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 李文青从府城回来,不单带回了一笔大订单,还有几百两的分红。
李文步这一次也跟着他去了, 见识了自家弟弟是怎么和大老板们谈生意的,又是怎么拿钱去和地痞流氓打交道的,越发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之前想要带着两个人就想把生意做起来的想法有多天真。
而陈氏自从把他们把作坊抵给了明珠他们,孩子又跟在陈因意面前养后, 她就什么事也不用干了。
王氏倒是好心叫她去作坊里打工,一个月的工钱也能有一两。
不过她不愿意,总觉得作坊里的工人都在嘲笑她。
李文步把换来的一千两都给她拿着, 自己跟在李文青后面,一个月也能有二两工钱, 所以陈氏不出去干活,他也觉得没问题。
队伍在村头就解散了, 青壮们和李文青约定好下一次出门的时间,兄弟两也往村尾走去。
都说小别胜新婚, 更何况是才成亲的李文青,一回来就直奔自己的院子,双手拎着满满当当的东西。
让坐在正院里晒太阳的陈因意感慨。
这不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 自己来那么久了还没有见过李文青往外掏钱买东西呢,更别说自己这个老家伙还坐在门口呢, 这人愣是看也没看见她。
小芳,你看我给你买了什么回来。
李文青欢喜的抱着东西回家,一进门才后知后觉他媳妇在作坊工作。
放好东西一出去总算是看到坐在一旁的老娘了。
娘, 这太阳那么毒, 你咋坐在这里呢?李文青上前把人搬到廊檐下, 家里的几个小子呢?还在读书?正院里呢,这次去怎么样,作坊那边现在能一天做三百只了,你这边能不能都消去?陈因意关心道。
您放心,这才多少啊,人家崔老板是放到全国各地去的,三百只鸭子,还不够人家抢的呢,就算是再多个三百只也能卖得出去。
李记鸭子是他们独有的,独特的口味,够长的保质期,足以在一众货物中脱颖而出。
而在李家人看来已经很多的鸭子,其实都不够人家一天的营业。
那就行,不过你就和崔老板一个人做生意?陈因意提点他,要是崔老板不要了,那你怎么办?李文青下意识道,那不可能,崔老板是个守信用的人。
人心不能赌,你能保证人家一直那么守信用?陈因意语重心长道,现在量小,就算他不要我们也能卖给其他人,但要是以后做大了,几千只,几万只,人家说不要就不要,或者是压价怎么办?崔老板现在是不错,对你也多有帮助,但你们的订单是一次一订,除此之外你又没有认识更好的顾客,很容易被他拿捏住的。
李文青犹豫了,他听懂陈因意的意思了,这是让他居安思危,多找几条出路,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不过他和崔老板合作了那么久,对方的人品还是能保证的。
更何况每次都签有合同,他并不想让崔老板误会,破坏他们的合作关系。
行吧,陈因意看出了他的犹豫,既然不找新的合作商,咱们自己卖吧。
娘是想要开铺子?这个老早之前就说过了,李文青倒是没有什么想法。
那开的铺子是给二哥家还是给谁?您可是有好几个儿子呢,大哥他不愿意出去就算了,家里的田地也给他了,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但这作坊铺子的,你不会打算都给明珠和文娇这两个小丫头吧?真要这样,二哥和老四能把你给撕了。
别说什么东西都是陈因意的,她爱给谁就给谁。
除非她不管这个家里了,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不然还是得按照规矩来办事。
要是以前,家里的东西都是长子占大头,然后他们养老。
下面的儿子呢,分得一点来养家糊口。
女儿就是一副嫁妆打发了,甚至都没有!现在像陈因意这样的,老大家反而拿到的最少,实在是少见,也多亏了李文平不计较,不然家里得吵翻天去。
还有啊,我听我二哥那意思,他是打算不要这两个孩子,带着二嫂到外边去住了?他倒是敢想,也看看自己手里那一千两银子能干嘛,眼高手低的,真要让他自己做生意,我怕跟上次一样。
该给你们的我都给了,你现在的身家不都是自己挣出来的?老大的给了房子给了田地,哪里就亏待了他?至于二房也拿到了银子补偿,他还有什么不满的?陈因意现在是越来越不满二房了,也不知道该拿他们怎么办。
按理说这也算是分家了,儿孙各有儿孙福,都是成年人了,她也没精力再像看幼儿园一样管着他们。
但是不理吧,这法律上来说他们又是一家人,以后他们犯事了还得连累其他人,尤其是准备科举的李文云。
想到这里,陈因意真的是万分厌恶这个连坐制度和家族观念。
行吧,那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小弟以后读书的钱我出一半,二哥那边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我也管不了。
李文青想了想,小弟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吧?我们过三天就要出发了。
说完耸耸肩,屁颠屁颠地找媳妇去了。
母子两说完话,陈因意却是在辗转反侧烦得不行。
一方面,理性告诉她,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让李家从吃不饱饭到现在的家财千贯,吃喝不愁有房有地。
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答应了几个小孩的事情没有做到,对几个儿子的管教也不到位,给李家埋下了雷。
还没有看到女主发光发亮,怕自己改变了结局。
唉,还不如去和甲方爸爸商量五彩斑斓的黑呢,这当个家长也不容易啊。
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大家长。
陈因意感到了力不从心,纠结了好几天才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文云后天去府城读书,我和他一起去,然后在那里先住一段时间,选个地段好的地方买个铺子,家里的事情就交给老大负责,作坊那边还是明珠来把控,谁也不能插手!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家人都激烈的反对起来,尤其是李文平和李文青。
娘,你是不是在家里呆得闷了?要是呆得闷了,我带你到街上去逛逛?李文平苦着脸,抓耳挠腮地想尽了一切劝说的话,小弟是去读书的,这路途遥远照顾不了你,要是在路上有个头疼脑痛的,您可怎么办?娘,你都多大年纪了,就不要再折腾了,这想一出是一出的,家里的事离不开你。
李文青也是头疼道。
他是想劝他娘看着点二房,把事情做得公平点,不是让她跟着一起去捣乱的!这是通知你们,不是和你们商量,她冷着脸道,要是家里离了我就不行,那我死了呢?你老娘这辈子去得最远的就是县城,现在我儿子去府城读书了,有出息了,我还不能去看看了?我还有多少年活头,这半只脚都埋进土里了,你们也好意思拒绝?好意思,我很好意思!李文青真的想要吼出来,可是一看他大哥那个模样,愣是不敢火上浇油。
去,去,娘说的是,您这辈子就没有享过福,去看看府城怎么了,李文平想着他娘的话,泪水夺眶而出,娘,您放心,我们就是背也把您背到府城去。
让你去看看老四读书的地方,去买大铺子。
说着,李文平就和王氏商量,你现在就回去,收拾收拾东西,把家里的牛车都铺好了,娘坐车会难受,咱们跟着三弟一起,送娘去府城看看。
此话一出,全家杜一言难尽地看向李文平。
陈因意也忍不住扶额叹息。
她就是随口那么一说,没有卖惨的意思。
怎么听着李文平这话,像是在完成她的遗愿似的?老大,用不着你。
老三的队伍不都是二十好几人吗,文步、文云也在呢,那么多个人的还不能照顾好我了?见他还要说什么,陈因意立马打断,更何况这家里就剩你一个男丁了,要是你也出去了,家里就剩女人了,这怎么让人放心。
李文平看了一下妻子和女儿,张了张嘴无法反驳。
但他还是不放心陈因意跟着出去,那要不让老二留在家,下一次他再去?那不行,李文步马上反对,我好歹还出过门,遇什么事也能护着娘。
但大哥你都没有去过府城,没有我有经验!李文步不愿意啊!没听她娘说要买铺子吗?他要是不去,娘把铺子给大房或者老三了怎么办?所以这一次他必须得去。
陈氏也和他想到一块去了,帮腔道,是呀大哥,二郎好歹还去过府城呢,和三叔也走过了几次,有经验。
更何况他跟着是正经学做生意的,还得跟着商队呢。
大房又不做生意,去也是浪费。
李明珠皱了皱眉,对陈氏的话不喜。
二婶这样说就不对了,我爹是去照顾奶奶的,又不是去做生意的,要什么经验?李明珠看了一圈,这里除了我爹,你们谁知道怎么照顾奶奶?顿时全家人都哑口无言。
李文娇原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但听到李明珠的话后,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举手抢答,我啊,我啊,我和娘最好了,更何况我们都是女的,要找人照顾娘不应该找个女的更方便吗?不如让我和娘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