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憨憨的傻样, 陈因意真的没脸再看。
在厨房里收拾的陈芳听到外边李文青的傻笑,也抿了抿唇笑。
三婶婶,你怀孕了?李明珠下意识的看向她的肚子, 然后一把抢过她手里的活,把人请到椅子上坐好,你怀孕了, 可得好好养着,不能累着弟弟了。
你个小丫头, 还真是人小鬼大。
陈芳感激地看了她一眼,不过也不可能真的自己坐着,看她干活。
就在两人为干活争论不休的时候, 陈因意也忽然想起了陈芳还在厨房里,忙给了还在傻乐的李文青一巴掌。
你媳妇怀着身孕还在里头干活呢, 你也不知道去搭把手,心疼一下。
李文青嘿嘿笑着, 也不恼怒,转身跟脚步都是飘着的往厨房去。
家里又准备多添一口人, 听到这个消息全家都高兴极了,再加上过两天就是中秋了,陈因意一个高兴之下, 打算给大房几个也去信,让他们带着孩子也来府城玩一玩。
娘, 你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李文娇坐在旁边有气无力地给她打着扇子,随口应道, 你老人家都说了过两天就是中秋了, 这信回到家里中秋早就过了, 要是大哥他们再过来,那不得到九月了?这还过什么中秋啊。
那怎么办,那到时候咱们一家不就不团圆了吗?陈因意傻眼了。
也不知道她是被原身给影响了,还是被这里的环境给影响了,以前对这些节日的反应,基本上就是哦中秋了,哦又过年了,然后去吃一顿好一点的就没了。
现在却是会根据不同的节日、习俗,去准备相应的食物,做相应的事情。
这次如果不是刚好忙着开店,陈因意估计也是早早的准备起来了,只不过事情赶着事情,把中秋这件事给忘了。
李文娇停了一下,出了一个馊主意,要不我们回去?说完她自己也觉得不现实,回去中秋也过了,何必呢。
那看来我们今年是不能回去过中秋了,陈因意有些恹恹道,也不知道你大哥他们在怎么样,家里就剩他们大房了,明珠也不在身边,就四个人肯定冷清得很。
李文娇白了一眼,为她娘这个操心无语了。
您这想得也太宽了,就过个中秋而已,又不是不回去了。
更何况人家分了家的,都是各吃各的,就咱们还在一起吃而已,哪里就冷清了。
陈因意暗自伤怀。
与同一时间的李文平想到了一起去。
院子里,李文平拿着二女儿李明宝拔回来的干草,一边编鞋子一边和王氏说话。
这都十二了,咋还没有见娘他们回来?不会是不回来了吧?话落,自己又嘀咕着反驳道,这不能啊,中秋咋能不回家呢。
这一大家子的在外头像什么话啊。
也不知道娘怎么样了,不是说才住一个月吗,这都三个月了也不见回来王氏也坐在旁边,低头咬断手里的针线,把补好的衣服抖落抖落。
在外边就在外边呗,那么一大家子呢,还能照顾不好娘?我看你啊就是操心操的,娘是什么人,这铺子生意做得可比你这个大男人好多了,有钱你还担心她过得不好?我就是担心大丫头,要是被那个王八羔子看上了,还真是没地说理去。
已经九岁的李明宝带着六岁的李明哲,呼啦啦的在院子里跑着,手里抓着李文平给他们做的竹蜻蜓。
听到爹娘提起姐姐,两人都蹭蹭的跑过来。
娘,娘,娘,姐姐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想她了。
李明宝扑在王氏怀里撒娇道。
我也想姐姐了,姐姐好久不在家了。
六岁的李明哲眨巴着眼睛,奶声奶气地和王氏说道。
王氏瞬间心都化了,把这一双儿女搂在怀里,哼着小调哄道,姐姐是去干大事的,等她有空了就会买糖回来看你们了。
那我们是要吃月饼了吗?李明宝仰着头说,奶奶做的月饼好吃,我今年想要吃。
娘你给我们做好不好?李明哲乖巧的没有说话,不过一双大大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她哪里拒绝得了。
好,娘明天就给你们做月饼!王氏看着怀里的儿子,想起了二房的李明盛,扭头和李文平道,你说小宝也六岁了,我们是不是该送他去读书了?家里现在也不缺钱,就是人还小一点,也不知道哪个书院合适。
要不我们和娘商量一下吧?明盛不也是在府城吗?到时候把小宝也送去,他们两正好能做个伴,有哥哥在,也不用怕别的孩子欺负我们小宝。
王氏笑道,哎哟,明盛能不欺负我们小宝就不错了,其他的我可不敢指望。
不过想着最近李明盛是跟在她婆婆身边养,性子也变了许多,王氏到底没把话说出口。
对了,娘是不是叫你今年还要扩大那个辣椒的种植?今年这一批应该快能收了吧?这东西倒是好养活,村里人也愿意种。
王氏道。
现在家里的账本都是王氏在做在看,通过她自己的学习和请教别人,也认识了不少字,所以陈因意带回来的信,她也能看个七七八八。
对信里说的,让村里种这些东西,她没有李文平那么抵触。
反正都是赚钱,能让村里人多一点收入总是好的。
更何况,王氏估摸着这些东西收益应该也不错,不然她婆婆不可能让人千里迢迢的送到府城去。
快收了,不过娘说要一千斤,村里人种的怕是不够,我看看还能不能想办法,让他们多种一点。
李文平担忧道。
他娘就没有叫他干过多少事,他也自知比不上几个弟弟。
这还是第一次他娘把那么重要的事交给他,要是没办好,可怎么交代?但村里的地就那么多,人就那么多,就算可以拿荒地来种,那也要劳动力啊。
李文平愁得不行,他想着要不明天再去求求村长?王氏撇了他一眼,不理解他这点小事有什么好烦的。
三弟妹家不是还有好几个弟妹?还有二弟妹家也有几兄弟呢,就连亲家母亲家公也都是下地的好手,你把种子和钱都拿去了,我不行他们不肯种。
李文平一拍大腿,恍然大悟,你说的对,我可以找陈家去!夫妻两说着话,都是在讨论中秋怎么过。
日子都到了十二三了,老太太和其他人都没有回来,估计是在外边过了。
那他们大房在村里,人情往来就要做到位。
尤其是作坊里的工作,地里的东西,这些都是他们在外边的根本,他们都得给守好来。
府城。
陈因意知道不能及时回去过节,消沉了一会,第二天就让人准备起来了。
别说能不能及时送回去,该有的态度还是得有。
所以她特意找了时间,带着家里几个小的去街上采购,把一些生活所需的布料、米面粮油,还有什么点心干果的,凡是能买到的,家里没有的东西,她都买了一些给商队送回去给大房。
其中最贵的,莫过于她给王氏买的大金镯子,足足有二两。
二百两白银。
这么贵重的礼物,是为了感谢王氏替她稳固大后方的。
当然,其他两个儿媳妇也有,不过都是一人一个一两的金镯子,比不上王氏的。
买的时候,陈因意是当着几个孩子的面买的,送的时候呢,也是当着他们的送的。
陈芳没有想到自己还有礼物,当下就感动得稀里哗啦。
娘,这,我这怎么好意思要你的东西。
她摸着眼泪,看着手上陈因意给她戴上的镯子,觉得自己是积了八辈子的德才这样有福气嫁到李家来,遇见这样一个婆婆。
陈氏也有些动容,她还以为她婆婆得恨死她了呢,毕竟连孩子都不让她养。
没想到过个中秋,还能收到婆婆给她的镯子。
这个虽然比不上大房的,但陈氏看了一眼陈芳,心里也算有点平衡了。
算了算了,都是她自己选的。
他们夫妻两现在也过得快活,自己要什么找二郎要就行了。
婆婆能给就不错了,她还要挑什么呢。
陈氏心底劝告自己,倒也没忘和陈因意道谢。
谢谢娘,我们还说中秋要回来吃饭,给你买两身衣服呢,您倒给我们买镯子了。
这天底下可找不到像你这样好的婆婆了。
陈氏笑得十分甜。
李文步也点头,握着陈氏的手对他娘道,谢谢娘,让你破费了。
我和玉娘以后会好好孝顺你的。
陈因意侧目看了夫妻两一眼,她怎么感觉这两人的状态好像有点不对劲?好像是兴奋过了头?还是太过恩爱了?难道搬出去住拥有两人世界就那么神奇?陈因意好像觉得他们两个都平和了不少,以前那种尖锐刻薄,或者说计较攀比,现在都看不到了。
然后她便看到,李文步有些呼吸急促的看了陈氏一眼,难掩激动地和大家宣布,我还有件事要和大家说,玉娘的身子治好了,大夫说她刚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陈因意诧异,全家人都很惊讶。
陈芳则是喜笑颜开地看着她道,那好啊二嫂,刚好我也怀了,已经三个月了,到时候他们兄弟两正好可以作伴。
陈氏也笑眯眯地看着她,妯娌两个瞬间就亲亲蜜蜜地说起话来。
这是好事啊,添丁进口。
陈因意楞了一下也笑开了。
其他人反应过来,也是一阵的恭喜祝贺。
两个好消息,冲淡了一家人不能团聚的失落,陈因意瞬间又有了干劲,看着两个怀孕的儿媳妇,是一点重活也不让她们干。
这时候,买的下人就体现出用处来了。
李文步那边因为陈氏怀孕了,孕早期的反应又很大,李文步便想着先关门一段时间,等陈氏稳定了,或者把孩子生下来再开张。
不过陈因意没同意,给他们送了钟奇过去帮手。
而自己的店铺里,本来就有李文娇和李明珠两个人帮忙,只不过她买的东西也杂,所以加上叶何他们几个,也算是能腾出一些时间来。
小叶有厨艺,以后你就在厨房帮忙做烧鸡和卤水,这些东西都是在市场定好,让人家按时送来的,你只要寅时末到角门去拿回来做就行,大致方法我也教你了。
至于核心的酱料,陈因意是不可能拿出来的。
好的老夫人,我明白了。
叶何点头应道。
前两天陈因意已经来给他们做过一遍示范了,只要再上手操作几回,应该不难掌握。
陈因意又看向忍冬,眼里暗含赞赏,这几个人中就只有你是识字的,以后店里招待客人,记账都是你来干,每天关门后我来对账。
好的,老夫人!忍冬抿着唇,恭敬地回道。
她没想到主家居然会那么信任她,居然一来就把账本交给她负责。
想到刚进门陈因意就预支了他们工钱,丝毫不怕他们拿着钱跑的信任,忍冬心里暗暗发誓,这么好的主家,她一定要好好干活,绝对不能辜负主家的信任。
做过大户人家的丫鬟,忍冬知道能遇上这么一个厚道的主家有多难得。
自然是要更加的珍惜。
陈因意把目光投向最小的春草。
这丫头实在是太小了,比李文娇李明珠还小。
使唤她,跟使唤童工似的。
不过人都买来了,也不可能跟主子一样养着。
陈因意看了一眼她因为没有安排工作而不安的样子,心底叹了口气。
你先跟在忍冬这边学习,最好也学些字,以后有别的活计交给你。
好的,老夫人。
春早松了口气,有些依赖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忍冬。
陈因意看了一眼她们的眼神交流,没有把它放到心上。
即将到中秋了,陈因意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大赚一笔,所以分配好任务之后,就带着两个小的出去采买。
等着店家陆陆续续的把东西送到店铺里,忍冬几个才知道他们这个看起来很简朴的老夫人,其实是个购物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