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2025-03-22 07:34:38

吃过饭后, 杨继西就去上工了,这段时间种红薯,而孙桂芳被安排把南瓜苗和黄瓜苗背到地里,由别人栽种。

晚上在杨继康家吃饭的人就少了, 就是他们这一大家子人。

杨老婆子说了几句不讨喜的话, 被杨大奶奶一顿刺了回去。

大概就是问康嫂还生不生, 毕竟这女儿以后再好也是别家的人什么的。

杨继康在她出去后, 便把堂屋门给关了。

给脸不要脸, 杨大奶奶骂着。

康嫂抱着乐乐倒是很平静,她说话一直这样, 见不得别人好呢。

就是,杨大奶奶连连点着,她抱着欢欢, 黑了心的人才会说这种话呢。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地里该栽种的粮食和蔬果都下种了后, 大伙儿又能歇息半个月左右再去锄草。

休息这天刚好是三月初一, 杨继西把这一个月来家里编出的喜结, 从布袋中拿出来数了数,他们家一共有436个, 大奶奶她们那个布袋里有133个,这当然不是每天都编出来的数。

因为红线没有了,就编出这么多。

空间里还有2400个鸡蛋, 杨继西和孙桂芳天不见亮就来到交易的地方, 先数鸡蛋,再给喜结。

鸡蛋现在是三分钱一个了, 一共72元钱, 喜结一毛一个, 一共569个,也就是56.9元钱。

其中13.3是大奶奶家的,他们家得43.6元。

这钱杨继西和孙桂芳准备全给杨二奶奶。

杨三兄弟,让成才回去拿红线后,李成杰把手搭在杨继西肩膀上,低声道,你能弄到老团鱼吗?甲鱼?杨继西一愣。

对对对,外面的人就是这么称呼的,这玩意儿补身体得很,还可以入药呢听说!你能弄到吗?杨继西摸了摸下巴,福窝里还真没试过水产物,只是试试,咱们这边太少了。

可不,这玩意儿太挣钱,我也眼红,要是能弄到,李成杰露出一个大大的笑,三斤内的,都是一元一个的收!.....价格是高,可这玩意儿我还没见过三斤多的。

就是两斤多的也很少见,要不就是没被人摸出来,要不就是太瘦了。

是啊,撞撞运气,现在在外面卖得热乎着呢。

李成杰道。

等成才把红线送过来和李成杰离开后,杨继西直接装进空间,接着二人就去找陈叔,陈叔是大夫,之前听他说过找到了甲鱼,为了甲鱼壳,买下了那两斤多的东西。

他们也不是空着手去的,空间里还有几篓瓜子呢,杨继西用袋子装了五斤左右,给陈叔家的孙子吃。

陈叔直说他们客气,说了一会儿话后,便带着他们往那家人家里去,大概走了四十分钟,便到了那户人家。

房子侧边有一个小水塘,上面布满了绿苔,陈叔指了指那小水塘,侧头对他们道,就是这里面,养了不少呢。

这户人家姓王,年轻人去山上砍柴了,就王老汉夫妇在家。

他们自然是认得陈叔的,一听杨继西他们来买老团鱼,王老汉直接道,五毛钱一斤,要我就给你捞去。

不讲价。

行,我要大的,最好三斤多。

那没有这么大的,顶多两斤,还是养了好几年的。

王老汉摇头。

那也行,杨继西也知道很少有那么大的,毕竟没有鱼料啥的喂,都吃素。

王老汉见他这么爽快,也愿意多说几句,这东西难成大团,一两年才那么点大,也就贵一些。

明白。

这边孙桂芳和王家婆婆已经去水塘边了,王老汉拿着工具过去,先把水上的绿苔给弄开,接着把工具往水里伸进去。

一分钟左右,王老汉捞出一只小甲鱼,这自然不是杨继西想要的,他又放了回去,大概半个小时后才捞出一个两斤多的甲鱼。

杨继西把木桶递过去,王老汉将其放进去,接着又捞。

这水实在是浑浊,等五条两斤多的甲鱼装在木桶里的时候,已经又过了几十分钟了。

最重的两斤五两。

但这几条加起来的重量,却凑了个整数,一共11斤。

五毛一斤,一共五块五。

孙桂芳给了钱。

王老汉见他们也没有装的东西,于是把木桶送给他们了,顺带用竹盖子盖在木桶口,没有水也没关系,回去加上不会有事儿的。

杨继西夫妇道了谢,和陈叔回去了。

到了镇口,陈叔便往镇上去,杨继西他们则是往生产队方向的小路走去。

路上没人时,杨继西把木桶放进空间,接着把两个装有红线的背篓拿出来,和孙桂芳一人背着一个。

红线虽然多,并不是很重,因为杨继西表示家里还有活儿做,两背篓红线差不多一个月能编完,所以李成杰才没有说给他们找人送红线过去。

到家后,杨继西放下背篓,跟孙桂芳说了一声,便去了村河那边。

他往上游走,然后把右手放在一个小水潭里,水便从手心直接到福窝之中,等福窝里的水装满了以后,他再把水桶里的五条甲鱼放了进去。

坐在石头上,观察了一番那几条甲鱼没有什么问题后,他才放下心来,可下一刻,他便感觉手心微微发烫。

杨继西赶紧回到家,先把空间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加上今天卖鸡蛋的钱一共有350多块钱,至于喜结的钱,杨继西去河边时便给了孙桂芳,孙桂芳连同杨大奶奶的钱一并给了杨二奶奶。

这会儿杨二奶奶正在杨大奶奶那边呢,听着那边的欢声笑语,杨继西淡定地打了水,洗了个凉水澡。

接着穿上干净衣服,回房躺下。

再看空间时,已经打不开了。

又在升级了。

杨继西觉得有些困,没多久便睡着了。

孙桂芳从杨继康家回来没看见杨继西人,还以为他没回来。

便去灶房做饭了,结果等吃饭的时候还不见杨继西,她就有些着急了。

本想出去找,结果杨二爷爷直接起身往新房那边去,我放牛的时候明明看见他回来的了。

厢房门半掩着,孙桂芳赶紧推开房门,见杨继西脸颊微红地睁开眼看自己,还露出一抹笑,抱歉啊,我有些困了,就直接进屋睡觉,忘记跟你说一声。

杨二爷爷没进来,听见他的声音也放下心,可别睡了,吃了饭再睡。

孙桂芳脸色却不是很好,她抓起杨继西右手,果然发烫。

再摸了摸杨继西的额头,发现虽然比平常热乎一些,但还没有到发烧的地步,她松了口气。

有哪里不舒服?就有些困,没发烧。

杨继西握住她的手,我马上起来去吃饭。

我扶着你,不吃东西不行,吃了以后再睡。

孙桂芳说。

好。

吃饭时,杨二奶奶见他脸有些红,也担心是不是发烧了,得知是睡红的后,便放下心来。

因为杨继西不仅吃得香,还吃得多,今天中午吃春芽炒鸡蛋,香肠切片,还有白菜汤。

菜少量大,吃到最后的杨继西把三个菜吃得干干净净,这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筷。

是不是没吃饱?杨二爷爷问。

还能吃点。

杨继西摸着肚子。

那就再下一大碗面,油渣还有呢,正好拌着吃。

杨二奶奶说完就要去煮面,孙桂芳拦住她,自己去了。

于是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就把饭桌收拾干净,杨继西倒是想帮忙,但他现在没什么力气,怕起身走路摇摇晃晃吓住杨二爷爷他们,所以没动。

大概三两面条被孙桂芳端了过来,里面除了油渣和白菜外,还卧了两个蛋。

杨继西吃完后,总算觉得舒服了。

我想睡觉。

困意袭来,杨继西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孙桂芳赶忙扶着他去睡觉。

他是不是不舒服?杨二奶奶见孙桂芳出来,便拉着她问道。

没有,就是赶路回来有些累了,娘别担心。

孙桂芳安抚着。

杨二奶奶见她神情自然,也就没再多说,而是把之前她给的喜结钱塞给她。

娘!我每天才编几个?您每天编几个,这就是您的钱,孙桂芳赶紧塞了回去,我们手里有钱呢,您别担心。

那也不行,该给你们的也得给。

那您给了,我明儿就去买猪肉回来。

家里那么多腊肉呢!见孙桂芳背着手,笑看着自己,杨二奶奶无奈,行,你们是吃死我了。

娘这是哪里话,我们只会敬爱您。

孙桂芳笑着和她一起去洗手,然后去堂屋编喜结,没多久杨大奶奶也过来了。

她瞧着心情极好。

我以前那里敢想能给家里赚钱啊,还是那么多钱,杨大奶奶轻哼一声,老头子也没想到吧。

这钱你和石头妈都得自己攥在手里,可别给男人。

杨二奶奶叮嘱着。

放心,他们不管钱,杨大奶奶笑眯眯地回着。

一个小时后,杨大奶奶回那边看看孩子们需要帮忙什么,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在院子里活动了两下,接着孙桂芳回房去看杨继西,见他睡得香,身上也没发热,才放心出去。

葱头正在杨二奶奶脚边玩耍,见她出来干嘛也凑了过去。

看得杨二奶奶发笑,葱头可真粘人。

看着长大了不少的葱头,孙桂芳笑着蹲下身摸了摸它的脑袋,葱头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