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村外有车!在县里看见过的那种车!正在拾掇自家小菜地的汉子, 听见家里小崽激动的声音,便直起身转过头看去,啥?车啊!呜呜呜呜咕咕咕呜呜呜呜的那种车啊!小孩嘴里模仿着小车的声音,还比划着。
正好队长扛着锄头从这边路过, 闻言一愣, 接着赶忙放下锄头大声道, 别是领导下乡了吧!不会吧, 领导没事儿来我们生产队干啥?河对面也有几个人在忙活儿, 闻言大声问道。
队长一边往村口走,一边也大声回着, 我们不是要建学校吗?万一领导是因为这事儿来的呢!我得去看看,可不能怠慢领导!几个青年人一听,也赶紧放下锄头, 与那几个咋咋呼呼的小孩子,跟着队长一块儿走。
结果还没到村口, 就见杨继西一行人回来了, 杨继西怀里抱着个人, 不过用被单还是啥盖住了,只瞧见他怀里人头顶那一点头发。
杨二奶奶还有孙父他们也大包小包的, 特别是孙母怀里也用被单包裹着一小小的一团,她还打着伞呢。
队长,你们这是去?杨继西疑惑地看了这一行人一眼。
队长盯着他怀里人的看了看, 又见杨二奶奶那笑眯眯的样子, 以及孙母怀里那小小的一团,顿时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了。
他也怕吵到小孩子, 于是赶紧冲跟着来的那些人挥了挥手, 又对他们道恭喜。
青年们一听, 才知道搞了个误会,纷纷说了恭喜后便回去继续干活儿了。
只有那些小孩子还往那边看见小车的地方去呢,压根不在意杨继西他们这一群人。
孙桂芳埋在他怀里脸红得很,可这会儿她也不好说话,索性就装作自己睡着了。
杨继西也不和队长多说,抱着人赶紧往家里走,今儿天虽然不错,但还是有点微风的,可不能让媳妇儿孩子在外面多吹。
杨二爷爷刚放了牛,这会儿正一边叹气一边往家里走呢,心里念着杨二奶奶他们,都多少天了,也不来个口信儿。
家里粮食多,没人看家,他也不敢去县里,只能眼巴巴地等着了。
爹!听见杨继西的声音时,他还以为幻听了,背着的手抬起一只过来掏了掏耳朵。
你个老头子装听不见是吧!杨二奶奶快步上前,从后面拍了他肩膀一下,杨二爷爷见她回来,又看后面那阵仗,顿时哎呀一声,真回来了啊!桂芳好吧?哎呀瞧着就好,好啊好啊!他看着杨继西怀里的人,又瞧见孙母怀里这会儿因为他的声音太大,而有些哭唧唧的孩子,立马拍了自己嘴一下,我去开院门!等杨继西把孙桂芳放在床上后,孙母也把孩子放在了她身旁,接着和杨二奶奶一起把杨文清家送的东西,还有张姨家送 东西一一给归置好,这才出去。
杨继西他们的床原本是中间放着的,在去医院前,杨继西把床推靠着墙放好,杨二奶奶又给把靠墙位置收拾了一番,所以瞧着还不错。
饿了吧?我去给你煮鸡蛋,杨继西把嫣嫣哄睡着了后,握住孙桂芳的手笑道。
娘说爹已经在煮了,孙桂芳看着他,你陪我一会儿。
怕是陪不了多久,杨继西笑着指了指房门口,康嫂和大娘她们来了。
话音刚落,二人便听见康嫂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桂芳睡了吗?没有,孙桂芳应着,那你去开门,然后忙你的去,我和康嫂她们说说话。
好,有事儿叫我,杨继西亲了她额头一下说道。
嗯,孙桂芳柔柔一笑,在杨继西脸上回吻了一下,这才松开他的手。
哟,继西也在呢,杨大奶奶见他开门出来,故意拉长调道。
大娘,康嫂,里面走,我给你们再拉两根凳子来。
杨继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不用不用,我们就是过来看看她们,坐久了打搅她们休息,康嫂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杨继西也没盯着看,而是让她们出来后去堂屋再坐坐。
康嫂她们进屋后,便见房间打扫得很干净,东西虽然多,但是规整得很好,也不会觉得凌乱,床上也做了护栏似的东西,应该是怕孩子翻下床。
这东西好,杨大奶奶摸了摸,还打磨了的,回去给欢欢她们也弄上。
孙桂芳此时靠着枕头,闻言笑道,也是西哥前些日子找李叔做出来的。
好,这个好,杨大奶奶连连点头,接着又看了看孙桂芳的脸色,瞧着面色也好,孩子睡着了?嗯,孙桂芳小心地拉开一点点襁褓带,让她们能看见嫣嫣的模样。
哎哟,这孩子才出生几天吧?这么白白嫩嫩的,康嫂压低声音道,怕吵醒孩子。
生出来的时候,就身上有一点皱巴巴的,脸上很平滑,孙桂芳把襁褓带拉上,低声回道。
欢欢和乐乐可是十天了才勉强看得过眼呢,康嫂掩嘴笑。
可不,像两个小猴子,石头还愁她们这个模样,以后会不会嫁不出去呢,杨大奶奶也忍不住说起趣事儿。
说了一会儿话后,康嫂打开小布包,拿出一套小衣服和一双小包鞋,这是我和娘一起做的,等孩子大一点就能穿。
大概是一岁左右的衣服。
真好看,孙桂芳接过手看了看,满眼惊喜,上面还绣着花儿呢,嫣嫣也一定喜欢。
嫣嫣啊?这名字好,康嫂又看了眼小鼓包,眼里带着笑,这下我们院子就有四朵小金花了。
其中一朵在小溪沟那边,但也是他们杨家的孩子啊。
是啊,孙桂芳把衣服叠好放在一旁的柜子上,以后院子可热闹了。
石头前几天回来的时候问了好几次呢,现在他又做哥哥了,杨大奶奶起身准备让孙桂芳好好休息,她们先离开,结果沈凤仙来了。
她为了感谢杨继西他们之前拉他们一把,所以把娘家送给她的背带拿过来了。
生狗蛋的时候娘就送了我一个,后来毛蛋出生,我娘家那边又送来一个,想着之前那个还能用,这个我就放起来了,一次也没用过,你别嫌弃。
确实很新,黑色打底,上面是红花印,两条带子是深蓝色的,瞧着挺好看。
哪里会嫌弃,谢谢嫂子,孙桂芳收下了,加上这条,她家嫣嫣就有四条背带了。
沈凤仙见杨大奶奶她们出去后,她把房门轻轻一带掩住了,接着从怀里拿出一双包鞋,一看就是刚做好没多久的。
这是老四媳妇儿让我带过来的,她现在还没出双月子,怕过来冲撞到你和孩子,所以请我带过来的。
孙桂芳惊讶地看向那双小包鞋,她有心了。
你也别觉得她有啥心思,沈凤仙叹了口气,低声道,你知道她为啥坐双月子吗?不是伤了身体吗?孙桂芳见她神神秘秘的样子,疑惑地回道。
伤大发了!沈凤仙的声音更低了,她以后都不能有孩子了!什么?!孙桂芳惊呼,又怕吵到孩子,赶紧扭头去看嫣嫣,见嫣嫣睡得很香没被自己吓住后,才松了口气,看向连连点头的孙桂芳追问,怎么会.....反正她现在变了不少,老四也变了,最近也不知道忙啥,经常干完活儿就不知道去哪里了,但我知道肯定是找钱去了的,沈凤仙叹了口气,毕竟他以后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了。
孙桂芳心里不是滋味,拿着那双包鞋没再说话。
沈凤仙见她这模样,赶紧道,你可别多想啊,不然你家那个会把我骂死!没有,孙桂芳扯出一抹笑,还故意打了个哈欠,见此沈凤仙便让她好好休息,自己出去了。
孙母端着糖鸡蛋过来,便见孙桂芳脸色不怎么好看,又想起方才出去的沈凤仙,当下眉头一皱,她说什么了?孙桂芳低声说了刘香莲的事儿,瞒得这么紧也是有道理的,没想到大嫂这么快就告诉我了。
孙母眉头微皱,接着把碗筷放在一旁,伸出手戳了她脑袋一下,刘香莲的事儿虽然让人惋惜,可这与你有什么关系?你觉得她可怜,那你之前有没有提醒过她?不仅你,你婆婆,还有你大娘都提醒了的,人家不听,这有啥法子?我还听说她自己的亲娘都劝说过的,孙母又看了眼熟睡的嫣嫣,都是做母亲的人了,你能感同身受是好事,但你别太影响自己,你还在坐月子呢!知道了娘。
孙桂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也是个自私的,当然得先顾着你,再想别人,你要是不高兴,我能高兴起来吗?孙母见她眉头舒展开,让她坐在柜子那把鸡蛋吃了。
继西在给你炖鸡呢,我听你张姨说了,那些天他把你照顾得很好,我很高兴,但你也得记住了,夫妻是一体,他对你好,你也得将心比心,不能太矫情知道不.....孙桂芳一边吃一边听着,刚吃完嫣嫣就哼哼唧唧的,她赶紧擦了嘴,放下碗筷过去抱孩子。
孙母看了一眼嫣嫣的屁股,是不是尿了?是,孙桂芳看了后笑道。
嫣嫣啊就是不让人操心,饿了,尿了,拉了,人家就哼唧,我们就知道了。
孙母帮着拿来新的尿布,看着孙桂芳换尿布的动作还是那么不熟练,忍不住道,你也当妈了,能动手还是动动手,瞧瞧,嫣嫣出生后,换尿布都是你婆婆和继西换得多吧?你都不熟练。
他们不让我动嘛,孙桂芳红着脸道。
杨继西听杨二奶奶吧,从鸡圈里选了一只肥鸡出来杀了,收拾干净后,便下了锅。
刚洗了手准备回房看看孙桂芳,杨继康就过来了,大力地拍着他的肩膀说着恭喜。
康哥康哥,你轻点,杨继西龇牙咧嘴道。
你干啥!杨大奶奶听见动静动堂屋出来,见到这一幕立马瞪着杨继康,杨继康收回手,摸了摸鼻子,看向偷笑的杨继西。
欢欢她们回家的时候,你就这样恭喜我的,我这叫礼尚往来。
说完还给杨继西塞了个红封,当爹了,以后肩膀上的责任就更重了,继西啊,好好干活攒工分养家啊。
一副老大哥的姿态,看得杨继西哭笑不得,是是是,我一定会照顾好我的家人的。
沈凤仙回去后,杨老婆子斜眼看过来,真是个闺女?因为杨二爷爷在院子里大声地和杨大爷爷说自己也有闺女了,所以本来想过去看看自己孙子的杨老婆子脸一下就拉了下来,更没有跟着沈凤仙过去看孩子的打算了。
沈凤仙应了一声,是个姑娘,好看得很。
姑娘好看有啥用,长大了还不是别家的人,杨老婆子嘀咕着。
心里烦躁得很,四个儿子,三个儿子都生的闺女!看样子养老只能跟着老大家的了,她又看了眼沈凤仙,最后道,你跟我进房去。
沈凤仙被她盯得十分不自在,闻言更是紧张,心里想着这老婆子肯定是记之前生病时的仇,要收拾自己,但她一想现在只有她给生了两个孙子,便也挺直腰板告诉自己不要怕。
这一块布虽然旧了些,可布料好着呢,颜色也适合你穿,杨老婆子拿出自己压箱底的东西,送给沈凤仙。
沈凤仙有些受宠若惊,接过那布有些结巴道,给、给我的?你年轻,穿这个正合适,不过我年纪大了,眼睛不行,不然我就给你做一身了。
杨老婆子叹气道。
谢谢娘!沈凤仙抱着布出门时一下就想明白了,现在婆婆没有别的指望,只能指望他们大房,可不得这么对自己?想到这,她长出一口浊气,只觉得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之后给刘香莲煮鸡蛋送进去时,还炫耀了一番,刘香莲等她出了屋子后,抱着福宝坐在床上发呆。
等杨继北回来,听见杨二奶奶那边热闹得很,才知道杨继西他们回来了,孙桂芳也生了。
是个姑娘?杨继北问。
你怎么知道?刘香莲看了他一眼疑惑道。
不然娘不会不过去,杨继北抱着福宝亲了亲她的额头,也不会对大嫂那么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