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愚孝男他重生了 >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2025-03-22 07:34:38

杨继西接过手, 此时鸡蛋已经被成才全部背走,眼下就只有几个空箩筐,所以他用火柴点燃了火把,本来李成杰就已经数过了, 所以他随意一扫, 便用右手装进衣服里的内兜里, 这是孙桂芳给他做的内兜。

但其实并没有放进去, 而是在他右手心的空间里。

见他如此放心自己, 李成杰心里更加高兴。

李哥要去县城?对,货到手了, 就赶紧去。

李成杰说完又看了看他,你要去县里?嗯,有点事, 杨继西有些不好意思道。

李成杰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事儿, 不过你最好别和我们一起走, 安全第一,我让我朋友带你去, 他家有柴油机。

谢谢李哥。

因为还早,所以李成杰带着他去找了那位朋友后,杨继西暂时在他朋友那歇了一会儿, 等六点半的时候, 他朋友邀他在家吃了早饭,这才往县城去。

这人叫陈翔, 比杨继西大两岁, 圆脸带一对招风耳, 瞧着喜庆。

陈翔是个话不多的,一路上二人也没怎么说话,到了县城后,陈翔才道,我先去我姑姑家,你什么时候回去?想着鸡蛋已经卖出去了,就在县里买点东西,再看看杨文清就是,杨继西想了想道,陈哥要在亲戚家吃午饭吗?不,我送点东西过去。

陈翔摇头。

那我们十点在这见?成。

这会儿已经是七点四十几分了,杨继西先去杨文清那边。

虽然是清晨,可东巷依旧热闹,人来人往的,有些是下夜班回来,有些则是才出门。

杨继西直接来到杨文清家门口,结果见一和杨文清长有几分相似的男人刚从屋子里出来,看这年纪,应该是杨文清的父亲。

叔叔好。

杨继西背着背篓,上前打招呼。

你是....杨继西!杨叔叔哎呀一声,一下就猜出他是谁了,毕竟杨文清不只一次形容过对方长啥样,又有多高。

更重要的是杨文清没有别的朋友,杨继西算第一个了。

是我,叔叔好,文清在吗?快进屋坐!他在呢,还睡着,文清!文清!你看谁来了!快起来!杨叔叔直接推开门让杨继西进屋坐,接着端来兑了白糖的水,以及拿来一大盘奶糖,热情地招待着杨继西。

杨文清听见杨继西的声音,立马翻身就起来了。

哎呀,杨三哥!好久不见,杨继西起身道。

坐坐坐,杨文清赶紧让他坐下,好几个月没见了,最近好吧?很好,杨继西从背篓里拿出袋子装的五十个鸡蛋,受到鸡瘟的影响,鸡蛋也贵起来了,我家最不缺的就是鸡蛋,一点心意,请收下。

杨叔叔刚去隔壁请同事帮自己请假半天,回来就看见这一幕,顿时一惊,现在鸡蛋一毛二一个了!你怎么能说送就送,我们不能要。

就是要,也得给钱。

杨文清倒是喜欢想吃鸡蛋,他们家条件虽然不错,但想着鸡蛋不至于这么贵,所以一直没买。

叔叔别和我客气,而且我也有事儿请你们帮忙。

杨继西把鸡蛋放在桌上后笑道。

什么事儿,你尽管说。

杨叔叔连忙道。

我想要鹅蛋,还有鸭蛋,这两样在弄得到?李成杰那没有。

鹅蛋不好弄,鸭蛋我倒是知道一个朋友家有,不过他那咸鸭蛋比较多,你是要哪种?生鸭蛋二十个,咸鸭蛋也是二十个。

杨继西想了想说道。

我听说,这鸭蛋现在虽然没有鸡蛋这么贵,可也从六分钱一个变成八分钱一个了,咸鸭蛋现在怎么卖的?听他这么说,杨叔叔和杨文清笑而不语。

你甭管多少钱,我这就去给你弄来。

杨叔叔提着篮子准备出门。

叔叔,我帮人买的,杨继西无奈道。

没事儿没事儿,文清你好好陪着你杨三哥啊,杨叔叔说完便出门了。

杨文清嘿嘿笑着,我妈可念叨你好久了,接骨这次被派出去学习,又错过了。

是吗?杨继西有些惊讶,前段时间农忙,而且我家建房也忙得慌,所以许久没来县城了。

建新房了?那可太好了,杨文清由衷地位他感到高兴,你们生产队的鸡瘟严重吗?我们生产队还好,县里周边怎么样?不好,杨文清摇头。

二人说了半个小时话左右后,杨文清忽然一拍头,你吃早饭没?吃过了,你才起来呢,快弄点吃的,杨继西说。

结果杨文清拿了几颗奶糖吃下去后便道,这个就是我早饭了,杨三哥,中午在我家吃饭吧,上次你和嫂子就没留下,我爸妈还说我了呢。

今天也不行,我还得回家干活儿,杨继西婉拒了,下次吧。

忙啥啊?房子还没完全弄好,为了天冷起来之前最好能搬进去,有的忙。

杨继西模糊道。

行吧,杨文清点头,房子的事儿确实比较重要,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杨叔叔回来了。

他可不只弄那么一点回来。

这袋是你给别人带的,杨叔叔放下一包东西,这一带是叔叔的一点心意,你可得收下了。

好家伙,这一袋可多了,瞧着至少五十个!叔叔,您这样,我真的.....可别说叔叔不爱听的话啊,你是文清的朋友,还救过文清,叔叔送你点东西怎么了?杨叔叔哼了一声,指着桌上的鸡蛋,要不鸡蛋我也不要,你拿回去。

三哥收下吧,以后常来看我啊。

什么叫常来看你,你多大个?继西啊,你们得空了就来,我和你们婶子心里高兴着呢。

杨叔叔知道他已经结婚了,话里自然带着孙桂芳。

谢谢。

杨继西连声道,再拒绝就不好了。

老杨,我儿子的事儿你还记得不?这时,有人来找杨叔叔,杨叔叔一拍头,哎呀,我还真给....抱歉抱歉,什么时候?就今儿啊,快走,人家等着呢,那人催促着。

哎哟,今儿我家有重要的客人....叔叔您忙,我和文清说说话也得回家了,下次再好好聊。

杨继西立马道。

抱歉啊,那人也着急,拉着杨叔叔就往外走,我儿子这次能不能成就靠你了啊!你儿子相亲,我去管什么用?杨叔叔哭笑不得。

那人是你的学生啊!走走走,快走。

杨叔叔只得让杨文清招待好杨继西,自己先去帮忙了。

杨继西并没有待多久,他背着鸭蛋不说,还被塞了一罐子奶糖。

杨继西没要奶糖,快步跑了。

杨文清在后面咯咯咯的笑,还让他和孙桂芳得空了早些来看他。

到了僻静的地方,杨继西把鸭蛋收了,好家伙,这么多鸭蛋,他也怕和杨继北那样被抓起来。

又去上楼买了清发液和香皂后,杨继西又逛了逛,给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各买了一盒擦脸的,再给杨二爷爷买了一根旱烟杆,他现在不怎么抽,但喜欢叼着。

眼看着快到时间了,杨继西买了六个肉包子,和两个馒头,馒头他在路上的时候自己吃了,包子则是放了三个在空间,另外三个到了地儿后给陈翔吃。

陈翔倒也不扭捏,说了声谢谢,便打道回府了。

到了镇上,杨继西要给车钱,被陈翔推了一把,都是朋友,别搞这些。

说完便向他挥了挥手便走了。

杨继西大声道谢,快步往家里走。

等他到家的时候已经两点多了,鸭蛋和包子,他到了村口便放在了背篓里。

孙桂芳拿东西出来时,见到那三个包子一愣,你没吃中午饭啊?吃了,剩下三个,你们正好一人一个。

杨继西洗了个澡出来,浑身舒畅。

骗人,杨二奶奶瞪了他一眼,锅里还温着饭菜,我把包子热热,你一块儿吃了。

我真的吃了,不过还是可以吃点饭,杨继西去灶房了,杨二奶奶追在后面骂了几句。

杨老婆子这边只听见一点声音,没瞧见那边什么场景,但是她还是道,看吧,老三那性子,不管到了那里,都会挨骂。

杨老汉没说话,但表情是很认同的,他现在是别家的人了,以后别叫他老三。

哎哟,让他买点鸭蛋回来,怎么买这么多啊?还有咸鸭蛋呢!杨二奶奶回去看着桌上的两袋子鸭蛋,一脸吃惊。

是有些多了,孙桂芳把生鸭蛋和咸鸭蛋分开数了数,生鸭蛋六十个,咸鸭蛋六十个,这都一百二十个了!哎哟,背这么多回来,得亏没出事!杨二奶奶一阵心惊,想骂杨继西,又怕漏嘴,惹得那边猜忌。

于是在杨继西端着碗一边吃一边过来时,便瞪着他。

我去杨文清家,杨叔叔帮忙弄到的,非要给我,我推辞不过,就拿回来了。

这可得不少钱呢,可不能占人便宜,杨二奶奶连忙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下次给他们带点玉米面啥的,杨继西说。

孙桂芳又把擦脸的分给杨二奶奶,杨二奶奶虽然说自己老了用这些干什么,但脸上全是笑,可想而知心情很不错。

杨二爷爷回来看见自己的旱烟杆,立马给揣上了。

你不抽烟,拿着放在这,杨二奶奶瞪眼。

我不抽烟,可我能显摆啊,杨二爷爷不听,揣着手走了。

杨二奶奶之所以让杨继西买鸭蛋,是因为再过几天是周大舅娘的生日,他们得过去祝寿,而周大舅娘最喜欢吃的就是鸭蛋了。

全拿去也太多了,杨二奶奶还备着其他礼呢,其中就有和孙桂芳一起做的盘发帽,冬天戴着保暖又好看。

那就拿多的去,生鸭蛋四十个,咸鸭蛋四十个。

孙桂芳说。

那成,剩下四十个咱们自己留着吃。

杨二奶奶想了想,这是杨继西和孙桂芳第一次跟着他们去周家,礼重一点也无所谓,又不是年年如此。

杨继西把碗筷洗了出来,便见她们在装鸡蛋,还用之前他编好的竹篮装着的,上面盖着一点干草,瞧着还挺好看。

拿了四十那袋?二十又少了,孙桂芳说。

确实,杨继西点头,清发液和香皂拿出来了吗?拿了,都放在洗澡那边了,杨二奶奶笑道,别说,我觉得那东西还挺好用。

孙桂芳点头。

杨继西下午去李叔那看家具样,快傍晚了才回来,见孙桂芳一个人在堂屋,便上前说了鸡蛋的事儿,这么多?!一听卖了171块多,孙桂芳就瞪圆了眼。

可不,杨继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不过也就这段时间,咱们现在手里有两百多块钱了,先把爸妈那边的还了,娘这边说那钱算了,但每年我们还是给一笔孝敬钱比较好,你觉得呢?行,找个时间我和娘回去住一天,留你和爹在家。

行啊,我做饭给爹吃。

什么吃饭给你爹吃?杨二奶奶进来拿东西,正好听见这话,便问道。

我说过段时间和娘一起回妈那边住一晚上,孙桂芳说。

那好啊,留他们在家,杨二奶奶连连点头,我看等过了你们大舅娘的生,我们隔两天就过去吧。

好。

说好日子后,二人又开始说别的事儿,杨继西见没自己事儿,便去后院想清理鸡圈,结果杨二爷爷已经清理干净了。

于是他就去劈柴,前天才背着几背篓的木头回来,柴房堆得满满当当,冬天的时候也不缺柴火烧。

杨继康那边的柴房也堆得满满的,此时杨大爷爷正抱着几根柴回灶房做饭呢。

一眼望过去,只有一点点杨老汉那边的房顶,杨继西的心情非常好。

到了周大舅娘生日那天,杨继西四人吃了早饭,各自收拾好后便出门了。

走之前杨二奶奶还去找杨大奶奶,请她帮忙看一下房子,我们下午就回来。

成,杨大奶奶点头。

做针线活儿都是在杨继西他们院子里做的。

周家所在的生产队叫南库生产队,原本的名字不叫这个,但因为镇上在这边规划好准备修水库后,便有了这个名字。

从田家岗生产队出发,要走一个半小时,其实和去镇上差不多。

但去镇上的下坡路比较多,这边则是上坡路多。

杨继西也是第一次来这边,和孙桂芳一样好奇地四处看这周围的风光。

感觉这边的竹林要多一些,比水竹林那边的还要多。

孙桂芳道。

这边竹笋多,冬天还能用笋干炖肉吃呢,杨二奶奶笑道。

我当年就是过来弄竹笋,然后认识你们娘的,她可厉害了,一个人背着一背篓的鲜嫩竹笋,我问她在哪里弄的,她还凶巴巴地问我什么意思。

杨二爷爷想起当年的事儿就想笑,我就吓唬她,说要抢走她的竹笋。

然后我拿着镰刀就给他冲过去!吓得他爬上了旁边的杨树,杨二奶奶哈哈大笑道。

杨继西和孙桂芳听得惊奇。

然后呢?然后我就觉得这姑娘太彪了,我说你这样的嫁不出去,然后她放下背篓就大喊,引来了这生产队的人,我尴尬的挂在树上,一直到你们大爷过来,我才红着脸下树。

解释说这是误会。

杨二奶奶冷哼一声,让你嘴上没过门,谁知道我嫁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