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愚孝男他重生了 >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2025-03-22 07:34:38

刘香莲忽然推门而入, 把正在说话的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吓一跳,杨老汉也不听她说什么,而是先训斥道。

公婆在房里说话,你怎么能偷听?而且还不叫门就进来了?杨老婆子这会儿出来当好人了, 行了, 都是一家人, 没这么多规矩。

这是什么话?说自己没有规矩吗?刘香莲深深吸了口气, 在杨二奶奶和杨大奶奶走过来时, 颤声道,我从没有让娘去上工的意思, 昨晚我说我去上工,只是我想去上工,没有娘说的那个意思, 我怎么敢让您去上工啊!不说了不说了,是娘自己要去上工的, 杨老婆子也看见两个嫂子来到门口, 连忙跟着她道。

刘香莲更气了, 却怎么也说不清楚,干脆转身回了房。

没规矩!见此, 杨老汉皱眉道。

行了,杨老婆子瞪了他一眼,又对杨二奶奶她们道, 大嫂, 二嫂,我没什么事儿, 就是多年没干过活, 忽然下力, 这身体有些不适应。

都在家歇了这么多年了,还跑去干嘛?杨二奶奶说话一点都不客气,家里这么多人上工,不差你那点工分,你就是干一天,顶多才五工分,怕还不如老四媳妇儿。

不说这个了不说这个了,杨大奶奶连忙拉住杨二奶奶,弟妹啊,你好好休息,没什么事儿就好,那我们先回去了,差不多该做饭了。

杨老婆子应着,等她们一走,便让杨老汉把房门关上。

杨二奶奶还去杨大奶奶那坐了一会儿,我还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分明就是记恨老四媳妇在外晕倒败坏了她的名声,现在是想找回场子呢!我看不出一天,生产队那些说闲话的就能把老四媳妇儿说得和恶媳妇一样。

杨大奶奶叹了口气,真是不理解,没有儿媳妇的时候着急得很,有了儿媳妇吧,还要折腾这,折腾那,都是做过儿媳妇的人,怎么还那个性子。

就是,杨二奶奶连连点头,顺带夸赞起孙桂芳,桂芳多好的媳妇儿啊,她还是看不上,当年和桂芳妈又不是什么大矛盾,看上同一块布,还是桂芳妈先拿到手的,她倚老卖老想要夺过去,人家又不是软柿子,与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要顺着你?就因为这,把人家孙家的情况打听了遍,要不是桂芳哥是个有出息的,她怕是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后来知道杨继西喜欢的姑娘就是孙桂芳后,立马有了出气的地方,就不让杨继西娶对方。

杨继西和孙桂芳回家时,杨二爷爷刚把碗筷端出来,回来得刚好,洗手吃饭了。

孙桂芳先洗手,然后去灶房,接着便听杨二奶奶说起那边的官司。

饭都没有人做?可不,她来了这么一手,老四媳妇儿也说自己病了,现在房门都不出,狗蛋爷爷气得很,他又是个不会做饭的,就让狗蛋去吧老大媳妇叫回来做,才去不久,这人还没回来呢。

大嫂他们今天风在小坡山对面了,那边回来会晚一些,孙桂芳说道。

难怪了,杨二奶奶摇头,得亏你们没在那年住,现在像是打擂台一样,那边时不时说心口疼,这边一会儿就说头疼。

她们端着饭菜上桌,杨继西帮着把凳子挪出来,闻言苦笑不得,我和桂芳看见娘的时候,就知道会闹一场。

真不知道在做什么,杨二爷爷摇头,一家人和和乐乐的有什么不好,非要搞这些幺蛾子。

沈凤仙也气得要死,被狗蛋拉着小跑回来做饭,一问才知道两个都病了,一个是去上工晕倒了,一个是被娘气病了。

何明秀回来也不帮忙,拉着大花就回房了。

杨继北回来先去看了老娘,杨老婆子在他跟前一边哭一边道,是娘没本事了,是娘老了,没有用了,我在家是吃闲饭的,出去上工又没有别人有本事....听得杨继北脑袋都大了,赶忙解释刘香莲没这个意思,杨老婆子却道,你不懂,她.....唉,我老人没用了,被人嫌弃了....不管杨继北怎么解释,她就是这几句话。

杨继北只得让他好好休息,接着回到房间,见刘香莲躺在床上背对着自己小声哭,他赶忙上前哄。

刘香莲道,我没脸出去见人了,娘这是要逼死我啊!我这恶媳妇的名声一传出去,我娘家人都会受牵连呜呜呜.....杨继东等人坐在堂屋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杨继南忍不住道,娘没事儿去上工做什么?杨老汉看了他一眼。

杨继南抿了抿唇,本来就是嘛,瞧瞧别人家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我们家呢?三天两头就闹出笑话。

你说你娘是笑话吗?她要不是在家受了委屈,她这么大年纪了能去上工?!杨老汉一把将旱烟杆放在桌上,厉声道。

听得房里的刘香莲直接起身来到堂屋门口,后面跟着拉扯他的杨继北。

爹这话是说我在家欺负娘了是吗?!这边的动静让刚吃过饭的杨继西瞧见了,杨二奶奶也堂屋出来,惊讶道,老四媳妇儿厉害啊,敢和公婆叫板。

孙桂芳听见动静也出来了,此时刘香莲正大声说着自己在家时都做了些什么,一刻都不得闲,还要被婆婆这么泼脏水。

早知道你们杨家是这么个德性,我才不会嫁进来呢!杨继北,我们不过了!一把推开拉着她的杨继北,刘香莲一边哭一边回房收拾东西,接着头也不回地便走了。

杨继北自然去追,结果被觉得扫了面的杨老汉给叫住了,让她走!我还不知道我们杨家这么不入她的眼!爹!杨继北大声道,香莲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你们就是不喜欢她呢!老四别说了,眼看杨老汉的脸色越发不好看,杨继东赶忙把杨继北拉走了。

不会出事吧?杨二奶奶倒是有些担心。

这么大人了,不会有事的,再说离她娘家也不远,杨二爷爷道。

孙桂芳和杨继西有些怀疑人生了。

趁着午睡的时间,孙桂芳再三确认了一下梦里的杨继北和刘香莲是什么样的感情,再想方才被杨继东拉走就没追的杨继北。

他们真的有那么好的感情吗?....真的吧,他们可是出了名的恩爱夫妻啊,杨继西摸了摸下巴,难道我们夫妇没做对照组了,所以无意中改变了什么?四弟妹说不和四弟一起过了,孙桂芳说。

我看也不算假话,毕竟老四结婚后只靠一张嘴,能为四弟妹做的却很少,加上娘又那么糟心,不过刘家肯定不会让他们离婚的。

这个年头,离婚的人非常少,只有丧偶的,因为他们觉得离婚是一件非常丢人现眼的事儿,宁愿让女儿熬死,也不愿意对方离婚。

刘家确实没有想让刘香莲离婚的念头,虽然看着女儿受了委屈哭着回来,刘母把杨老婆子骂得半死,却还是没有说不过了的话。

倒是刘香莲嚷着不过了。

刘大嫂闻言险些翻了个白眼,家里可没有住的地方,刘香莲的房间早就被她儿子住了。

这么大的小子了,能自己住是最好的。

刘父训斥道,怎么就不过了?你现在是杨家的人了!你不在杨家过,你去哪家过?谁家敢要你?还带着逼迫婆婆去上工的恶毒名声。

但凡是个做婆婆的,都不敢给自己儿子娶这样的媳妇儿。

可我真的没有啊,刘香莲哭得眼睛都肿了。

不行,得给他们一个教训!刘母利索的收拾好自己,叫上几个儿子,气势汹汹地往田家岗去。

他们脚步再快,到田家岗生产队的时候,大伙儿也上工有一个多小时了。

见刘母几人那样子,村民便觉得有事儿发生,有些好事儿的还让人去通知杨老汉。

刘家来人了,还来了不少呢,瞧着气冲冲的,怕是要出事。

杨老汉哪里听得这个话,赶紧把所有儿子都叫回家去。

杨继西也在其中。

这会儿想到我了,杨继西翻了个白眼,我做背景板就好,回来跟你说热闹。

你小心点啊,孙桂芳叮嘱着。

知道啦。

此时杨老婆子正在房里躺着,狗蛋和大花带着毛蛋在杨大奶奶院子里玩儿。

再怎么说也是刘家人,虽然刘母是继母,但对刘老大和刘老二也还过得去,加上并不像让刘香莲真过不下去,所以刘老大和刘老二也来了,刘香莲的两个弟弟也在。

个个人高马大的。

最小的弟弟啪啪敲打着院门,我们是垫子坝刘家的!有人在家吗?杨二奶奶和杨大奶奶正在堂屋门口做布鞋,闻言对视一眼,赶紧让狗蛋去地里叫人。

把你爷爷爹和叔叔都叫回来。

杨大奶奶叮嘱着。

狗蛋这个时候倒是听话,从杨大奶奶院门口跑了出去。

见孩子跑去找人,刘母冷哼一声却没有阻止,高声喊着杨老婆子,让她出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杨老婆子哪里敢出来,还把房门给插上了,就怕他们破门而入,瑟瑟发抖只等着杨老汉他们回来才好。

这个时候杨二奶奶则是去开了自家的院门,笑盈盈地招呼着刘家人,哎哟,这么热的天,外面晒得很,不如进我家来避避日头喝点凉茶。

刘母是知道杨二奶奶的,想着杨老三就是和他们搭伙,又想到自己女儿日后怕也是要麻烦对方的,于是给了好脸色,带着四人进了那边院子。

杨老婆子竖着耳朵听了大半天,只知道杨二奶奶那边有人说话,却不知道说了什么。

她想到和二嫂的恩恩怨怨,就忍不住后怕,可别在刘家人面前胡说八道,害了自己才好。

但杨二奶奶并没有提起刘香莲和杨老婆子的事儿,而是和杨大奶奶一起端出凉茶,让他们喝着,笑谈起旁边的宅基地,说起不久后要建房的事儿。

刘母自然也不会和她在这说刘香莲那事儿,知道都是在等杨老汉他们回来,也就跟着话头说。

大概十几分钟后,杨老汉等人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

刘母谢了杨二奶奶的茶水,带着人从院子直接走过去了。

杨继西抹了一把汗水,见人全进了堂屋,人那么多,挤得满满当当,他就有些不想进去了。

恰好杨二奶奶冲他招手,于是杨继西便快步过来。

喝点。

她给他一碗凉茶,杨继西喝完一碗自己又去舀了一碗,这才舒畅了许多。

你跟着回来做什么?杨大奶奶早就去杨老婆子那边了,所以这边只有他们两个人。

爹叫我一起回来的。

杨二奶奶闻言瘪嘴,说了和他一样的话,这个时候倒是想起你来了,不过这个热闹我还想看,走,我们一起过去瞧瞧。

二人过去的时候,就站在堂屋门口,本来堂屋就小,杨老汉父子就有四个人,刘家这边五个人,又都是高大壮实的男人居多,自然挤得慌。

杨老婆子这会儿也被杨大奶奶扶出房间了,她一边咳嗽一边进堂屋。

刘母见人都到齐了,便质问道,我把闺女嫁过来,不是让你们这么践踏的!杨继北,你当初怎么求娶我们家香莲的?今儿她一边哭一边回家,你人呢!杨继北脸红得不成样子,想解释却不知道怎么说,因为他确实觉得刘香莲有些无理取闹,我、我.....行了,亲家,这事儿还是怪我,杨老婆子又是咳嗽了好几声,好像病得不轻的样子,都是我的错,老四是担心我的身体才没有追上去,我们原想着下工后,让他上门赔罪的。

刘母闻言讥讽道,当时不追,下了工再回去追,怎么,我女儿还没有他一天工分重要啊?不是这个意思,杨老婆子连忙摆手,又引起一阵咳嗽,看得杨老汉心疼不已。

他又想起刘香莲走时的作派,咽不下这口气,前阵子老四说香莲身体不好,让她在家照看婆婆孩子,不去上工,我们应了。

结果昨儿个又说要去上工,里里外外的意思就是家里没必要待两个人,我家老婆子怕自己是个拖累,被儿媳看不得眼,所以今儿咬牙去上工,本来身体就还没好,结果晕倒了被送回来。

我在房里说了她几句太较真,结果香莲偷听了我们说话,还直接推门而入,对着我们大吼大叫,还说不喜欢我我们杨家,并不像嫁到我们杨家来!杨老汉看着刘母厉声道,我倒不知刘家能养出这么个好女儿!怎么都不满意,那当初你们提出六十六块钱的彩礼,我们咬牙也给你们凑上了,怎么,现在不稀罕我们杨家是吗?不想过就别过了!他猛地站起身,不顾身旁杨老婆子的拉扯,我就是让老四娶个寡妇回来,也不受这个气!老大,你们把刘家送过来的嫁妆全部搬到院子里,刘家的 ,你们自己搬回去吧,至于彩礼,至少退给我们五十块!说完,便让杨继东他们去搬东西。

杨继北和刘母等人愣住了。

特别是刘老大,他是想给杨家人一个厉害瞧瞧,再顺着破下,让杨继北把刘香莲接回来好生过日子,这事儿就算过了,以后就算再发生什么事,杨家人也不会太过分。

结果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这可怎么办!刘母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没想到杨老汉会这么说,话说清楚,我女儿就算在家,可做的都是什么?洗一大家子的衣服,照顾侄儿照顾婆婆的,还要砍柴弄地,这是不是太过分了?那你儿媳妇在家时没做这些吗?杨老汉反问。

刘母一噎。

还确实做,怀孕快生了也还是去背柴回来,她见不得儿媳妇偷懒。

杨继西心里道,爹可是吃软不吃硬的,每每和他硬着来,才能逼出他们去搭伙的好事儿,可刘母这一来逼,事情就反着来了。

爹,爹!娘,我不能没有香莲啊!眼看着杨继东和杨继南真要出堂屋门,杨继北赶忙拦住他们,大声求着杨老汉二人。

杨老汉冷哼一声,那就麻烦你们自己搬走吧。

刘老大四兄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动。

这要是真搬走了,这两口子就真离了!刘母死死咬住唇,却在此时此刻也说不出软话来,这要是说了,她闺女在婆家的日子以后就难过了!杨二奶奶瞧着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会儿她说什么,两家都不会感谢她。

倒是杨老婆子咳嗽了几声将梗着脖子的杨老汉拉着坐下,好啦!净说些气话,香莲是个好姑娘,我们都很喜欢咳咳.....刘母见事情有余地,脸色好了许多,语气也缓了不少,她在家被我们宠坏了,都为人妇了,还那么任性,我们就这么一个闺女,难免护着些。

是这个道理,我也只有一个闺女,说起来也有些想她了。

杨老婆子这会儿把杨幺妹提出来,杨继西和杨二奶奶纷纷翻了个白眼。

看着二人渐渐放下争执,说起笑来,堂屋里的人都纷纷松了口气。

毕竟家里有个离婚的男人或者是姑娘,都是个丢人的事。

杨大奶奶也笑道,都别在这挤着了,快去倒点水过来。

杨继东闻言赶紧带着杨继北去倒水,杨继西见没自己什么事儿,便说去上工了。

没人在意他走不走,反正现在也不需要他充面子了。

杨二奶奶让杨继西跟自己回去,然后打了一大竹筒的凉茶,让他带去给孙桂芳喝。

孙桂芳见他这么快回来,也有些惊讶,没出什么事儿吧?雷声大,雨点小,不过占主导位置的还是娘,姜还是老的辣啊。

刘母这次来时声势浩大,走的时候却带着点萧瑟。

刘香莲眼巴巴的在家等着,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两个嫂子也跟着看过来。

刘老大他们倒是直接去上工了。

香莲,刘母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她,你给我个准话,到底还想不想和杨继北过日子。

杨继北这一次没有跟着过来,是因为刘母说想留刘香莲在家住几天,约定三天后再去接人。

听她这话,刘香莲也犹豫了,说实话,她在等刘母几人回家时,就有些害怕,这次见杨继北没跟来,更是带着几分着急。

他、他是不是同意了?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看得两个嫂子心里着急。

娘,杨家怎么说的?是啊,真要离了吗?那我闺女以后可怎么嫁人啊!刘大嫂有个大女儿,今年都十三岁了,眼下她和刘二嫂相继有孕,都快生了,所以没去上工。

没有!刘母脸一黑,拉着刘香莲回了房,接着把杨家的事儿说了一遍。

...你在家的日子过得好了,不知道其他媳妇儿过的什么日子,就说你大嫂,她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是快生那个月没去上工,在家做饭洗衣服啥的,其实和你在杨家做的差不多。

只是你婆婆故意让你折腾了些,刘母看着沉默的刘香莲觉得有些头疼,好好过日子,可别再一气就回娘家,动不动就把不过了挂在嘴边,你公婆对你的意见很大。

刘香莲抽泣着,只觉得父母都不愿意帮自己,果然嫁出去就没有家。

还有你四弟,我给他相看了一个姑娘,如果顺利的话,九月就办事儿了.....晚上杨继西看福窝的时候,发现奶糖居然没有变化。

他数来数去,也只有放进去的那六颗,于是对才进房间的孙桂芳说了这件事,孙桂芳虽然有些失望,却笑道。

那我们换成鸡蛋吧,其实我想过了,这大白兔奶糖太招人眼,本来就是稀奇的东西,如果福窝每天给我们更新那么多,我们拿出去卖,肯定会被查到我们。

我们就是普通的庄稼汉,也没个有本事的亲戚,东西就有些来路不明了,孙桂芳坐在杨继西身旁,拉着他的手继续道,这样其实挺好的。

杨继西闻言抱住她,桂芳,你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其实那天他让孙桂芳算钱的时候,心里大约就有底了。

福窝更新后,他就觉得不会这么容易更新东西,更何况比起鸡蛋土豆这些,奶糖这种稀罕东西,确实有些显眼了。

于是他们把奶糖放在一旁,现在还有四十五颗奶糖,八个鸡蛋放进了福窝。

第二天晚上一看,福窝已经满了,还是三十二个,而杨二奶奶在借钱给他们修房子后,就不要他们的搭伙费了,杨继西或多或少明白了些什么,但也没戳破。

于是他塞了两个在鸡窝里,然后说是捡的,拿到灶房放好。

从那以后每天都会放两个进去,鸡蛋也就从每天三十二个,变成了三十个。

杨二爷爷现在除了早上那点活,剩下的时间都在忙着把宅基地清理出来,杨继西夫妇下工后也会去帮帮忙。

刘香莲早就杨继北接回来了,她还是在家干活,没有去上工,整个人话少了许多。

二哥他们找队长批了宅基地,就在他柴房旁边那块地,杨老汉十分不解,在他看来杨二爷爷又没有儿子,房子也是三家人最好的,能住好久了,为什么还要建房?我听狗蛋说了,杨老婆子气色好了许多,此时看着院子里玩闹的孙子孙女,也有些不解,不知道折腾什么。

杨继东他们就更不知道了,不过杨继南还是道,那块地基不错,也大,能有个大院子。

我去问问。

杨老汉起身,结果被杨老婆子一把拉住,你去做什么?让大哥去。

于是杨老汉就去找杨大爷爷,让杨大爷爷去打听打听,杨大爷爷想到杨继康叮嘱自己的话,于是道,老二他们有钱,想怎么就怎么呗,或许是这边的房子住着不舒服,等那边建好,这边推了吧。

探听不出什么,但也知道杨二奶奶他们家底厚,杨老婆子他们酸得不行,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就他们这房子,都住了二十多年了,每次下雨都会漏雨,冬天还会被雪压塌一点边角,见本就有好房子住的杨二奶奶他们又开始建房,心里自然是羡慕嫉妒的。

狗蛋和大花他们更是带着毛蛋,天天往那边跑。

这天杨老婆子见杨继西帮着挑土,忍不住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他建房呢。

刘香莲一愣,这话忽然给了她一个念头。

于是晚上拉着杨继北在房里说悄悄话。

二爷二娘他们没有儿子,你说,我们要是过继过去,是不是就有新房子住了?杨继北闻言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什么什么意思?你也不看看,家里多少个兄弟,刘香莲自打上次和杨继北闹过后,二人的感情也没有以往那么好了,此时更有些想让他看清事实,我们现在还没有孩子,二嫂他们也还没有第二个孩子,如果你们三兄弟再有了孩子,那怎么办?这房子能住下吗?爹娘会让扩建吗?这一句句问得杨继北心烦意乱,他也有自尊心,便有些不耐烦道,你以为二娘他们不是人精吗?人家刚建房,我们就去讨好他们,谁都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爹娘也不是好糊弄的,里外都不讨好的事儿,我才不干。

刘香莲气得很,翻过身就不去理他了,杨继北见此忽然道,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香莲,你变了。

是,我变了!刘香莲伸出手放在他眼前,可你怎么不看看我的手变得也粗糙了!二人的争执越发大声,何明秀他们这边都听见了。

怎么又吵架了。

杨继南翻了个白眼。

何明秀轻哼一声,眼馋二娘家的房子呗,说起来老四还欠了二娘十块钱呢,现在二娘他们建房,也不知道会不会让老四给钱。

杨继北也担心这个,可要账的杨二奶奶没来,倒是杨继西来了。

还当着刘香莲的面,拿出那张借条,之前我就急用钱,你说你手里紧,今天就是二十号了,老四,你怎么说也得还给我,这毕竟是你三嫂的嫁妆钱。

刘香莲嘴皮子一抖,看向尴尬的杨继北,你借了多少?不多,五块钱,杨继西见刘香莲脸色不好看,还解释了一句,老四也是担心你们结婚时的席面做得不好看,所以借去办席面的。

刘香莲的脸色并没有好看多少,丈夫没有私房钱就算了,还欠了钱,这让她非常不高兴。

我、我晚上一定送过来!杨继北保证道。

杨继西点头,离开了。

沈凤仙见杨继北出了门,根本不让刘香莲有问自己的机会,便故意到刘香莲面前道。

我倒是不知道老三还借了钱给老四,我只知道老四为了给你凑足彩礼钱,找二娘借了十块,娘可说了,谁借的就谁还呢。

刘香莲气得浑身发抖,但也没说不过了的话,她只是回房把房门重重地关上了。

杨继北出去转了一圈,借了一块钱回来,他最后还是拉下脸进了杨老婆子的房间,跪着求杨老婆子拿钱。

拿钱,不是借钱。

杨老婆子到底是喜欢小儿子的,即便刘香莲不入她的眼,我偷偷给你,你对外就说向别人借的,连你爹都不要说实话,知道吗?杨继北感动不已,拉着杨老婆子的手撒了几句娇,听得杨老婆子眉开眼笑的。

拿了杨老婆子给的四块钱,杨继北却有些后悔了,早知道说五块,这样借来的一块钱也能还回去。

杨继西接过钱后,就把借条给撕了。

见杨二奶奶看着自己,杨继北红着脸表示有钱了一定还钱。

杨二奶奶挑眉,这钱是你找你娘拿的吧?杨继北心头一跳,却还是否认道,不是,是我向朋友借来的。

是吗?杨二奶奶并不信,不过还是面上夸赞着,你朋友倒是个耿直的,愿意借这么多年钱。

是啊,我们是多年的朋友了。

杨继北干巴巴地说道。

杨继西扫了他一眼,觉得二娘怕是说对了。

而当天晚上,杨继北又和刘香莲在房里闹了一架,刘香莲指责他借了这么多钱却不告诉自己一声,以后还钱的还不是他们。

杨继北则是觉得委屈,我是为了谁借钱的?要不是你们家要那么多的彩礼,我能去借钱吗!两口子吵得不可开交,可谁也没出房门,第二天吃早饭时,面对杨继东等人的打量,夫妻二人也厚着脸皮当昨晚上吵架的不是他们。

杨继西和孙桂芳可没时间去管他们的事儿,一心忙着宅基地的事儿。

在周大舅赶着牛车过来时,杨继西都不上工了,和杨继康一起把砖头背回杨二奶奶院墙下放好,再用干草给盖住。

周大舅帮着用牛车拉了五次,砖头把杨二奶奶家院子堆了三分之一。

这让杨老汉等人吃惊极了。

这是要建砖房啊?二娘他们可真有钱。

生产队的人也知道他们要建房了,傍晚时不少人过来串门,其中吴和国和挺着肚子的吴大嫂也来了。

吴大嫂和杨二奶奶向来要好,连带着和孙桂芳也关系不错。

看着院子里的砖,吴大嫂拿起一块看了看,虽然有些缺角,可到底是砖头啊!等看热闹的人走了后,吴大嫂夫妇才说明来意。

我们也想建房,听说你们地基打砖头,一米出建砖墙,我们也想这么建,不知道这砖还有没有。

吴大嫂开门见山道。

杨二奶奶还不敢打包票,我大哥后天要来帮忙弄地基,我到时候问了跟你说。

那就再好不过了,吴大嫂笑眯眯地感谢她,还拿了家里的泡菜过来,杨二奶奶就爱这一口,也收下了。

看着吴大嫂被吴和国扶着走出院门,孙桂芳对杨二奶奶道,他们的感情真好。

好能好过你们?杨二奶奶打趣着,孙桂芳和杨继西纷纷脸一红。

不过家里的泡菜还有,倒是你们康嫂最近吃不下东西,桂芳,随我过去串门。

已经快六月底了,晚上蚊虫多不说,还燥热,索性睡不着,串门也是一种乐趣。

杨继西也跟了上去,至于杨二爷爷,他坐在杨继西做的竹椅上,一手拿着蒲扇轻轻赶着蚊虫,很是惬意。

康嫂瞧着瘦了些,她是个闲不住的,虽然没去上工,却也爱去捡一点引火柴回来。

劝都劝不住,直到进了六月后一直害喜,这才在家老老实实待了二十多天。

见杨二奶奶他们拿着泡菜过来,康嫂捂住嘴别过头,二娘没用的。

这个也吃不了啊?康嫂连连点头,不行不行。

见她这么难受,杨继西赶忙将泡菜端回去了,再过来时,便听杨二奶奶在问她有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

康嫂脸一红。

众人一看有戏,杨继康便道,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你说想吃什么,我去买。

我、我想吃肉。

康嫂说完脸更红了。

杨大奶奶一拍大腿,你早说啊!明儿个我就去买!想吃肥肉还是瘦肉?肥肉,康嫂咽了咽口水,那馋样逗笑了杨继康,他说了康嫂几句。

这么多年了,你怎么吃点什么都不好意思说。

康嫂想的是九月石头就入学了,家里能省就省,可昨晚上她梦见吃肉,馋嘴得厉害。

第二天杨大奶奶去赶集,杨继西想到陈生的事儿,也和孙桂芳还有杨二奶奶他们说了一声,一大早就出门了,比杨大奶奶还早不少。

他背着背篓,上面是干草,下面是鸡蛋,攒了二十六天,一共有七百多个鸡蛋,他在背篓里放了五百个,背篓里装满了,沉甸甸的。

戴着草帽,拉高围布遮住半张脸,他先去黑市卖鸡蛋。

兄弟,你这鸡蛋这么多,一时半会儿也卖不完,不如便宜一点给我,我再拿出去卖,我有门道。

五分钱一个,卖了六十八个鸡蛋后,有一个观察他许久的青年上前道。

杨继西觉得他有些眼熟,怎么称呼?木子李,别担心,我经常在这一带。

这人说着,还拨开干草看了鸡蛋。

这倒是让杨继西想起来了,这人也算是个二倒手,干的就是倒手的生意。

原来是李兄弟,杨继西笑道,我也和你差不多,这些都是我一一收来的,全是新鲜货,今儿正好有事,李兄弟要是能帮忙,我就太感谢了。

一听就知道杨继西知道点自己的事儿,李成杰凑过去一点,弯腰从背篓边上往下摸出一个鸡蛋摇了摇,确实没什么问题。

你卖五分一个,到了我这可给不了这么多。

李兄弟能给多少?李成杰又问了他是不是每个月都能搞这么多来,而且保证新鲜,杨继西犹豫了一下,最后道,也看情况,不过再怎么也有一些的。

那就当交个朋友,这一次我给你四分一个,可下一次就是三分了,我得赚一点不是。

这个价钱倒是合适,大量出售嘛,他也不能经常去县里卖,这来得太勤也不是个事儿,供销社那边只能换点东西。

于是杨继西便应下了,我这还有四百三十二个鸡蛋,算你四分一个,一共十七块二毛八分。

莫给零头,十七块二毛怎么样?李成杰讨价还价。

杨继西嘴角一抽,行吧。

你得跟着走一段路,我这没东西装。

行。

见杨继西答应得怎么快,李成杰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你也不怕我黑吃黑。

既然信了你,那就一条路走到黑了。

我这条路可不黑,我叫李文杰。

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