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一会儿, 一张简单的地形图出现在图纸上,他仔细的计算着,最终选出了一条最优路线。
接着又开始画水车设计图, 将水车所需要的木板形状和尺寸画好标清楚。
姜之遇也洗好了衣服,将新衣服搭在绳子上,牵着贝贝去看姜文康几人荡秋千。
姜言看到贝贝过来, 便从秋千上跳下来让贝贝玩。
姜老太也分好了蜂巢,用木碗装好, 端出来给让大家来分。
很平均,一眼看上去,基本上差不多, 大家一人选了一碗, 最后剩下的两碗都是姜之遇的了。
大家端着蜂蜜, 姜有粮伸手指沾了沾蜂蜜, 尝了一口, 真甜!头上的包一点都不疼了。
奶, 我们晚点儿来送碗,麻烦你了。
姜言客气的说道, 然后笑着离开了。
姜之淮端着蜂蜜冲了一壶的蜂蜜水, 先给姜老头倒了一杯,又去给姜海城送了一杯,最后去灶屋给姜老太送一杯。
锅盖盖着,也看不到锅里是什么,姜之遇好奇:什么饭啊, 这么香。
姜老太笑:等会儿就知道了。
她尝了一口蜂蜜水:真甜!今儿个, 辛苦你们哥俩了, 行了, 出去玩会儿等着吃饭吧。
贝贝也满脸好奇,她握着小拳头:惊喜吗?姜老太:对,惊喜。
三孩子出去了,一起喝了一碗蜂蜜水,甜滋滋的,比红糖水更好喝呢。
贝贝:谢谢大哥和二哥,好甜。
姜之遇咧嘴嘴笑:以后哥还给贝贝捣蜜蜂窝。
贝贝爬到了秋千上,姜之遇在后面推,秋千荡了起来,晚风吹过,吹散了身上的汗气,贝贝咯咯的笑着,仰着小脸看天上的月亮。
很快,姜老太便将饭盛好了,端到了堂屋里,喊人吃饭。
姜之遇惊喜:惊喜好了!他吸了吸鼻子,也没闻出来是什么饭,他慢慢的让拉着秋千,等秋千慢下来以后,贝贝伸直了小胳膊,哥哥,起飞。
姜之淮和姜之遇一左一右的托着贝贝的胳膊起飞,朝着堂屋冲去,冲啊。
天已经黑了,等将饭端到放桌上,姜老太点了煤油灯,她用剪子拨了拨灯芯,火光更亮了。
姜老头掀开锅盖子,看到大盆里圆鼓鼓胖嘟嘟的饺子后,倒抽一口气。
饺子!姜之淮三个孩子也都围了上来,趴在盆子旁边流口水,元宝一样的饺子仿佛发着光一样,在朝他们招手说:快吃我吧!咕咚一声,不知道是谁吞咽口水了。
贝贝瞪圆双眼,不可置信的重复:饺子!姜老太笑:今儿个是贝贝生日,你爹说了,咱们晚上吃饺子。
羊肉大葱馅的。
三个孩子又看向姜海城,姜之遇:这么吃行吗?咱家钱够吗?以后不会饿肚子吧。
白天红烧肉,晚上饺子,姜之遇有点慌。
姜海城笑:够,吃吧。
过年时,他们家也吃了一顿饺子,姜老太数着数包的,一人三,尝个味!如今,这可是一大盆啊!贝贝兴奋又激动:吃饺子!姜老太挨个给大家盛饺子,都是一满碗,就连贝贝碗里,都有十来个呢。
贝贝用勺子舀了一个饺子,因为太烫了,她咬了一小口,香啊!精细面包的饺子呢!她呼呼的吹着风,吸了一口饺子的汤汁:香。
接着一口咬了一半,满口溢香,让人回味无穷。
比过年时吃的猪肉粉条的饺子更好吃,这一回的饺子肉多!姜之遇一口一个,含在嘴巴里嚼,饺子馅烫,他被烫的斯哈斯哈的,一个劲的道:好吃。
盆子里的饺子一个个的减少,最后就连汤都没有了。
一桌子的人吃的无比满足,个个肚子滚圆,就跟那一个个圆鼓鼓的大饺子一样。
贝贝一小碗的饺子没吃完,还剩下两个,被姜之遇解决了。
姜之遇拍拍贝贝的小肚皮,耳朵贴在上面听声音:西瓜熟了。
姜海城抱着贝贝:我出去一趟,去隔壁村一趟,你和哥哥们玩。
贝贝:贝贝一起。
姜海城摸摸贝贝的小脸,外面太黑了,路也不好走。
娘,今天买的果子和红糖给我拿一份。
姜老太去西屋拿了一份,递给姜海城:你干啥去?三孩子也跟了过来。
姜海城:我去大余村看看。
姜之淮和姜之遇也同时变了脸色,大余村,那是余小琴的娘家。
姜老太提高了声音,几乎是吼的:你看谁?你要是敢去余小琴家,我打断你的腿。
姜海城:娘,我去大余村上一任村长家,他爹娘在被余大毅门口上吊死了。
姜老太倒抽一口气:还有这事?姜海城神情凝重:我去看看。
姜老太叹气:造孽啊。
果子红糖管啥用啊,我给你捡十个鸡蛋。
姜之淮:你想绊倒革委会主任。
姜海城:可能有些难,先撤掉革委会副主任,让大余村的其他人好过些。
姜之遇:那第二步呢?把余小琴送进监狱!这是父子三人第一次说起他们的母亲余小琴。
姜海城拍拍姜之遇的肩膀:之遇,余小琴的事情,你们不要管,也不用过问。
他看着两孩子僵住的表情,他补充道:对你们名声不好。
无论如何,她曾经的身份改变不了。
她是你们的母亲。
因为贝贝在,姜海城没说。
姜之淮:我想去看看。
回来,我给你们讲。
姜海城提着篮子离开,他先去大队里借了拖拉机,姜为民:你……你要干什么去?你会开吗?我跟你一起去。
姜海城:会开,我明天一早应该能回来,要是回不来,你就按这上面的路线安排人挖渠道,这是水车零件的图案,给木工,先做零件,村里离不开你。
姜为民:海城,小心。
从姜家村到大余村一共八公里,他开着拖拉机,十来分钟就到了,将拖拉机停在路口,没有开进去,他进了村以后,很容易就找到了那一家,门前挂了白的就是了。
姜海城站在门口,听到里面传来弱弱的抽泣声,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嘶哑的骂声:滚。
接着她继续道:你们晚上睡得安稳吗?我爹娘有没有敲你们家的门。
余大毅家里人来过了?这是将他当成了余大毅一家人了?他直接推门,站在门口:我能进来了吗?一盆水朝着他泼了过来,姜海城迅速的后退,躲开了那一盆水。
一个披麻戴孝的妇人端着一盆水站在院子里,她很瘦,骸骨凸起,衣服在她身上晃荡着,身上似乎没有二两肉。
她漠然的看着姜海城,你是谁?那畜生派你来的?不摆上七天七夜,我们不会下葬的。
姜海城:我叫姜海城。
见女人依旧一脸漠然,他又加了一句:余小琴的前夫。
那女人脸色大变,脸色白的跟纸一样,仿佛下一刻就要晕死过去。
姜海城:我没死,还活着。
屋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跑了出来,他盯着姜海城看,你活着?你想利用我们对付余小琴。
姜海城:我能给两位老人上炷香吗?那瘦弱的男人转身,朝着堂屋走去。
堂屋里摆着一副稍大一些的棺材,棺材很薄,腐臭味道从里面散发出来。
夏天天热,已经摆了两天,哪能没有味道。
没有点煤油灯,幽幽的月光照进来,更显得房间寂静阴森。
姜海城将手里的篮子放在地上,拿着香火诚恳的上了一炷香,叔婶,你们安心,我带你们讨回公道。
姜海城认识大余村的村长,一个四五十岁的健壮老人,如今牵着妻子一起吊死在了余大毅家门口。
眼前的男人是他的独子余俊才。
姜海城:我家的事情,你应该都知道吧。
余俊才重新跪在了棺材前,拿过一旁的菜刀,继续在磨刀石上磨着,‘刺啦刺啦噶’,香火忽明忽暗的燃着,他低低的说道:十里八村的,谁能不知道。
现在啊,没有余小琴这个人了,只有革委会主任妻子徐芸芸。
他将旁边盆里的水往刀上淋了一些,将菜刀翻了面,继续的磨着,你走吧,我们家的事情不用你管。
姜海城:你想去杀了他们。
余俊才继续磨着菜刀,低低的唱着歌谣:四肢无力身飘飘,一阵风来人欲倒。
不是无常来勾命,而是肚子饿死了。
余俊才的妻子也从外面进来,跪在了棺材前哭泣。
从里屋里走出来两个男孩,一大一小,大的有五岁多,小的应该有三岁,细胳膊细腿,大大的脑袋挂在脖子上,似乎要掉下来一样,他们看着姜海城。
姜海城的心刹那间抽痛起来,他将篮子里的点心递给了两个孩子:吃吧。
两孩子拆开点心,自己还没吃,先给他们爹娘吃,余俊才媳妇捂嘴痛哭,娘不吃,娘不饿。
两孩子硬是塞给他们爹娘电吃,然后两人小口小口的吃着,小的被噎着了,大的赶紧给小的拍背,又回屋端了水给小的喝,两人吃了两块,就把点心盒子合上了。
姜海城将篮子里的鸡蛋和红糖推给余俊才媳妇:给孩子打俩鸡蛋吃。
余俊才媳妇颤颤巍巍的接了篮子,哽咽着说道:谢谢。
他坐在余俊才旁边,你两儿子养的真好,礼貌孝顺懂事,和我三孩子一样。
我三孩子也养得好,两个哥哥有点好吃的,都要给妹妹留着,把妹妹照顾的善良美好。
他看着两孩子:你们叫什么?老大道:叔叔,我叫永宜,我弟弟叫永嘉。
姜海城:名字真好。
余俊才磨刀的动作顿住了,他趴在地上痛哭:日子过不下去了。
我养不活自己,也养不活他们。
姜海城:如果革委会主任换人呢。
余俊才瞪圆了眼睛,不,不可能。
整个县里,没有人敢惹,没有人敢管。
姜海城:县里没人敢管,去市里。
现在就去。
余俊才:市里,那得多远。
他怔怔的看着手里磨得锃亮的刀,去吗?姜海城:找该找的人,把事情闹大,不让死去的人白死。
余俊才媳妇端着两碗红糖荷包蛋回来,一个碗里放了两个荷包蛋,她先将其中一个碗递给姜海城。
姜海城:你们吃。
余俊才媳妇便将碗得给余俊才,又端着另外一碗喂两个孩子吃。
他们不知道多久没有吃过鸡蛋了,看着红糖鸡蛋的眼睛在放光。
两孩子哽咽:谢谢叔叔。
余俊才:事情闹大了呢?如果还是没人管呢?我们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姜海城:你不都准备杀人了吗?怕什么。
余俊才媳妇吓得哆嗦了一下,瞪着眼睛大哭起来:你……你想杀谁?当家的,你不要做傻事啊。
还能去杀谁啊,他们的仇人就一家。
余俊才从地上站起来,他没什么力气,身体晃了晃,他端着红糖荷包蛋,吃了一半,将另外一半放在他媳妇脚边。
红霞,你带着孩子,跟着他在村口等我,我去喊人。
余俊才摸了一把脸,他哭了,脸上都是眼泪,他抹了一把眼泪,朝外走出去。
过不下去的,又何止他们一家。
作者有话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这章有点沉重,爽点在下一章。
但我好困,明天再写爽点啦。
一共一万一千字,算是肥章吧。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