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衡之觉得王韶光的那个养心午睡的法子还真管用。
至少他下午在练武场演练的时候, 觉得精神了不少。
可陆衡之并没有高兴多久,因为到了半下午的时候,他的士兵来报说是许多兵士们都中暑了。
陆衡之刚打完一套拳, 正是燥热的时候, 可他听到兵士们中暑的消息, 还是觉得心里一紧。
请军医了吗?陆衡之问亲卫。
亲卫闻言忙道:请了, 只是好像没什么效果。
没效果?这个军医只会些治些跌打损伤之类小伤,旁的就不大行了。
陆衡之听说过中暑死人的事情, 知道后也不敢轻忽。
他想了想对亲卫道:你去把军医开的方子拿来,还有备上两匹快马,我们现在回城。
您亲自回去吗?现在太热了, 不如属下自己带着方子回去城里找大夫吧亲卫闻言忙道。
他这一番话原也是一番好意,但是却让陆衡之有点下不来台。
他之所以想要亲自回去, 为的只单是这个吗?陆衡之咳了一声后道:你去拿方子,备马吧。
他也不和这亲卫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回去, 但是他就是要回去。
亲卫不明所以的摸着自己的脑袋出去了。
这是做什么去?陆衡之的另一个贴身亲卫马二见他一脸迷茫的往外走,就问道。
这亲卫一面往军医的方向走, 一面跟马二说了刚刚的事情。
……我跟公子说, 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哪知道公子也要跟着我一起回去。
那亲卫一头雾水的对马二道。
那亲卫不明白陆衡之在想些什么, 马二对他的想法可是了如指掌的。
他就说那亲卫:你可真是个棒槌,你想想咱们未来的主母是做什么的。
说完这话后,马二就转身回去了,只留下那亲卫恍然大悟的站在那里。
陆衡之赶到城里的时候, 太阳都快要下山了。
按照以往的时间, 王韶光原本都已经要关门回去吃饭了。
可她们医馆临要关门前, 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小姑娘走了进来。
她看她们过来时已经满身是汗了, 想着她带着一个孩子不容易,就为她们特意延长了时间。
待到听完这个妇人的要求之后,王韶光睁大了眼睛道:你要给你女儿减肥?这妇人闻言就愁眉苦脸的道:是呀,这孩子也太胖了。
王韶光闻言就又看向那个小女孩,她看着约莫七八岁的模样,小脸圆圆的。
王韶光仔细打量后发现这个小女孩其实并不胖,她主要是脸上的肉都堆在了下巴那里,再加上鼻子又比较塌,所以别人一看她,就觉得这个小女孩。
但她胖的主要是脸。
还有就是她的四肢其实也不胖,但她的肚子那里却鼓鼓的。
正是这两个地方的肉比较多,才显得她看起来比一般瘦小的孩子要胖些。
但她绝对还不到减重的地步。
你的孩子并不胖,况且她这个年纪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若是贸然减重,可能会影响长高。
王韶光就对这妇人道。
这妇人闻言就更着急了,她不由得往前倾着身子对王韶光道:可这孩子一直被别人嘲笑胖,就连我婆家那些人都总因为这个明里暗里的挤兑我。
王韶光注意到这个妇人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女儿表情黯淡的低下了头。
她不由得敲了敲桌子。
减重最好的方法肯定就是少吃,可她不可能让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不吃饭的。
这个年纪的小孩,身体正是发育的时候,若是总是饿着肚子,可怎么是好。
可是,这妇人说的这孩子总被人嘲笑,又让她觉得有些心软。
其实你的孩子真的不是胖的问题,她是脾胃不好。
王韶光想了想对这妇人道。
脾胃不好?这妇人闻言就重复了一句。
王韶光就道:是呀,你捏捏她胳膊那里的肉是不是很软,还有她肚子那里。
这妇人闻言就捏了捏着孩子的肉。
真的很软。
这妇人闻言就道。
脾主肌肉,她的脾胃不好,自然身上的肉就很松软。
王韶光和这妇人解释道:你们家孩子其实真的不胖,她就是肉比较松,所以看起来才比较显胖。
这样吧,我让她们教你几个推拿的手法,你回去之后每日给孩子推一推。
还有就是,这段时间,每日要给她喝一碗熬的浓浓稠稠的大米粥,并且不要让她喝凉水,如此先坚持一个月,你再来找我。
就这样,不用吃药吗?这妇人道。
不用,不过最重要的是你要让你的孩子开心一点。
王韶光想了想对这妇人道。
让她开心一点吗?是的,脾胃的好坏跟心情也有关系。
一般心情总是不好的孩子,脾胃就会要弱一些。
你回去以后还是要想一想平日里是不是做什么事总让孩子不高兴了。
七八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算是有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
你先把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调整好,再来提让孩子减肥的事情。
王韶光对这妇人道。
可我们都是这样对孩子的呀。
我大嫂也经常骂孩子。
这妇人闻言就反驳道。
她大嫂也经常骂孩子呀。
有的人虽然在人前骂孩子,可她能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疼爱。
更何况别人那么做,不代表你也能那么做,我们现在说的是你的事情。
你要知道,你的孩子之所以会胖一些是因为她身边有许多令她害怕的事情,她的力量没有办法保护她自己,为了让自己显得壮硕,不被人欺负,她的身体就会多长肉肉。
所有的问题背后都有成因的,你如果不改变你的行为的话,你女儿就算瘦下来,还会再复胖的。
王韶光对这女子道。
她其实看到这妇人的神色,和这孩子的模样,就知道这对母女的相处方式是什么了。
无非就是一个母亲,在外面遇到问题不敢和别人反击,所以就把自己对别人的不满和怒气发泄到自己身上。
王韶光在现代时还听一个妈妈说,她打孩子的时候觉得很解气。
在王韶光看来,这样的妇人是最傻的妇人。
那些嘲笑她的人可不会在她病了的时候关心她,在她老了的时候去看望她呢。
人老了真的只有自己的孩子才会照顾自己了。
而她这样打骂孩子,要是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岂不是更被人嘲笑。
王韶光在现代时听说过的那些自小没有被母亲好好对待过的孩子,在幼年和青少年的时候,都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她们中幸运一点的人会考上一个好大学,又在好大学里面遇到了尊敬的师长,最后得以脱胎换骨。
不幸一点的人,就会重复自己母亲的命运。
她在现代时就极为同情这些处于困境中的女童,可她不是菩萨,也不能拯救所有人。
但假若遇到这样的事情,哪怕知道这女孩的母亲,可能听不进去她说的话,她还是想要劝一劝的。
这女孩的母亲果然不以为然,觉得王韶光说的都是些矫情话。
王韶光看到她的神色,又看到那女孩泪睫于盈的模样,心里又有些不落忍了。
我这里正好缺个人帮我们收拾杂物,你要是方便的话,可以让你女儿每天过来医馆一趟,帮我们收拾医馆,我们管她一日三餐。
王韶光对这妇人道。
她说这话也不是全为了那小女孩,而是随着医馆的人越多,梨子和书云的事情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她觉得她们有些忙不过来了,本就打算找个人帮忙打扫医馆。
正好这个时候这个妇人就带着这个女孩上门了。
她们医馆的活计并不算多,这女孩其实也就是打打下手,肯定比她在家里要轻松。
况且她们还会管这女孩的一日三餐,她料着这妇人应该不会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