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城帮贝贝调整了一下睡姿, 让她枕着小枕头,可能是因为刚刚使劲的瞪姜之遇,身上出汗了, 他拿起蒲扇轻轻的扇着风,姜之遇也往这里凑,也要凉快凉快呢。
姜海城讲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金灿灿的沙滩,潮湿滋润的空气, 吃不完的海鲜。
他讲的有趣,两孩子也听得入迷,说到赶海时, 他笑道:要是带着贝贝去赶海, 沙滩里有什么好东西, 贝贝一眼就看到了, 保准收获丰富。
姜之遇:贝贝最爱吃鱼了!还不怕鱼刺!我害怕鱼刺, 上次吃了一点鱼尾巴, 鱼刺都卡着我喉咙了,幸好鱼刺小, 吃了杂面馍馍压下去了, 当时差点噎死我。
姜海城:海鱼没有乱刺,蒸一蒸就能很好吃。
还有螃蟹、牡蛎、龙虾……这些海鲜,他们只在书上见到过,如今听着姜海城讲,好奇又想吃。
尤其是海水退潮赶海, 听一听都觉得好玩呢。
姜之淮:爹, 你想带我们去海岛?爷奶去吗?姜海城看了一眼大儿子, 还真是聪明又敏锐, 你爷奶那里,我还在劝。
既然是在劝,那就说明爷奶是不愿意去的。
姜之遇打了个哈欠:啊,有点困了,爹,我先睡觉吧。
准备结束这个话题。
姜之淮:爹,你的工作危险吗?姜海城:你们还没有长大,我不会死。
姜之淮放心的闭上了眼睛睡觉,这两天,这个家很快乐,他也很快乐,他希望能够和爹永远在一起。
在哪里都好,但要和爷奶一起。
姜之遇枕在枕头上,感受着徐徐的清风吹在他的脸上,他心里很踏实,每一天都会轻松安稳的。
姜海城:别枕着金条了,明天别落枕了。
姜之遇:绝对不会!等到三孩子都睡着,姜海城将扇子放在一边,摸摸贝贝的小脸,也躺下睡了。
他想把三个孩子带在身边,非常想。
他刚躺下,贝贝便往他身边挤,小脸蛋贴在他的肩膀,两只下手也搭在肩膀上,小脚往他腰上搭,但她腿短,搭着有点费劲,总是滑落下来,连着搭了几次,他在底下托了一把,终于搭上去了。
如此,贝贝终于老老实实的睡着了。
姜海城也闭上了眼睛。
次日,姜海城起床很早,先去看了一遍村里的长辈,这一次是拎着东西的,或是一斤果子,或是一斤红糖,关系更紧密的就送两样。
等他回来时,差不多到了贝贝起床的时间,贝贝迷迷糊糊的坐起来,抱着自己的萤火虫罐子看,因为天太亮,已经看不到萤火虫的亮光了,她看到姜海城,伸手要抱抱:爹,尿尿。
这已经是贝贝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尿了尿以后,她在床上滚了滚,算是起床后的第一项运动,姜之遇闷头呼呼大睡,姜之淮打了个哈欠,从床上爬起来了。
贝贝换上了新裙子,坐在床边让姜海城给她梳头发,两个简单的小揪揪,愣是扎了半天没梳好,最后勉勉强强的梳好了,贝贝小手摸了摸,夸赞道:爹很有天分,第一次就梳的这么好了,以后多梳几次,争取和大哥一样强。
接着又道:爹下次要轻一点点啊。
她比划着,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隙,表示真的是一点点。
姜海城笑:好。
又帮贝贝穿上鞋子,将她从床上抱了下来,贝贝在地上转了一圈,小裙子的裙摆也转了一个圈,她表示:真好看。
贝贝蹦蹦跳跳的跟着姜海城出去洗脸刷牙,又去捡鸡蛋,姜海城要跟她一起捡鸡蛋,结果还没有走进鸡圈,一群母鸡就扑腾着翅膀,直勾勾的盯着他。
姜海城感受到了‘杀’气!贝贝回头:爹,咱家母鸡不喜欢其他人进来捡鸡蛋。
姜海城:还挺有脾气……贝贝弯着腰,从鸡圈里捡了六个双黄蛋,她笑道:那当然了!咱们母鸡天天下双黄蛋呢!咱们母鸡能将村长家的大白鹅撵的扑腾乱跑呢。
姜海城惊讶:这么厉害?鹅都不怕啊?那当然!贝贝挨个的摸摸母鸡,然后说道:爹,你往后站,让母鸡们表演一个绝活。
她话音落下,六只母鸡挨个的从栅栏上飞了出去,落在两米远外的位置,等落地后,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门外走去。
姜海城忍不住笑了:还会飞呢,厉害了!等贝贝捡了鸭蛋,把篮子送到了灶屋里以后,便拉着姜海城去外面,和姜之淮一起挑水浇地。
门口河里的水已经到了小腿肚,倒也能给菜地浇水,姜之淮提了一桶水回来,往菜地里浇水。
姜海城接了水桶提进来浇水,姜之遇也起床了,他歪着脖子出来,一只手还按在脖子上。
贝贝也跟着学,也这样歪着脖子,小手按着脖子:二哥,这样好玩吗?姜之遇不敢扭脖子:嘶,落枕了。
姜之淮扑哧笑了:不是软的吗?怎么会落枕?哈哈哈哈。
姜之遇:……姜之淮走上去看看他脖子:你去村头,让涛叔给你看看。
姜之遇一言难尽的看着姜之淮:涛叔是给猪羊看病的!姜之淮:也给人看,赶紧去吧。
姜海城将一桶水浇完以后也走了过来,他伸手摸了摸姜之遇的脖子,姜之遇吸了一口气,疼!姜海城:我给你捏捏。
他咔咔咔捏了几下,姜之遇疼的表情扭曲,觉得脖子都不是自己的了,等姜海城松手以后,他晃了晃脖子:哎?不疼了!他脖子左扭右扭,一点也不疼了!姜老头无情嘲笑:金枕头舒服吧。
姜之遇:……无福消受。
父子三人一起给菜地浇水,贝贝也抱着小葫芦跟着一起晃悠,等浇了地,姜老太也把早饭端到饭桌上了。
一盘子的精细面馒头,红薯稀饭里也加了面糊糊呢,蒸了野菜,炖了鸡蛋羹,还有一盘子的腌咸菜。
姜之遇拿起馒头咬了一大口:香!姜老太笑:这是粮仓里的陈麦磨出来的精细面。
其实仔细吃,还是不如新粮香甜的。
姜老头也嚼着馒头,细细的品着这馒头,确实差了点口感,不过呀,这能有什么关系呢!他又咬了一大口。
姜海城:什么粮仓里的陈麦?家里又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几个人同时说道:你不知道啊?姜海城:……姜老太:你去咱们灶屋里看看咱那大缸。
姜海城起身去灶屋看,贝贝蹦蹦跳跳的跟了过来,姜海城掀大缸,里面是满缸的麦粒了。
贝贝指着麦粒:大哥二哥一人奖励了八十斤的大麦,咱们按工分又分了一百多斤呢。
姜海城抓了一把麦粒:公社哪来的陈粮?贝贝也咬了一口的白馒头:地下仓库里的!她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骄傲的说道:我发现的!姜海城和贝贝一起回了堂屋,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还原了当时的情况。
着重说了一下他们是如何让姜有粮一脚踩出来底下仓库的石板子。
如今整个大队都知道姜有粮的神脚呢。
姜海城:原来咱们大队也发生了这么大一件事啊。
姜老头:我还以为为民和姜泰要和你说了呢。
他们肯定也以为你知道了。
姜海城:剩下的一半粮食……姜老太打断:你呀,这事你当不知道,知道一耳朵就行。
姜海城也拿了馒头咬了一大口:娘蒸的馒头,香!等吃了饭,大家要上工,贝贝将金条收紧了脑海中的空间里,背着小粉包,里面装了各种吃的,带着小粉帽子一起去了。
姜家村的渠道还差一点就结束了,几个大队的一起帮忙,两个小时就完工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留几个人看着渠道,等庄稼浇满了,把畦子堵上就行了。
姜家村的村民一分为三,分别去帮张家村、小彭庄、黄庙村的人挖渠道。
姜海城跟着去,要去看看小彭庄、黄庙村的水车做到什么程度了,前期的木料能照着图纸打就行了,后面的组装拼接,还得教着来。
村里的渠道挖好了,去其他三个大队帮忙的事情就没让半大孩子去,也算是给他们放放假,这些天也是累着了。
姜之淮三兄妹没有跟着一起去,准备去山上玩呢,试验一下捉兔子、野鸡、野山羊。
其实家里也是有肉的,不过谁嫌肉多啊!贝贝:想吃烤野鸡!姜之遇:咱们抓野鸡,烤野鸡!冲啊!不过他们还没有冲到山上呢,就跟来了一群半大小子,姜言还牵着星星一起来了。
姜言的娘去市里开会了,他爸和爷奶都去外村还工了,便让姜言带着星星玩一天。
星星今天也穿了一件粉色的裙子,她小跑着来到贝贝跟前,奶声奶气道:贝贝好漂亮!这个蝴蝶结太好看了。
贝贝:这个小爱心也好好看啊。
星星裙子上有很多的小爱心,小娃对这些完全没有抵抗力。
两个小萌娃手牵着手一起走。
几乎半大小子都在这里了,姜富强几个人也坠在后面。
姜之遇:烤鸡、烤兔都将远离!贝贝脑海里的空间有限,当着众人的面,显然是没有机会把空间里的东西腾出来的。
而且以后要更谨慎,姜富强真是猴精猴精的!要是姜富强知道姜之遇这么想他,他肯定也要狂翻白眼了,猴精的是姜之遇才对!一群人往山上爬,因为带着两个小朋友,速度并不快,但众人一致的没有意见,都慢腾腾的跟着走。
有粮,你在山上跺跺脚,我听我老太说,这山上以前有一伙土匪呢!后来被解放军收编了,你说他们会不会在山上留下些东西。
一个半大小子问道,咱们现在家里有了麦子,就差钱了。
河东这话在理,看我神脚左踢右踢前踢后踢。
姜有粮蹦蹦跶跶的,可惜无事发生,他也不尴尬:还得蓄力!姜之遇凑到姜之淮耳边嘀咕:你说另外一个神腿,现在是不是也在到处秀他的神腿啊!这才一天,有粮脸皮变厚了。
姜之淮:……八成是的。
姜之书:河东,你爷真这么说了?真有土匪在这山头成称王称霸?姜河东:我太爷是这么说的,我爷说我太爷说得对,我爹说我爷说得对。
一群半大小子兴致勃勃:寻宝!村里,一辆吉普车停在了村口,费格从车上下来,在村里找了半天,愣是一个大人孩子都没有找到,反而是看到了干涸的沟,干裂的地,他自然知道这是旱灾,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日子好赖全靠老天爷。
费格长叹一口气:沟里的水都快干完了,地里的庄稼可怎么办啊,今年,南顿县恐怕要颗粒无收了。
哎,难啊!另外几个军人也是跟着叹气:谁说不是呢!来的路上,有些大队的庄稼都干死了啊,来一场及时雨吧。
现在总还能再种一茬。
他和几个穿着军装的军人在村里找不到人,便朝着地里走去,一眼看到的是长势喜人的庄稼苗。
这庄稼……长得真好。
费格目瞪口呆。
这怎么做到的?作者有话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