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 李文云竟然觉得他娘也不是那么无所不能。
而陈因意,听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啊。
她本意只是想让对方安分一点,不要把自己的臭脾气带到书院里去, 但该强硬的时候还是要强硬的,免得被别人欺负了。
但没有想到,在家里嚣张得不行的李文云居然有这样的觉悟。
不对, 这不就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吗?对待比自己厉害的人就伏低做小, 对比不上自己的人就头都抬到天上去。
这真的好吗?你的读书人风骨呢?反正你别管我,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可是要当大官的人, 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栽跟头。
李文云信誓旦旦道。
他娘的担心就是多余的,还怕他连累家里?哼, 以后就等着沾光吧。
外面还有事情在忙,总归到时候自己也得陪他去一趟, 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吧。
陈因意叹气,总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个老太太了。
李家的热闹到了晚上七八点才散, 客人们把能打包走的都打包了,留下来的碗筷比洗过的还要干净。
王氏带着家里人,还有村里的几个女人, 手脚麻利地把碗筷洗干净,这些都是从村里借来的, 他们得早点还回去。
陈芳这个新娘子也没有能闲着,等李文青回去掀了盖头,两人还没有来得及做点少儿不宜的事情, 便要出去帮手了。
陈因意在自家院子里躺了一会, 倒是精神了不少, 见他们出来还说道,这里有你哥哥嫂嫂们呢,你们两个今天也忙坏了,赶紧歇着去吧。
春宵一刻值千金呢,人生就那么一次,她可不想做个刻薄的婆婆,让儿媳妇在大喜之日还要干活。
李文青眼睛一亮,拉着陈芳转头就要走。
不过陈芳可没有他那么厚脸皮,微红着脸扯了扯他的衣服,然后挽起了袖子,这些都是今晚要还的吧?多个人帮手,大家也能早点回去休息。
说着直接洗起了碗。
自家媳妇都这样勤快了,李文青也不能驳她面子,晕乎乎的蹲在她旁边,一边动手一边动嘴,你也是个傻的,全家十来个人呢,哪个不能干。
人家都想着躲懒呢,就你凑上来干活,这又不是捡钱,还那么积极。
李文青瞄了一眼旁边的陈氏。
他说的可不就是这个二嫂,结婚当天可是借着大喜之日的借口躲在房里,全家的活都丢给了他们哥几个。
甚至婚后三天都没有下过厨房,就算是他娘堵着门口骂,人家也能坐得住,哪里像他这个傻媳妇,还巴巴的找活给自己干。
老三,你这都成家的人了,说话还那么不着调?谁家做媳妇的不是这样,也就咱们娘好说话,换别的人家,早就让你劈柴挑水去了。
陈氏哪里不知道对方在阴阳她,不过想着自家男人还要靠这个小叔呢,才忍住没有说更难听的话。
是啊,我娘那是不用说,十里八村的谁不夸她好啊,李文青一言难尽地看了她一眼,不过二嫂你当初进来的时候可没有小芳勤快吧?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脸说她。
李文青,你干嘛呢,她是你嫂子,说你一句都不得了?护妻狂魔李文步立马出来了,十分理所当然道,你二嫂嫁给我又不是来我们家当牛做马的,你想要你媳妇干活就让她干,扯上我媳妇干嘛?王氏也在一旁,妯娌三个,三弟妹刚来还不晓得怎么样,但看老二家的,说出去没有一个是不羡慕的。
再看看自家的那个,王氏真觉得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几房斗着嘴,手里的活计却不敢怠慢,偶尔有人想偷个懒,其他人说上一两句也不好意思了。
一家人弄到了晚上十一点,才把家里的碗筷给清洗干净,男人们还要趁着夜色把东西还给各家。
因为很多人家就那么一套碗筷,拿过来了,明天就没有得吃饭了。
至于李家的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不自己卖一套的事,陈因意刚提出来就被全家人看傻子一样看着。
娘,几百只碗筷呢,咱们家才多少个人?一年才办多少次喜事,这碗筷买回来放着吗?对呀娘,你老要是钱多得没地方花,那就给点你儿子,我可是要成家的人了,以后要养家糊口呢。
孝顺儿子李文平倒是没有说话,不过那眼神,简直跟关爱智障老人一样,让陈因意看的直起鸡皮疙瘩。
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古代的晚上十一点,差不多都是半夜了。
陈因意熬不住的先休息了,其他人收拾完也回了自己的院子。
新妇上门,第一天需要给全家人做早饭。
一是表示以后就是一家人要吃一锅饭了,二是孝敬公婆的意思,三呢也彰显一下新妇的手艺和勤快。
所以早早的陈芳就醒了,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李文青,把动作放得很轻。
她来过几次李家,知道大厨房在哪里。
不过李文青睡眠很浅,她一动他就醒了。
习惯了一个人睡的他,睡眼朦胧地看见身边有个人,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是自己的新婚妻子。
天还没有亮呢,你起来那么早干嘛,他嘟囔了一句,伸手把人带到床上,昨晚没累着?陈芳脸一红,拍了他一下挣扎着起来,大清早的,你在说什么浑话。
今天是第一天,得起来给家里做早饭呢。
你做的东西能吃?别捣鼓这些了,我娘起得迟又讲究得很,什么吃多少,什么不能吃的,全家没有一个能做出她想吃的东西来。
这话听听就得了,陈芳是脑子进水了才会这样干。
她利索的收拾好自己,朝着只盖了个被角的人说道,我先起来做饭,你再睡一会,别太迟了,一会还要给娘敬茶呢。
不单是给陈因意敬茶,还要给祖宗们上供。
新婚夫妇可不是那么闲的。
陈芳已经起得很早了,大概也就是早上五点左右,但她去到厨房,王氏已经等在那里了。
见到陈芳惊讶的眼神,王氏友善道,知道你早上要来,想着你是这一次下厨,怕是用不惯家里的锅,就先起来和你说一下了。
王氏说着,和她一起进了厨房,指着厨房里的东西一个个介绍,这两个是娘特意让人打的铁锅,昨晚婚宴上的菜就是用它炒的,方便得很。
旁边两个是橱柜,一个放的是米面,一个放得是碗筷。
厨房过去是吃饭的地方,那个大餐桌是全家人一起吃的才用,一般只用旁边那个小的,王氏领着人到餐厅里看了一下介绍,我们家现在算是分家了,不过还没去村里登记。
陈芳简直瞳孔地震,却还听着王氏继续说,咱们家呢,现在除了二房自己吃,其他的都在大厨房吃,你和老三要是想自己开火也可以,你们小院子里也是有厨房的,到时候把锅碗瓢盆这些买回来就行了。
这些就先说到这吧,你要是还有什么不懂再问我,或者问老三也行,王氏从缸里把面粉出来,一边干活一边说道,家里早上一般是喝粥和馒头,不过你第一天是要做面条的。
王氏可是过来人,当初她进李家的时候,原身可没有那么大方,面粉都是藏在自己房间里的。
王氏硬生生在院子里站了半个时辰,才等到她拿出一捧面粉来。
就那一点东西,原身还让王氏做出全家人吃的东西,简直比王母娘娘为难董永还要刻薄。
做出来了也不停的骂骂咧咧,就连其他几个弟弟妹妹也跟着刁难她。
可以说刚嫁过来那几年,是王氏在李家最难熬的日子。
所以,在陈氏和陈芳嫁过来后,她每次都起很早,就是想帮帮她们。
王氏讲的这些对陈芳帮助很大,也感受到了对方的善意,陈芳很是感激,要不是有王氏那么细心帮忙,她还不知道要在厨房里忙活多久呢。
妯娌两瞬间建立了深刻的友谊,不过王氏也没有插手,她说完就站在旁边,偶尔搭把手,主要还是陈芳自己做。
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锅里下的面条差不多了,李文青也起来了。
他不知道从哪里薅了把青菜,扔进厨房就跟大爷似的要求,面条得加卤蛋和青菜才好吃,不过昨天宴席上吃完了,你就先煎个蛋吧。
一会全家人一起吃,要一人一个。
说着倒也没有甩手走人,而是一屁股坐到了灶台边,抢了王氏烧火的活计。
王氏瞧着他们夫妻两的样子,笑了笑,自觉把青菜拿出去洗。
夏天天气炎热,顾及着家里的女性,李文青出门都是穿了上衣的,这在灶台边坐了不到三分钟,立马就热出了一身的汗。
陈芳也是,忙活了一大早,早就热得汗流浃背了。
不过一家人的早饭总算是做好了。
而此时,陈因意还在睡梦中呢,还是李明燕起来了,看见全家人都在等她,回去叫她她才醒的。
一进餐厅,就看见全家人排排坐在哪里,桌上是一大锅香喷喷的热面条。
李明燕搀扶着她,全家人一见到她,都自觉地站了起来等她入座。
这跟国家总统似的的待遇,让陈因意十分不自在,挥了挥手道,你们自己吃自己的,庄户人家那里来的那么多规矩。
她一坐下,陈芳就立马给她舀了一碗面条,娘,您尝尝我的手艺。
陈因意是南方人,以前只吃过街上买的面条,这种自己做的手擀面倒是第一次吃。
唔,味道很好,辛苦你了。
陈因意说完,全家人才开始动筷子,陈芳却是要站在她身边伺候着的。
不过陈因意没让,让李文青把人按下了,才安心吃下这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