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025-03-22 07:34:37

等他们回到家的时候,杨老婆子又坐在院子里,旁边还是玩泥巴的小侄子。

孙桂芳上前,拿出十颗糖递过去,娘,吃点糖甜甜嘴。

瞅着眼前的糖,杨老婆子笑着接过,你有心了,你们去镇上了?嗯,去感谢陈叔,杨继西放下背篓,里面放着的居然是两老树根,干的,用来烧火再好不过。

杨老婆子扫了一眼背篓里的东西,怎么有老树根?去的时候就想,路上如果看见柴火,就背回来,运气不错,回来的时候看见两树根,当着她的面,杨继西拿出了树根,背篓底下什么也没有。

杨老婆子一下就把手里那一把糖揣进兜里了,费这个钱给我买这个做什么,我都这么大人了。

本来想多买点的,结果另一个人拿出糖票包圆了,我们还是从那人手里买了一毛钱的,一共二十颗,我们留下十颗,另外十颗给娘吃。

杨继西解释着,孙桂芳已经回房把衣服拿出来晾着了。

就花了一毛钱?杨老婆子扫了对方一眼后,低声问杨继西。

杨继西看了眼孙桂芳,整个人往杨老婆子那边移了移,低声道。

就这一毛钱,还是桂芳的陪嫁钱呢,我身上一分都没有,她本来还想买别的,我觉得不好,一个大男人,用她压箱底的钱,那也太没用了,所以没让买。

我不是给了五毛吗?....那不也是治病后补给她的吗?治病也是用的桂芳的嫁妆钱。

杨继西一字一句道。

杨老婆子清咳一声,见孙桂芳往这边走来,她一边轻轻拍开小孙子摸她兜儿的手,一边道,早知道你们要去镇上,我就让你们拿鸡蛋去供销社换点盐啥的回来了。

这个还真是没想到,孙桂芳一脸不好意思,下次吧,下次我们拿去换。

桂芳,咱们上山去看看?反正这会儿去上工也晚了,杨继西决定再摸鱼半天。

孙桂芳笑眯眯地跟着杨继西背着背篓走了,身后的杨老婆子还叫着,早点回来啊,中午还得做饭呢。

杨继西和孙桂芳就当没听见。

而小孙子摸糖的手,也让杨老婆子没有注意到他们有没有回应这点。

不过她塞了一颗糖进小孙子嘴里后,一边舔了下手上残余的糖渣儿一边轻哼一声,肯定不了花一毛钱,一大早就走了,来回不带饿?不过背篓里没别的东西,就算偷吃了什么,那也是用孙桂芳的钱在外买的。

想到这,杨老婆子摸了摸放着糖的兜,才给她十颗,做儿子儿媳的应该多想着点长辈,就是全部给她也是应当的。

你要带我去你之前说过的地方吗?杨继西闻言一笑,真聪明。

他为了攒钱,经常上山找草药或者抓东西,自然也有自己开小灶的地方。

走走走,孙桂芳一脸迫不及待。

我记得你说你挖了一个石锅,咱们可以煮粗杂面吃!我走的时候还摸了两个蛋!杨继西咧嘴一笑,可以煮鸡蛋杂面吃。

那就是鸡蛋面!二人高高兴兴地上了山,等到杨继西说的地方时又花了差不多四十分钟。

杨继西用从家里带的火柴起了火,又爬上生有大叶子的树上摘了几片大叶子,去附近的山溪里弄了水过来。

孙桂芳已经把那半个人能进去的山坳洞给收拾出来了,见他拿了水过来,赶紧洗了锅,架在火上。

我去之前挖的陷阱瞧瞧,你就在这别乱跑,有事大声喊我,陷阱离这没有多远。

记起陷阱的杨继西对孙桂芳道。

成,你快点回来啊。

好,杨继西像猴子一样在林子里蹿着,很快就找到记忆中的几个陷阱,可惜的是没有啥东西,倒是瞧见了树上攀爬的一条蛇,这蛇没毒,肉质鲜嫩得很,也算是意外之喜。

拿到山沟那边处理好了后,他才回到山坳洞这边,孙桂芳正要喊他回来吃面呢,见他提着一条蛇回来,顿时双眼一亮。

没受伤吧?没有,我抓这些贼六,你也知道的。

没有碗,二人就用树枝就着简陋的石锅吃了面和鸡蛋,接着把蛇肉给煮了。

没有盐,孙桂芳有些可惜道。

下次记得带,杨继西冲她一笑,糖和面还有黄豆都在空间里,所以也不会担心被杨家人发现。

吃了蛇肉喝了蛇汤后,摸着饱饱的肚子,二人捡了一背篓柴火,由杨继西背着下山。

到家时,杨老婆子正在做饭,她气闷得很,听见大花叫三叔三婶,她赶忙高声问:老三你们回来了?快来搭把手,这孩子闹腾得厉害!小侄子吃到一颗糖,就知道她还有,缠着她就不放,此时正抱着她的腿哭。

已经吃饱喝足的二人进灶房做饭,杨老婆子抱着小孙子就出去了,见柴房多了一把柴火后,心里才舒服点。

可一想到今儿还没捡到鸡蛋,于是又去鸡窝那边转了转,见两只母鸡在那啄泥巴,忍不住道,难道今儿没生?瞧着鸡这样子也不是停歇蛋的时候,可蛋呢?一般都是早上生的,今儿没有啊!杨老婆子心疼昨儿的蛋,所以对今天的蛋十分在意,就想着捡到后就拿回房里放着。

我吃不下了怎么办?孙桂芳小声道。

没事儿,杨继西安抚着,想吃就吃,不想吃也没关系,就说没胃口。

知道今儿中午是他们做的饭后,沈凤仙笑道,什么时候去队长那登记啊?说起我们家的新媳妇,好些人都问起来呢。

谁啊?好奇别人的媳妇是什么毛病?杨继西追问道。

沈凤仙嘴角的笑一僵,就是几个婶子,这不是说没见新媳妇去上工吗?新媳妇可不一定会上工,何明秀拆台道,就说大河对面那家,进门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没去上过工吧。

为什么呀?孙桂芳问。

何明秀扫了一天气闷吃饭的沈凤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不过咱们队上从不去上工的,就她了。

老二媳妇听你这话,是很羡慕啊?杨老婆子笑眯眯地问道。

这队里谁不羡慕?何明秀掩嘴一笑,不过我还是喜欢去上工,看着工分一天比一天多,就想到粮食也能分得多,心里踏实。

这话让杨老汉舒展开眉头,我们家可不养懒货,老三,你可听见了?我们不懒,杨继西回道,上午还去打了柴火,准备下午去队长那登记。

老三,你们今早去哪了?杨继南忽然问道。

娘不是难受吗?又不去镇上看,我们去陈叔那问了问,陈叔说是心里的事儿装得太多,没事儿少胡思乱想就不会疼了。

杨继西的话让饭桌上的人纷纷都安静下来,杨老婆子扯着嘴角,是吗?也亏得你们这么孝顺,不过我觉得我不是这个原因。

我也觉得,孙桂芳点头,娘就是太操劳了,得好好休息才对。

三弟妹这话说得好,沈凤仙又冒出来了,下次可不能让娘帮着做饭了。

大嫂说得对,我会向大嫂学习的,听说今儿早上还是二嫂和二哥做饭呢,大嫂起晚了?孙桂芳怼道。

孩子晚上闹了些,就起晚了,沈凤仙憋屈不已,何明秀看着就畅快,给大花夹了好几筷子的菜。

杨继北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吃瓜吃得无比快乐,饭后他将手搭在杨继西的肩膀上,低声笑道。

三哥,娶了媳妇儿就是不一样,嘴皮子都利索了。

我本来就很利索,杨继西扫了他一眼,拍下他的手,只是不怎么说话而已。

嘿嘿,杨继北眼珠子一转,又问道,三哥,你当时攒了多少彩礼?怎么?咳咳,问问,心里也好有数。

杨继西当然知道他想做什么,有了心上人?娘知道吗?娘还不知道,杨继北摇头,我也问过,两家不认识。

也就没有杨老婆子和孙母之间的那种事儿。

可她家有点复杂,我怕娘不答应,所以想做两手准备。

问问有经验的杨继西也好琢磨琢磨。

怎么不问大哥、二哥?他们是娘操办的,杨继北又咳了一声,扫了一眼在堂屋门口逗弄小侄子的孙桂芳,所以到底攒了多少?看你怎么想的,你想攒多少就攒多少,杨继西笑道,现在有多少了?杨继北含糊过去,快速离开。

见此,杨继西轻哼一声,和他玩心眼?他现在心眼八百个!老三,杨老汉冲他招手,杨继西过去,现在也没事儿,去队长家登记。

知道了,杨继西跟孙桂芳一说,孙桂芳就和他出门了。

队长刚吃过饭没多久,见他们来登记,还问了一下杨继西的身体,年轻人也得注意点身体,不要不当回事,免得以后落下病根。

别听他胡说八道,年轻小伙子有啥问题?好得很,他媳妇儿瞪了队长一眼,冲二人笑道。

杨继西他们还得去记分员那领取孙桂芳的农具,所以并没有待多久便走了。

等他们走后,队长媳妇骂道,你说的那叫什么话?什么落下病根?人家刚结婚你就不能说点好听呢!我也是随口一说,队长无奈道。

那也不能当着人家媳妇儿说!被数落得有些委屈的队长连连点头。

记分员扫了孙桂芳一眼后,拿出一把镰刀、一把锄头递过去,我这有记的,可不能弄丢了,不然得自己出钱。

谢谢,孙桂芳点头,她拿着镰刀,锄头被杨继西接了过去。

等出了记分员家门,孙桂芳低声问道,我怎么感觉她看我的眼神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