。

赶紧洗洗手,我今天教你做个吃食,等回家了也能给家里人做,陈因意拉着她的手,愣是把人从猪圈拉到厨房,我做的东西,不是说大话,在伏山县那都是顶呱呱的。

陈芳也笑着捧场,那哪能啊,婶子的手艺大家都是知道的,昨晚吃的那么好吃的饭菜,明珠侄女说都是您教的,我笨手笨脚的,要是能学到一星半点,那以后可都不愁了。

听惯了家里人马屁,骤然一听到外人,陈因意还是很得意,赶紧撸起袖子来给她露一手。

元宵是北方的食物,王家村也就李家会吃,其他人家一是没有这个习俗,二是没有这个条件。

毕竟花生碎,白面,白糖,那样不是贵得要死,那户人家能舍得啊。

今年李家就十分舍得,一大簸箕的东西,白面都有好几斤,更不要说满满一大盆馅料,看得陈芳心里直打鼓。

虽然听说李家的条件不错,但是来了之后看着李家的房子和穿着,也就比寻常人家好上一点,可能就是吃食,比较出乎陈芳的意料。

但是昨晚的饭菜,也就是多了些鱼肉,而不是现在这样的,这一盘东西,寻常人家能换上一年的粮食吧。

再一打量李家人的穿着,因为都要去县城玩,全都穿上了自己的新衣服,看着那些料子,陈芳便知道,这些都是新买的。

默默算了一下,李家的富裕出乎了她的意料。

再一看旁边的李文青,一身半旧不新的青色袄子,真的是李家穿得最朴素的了。

李文青一进来,也是一眼就看到了这个灰扑扑的小姑娘,没办法,在全家都是光鲜亮丽的情况下,她真的是独树一帜。

两个小年轻,不小心对上了视线,陈芳红着脸把头垂得更低了。

李文青却想个小流氓一样盯着人家看,看得陈因意忍不住锤了他一拐杖。

赶紧洗脸把牛车套好,吃完饭就出发。

陈因意这是因为禁不住家里几个小的,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下,昏头昏脑的答应了带全家出去玩。

正好陈芳也在,也可以让他们两个小年轻培养培养感情,陈因意也就安慰自己,一年一次,自己也没有见过古代的元宵节,就当是去长见识了。

不过全家都能出门,李文云是不能的,不止不能,还得孤零零的守墓。

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李文云可气得不轻,险些就要和陈因意断绝他们那岌岌可危的母子情分。

最后还是陈因意答应他,等到七月份的时候,送他去临安府的书院读书,才把人给安抚住。

李家一行人,女眷都在坐在牛车上,男的在旁边走着,慢悠悠的晃着往县里去。

一路上,李家人都在听李文青说县里的元宵节有多热闹。

听说那里有满江的花灯,还有放到天上的灯,把府城都照得通红,还有外邦人来表演,一个个都听得十分入迷,眼里流露出向往。

陈芳更是忍不住投去倾慕的眼神,可让一直盯着她的李文青逮了个正着。

这里就李文青出过远门,见过外面的世界,甚至连陈因意都听得津津有味。

老三说得可真好,明年咱们也要去府城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满城的灯。

陈因意眨巴眨巴嘴道。

去去去,今年咱们赚了钱就带您去,让您老也看看府城人看得戏,李文青忙接起话来哄道,让您在咱村都是头一份的,回来说给刘大娘他们听,羡慕死她们。

李文平憨憨地笑着,没有觉得他娘这个要求有什么过分,现在家里有钱了,娘想做点什么都是应该的,不就是去府城看花灯嘛,多赶今天牛车就到了。

李文步夫妻两也凑趣,把陈因意逗得合不拢嘴。

还别说,要不是这几个儿子各有心思,惦记着她手里的钱,陈因意还真的觉得他们挺孝顺的。

李家聊天的同时也没有冷落陈芳,恰到好处的提起一些她也能搭得上话的话题。

一行人有说有笑的,连到县城了,陈因意都没有觉得晕车。

到县城的时候是下午,虽然还没有天黑,但街道已经挂满了花灯,各种平日少见的小推车,小吃,小摊也都如雨后春笋冒出来。

挤挤攘攘的,好不热闹。

李家人很多,全都一个拉着一个挤在一起,陈因意怕有人贩子,特意叮嘱了家里的大人看好孩子,尤其是小姑娘们。

陈芳很自觉,一下车就搀扶着陈因意,和李明珠一起,没有东张西望,显然是把心思放到了陈因意的身上。

李明珠还有点好奇,看着街上的热闹,眼里还有些向往,陈芳是看也不敢看,她知道能来这一趟,已经是借了李家的光,那些不该是自己的东西,就索性的不接触。

你们小姑娘的,还是要去多逛逛的,陈因意看了一下身边的两个小姑娘,再一旁好不容易有个正型的李文青,瞪了他一眼,然后塞了一两银子给他,两个小姑娘不安全,你跟着去看看,不要让他们出事了。

李明珠灿然一笑,看着陈芳伸出了手邀请道,芳姐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刚刚看到那边有个买簪子的摊子。

自己本来就是来相亲,陈芳看了一眼陈因意,见她含笑鼓励地看着自己,便点点头跟着李明珠走了。

李文青缀在她们两个后面,渐渐的,李明珠拖着陈芳慢下了脚步,尽心尽力地给两人创造着机会。

到了摊子前,李明珠更是挑起了几只发簪,在陈芳头上比划着,寻求李文青的意见。

李文青一看那簪子的质量,就知道不便宜,但是想着他娘的叮嘱,还有刚刚塞到他手里的钱,含泪地点了点头,好看,都好看,要不我们挑,挑一支?李文青从中间找了两只价格中等,分别递给侄女和陈芳。

不要这样,那样银饰的看着不划算,陈芳一见,有些着急地拉住李文青的衣袖,选了一个最便宜的木簪子,这个,平日里干活也方便。

看着陈芳因着急而生动起来的样子,鬼使神差的,李文青拿了最贵的一个玉簪子,这个也好看,不干活也能带。

说完,狠狠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

叫你自己多嘴!那么贵的簪子呢,得多少钱!陈芳被他这样的动作弄得面红耳赤,旁边的李明珠看着他们两,偷偷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