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愚孝男他重生了 >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一章

2025-03-22 07:34:38

杨继西没去找菌子, 就去找于大,于大嘿嘿一笑,问他,这两天想吃鱼不?又钓了?也不是钓, 于大也很坦诚, 拿出一包纸烟递到杨继西面前, 杨继西摆手后, 他自己抽出一根叼着, 火柴一划拉,便给点上了, 烟雾间,他一脸享受道。

自打你常来后,队里好些人想吃鱼都往我这跑, 所以我就弄了一点回来,今儿早上提回来的, 又新鲜又肥, 来一条?鲫鱼有吗?杨继西问。

于大一想到他媳妇儿现在挺着大肚子, 立马明白了,没有, 不过你要是要,我下次给你弄。

行,谢了, 这次我看看啊, 杨继西凑到水缸那看了看,这条最肥, 就这条吧。

于大很快就给捞出来了, 把家里的木桶直接借给他, 杨继西提着鱼回到家,孙桂芳瞧着他手里的木桶便扬眉问,又去于家了?路上碰见了,就去他家坐了一会儿,结果呢就顺带看了看他家的鱼,然后就买了一条,杨继西笑嘻嘻地说道。

挺大啊,杨大奶奶凑过来看了看,红烧吧,酸菜鱼也吃腻了,咱们吃红烧的。

大点细刺少,从杨大奶奶家回来的杨二爷爷笑道。

你不是去小杨树那边了吗?怎么从康哥家出来。

杨二奶奶疑惑道。

去了,副队长说这两天下雨太多,再歇两天干活儿。

那我明儿和康哥去砍柴,杨继西把鱼倒在木盆里后,又加了两瓢水进去道。

行啊,杨二爷爷应着,我听说这两天继北和于家的走得挺近,而且他还一个人去了崂山,现在还没回来呢。

得养家呗,五十块钱三弟妹说了不帮着他还,那就得自己还,杨二奶奶低声道。

可别闹出事才好,倒卖的活儿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杨二爷爷小声说。

上过一次当,不会再上了,想到之前杨继北买鸡蛋被抓的事儿,杨继西起身喝了口水道。

杨继北确实在四处赚钱,于大家的鱼就是被杨继北送过来的,此时他刚从崂山离开,背篓里装了不少东西。

他出门时拜托沈凤仙照看一点刘香莲,还偷摸给了沈凤仙两个鸡蛋。

沈凤仙收了鸡蛋,表示肯定会照看好刘香莲的,杨继北这才敢出门。

此时的刘香莲正在给福宝洗屁股,福宝洗屁股的水,也是沈凤仙端进来的,温度刚刚好。

她第一次做母亲,动作啥的都不怎么让孩子感觉到舒服,还是沈凤仙听见福宝哭,进来指导了一番。

接着又去给她煮鸡蛋,还端进来一碗杂粮饭,以及一碗炒青菜。

娘没给钱买肉,都在吃小菜地里的菜,沈凤仙低声解释道。

我知道,刘香莲抿了抿唇,先把鸡蛋吃了后,再把那碗杂粮饭和青菜吃得干干净净,她不吃东西,就没有奶水,福宝会饿的。

福宝长得真好看,沈凤仙看着睡着了的福宝笑道。

福宝确实长得好,挑着刘香莲和杨继北的优点长,一看就知道长大后是个标志的姑娘。

刘香莲闻言心里自然是高兴的,晚上也不怎么闹腾,很好带。

这确实是,就隔壁的欢欢姐妹,一旦听见什么动静,就会一起哭,刘香莲带着福宝回来这么些天,这边倒是没传出什么孩子哭声。

因为毛蛋经常往杨继西家跑去找葱头玩儿,所以杨老婆子也经常过去,但她也不进新院子那边,就在老院子这坐着,和杨二奶奶东拉西扯的。

只要她说话不过分,杨二奶奶也没有赶人。

沈凤仙见杨老婆子去那边勤快,于是最近串门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这不,反正在下雨,白天也没事儿干,沈凤仙就想把狗蛋穿不得的衣服改给毛蛋穿,见毛蛋又往那边去,她赶紧跟上。

娘和你一道去,她还大声说了一声。

堂屋里和杨继东说话的杨老婆子闻言瘪嘴,最近她串门倒是比我还勤快。

这不是挺好吗?杨继东尬笑着。

杨老婆子看了他一眼,杨继东立马收起笑,太不像话了,等她回来我说说她。

刘香莲出来上茅房,路过堂屋门口,二人见此没再说话。

孙桂芳和杨二奶奶正在包饺子,韭菜猪肉馅儿的。

沈凤仙过来也不打搅她们,各自做各自的事儿,还能说说话,福宝长得好,可娘一眼都没进去看过,也不知道福宝的满月酒该怎么办。

许是靠着杨继西他们赚了私房钱,所以沈凤仙现在比较亲近孙桂芳她们,有些话也愿意说。

那必须得办,老四媳妇儿生福宝遭了这么大的罪,这生产队的人谁不知道啊?差点连命都没了!杨二奶奶轻哼一声道,你婆婆要是不给福宝办满月酒,外面指定说她是不高兴这是个孙女呢,她那么爱面子的人,能忍?之前就因为刘香莲和杨继南丢了那么大的脸,好不容易靠着过继挽回一点面子,现在还不得紧紧护着?沈凤仙一听,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

孙桂芳见饺子皮没有了,便冲灶房那边喊了一声西哥,接着沈凤仙便见杨继西拿着饺子皮过来了,她有些惊讶,你擀出来的?是啊,不错吧,杨继西拿起一张饺子皮晃了晃,又薄又好看。

真不错,沈凤仙夸赞道,看着孙桂芳那白里透红的小脸,心中涌起一阵羡慕。

回家时对杨继东道,你会擀饺子皮吗?这不是你们女人的活儿吗?杨继东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一手捏着毛蛋的竹编鸟,一边说。

沈凤仙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把在孙桂芳那边看见的事儿跟杨继东说了,末了后还道,孙桂芳的福气真的好啊。

你不好啊?我对你不好啊?杨继东开始闹了,有些恼羞成怒,我也很关心你照顾你的!是是是,沈凤仙背对着他猛翻白眼,不说杨继西了,这个院子里最不疼媳妇儿的就是他杨继东。

哦,还有大爷,不过他现在倒是挺老实,沈凤仙想起大娘年轻时候受过的罪,立马打了个冷颤,可不能让杨继东也这样,不然遭罪的只有她!杨继西把毛蛋留下吃饺子,这小子比较有礼貌,而且瞧着也比狗蛋可爱,加上毛蛋对葱头那么好,杨继西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侄儿的。

先给毛蛋六个,吃完了二奶奶再给夹啊。

杨二奶奶笑眯眯地挑了六个大一点的饺子放在他的碗里,毛蛋咽了咽口水,仰着头道了谢后,才拿起筷子笨手笨脚地夹着吃。

慢点吃,杨二爷爷就坐在他身旁,见此笑道。

好。

毛蛋鼓起腮帮子吹了吹饺子,然后一口咬住,小脸上全是享受。

吃饭前杨二奶奶给毛蛋洗了手和脸,瞧着干干净净的,这会儿见他这个样子,几人都是一笑。

孙桂芳摸着肚子,对一旁的杨继西说,我们的孩子也会这么可爱的。

那是,杨继西也跟着把手放在她的肚子上,正好小家伙踢了她一下,杨继西哎呀一声,乖,你妈妈吃饭呢。

下个月就要生了,也不知道这小家伙选择啥日子出来,杨二奶奶闻言也笑道,继燕说了,让我们早点去她家住上几天,她家离县城近,有个啥也能快些去。

到时候我多背点米面过去,杨继西点头,让旁人也多宽心些。

说得有道理,杨二爷爷也点头,毕竟小女儿现在也是跟着公婆妯娌一起住的,礼多人不怪。

几天后的夜里,杨继北回来了,他直接翻墙进院子的,没有惊动其他人开门。

到了房门口才轻声叫着刘香莲,刘香莲一下就醒了,她摸到火柴划了一下点燃豆油灯,接着起身打开房门。

吃了没?听到这话的杨继北心里暖呼呼,觉得这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他先拿出五块钱递过去,这些天赚的,福宝睡了?刘香莲接过钱,闻言瞪了他一眼,都什么时候了,当然睡了。

杨继北笑了笑,来到床边看福宝,真是越看越觉得喜欢。

他几天没换衣服,身上难免有点味道,所以也不和她们睡,而是去了狗蛋他们房间。

小孩子的房间没有扣门,所以一推就进去了,杨继北躺下了两个孩子都没发现床上多了一个人。

第二天早上杨老婆子被杨老汉的动作惊醒,起来这么早干什么?狗蛋到底没送去念书,因为队长说会办村小学,所以他们想着让狗蛋就在村里念,等啥时候建好了就把狗蛋送过去。

睡不着,起来坐坐,杨老汉回着。

杨老婆子坐起身,理了理头发后低声道,福宝的满月酒,我想办好一点。

应该的,这队里谁不知道她遭了大罪,我们要是不办席,别人不知道怎么说呢。

杨老汉穿好衣服,拿起放在旁边凳子上的旱烟杆,跟着回道。

杨老婆子叹了口气,躺下后拉高被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香莲虽然坐双月子,但福宝还是满月的时候就办席面。

刘母带着几个儿媳妇,在福宝满月酒的前一天晚上来到了杨家大院。

杨老汉这边肯定是住不下的,于是就厚着脸皮把人带到杨二奶奶那边住。

杨二奶奶倒是没二话,反正老房子全是客房。

可就是一点,得爱干净。

她这么说了,刘母几人虽然心里觉得她这人说话太直,但是睡觉时还是很注意,都洗了手、脚、脸后才进屋睡觉的。

翌日一早,杨二奶奶就送了二十个鸡蛋到刘香莲房里,接着塞了一个红封在包着福宝的棉布里。

二娘.....刘香莲见到后想要阻止,毕竟他们不但借钱救了她们母女的命,还在回来后就送了那么多鸡蛋过来,现在又是给鸡蛋又是给红封的。

如果是以前的刘香莲,那肯定是高兴地收下,现在的刘香莲想法变了很多,也知道好歹了。

我给福宝的,又不是给你的,杨二奶奶摸了摸福宝的小手,福宝长得确实好,是个有福气的姑娘。

那我就替福宝谢谢您了。

杨二奶奶走后,杨大奶奶也来了,她给了十个鸡蛋,也给了一个红封。

两个人封的都是两块钱,这一共就是四块。

刘香莲拿着那钱不禁红了眼,刘母带着几个儿媳过来,就是为了帮忙做饭的,她端着荷包蛋进来,便见她眼睛微红。

于是立马训斥道,坐月子可不能哭!以后会伤眼睛的。

嗯,刘香莲点头。

满月酒人还是比较多的,孙桂芳跟着杨继西过去吃了饭后便回去了,她现在大着肚子,这边人又多,也怕出意外。

我本来想去看看孩子的。

孙桂芳低声道。

等她出了月子,孩子不就会抱出来走动了?不着急,杨继西安抚着。

我知道,孙桂芳靠着他,所以我没去嘛。

乖。

别把我当成小孩子。

孙桂芳不满道。

可我想把你宠成小孩子,这样你就一直无忧无虑的,杨继西握紧她的手,空间里米面鸡都存着,现在福窝里放着的是鸡蛋。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见孙桂芳困了,杨继西便让她睡,自己守着她。

孙家那边没有来人,现在他们是二房的亲家,跟三房没啥关系,自然不来。

有些吃席的人就不免议论起这事儿,但杨二奶奶耳朵灵敏得很,一个厉眼瞪过去,吓得那些说闲话的立马闭上嘴。

刘母不仅带着儿媳妇们来帮着操办饭菜,还送了大礼,三十个鸡蛋,三块钱的红封,还有能做两身衣服的布。

这些东西她全给了杨老婆子。

走时杨继北送她们到村口,刘母让儿媳妇们先走,自己和杨继北说两句话。

我带来的东西全给你娘,你们夫妻别问着要,香莲身体不好,以后也.....那些东西就当是宽你爹娘的心。

虽然不多,但也能让杨老婆子高兴点,对刘香莲母女好些。

我知道的娘。

杨继北应着。

杨二爷爷背着手从赵五家出来,便见到这一幕。

见有人来了,刘母擦了擦眼角,又叮嘱杨继北几句后,便走了。

二爷,杨继北唤道。

哎,回去不?杨二爷爷问。

回去,杨继北应着,二人一前一后往杨家大院走,路上也说了点话,围着副队长建房的事儿唠了几句。

日子一天天过着,忙碌而充实,小菜地又得下种白菜和包菜了,杨继西花了一天时间搞定,接着又把后屋从石缝长出来的野草清理干净。

新院门很少打开,门外有些野草也一并清理了。

副队长家的房子已经开上大梁了,杨继西也去帮了忙。

这天晚上一家人刚吃了饭,副队长就带着他小儿子赵长国来了。

他们想请杨继西过两天随着赵家人一起去女方家下聘,这也是□□俗了。

杨继西自然是答应,跟着请的还有杨继康以及村里几个未婚的青年。

到了那天,孙桂芳给杨继西选了一件青色的外衣,这是她去年冬天给杨继西坐的秋衣,除了入春的时候穿过外,这还是第二回 穿呢。

男方带去的人穿得体面,也是一种排面,杨继康也穿了康嫂给他做的秋衣,二人都长得高大,模样也俊,一前一后出了院门去副队长家抬东西。

赵长国今儿也打扮得好看,一身新衣加一双布鞋,瞧着也帅气。

确认东西没有错后,媒人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副队长父子三人,后面的则是杨继西等人。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垫子坝郭家,郭家早早就有人就在村口张望了,瞧见媒人后,便赶紧往郭家跑。

杨继西他们就是打酱油的,进了郭家门,就被安排在院子里摆好的桌子那坐下喝水,吃花生瓜子啥的。

媒人高声说了几句喜词,便让郭家人把赵家送来的聘礼一一抬进屋,孩子们围着看,几个年轻小伙也跟着打趣,瞧着倒是喜庆又热闹。

康哥,杨继西低声问杨继康,赵长国跟郭家几房的姑娘订亲啊?三房的,杨继康也低声回着,见杨继西眼里闪着八卦,他默了一下,之前那个是大房的。

原来康哥也知道的。

闹得那么厉害,你不知道?杨继西摸了摸鼻子,他一心搞钱娶媳妇儿去了,哪里会在意这些事儿。

你居然不知道?杨继康见他这模样,顿时吃惊道。

一桌子的人都看了过来,接着一青年嘿嘿一笑,你们是不是在说赵长国之前那事儿?不说了不说了,杨继西连忙摆手,今儿人家喜事,是我不该提起的。

这有啥,我今天比你们早去副队长家,结果还听见赵长国提起那姑娘呢,还被他娘骂了一顿。

那青年的话让一桌子的人都愣住了。

这、这都订亲了.....是啊,要是不喜欢,这不是害人人家姑娘?我听赵长国的意思,是这三房的姑娘瞧上他的,最先说话的青年压低声音道。

杨继西和杨继康看着他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顿时不敢说话了。

和赵长国订亲的郭家姑娘很快也出来了,一双圆眼,瞧着挺可爱,梳着双辫,因为害羞,双手一直把玩着辫子,是不是还用眼睛去看赵长国。

赵长国瞧着倒没啥羞涩,在郭家吃了午饭后,一行人往回走。

回家后,杨继西被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逮着问郭家姑娘啥样子。

就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一张嘴。

杨继西的形容简直弱爆了。

二人不想听他的,于是便去了杨大奶奶家,听杨继康说。

比起杨继西,杨继康说得就很具体了,身段和老四媳妇儿差不多,长得和、和......见康嫂和杨大奶奶看自己的眼神越发危险,杨继康有些说不下去了,没仔细看,反正明年春天就嫁过来了,离得又近,你们慢慢看。

趁着她们说话,杨继康赶紧溜到杨继西这边来,对正在嗑瓜子的杨继西伸出手,给我来点儿。

杨继西笑着从兜里抓住一大把递过去,瞧瞧你,干啥了一头汗。

你说她们也奇怪啊,问的是她们,好奇的也是她们,怎么到头来看我的眼神还太妙呢?杨继康一脸不解。

你说的是康嫂和大娘吧?杨继西笑得不行,你描述得太仔细了。

那你怎么说的?我又没盯着那姑娘看,在我心里,只有我媳妇儿最好看,杨继西得意道。

难怪你吃饭都不带抬头的,杨继康啧了一声,你这也太守规矩了。

当然他也很守规矩,也就好奇看了两眼。

赵长国订亲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杨老婆子也跟沈凤仙吐槽呢,之前要死要活的,现在还订了一家人的姑娘,也不知道怎么样的。

杨二奶奶正好过去还借了的东西,闻言顿时坐下了,这算是有了共同话题。

说完后,又进房间看了看福宝,出来时对杨老婆子道,福宝长得是真好看,你不进去瞧瞧?杨老婆子有些别扭道,我怎么没看了,我一直在看。

杨二奶奶也不戳穿她,转身离开了。

娘,沈凤仙也为福宝说了几句话,是个很好看的小姑娘。

是吗?最后杨老婆子还是进屋看了,盯着福宝看了半天后,才道,确实长得好。

提着心的刘香莲闻言把孩子递给杨老婆子抱,福宝在看您呢,娘,您抱抱她。

杨老婆子接过手,软乎乎的,大眼睛盯着自己看,孩子也看不清啥,但也伸出手咿呀咿呀的,瞧着很可爱。

她露出一抹笑,唤了一声,福宝?啊。

自打那天后,杨老婆子进刘香莲房间的次数多了起来,有时候还帮着换尿布啥的,去杨大奶奶家串门,盯着欢欢和乐乐看了看后,回去跟杨老汉道。

欢欢和乐乐都没我们家福宝好看呢。

福宝回家的那天杨老汉看了一眼,闻言也点头,确实。

结果被毛蛋听见了,于是有一天毛蛋有模有样的指着回家的石头道,哥你的妹妹们没有我的妹妹好看。

石头不高兴了,我的妹妹最好看!可我爷爷奶奶说你的妹妹没我的的妹妹长得好。

毛蛋大声道。

杨大奶奶和康嫂脸上的笑立马消散。

杨二奶奶知道后忍不住骂道,这老三两口子脑子是不是有病啊?是有病,杨二爷爷也觉得杨老汉二人有毛病,以后咱们家的孩子少过去玩儿。

你说得对,杨二奶奶连连点头。

队长告诉大家今天傍晚每家去一个人,在晒坝那边开会。

杨家大院去的是杨继东,杨继康还有杨继西。

过小溪沟的时候,还遇见了吴和国和杨继南,以及杨承文。

一行人一同往晒坝那边去。

一个小时后,一行人又原路返回。

这会儿天都黑了,孙桂芳他们还在等杨继西回来吃饭。

今天晚上吃清炒豇豆,老南瓜汤,还有炒菜苔以及一小碗酸萝卜丝。

杨继西一边吃饭一边说起会上都说了啥,村小学的事儿定下来了,老师就在知青所那边选,但因为要定教材啥的,还要往上报一下,得到批准了才能建。

位置队长也大概说了一下,一个就是仓库左边那块地,一个就是知青所后面那块地,还没确定下来。

孙桂芳脑子里过了一下这两地的距离,点头道,还不错。

我也觉得不错,但有人不愿意,杨继西摇头,夹了一筷子酸萝卜丝,酸得他赶紧吃了两口馒头,这两块地,都有人瞧上了,想做宅基地呢。

这就难办了,杨二爷爷哎呀一声,队长怎么说?队长说之前不提,现在提,晚了,反正等申请通过后,学校就得开始建,这两个地方到时候投票决定。

然后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本来半个小时的会,硬是搞了一个小时。

杨继西狠狠咬了口馒头,见孙桂芳看着自己,便又给她拿了个馒头,结果孙桂芳摇头。

怎么了?我就是想问,争哪个位置的人多一点啊?仓库那边,杨继西说,据说是挨着粮仓,心里不慌。

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闻言扑哧一笑。

不过这个话我也能理解,杨二奶奶说,他们的房间就是挨着库房的,有时候睡不着,杨二奶奶就打开库房看看里面满满的粮食,心里满足得很,回去也睡得香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生产队都围着学校建在哪里而议论纷纷,杨继西去上工听见的全是这些。

康哥,要是村小学建好了,你准备让石头读哪里?杨继西也找杨继康闲聊。

还是镇上吧,杨继康显然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他的老师很看重他,我要是让他回来念书,怎么对得起他老师?这倒是,杨继西点头,石头人懂事,又聪明,好好念书一定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