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回荡在回雪楼雕梁画栋的楼榭之间。
谢敬檀眉心纠结, 神色烦躁, 敬王派的臣僚正在激烈地争论如何还击背后插刀的琅琊郡王。
弹劾?你要怎么弹劾?谢兰胥回京还不到一月,你能弹劾他什么?鸣月塔养马不利吗?一个反对以弹劾进行还击的臣僚激动道,依我看来,还是要想办法激起皇上对他的厌恶——你说的容易!另一人说, 皇上明显就是让他回来帮凤王的, 皇上不讲究喜不喜欢,只讲究有没有用!总比你找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弹劾谢兰胥来得有用吧?!眼见两人就要吵起来, 谢敬檀重重地将酒盏放回食桌。
水榭里片刻寂静。
钱大人怎么看?谢敬檀阴沉的目光落在沉默不语的钱仪望身上。
钱仪望在十年前投靠于他,那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芝麻官。
是他将此人一手提拔至二品左督御史的位置。
这些年,钱仪望为他处理了好些麻烦, 俨然成了敬王派中的中流砥柱。
就连谢敬檀自己, 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都会习惯性询问钱仪望的意见。
卑职以为, 现在任何弹劾到了皇上的眼里, 都会成为夹私反击,即便我们现在真的拿到了谢兰胥的把柄,皇上也不会信。
那要如何才好?谢敬檀说, 一夜之间, 我失去两员大将!这口气,我吞不下去!殿下不妨想想, 谢兰胥本身的弱点。
谢敬檀被勾起了好奇心, 前倾身体, 凝目问,你继续说。
谢兰胥的出身, 是他一辈子甩不掉的弱点。
钱仪望缓缓道, 皇上当初将前朝公主赐给太子为正妻, 就是想要离间太子和他的支持者。
谋朝篡位的时候,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好不容易把前朝皇帝拉下马。
如今这亡国皇帝的女儿又要嫁给当今太子,崔朝的血脉会再一次成为后继的正统。
曾经为推翻崔朝出过汗马之功的功臣,难保不会遭到清算。
有了这一层考虑,谁还会全心全意支持娶了前朝公主为正室的太子?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换一个太子。
太子被废,从赐婚那一日起,便已经注定了。
赐婚的圣旨降临东宫的时候,天真的百姓还在庆祝事情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明眼人已经听见了太子的挽歌。
殿下别忘了,当今皇上登基后,国库只是一个空壳。
朝廷每年收得那么多税,去哪里了?你是说……谢敬檀已经想到了什么。
殿下……钱仪望从食桌前起身,走到谢敬檀身前,俯身附耳低语了几句。
仪望啊仪望,你真是我的智多星!谢敬檀大喜过望,依你看,此事交给谁做比较适合?钱仪望再次低语。
一个恶毒的计划渐渐成型。
……三日后,早朝。
谢兰胥进宫的一路上都在感受瞩目。
到了金銮殿,周围的大臣都在悄悄地打量他,窃窃私语。
谢兰胥似乎什么都没察觉,站在他惯常站的地方,神色自若。
皇上驾到——众大臣迅速分成文武两队,整整齐齐地站成几排。
一身明黄的谢慎从大步走到龙椅前,撩袍坐下。
高善一如既往站到了他的身后,如同一个深色的影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高喊。
众爱卿平身。
谢慎从淡淡道。
看见皇帝这副面孔,众人心中都打起了鼓。
这位皇帝,笑的时候不一定是开心,但不笑的时候,一定是不开心。
至于是什么让他不开心,众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数。
众位爱卿,这民间好像最近不太平静。
朕听说,流言蜚语都跑进宫中来了,有谁能告诉朕,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谢慎从说。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没有人站出来回话。
钱仪望身为二品左都御史,站在队伍前排,垂着眼一话不发。
他不说话,敬王派也跟着明哲保身。
最后,还是凤王派的人站出来说:回皇上,最近有一本讲野史秘闻的小说火了起来。
里面提到崔朝留下的巨大宝藏,街头小儿都在传唱一首藏宝诗。
是什么藏宝诗?黄金亿万两,深山处埋藏,谁人识得破……皇……大臣吞吞吐吐,在谢慎从的催促下说出最后半句诗文,皇帝你来做……充满戏谑和大不敬的藏宝诗让金銮殿上为之一静。
崔朝宝藏……朕也是好久没听到这个词了。
谢慎从笑了起来,可这崔朝宝藏,不是无稽之谈吗?满殿寂静,无人说话。
琅琊郡王,你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吗?谢兰胥平静如常,在众目睽睽下不慌不忙地揖了揖手。
依微臣之见,前朝宝藏不一定存在,但一定有幕后黑手在煽动民情。
敬王派一个接一个地跳了出来。
皇上明明在说宝藏的事情,你怎么就拉扯到民情去了?琅琊郡王说这话,不会是想和自己撇清关系吧?毕竟琅琊郡王的母亲是前朝最后的公主,指不定心里知道些什么呢!金銮殿上,一时议论四起。
对于前朝宝藏,你可曾听说过什么?谢慎从看着谢兰胥的眼睛道。
回皇上,微臣也是最近听说了这本野史秘闻,才知道前朝宝藏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谢兰胥说,如果前朝宝藏真的存在,那么造谣生事,推动民情的这个幕后黑手,说不定知道什么。
谢慎从摸着下巴,陷入思索。
片刻后,他开口道:既如此,朕就将此事交予你。
限你一个月内,要么拿出此事背后的幕后黑手,要么就找出传言中的宝藏所在。
如果一事无成,朕将视你有意迁延枉顾。
谢兰胥揖拜:微臣领命。
下朝后,谢兰胥在各异的目光中走出金銮殿。
他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转了个方向,直接去了前朝更深处的女官官署群。
谢兰胥走进宫正司的时候,正在办公的女官都愣住了。
马宫正正好带着另一名司正外出办事,官署里职位最高的就是荔知。
人多眼杂,荔知公事公办地对谢兰胥行了一礼。
郡王殿下忽然驾到,不知所为何事?我找马宫正。
谢兰胥说。
马宫正外出不在,殿下可是有急事?不急,我就在这里等她回来罢。
宫正和司正都有独立的办公书房,荔知将他请到自己的书房,又让宫正司里打杂的宫女泡了一壶茶来。
茶送到后,两人确认一时半会都不会有人打扰后,这才开始真正的谈话。
皇上命我彻查京都关于前朝宝藏的流言,一个月内要么拿出宝藏,要么拿出造谣生事的人。
谢兰胥说。
荔知对他的来意早有预料。
不光是民间,这几日就连后宫之中都在流传谢兰胥和前朝宝藏的传言。
说什么的都有。
实不相瞒,马宫正带着司正外出办的事,正好和阿鲤有关。
荔知说,今日一早,有两名宫女因为议论皇家密辛而被举报。
马宫正调查后发现,不仅是这两名宫女,宫中许多人都在讨论一个不知源头的流言。
什么流言?谢兰胥问。
有人说,废太子谋逆,是因为从前朝公主身上获得了崔朝皇帝逃亡路上藏起来的宝藏。
荔知看着谢兰胥的脸色说,流言的源头,马宫正还在调查。
她仔细观察着他脸上的每一个变化。
虽说废太子的高尚之名传遍大江南北,但保险起见,荔知还是诈了诈他。
通过谢兰胥的表情,荔知知道了,流言只是流言。
如果我父亲肯对宝藏有兴趣,那就不会死了。
谢兰胥用讽刺的语气说,他到死都坚持着自己的大义,所以才会家破人亡,血溅三尺。
荔知覆住谢兰胥放在茶几上的手,轻声说:阿鲤打算怎么做?是找出前朝宝藏,还是捉到幕后黑手?自然是容易的那一个。
谢兰胥说,即便是我想找出前朝宝藏,一点线索也没有,如何入手?阿鲤想找到前朝宝藏吗?荔知看着他的眼睛。
谢兰胥和她四目相对,眼神平静而坚定。
想又如何?父母从未对我提起过前朝宝藏,父亲更是对此不屑一顾。
即便我想找到,也没有线索。
太子妃从未嘱咐或者暗示过什么吗?他低下目光,看向茶盏上升起的热气,仿佛在回忆另一个场景。
在我记忆中,未曾有过。
他说,或许,母亲什么都不知道。
即便她知道,可能是不愿将我卷入纷争,所以什么都没有告诉我。
荔知还想追问,谢兰胥忽然锐利起来的眼神让她警醒过来。
服侍过我母亲的春兰姑姑,可有对你说过什么?荔知心中警钟大响,表面上,她仍一如平常地笑了笑。
她说的无非是太子妃的桂花糕一类,毕竟,她没有近身服侍过你的母亲。
她的理由应当是取信了谢兰胥,他眼中的锐利像退潮的海水一样消失得一干二净。
对我来说,母亲没有秘密,只有病痛。
他说。
他仍坐在宫正司,心灵却已飞回遥远的东宫湖心楼。
母亲看似柔弱,实际是个倔强要强的女人。
这一点,在她发病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到阴雨天气,她的跛脚就疼痛难耐。
即便疼得以头抢地,她也不愿示弱让人按摩服侍。
在她发病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是她的敌人,她的亡国仇人。
太子妃的脚是怎么跛的?南逃时躲避追杀,从高处摔下马。
自那以后就跛了。
谢兰胥说。
荔知正要说话,马宫正听说琅琊郡王来了,快步赶回宫正司。
谢兰胥要询问关于宫中流言的事情,这是马宫正的调查结果,荔知自觉退了出去。
她站在廊上发神,想着谢兰胥刚刚透露的信息。
两个正在交谈的宫女从走廊另一头走了过来。
离得近了,荔知听见她们的说话声。
如一记重锤,将她从对宝藏的遥想中打回现实。
你们刚刚在说什么?她脱口而出。
啊,荔司正——两个宫女连忙向她行礼,我们在说,宫中来了个新人,听人说是一路哭着来的呢。
新人叫什么名字?荔知喉咙发涩。
姓鹿,好像是叫鹿窈。
宫女笑道。
两个宫女渐渐走远了。
荔知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她浑身冰冷,心里堵得厉害。
鹿窈——她刺穿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