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奶奶拿出红封给石头的时候, 就被眼疾手快的杨大奶奶给拦住了。
因为杨二奶奶这个红包实在是有些厚。
你干啥!你是不是把鸡蛋钱折里面了?!哪有,只是散钱比较多,瞧着也就多而已,杨二奶奶推开她的手, 把红包递给孙桂芳, 孙桂芳把自己那个红包一起给了石头。
石头乖, 新年快乐。
石头哪里敢接, 却被孙桂芳推回他房里, 还把房门从外拉上了。
杨大奶奶和杨二奶奶拉扯了半天,好家伙, 那个阵仗看得孙桂芳笑个不停,最后杨二奶奶开始骂人了,杨大奶奶才跺脚道。
你啊你!我怎么了?我是他二奶奶, 我还不能给点红包了?等着吧,等阿康回来。
杨大奶奶说。
那我等着。
杨二奶奶扬起下巴轻哼一声道。
后来杨继康拿着红包过来, 被杨二奶奶拿着烧柴棍指着, 你要是想让我大过年的骂你几句, 你就来。
二婶儿。
杨继康是骂不过她的,也不敢骂啊。
他只能看向杨继西, 结果杨继西吹着口哨,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
杨继康气笑了,最后妥协, 没有下次。
知道了。
杨继西笑嘻嘻地回着。
石头收到了杨二奶奶给的大红包, 加上家里长辈还有杨继西他们给的,一共有八块钱的私房了。
他怕自己存不住, 于是主动交了七块五给杨大奶奶保管。
怎么不交给你娘?扬大奶奶还问他。
你们不是说娘就快生弟弟妹妹了吗?她要坐月子的。
石头还说等弟弟妹妹出生后, 这个钱就给弟弟妹妹发红包, 还要给康嫂买糖吃。
康嫂听得心里软软的,摸着石头的脑袋笑着没说话。
而这边杨继西夫妇也给了杨二奶奶、杨二爷爷一人一个大红包。
杨二奶奶也准备了大红包给他们,杨继西二人没要。
拆开红包发现他们给了这么多钱,杨二奶奶拉着孙桂芳追问,你们手里还有钱?有的,孙桂芳点头,西哥帮了他朋友的忙,所以有报酬。
可不能做违法的事儿啊。
杨二奶奶担心道。
放心吧娘,西哥的性子您还不了解?见不得光的事儿,他不会做的。
这个杨二奶奶倒是放心,回头还跟杨二爷爷道,这钱也太多了,也不知道继西在外干什么,可别出事。
大过年的说点好听的,杨二爷爷难得严肃道。
你说得对,杨二奶奶赶忙拍了拍自己的嘴。
大年初二的早上,杨继西夫妇带着年礼去了孙家。
三十个鸡蛋,二十个鸭蛋,腊猪脚一根,还取了两条腊五花肉。
他们先去镇上,把两条五花肉给孙大哥他们寄去,再去供销社买了点糖还有花生,这才去孙家。
之前早就说过初二会来拜年,所以孙母和孙父一大早就起来忙活了,孙玉兰更是跑到村口张望。
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他们。
在下雪呢,你怎么在这等?看傻兮兮地站在村口,孙桂芳上前轻轻打了一下她的手背。
我才出来没多久,算着时间呢,孙玉兰亲密地挽住她的手,还招呼了杨继西一声,你们什么时候出门的?八点就出门了,孙桂芳解释道,我们去镇上给大哥他们寄了点东西。
难怪呢,其实之前我就来这边看了看。
下次可别了,就在家门口等我们就行。
姐妹二人笑眯眯地说着话,杨继西背着背篓跟在后面。
中午饭菜十分丰盛,吃得尽兴,聊得开心。
另外还得知一件事,就是孙三婶未来亲家那边,说之前的日子没选好,要重新定日子,这不定在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
你们要是想来喝杯喜酒就来,如果没有我这边帮着给一点礼钱就是了。
孙母这么说。
孙桂芳怕他们到时候有事来不了,所以给了孙母五毛钱随礼,他们没有过夜,因为明天几个姐姐姐夫还有侄儿们会回来拜年。
孙母也知道情况,便没拦他们。
结果等杨继西他们回家时,被杨二奶奶告知康嫂肚子动的厉害,已经借了队长家的自行车去镇上卫生院了。
杨大奶奶也去了,家里就只剩下石头和杨大爷爷。
晚上让杨大爷爷他们过来吃饭吧。
杨继西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
第二天早上杨继春几姐妹带着丈夫和孩子们来拜年,杨幺妹一家三口也来了,因为只有杨大爷爷爷孙二人在家,所以中午也是一起吃的。
等杨继春等人中午走后,杨继红一家三口又回来了,这下那边也没人做饭,索性也让过来一起吃。
杨继红还说起杨老汉夫妇,我们过去的时候,见他们两脸色不怎么好看啊,生病了吗?先是吃多了肥肉闹肚子,后来是着凉了,孙桂芳解释道。
到底是亲叔叔,所以这边杨继春等人回来,也送了一点年礼过去,但每个侄女和侄女婿过去,杨老婆子都会说家里人生病得多,怕过了病气给她们,就不留饭了。
其实就是不想让她们在那边吃饭呗。
我也不稀罕。
杨继红翻了个白眼。
杨幺妹啥也没给,一直在这边。
闻言好奇起吃肥肉的事儿,杨二奶奶便绘声绘色地说了起来。
听得一屋子的人都沉默了。
□□康抱着儿子,一脸懵逼。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儿。
刘章想笑又觉得笑了不好,整张脸有些扭曲。
初四一早杨幺妹和杨继红一家便走了,她们让男人们都先带孩子回家,自己来到卫生院去看康嫂。
顺带让杨大奶奶回去休息。
杨大奶奶回到家的时候眉开眼笑的,杨二奶奶连忙把人叫住,生了?那肯定的!一点都不折腾人,当晚就生了,两个女娃呢!杨大奶奶红光满面的,甭管是儿子女儿,只要是他们家的孩子,那就是个宝!石头冲出来正好听见这话,他哎呀一声跳起来,拉着杨大奶奶就往屋子里走,我的钱给妹妹们买糖吃!买,也给咱们石头买,你现在可是大哥哥了。
杨大奶奶笑盈盈地说道。
杨二奶奶赶紧送了十个鸡蛋过去,这个可得收下,我们的一点心意。
那就谢谢她二奶奶了。
杨大奶奶笑着收下。
下午杨大奶奶带着孙桂芳去周大舅那边拜年,因为家里有腊肉啥的,所以得有人守着,就杨二爷爷一个人在家,杨继西又担心,所以就她们婆媳去拜年。
今儿晚上就不回来了,明天看情况,如果没下雪就回来,下雪了就不回来了。
杨二奶奶说道。
行,大过年的,你们放心多玩几天,杨继西道。
第二天早上,杨继康带着康嫂还有两个孩子回来的,是□□康去找的牛车,牛车上面搭了棚,里面铺了被褥放着被子啥的,一路慢悠悠地晃回来倒也没啥问题。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都过去坐了坐,杨大奶奶知道这两天杨大爷爷他们都在那边吃的,所以也让杨继西父子这两天别开火了,就在他们家吃。
二人也不客气,除了早饭在家吃,中午和晚上都过去吃。
得知康嫂生了一对双胞胎,队里来看的媳妇儿婶子不少。
吴大嫂背着小老四也过来看康嫂。
瞧着被窝里那乖巧的两个孩子,她盯着看,这两个孩子长得好,以后家里的门槛要把踩坏了。
我倒是希望她们能在身边多待几年,康嫂笑道。
沈凤仙进来见吴大嫂在,便找了个借口出去了,说待会儿进来。
刘香莲本来要和她一起进去的,见此也没进去了。
吴大嫂一脸莫名其妙,看向康嫂,她干嘛呢?你不知道啊?她一直觉得和你差不多时候嫁进来,但你的日子过得比她舒坦,所以见到你,就觉得难受。
康嫂笑道。
吴大嫂翻了个白眼,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又不是和别人比出来的。
这话好,康嫂连连点头。
杨继西厚着脸皮去找杨继康换了二十个鸡蛋,理由是沾喜气。
杨继康直接送给他二十个,被杨继西躲开,送那我不要了。
那给你换十个,再送你十个。
杨继康说。
行吧,我赚了。
杨继西哈哈大笑,但回头就送了是个鸡蛋过来,直接放在了他们家篮子里,等杨继康提着篮子过来时,他们已经把灶房门关了,在里面就是不开门。
杨继康无奈,只得提回去。
杨继西把换来的鸡蛋,分成五个一批次,放进福窝。
再说那几斤瓜子,五天后更新了满满一窝出来,杨继西用箩筐装了三个,实在是有些多。
第二天早上,他找借口出去了一个小时,回来时背篓里就是十斤瓜子,一百斤大米,还有五十个鸡蛋,五十个鸭蛋。
家里的鸡蛋和鸭蛋送完年礼后,就只剩下鸡蛋二十个了。
把东西放在小库房后,杨继西用小篮子装了三斤左右的瓜子,送到杨继康那边,接着又给杨继南他们家送去了一斤,之前杨继康给了年礼,但没来吃饭。
还有六斤就装在篮子里,放在火堆旁,和杨二爷爷一边嗑瓜子一边说话。
继西啊,记住喽,可不能干不能干的事儿,杨二爷爷提醒着。
知道,杨继西应着,放心吧爹。
于是等初六那天下午,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回来时,便见到两个因为嗑瓜子嗑上火的男人。
我都不知道该说你们什么好!杨二奶奶翻出以前在于大家买的野菊花给他们泡水喝。
这不是没事儿做吗?杨二爷爷说话都不敢张太大的嘴。
那也不能这么嗑啊!杨二奶奶见他顶嘴,火一下冲他发了过去,杨继西慢吞吞移到孙桂芳身旁,冲她一笑,去舅舅家怎么样?好,热情得很,孙桂芳看了眼骂人的杨二奶奶,小声道,我也有点上火了。
一边嗑瓜子,一边听那一大家子人说话,不知不觉就嗑多了。
怎么?牙有点疼。
孙桂芳小小声说。
那你也喝点菊花茶,杨继西忍着笑道。
等杨二奶奶发现小库房又多了许多东西后,也和杨二爷爷一样,拉着杨继西叮嘱不能干不能的事儿。
杨继西赶忙应下。
之后跟孙桂芳说,空间里正在更新的鸡蛋暂时不拿出来了,就放在里面,等二月的时候卖给李成杰。
家里的两只鸡没有宰,因为它们生蛋厉害,所以杨二奶奶舍不得。
初七开始雪就停了,今年还是那位老伯家里的房子塌了,杨继西等人去帮忙修房。
初九的时候雪就化得差不多了,除了山上,庄稼地里只有那么一点点白。
十二这天队长召集村会,开始说春耕的计划,杨继西认真听着,回去后告诉杨二爷爷等人会上都说了什么。
正月十五一过,就开始翻地了。
杨继西和孙桂芳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带着杨二奶奶做的干粮就在地里吃的。
先翻比较远的地,所以中午也不好回家耽搁时间,就在地里吃。
这天吃的是烧土豆,带着一瓶辣酱沾着吃,味道很不错。
杨继西看着后山越发绿的林子,对一旁的赵五道,今年雪化得快,树木抽条也快。
是啊,赵五连连点头,我之前还担心十五后都不能干活儿呢,现在想来刚刚好。
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后,便又继续干活了。
光是翻地,就干了半个月,接着是育玉米苗和稻苗等,难得可以休息几天,杨继西在家做了个秋千在新院子靠着柴房那立着,孙桂芳十分喜欢,时不时就去坐一会儿。
墙角也种上了一些花花草草。
两只鸡也从前院挪到老院子前面的鸡圈那了,鸡瘟已经过去,加上天气回暖,老待在后院也不是个事儿。
杨继西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根狗尾巴草,正逗弄着从副队长家抱过来养的小狗。
身上是黑色的,脑袋是白色的,瞧着像是戴了个帽子,杨继西十分喜欢,一眼就看中,抱回来了。
家里人给取名葱头,因为脑袋白。
葱头,坐下。
杨继西指挥着。
还是条小奶狗的葱头抬起脑袋去拱他的手,被杨继西轻轻一推,就四脚朝天地倒在地上,然后哼唧两声,又自己爬起来继续去拱他的手。
秋千上坐着的孙桂芳看见后,连忙道,你别欺负它。
我这是爱的教育。
杨继西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葱头的脑袋,你的兄弟姐妹全是黑色的,就你一个一身黑,一头白,你爹是谁你知道吗?它知道个啥,杨二奶奶好笑地走过来,脚边跟着大花,它像个君王一样巡视着自己的领地,瞧见葱头往这边来,顿时一巴掌挥过去,葱头吓得掉头就跑。
可没多久又窜回去继续招惹大花,杨继西见此大声道,你挨打了我可不会帮你啊。
葱头嗷呜嗷呜的样子可爱极了,杨二奶奶蹲下身摸了摸它的脑袋,大花可凶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做小弟吧。
葱头跳了几下,然后又过来趴在杨继西脚边,杨继西又想去戳它脑袋的时候,被孙桂芳制止了。
西哥,孙桂芳瞪了他一眼,本来就不怎么聪明,再戳就更笨了。
它笨可不是我戳的,是天生的,杨继西到底没有再戳,起身帮着孙桂芳推了几下秋天,然后从后抱着她,低声说着话。
杨二奶奶过来就是拿东西,见此微微一笑,离开了。
葱头看了看杨继西,又看了看跟着杨二奶奶离开的大花,赶紧跟了过去,被大花嘶声警告后趴在地上委屈地哼了哼,这才转身进了三角屋里狗窝睡觉。
三角屋现在用作洗澡堂比较多,因为鸡没有养在这边,所以就做了个狗窝。
又过了几天,开始种玉米了,杨继西和孙桂芳又开始忙起来,一直到月底,杨继西抽了一上午的时间去镇上卖鸡蛋,之前和杨继康换了一次更新出一千六百个鸡蛋,接着又向于大家买了二十个,凑到现在一共有三千二百个,杨继西留了二百个在空间,卖三千个。
兄弟,现在是四分钱一个,李成杰说,毕竟刚开春,好些鸡都还没有开始下蛋,所以多一分钱。
成,杨继西点头。
李成杰数了120块钱给他。
成才带着小夏等人把鸡蛋背走,李成杰则是在林子外等杨继西,杨继西把装鸡蛋的篓子装进空间后,这才走出去。
见李成杰在那等自己,便过去道,李哥还有事儿?有,你看这个你能找人编出来吗?李成杰拿出一个红色的喜结出来给杨继西看,这东西我大量收,红线我给你准备,一个合格的喜结我这收一毛钱一个,重点是合格啊,不合格我这也不收。
他是过年时接触到这东西的,可问题就是会这个的人太少了。
杨继西闻言扬眉,他直接接过那个喜结,然后当着李成杰的面,把喜结给拆开。
欸欸欸,我可不会弄回去啊!李成杰紧张叫道。
结果就看见杨继西那双修长好看的手,三两下就把喜结给恢复了。
并且比之前的更紧,更好看些。
毕竟这个喜结李成杰揣了许久,有些松散了。
厉害啊兄弟!李成杰瞪圆了眼睛。
打小动手能力就不错,杨继西吹了个小牛皮,一个月交一次货?对对对,李成杰吹了一声口哨,这是他们之间传信声,就和你拿鸡蛋啥的过来一起给我就成。
很快成才就背着一背篓的红线过来了。
这红线已经被割成一截一截的了,一大把被捆成一团,这一背篓不知道有多少把呢。
这些大概能编几百个喜结,一个月能完成吗?李成杰有些担心。
不能保证,但我能给你编多少就给你拿过来多少。
成!李成杰点头。
杨继西的背篓不够大,于是便背了成才那个背篓,自己这个背篓给他了,我家背篓多,不差这一个。
好,那我就等杨三兄弟的好消息了。
李成杰像是完成了一件心事,肉眼可见的开心起来。
杨继西回到家,把喜结的事儿跟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说了。
你编一个我们看看。
得知他会编,于是杨二奶奶便让他现场来一下。
杨继西细细地教着,杨二爷爷看着就眼睛疼,转头就走了。
杨二奶奶笑骂他几句,杨二爷爷带着葱头直接去了杨大爷爷那边。
孙桂芳学得最快,十分钟后,她编出一个,但有些松,不是很好看,属于不合格的那种。
杨二奶奶用了二十分钟,倒是编出了一个,属于合格的。
娘真厉害!孙桂芳连声赞道。
毕竟她又编了一个出来,还是很松散,得拆开重来。
这得用巧劲儿,太用力也不行,没有力那就更不行了。
两个小时后,杨二奶奶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而孙桂芳也终于编出了一个合格的。
可别弄脏了,以后咱们就在这边堂屋做活儿,编好的就放在干净的布袋里。
杨二奶奶对这个活儿十分积极。
毕竟一毛钱一个呢!杨二爷爷回来还见她们在编,而且都上了手,便和杨继西去做午饭。
吃了午饭后,二人洗了手,又开始编了。
总结下来,杨二奶奶一个小时能编三个合格的出来,孙桂芳则是两个,二人一个小时就是五毛钱。
而杨继西五分钟就是一个,一个小时就是一块二。
哎呀西哥你背着我编,在我旁边我慌张得很,再被杨继西的速度和质量惊住后,孙桂芳又编出一个不合格的,于是哎呀一声对他道。
唉,这就是无敌的寂寞。
杨继西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和她背靠着背,不去影响她。
果然没有了杨继西的干扰,孙桂芳便好多了。
这一直垂着头编对颈椎也不好,所以杨继西让她们一个小时就起身出去走两步,然后再回来继续。
身体健康最重要,可别因为钱,把身体搞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杨继西的话她们也听在耳里,每到一个小时就在院子里走走,还学着杨继西坐广播操,再回去编的时候,整个人也舒服了许多。
到傍晚五点,杨二奶奶一共编出17个,孙桂芳一共编了11个,一共就是2.8元的收入了。
而杨继西一个人就编了35个出来,这还是他摸鱼的情况下编出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一天就编了63个出来,一共6块3毛钱。
杨二奶奶又惊又喜。
但我要去干活儿,就没这么多了,杨继西做了个脖子操后说道。
没事儿,你干你的活儿,桂芳在家编。
娘,工分多,年底换回来的粮食才多呢,孙桂芳摇头,我还是得上工才好。
说得对,不要本末倒置了。
杨二爷爷插话道。
杨二奶奶顿时清醒,对对对,是我想岔了,这样,我问问你们大娘,她手上的活儿也不错,我们两个一起做,这样行吗?也是拉杨继康家一把的意思了。
当然可以,娘做主。
杨继西点头,只要合格,都行。
于是吃了晚饭后,杨二奶奶就去找杨大奶奶商量了。
杨大奶奶一听一毛钱一个,顿时双眼一亮,赶紧跟着她一块儿来到新屋子这边。
除了得编成这样外,还得干净,所以一个小时就得洗一次手。
杨二奶奶说。
没问题,杨大奶奶去洗了手过来,跟着杨二奶奶学,半个小时后,她编出一个,不合格。
学到晚上九点,才合格一个。
但杨大奶奶已经很高兴了,明儿开始算,这个我当学费了。
她说笑道。
成啊,明儿我等你。
因为石头已经念书去了,住在姥爷家不是周末不回来,而康嫂如今还在坐月子,杨继康上工,杨大爷爷也不方便进儿媳妇房间。
所以杨大奶奶上午不会过来,下午才过来,而杨二奶奶每天除了做饭,打扫卫生伺候小菜地外,一直在编这个,自然也比杨大奶奶编得多。
康嫂出月子的时候,天气很好,她洗了个痛快澡,面色红润,比之前胖了些,但瞧着气色很好,一看就知道坐月子坐得好。
她暂时不去上工,因为两个孩子都吃奶,去上工也不方便,还会连累到别人。
索性就在家待着,时不时帮着编几个喜结。
小名都取好了,二妹叫欢欢,三妹叫乐乐。
这两个名字好,孙桂芳抱着的就是乐乐,今天是两个孩子的满月酒,席面很是热闹,从杨二奶奶老院子一路摆桌到他们院子。
孙桂芳他们不仅给了礼钱,还给两个孩子做了口水兜,现在正戴着呢,姐妹二人长得一模一样,但是口水兜的颜色不一样。
欢欢是蓝色的,乐乐是粉色的。
杨继康进来对康嫂道,我把饭菜给你端进来。
不用我就在外面吃,都出月子了,没问题。
康嫂笑道。
杨继康闻言笑了笑,那我来照看孩子,你们快去吃饭。
康哥吃了?孙桂芳问。
吃了,继西还在等你呢,杨继康接过乐乐,满脸笑意地看着孩子,乐乐,乐乐,叫爸爸。
孙桂芳和把欢欢放在床上的康嫂闻言纷纷噗嗤一笑。
这才满月呢,还早得很。
康嫂微嗔地说了一句,便拉着孙桂芳出去吃饭了。
杨继西见到她们,就冲孙桂芳招手,孙桂芳走过去挨着他坐下,便见面前的碗里已经盛好饭,还有肉丝呢。
快吃。
杨继西笑道。
孙桂芳对他甜甜一笑,一旁的杨幺妹等人看见后,纷纷在那调笑二人。
把孙桂芳的脸都闹红了,正好和他们一桌的刘香莲垂下头扒饭吃,她都不记得杨继北这么对自己是多久以前了。
明明才嫁过来半年多,怎么就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