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章

2025-03-22 07:36:10

振国军的将领赶紧派兵去皇宫禀报此事, 不能让这些‘流民’靠近汴京。

否则一旦流民涌进汴京,看到汴京人的生活状况,对比一下自己悲惨的遭遇。

稍有不慎就容易受有心人的挑拨, ‘流民们’头脑一热就容易闹出大事。

流民事小, 造成了动荡就是怎么都少不了。

本来以为万事大吉,只想享乐的盛祥帝, 又得到这一件不好的消息。

但是又不能不管, 这就让盛祥帝很憋气,这皇上当的怎么到处都有事情。

国家就跟有补丁似的,整天拿个锤子敲敲打打。

盛祥帝叹了一口气, 赶紧把诸位大臣再召唤到皇宫中。

朕都不能歇着, 所有人都不能歇着!让所有大臣来给朕说, 到底怎么解决问题。

淋着大雪赶到皇宫中的诸位大臣, 早早的也得到了消息。

其实汴京的官老爷们对于应对,每年涌进汴京的灾民们都有应对政策。

就是开仓放粮,熬稀薄的粥,勉强让这些灾民们混个肚子空荡荡。

等到明年开春,这些流民又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至于被大雪冻死的流民, 那就不在官老爷们的政策范围之中。

而且所有的花销都将从国库出纳,所有的官老爷们根本就没有花费一毛钱,甚至还能获得一个爱民的好名声。

盛祥帝皱着眉头听完官员们的禀报,勉强的听进去觉得确实是个方法, 居然有利可循,那就应该遵守。

户部尚书杨爱卿,户部可以拨多少款, 才能够让流民们安全的度过这个冬季?盛祥帝忍不住问道, 只要有余付就赶紧拨款呗。

不可不可, 万万不可!回皇上,户部已经没有余粮,您说免除全国三年税收,根本就没有余粮了。

杨尚书赶紧表示拒绝,户部是真的,没钱没粮什么都没有。

整个国家的税收,全部都没有了吗?给朕挤一挤。

回皇上,要是真挤的话,那只能挤六十万军队的粮草了。

这……算了,你们给朕在这里重新思考,想不出来这都不允许回家!盛祥帝恼羞成怒,他当然知道六十万大军的粮草不能动了。

那可是盛祥帝李成龙当皇帝的依靠,如果真动了这部分的粮草,大军叛乱,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当皇帝呢。

甩袖子,恼羞成怒离开的盛祥帝李成龙,有一种气急败坏的感觉。

上一次金皇后妥善的解决了读书人们的问题,这次有困难盛祥帝想也没想就是来找自己的皇后。

御书房,庄丞相和几位尚书面面相觑,皇上又走了吗?这么小家子气。

~~~~~~坤宁宫,盛祥帝灌了一肚子的茶,才将事情全部都告知金皇后。

而金皇后听完那些愚蠢的大臣们的发言,首先就是拍桌子生气了。

皇上,你可不能听户部尚书的话,六十万大军的粮草不能动,动了这部分的粮草,谁来保你的皇位?金皇后斩钉截铁的说,眼神都闪烁着坚强。

这话更是说到了盛祥帝李成龙的心里,忍不住的点头。

还是皇后心疼朕,可真是愁死朕了,那些大臣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世家……真是不把朕放在眼中,他们觉得上面谁当皇帝都可以,只要他们命还在,只要世家还在就行!呵呵,朕偏偏不如他们的意,不让朕好过,谁都别想好过。

朕现在就去抄了他们的家!盛祥帝李成龙没有别的本事,但是耍无赖的本事是一顶一呀!李成龙冷静一点金皇后大逆不道的拉住盛祥帝,并且大声的呼喊着他的本名。

皇上冷静息怒,越这个时候越应该稳重,冷静下来,我们要度过这个难关!盛祥帝也不在乎金皇后的放肆之举,甚至赖在金皇后的身边,搂着金皇后不停的撒娇。

这时候就得看朕的皇后呀,谁都比不上你聪明,皇后赶紧为朕想一个主意吧。

盛祥帝臭不要脸的凑到皇后面前,因为他知道金皇后是真的有本事的女人。

而且在原来的街头,有不少厉害的女人当家作主,把家过得红红火火。

这…臣妾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不过将灾民抵挡在汴京以外,这次事情不仅要办,还要办的好!要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您是一个仁爱之君,让臣妾想一想。

金皇后一把将盛祥帝撞到自己怀里的头推走,略带一些不耐烦。

不过灾民这件事情,金皇后想管一管,还要管好,因为不是为了盛祥帝而是为了灾民。

成千上万的灾民,整不好就是一件大事啊!盛祥帝一听就开心了,让鲁公公赶紧将呈上来的消息拿过来,奏折拿给皇后娘娘看。

金皇后也不当自己是外人,拿起奏折就开始看本次事情。

就在这时,城外的灾民们在不停的发泄着怒火,他们就想问问拦住他们的士兵,为什么不让他们去汴京!明明就已经看到了城墙,为什么不让赶过去,饥饿愤怒活不下去的想法在脑海当中浮现之后,所有的灾民一触即发,瞬间暴躁起来。

只不过对比着装备凄凉的士兵们,灾民们真的是只有挨打的份。

明明只是一个小骚动,马上就要演变成全武行了。

振国军的将领,又往皇宫送信,皇上一直没给来个信。

那只能赶紧去给自己的上司,也就是金宝小侯爷。

谁让现在金家祖孙三代,真正掌握兵权的人只是小金宝。

于是正在家里做雪屋,堆雪人,裹得像个球一样的金宝,就被求助了。

……!!金宝都震惊了,原来自己这么重要,这国家大事都得自己做主了?本来就有一些得意洋洋,听到这些话,骄傲的小脖子忍不住抬起来。

走走走,跟我一起去干活!不就是灾民吗,我有办法。

金宝瞬间来了兴趣,高声的说道,还不能骑马的小屁孩儿,就想出去管大事。

金国公费了大劲才压制住信心十足金宝,擦擦头上冒出来的热汗。

大宝孙儿啊,咱能不能老实一会,那是你能做的事情吗?救治灾民,你带粮食了吗?你带衣服了吗?你是去看热闹的。

金国公问自己的孙子金宝,这么多事情都没有办,难道是去看热闹?那看热闹不成,反成热闹本身。

而且在汴京这个地界赈灾,基本上不算是一个好活。

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好活,这些灾民身上不知道有病有灾儿,万一死了,肯定就成为政敌攻击的话语。

金宝看着还在等着的小兵,内心当中还是想出去。

突然间想起在县城碰到的无赖,吃喝拉撒都去赊账,让赖管家去粮库里打白条,这是为国家做事情,怎么要让自己掏钱。

让我姐夫掏钱去,我姐夫有钱。

金宝瞬间做出这种无赖的举措,然后带着府中的侍卫出城了。

三丫也跟着跑了出去,根本抓都抓不住。

金国公只能叹了一口气,收拾收拾去皇宫请罪。

…………………………………皇宫当中得到了消息,外面的情况已经万分紧急。

盛祥帝也不忌讳了,直接带着金皇后来到了御书房。

庄丞相还有诸位大臣还没有反应过来,刚皱着眉头想要谏言。

众人直接被皇后娘娘一顿发言,给打的昏头转向。

而且金皇后浑身的气势,威严的简直比皇上都要厉害。

首先,金皇后就察觉出问题来了,当地的县令是干什么吃的。

要是放粮为什么不在当地放粮,全国每个县都有属于当地的粮食储存,就是为了应对灾情。

当地的县令干什么吃的?这就是失职!先抄了当地县令的家,再砍了他的头!这叫杀鸡儆猴,以后警告所有的限定,再有问题就直接推到汴京这边来,那就不要再当官了。

这么简单的问题,诸位朝臣就不会解决吗?覆巢之下无完卵,贪官污吏杀,抄家!没有用的官杀!金皇后将奏折一把扔到地,杀气腾腾的话吓得庄丞相和几位大臣脸色都变了。

‘这是真的皇后吗?比皇上都要威武霸气!’‘出现了出现了,这就是在打仗的时候稳坐后方的皇后娘娘!’金皇后就放出一个信息,解决不了这件事情,那在场的大家一起死。

金皇后心想:治不了外边的灾民还治不了你们这些人!就在此时,金国公突然间拜见,解决了在场的尴尬情况。

金国公带来一个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消息,对于诸位大臣来说,能有人顶风上,主动承担责任也是一件好事。

咳咳咳,只不过金宝这孩子比较小,他去赊账了。

金国公略带尴尬,忍不住摸摸鼻子,按照皇上的意思,他早就该去荣养退休。

盛祥帝李成龙一听这话,忍不住摸摸下巴,眼睛都亮了。

对呀,他是皇上只要赊账,谁敢管他要账,再说又不是不还,国家收了税,再统一补上吧。

忠义侯做的不错,朕都不知道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真正的事上都让皇上做主,如果什么事都让朕去做的话。

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让你们对朕的行为指手画脚,让你们位高权重压迫老百姓?赶紧去做好这件事情,全部都听从小侯爷的命令,看看一个小孩子都比你们这群大臣强一百倍!算你们不用去了,让新进的进士们去帮助小侯爷。

盛祥帝嫌弃的说道,一甩袖子走人。

而金皇后则是淡定的安抚在场的官员,先去做好后勤准备。

同时金皇后是母仪天下的人,下达懿旨,号召汴京的人家,拿出不用的旧衣服,去做善事!而且不要私自的设粥棚,如果真的是想做善事的话,统一交给振国军来统一安排。

金皇后做事面面俱到,将衣食住行都弄到位了,是妥善的后勤管理人员。

汴京富家的太太们都有一颗慈悲的菩萨心肠,当然会紧追皇后娘娘的懿旨。

……………………………………汴京外二十里外发生冲突。

越不让灾民们前去汴京,灾民们就越发的生气。

振国军的士兵们推推搡搡,倒是把这些灾民们推出来了火气。

将领们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大声的呼喊:大家不要着急,大家都是大瑞朝的老百姓,皇上不会不管不顾的。

皇上日理万机,很快就会下达救灾的命令的。

就算皇上没有下达命令,我们已经得到消息了忠义侯正在赶来!!大家不要推推搡搡发生了冲突就不妙了。

灾民们只能推举出代表,就想问问到底什么时候来管我们这些灾民。

就在灾民们越等越寒冷,相互聚到一起扎堆取暖。

大家都别睡,这天儿太冷了,睡着了就容易醒不过来。

林中十几岁瘦的皮包骨,但是他是一位识字的童生,被选出来当代表。

就听见哒哒哒的马车来临的声音,还有一车接着一车的陈粮,在后面跟着。

灾民们眼前一亮,马上就要聚集到一起,眼看就要发生抢夺事情。

振国军的将领呢,忠义侯在此,谁敢造次!随着赖管家高声呼喊,上百名侍卫手持利刃,拔出刀来白晃晃直照人的眼。

金宝小侯爷钻出车厢,被一阵凉风吹的十分清醒。

就看见一群受灾受难的灾民,看到战疫情灾民受苦成皮包骨,明明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年。

看来不在政策的好坏,当地的县官当不当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振国军的伙夫们都架起大锅,熬粥!所有的粥必须立住筷子。

金宝小侯爷一经出现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灾民们也没有太大的情绪了,而是等着喝粥,吃顿饱饭。

灾民们排好队,有敢闹事儿的人,被身强体壮的士兵们拿着长棍,直接打落在地。

就这样打了几个人,一些地痞流氓也知道啊,没人惯着他们。

有的小打小闹的人就老实了,有的天生的坏种就想趁机搞事情。

对于这种人士兵们看的多了也不惯着,直接两枪捅死了。

随着小侯爷一车又一车的粮食强硬的从粮食铺子里拉了过来,灾民们情绪越来越好。

等吃过一轮饱餐之后,灾民们肚子暖暖,觉得身上都不太冷了。

俺就说吧,来到皇帝老爷的城脚下,咱们都能吃饱~可惜了爹娘没有熬过来……多给咱家儿子喝点儿米汤,我听说了,以后每天都有两顿米粥,都是这种扎扎实实!……早知道就不把三妹卖了,再坚持一会会儿…………灾民们说着话,只要有一丝能活下去的契机,他们就不会搞乱。

而就在此时,汴京中的有一些专门做人贩子的人,甚至有一些世家大族,过来买人。

趁着这次机会,随随便便给个几斤粮食,就能买到品相不错的小孩。

如果说这些世家大族还是一个好去处的话,那青楼一条街的老鸨子也出来选购品相不错的女孩子,简直就是罪恶。

雪灾对于百姓来说,只能卖儿卖女的渡河的话,那对于富人或者是某些人来说,就是他们发财的机会。

这就是命运得不公平吧,加持到人身上的不公平。

十斤粮食,换一个小孩!有的人贩子喊出来了这个价格平时的时候,早就有人来换粮食。

但是这些人贩子不知道灾民们饱餐一顿,并且得到了以后的保证,十斤粮食就是糊弄人。

迫不得已,不少人贩子只能开始用铜板用银两换小孩子。

甚至有些人贩子口不择言,暗暗的叫骂:真是多事……明明做的是一件好事,三丫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在说自己的弟弟。

但是不妨碍这三样看到有很多的人在拿着儿女,尤其是不值钱的女儿去换银两。

反正早晚都得嫁出去是泼出去的水,还不如这时候多换几个钱。

三丫眼睁睁的看着发生的这些事情,她身穿绫罗绸缎,身披兔毛披风。

看着不小的女孩都透露出羡慕的目光,这种目光刺的三丫都觉得浑身难受。

因为这些瘦弱的小女孩,无论怎么哀求自己的父母,都得不到挽留。

爹娘别换我,我会照看弟弟,我在家里做饭……别换我,我有用!爹娘我不想去青楼!小孩子无论怎么呼喊都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人穷志短。

有良心的父母,哪怕少换点钱,也把孩子送去当仆人,至少能吃饱饭。

没良心的父母都为了多换点钱,可不管女孩子的死活,就送进了青楼。

三丫突然间在这一刻成熟了,长大了,心智突然间开窍了一样。

世间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幸运。

不过三丫相信自己的弟弟,金宝是一个好人!是不一样的人。

弟弟,赶紧过来,这里有人抢人了,这里有人贩子!三丫嗷嗷的叫,提着裙摆,冲进正在讨论事情的帐篷。

…………………………………而金宝小侯爷也正在接见被村民们选出来的20多个代表,在振国军的帐篷里。

这二十多个代表有老人,有中年,有青年,看见小侯爷先是跪地磕头。

不用多礼,一共有多少灾民,你们都有什么冤情直接告诉本侯爷。

本侯爷可是青天大佬,给你们做主!金宝小侯爷身穿富贵,鞋底都是洁白如雪,说明了小侯爷都没有下地走过肮脏的路。

二十多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林忠年纪最小,却内心当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忍不住说出他们在三百里以外的莲花县。

小人状告莲花县张元,草菅人命,鱼肉百姓,肆意的改税!小人的一家人,明明是勤勤恳恳的耕读人家,只因他的小妾看中了林家祖产。

我的祖父父亲,被拖进牢中生生打死,最后家产被抢去……我的功名也被抹掉。

林中跪在地上,忍不住痛哭流泪,全家人的命啊,现在他只剩下一个妹妹,就连叔叔伯伯也都没有命了。

最让他如何释怀,他要让张元血债血偿!金宝听的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贪官污吏就该杀头。

本侯爷管了,贪官污吏杀!金宝用力的拍拍胸脯保证的说道,这世上还就没有他不敢管的事。

林中终于听到这句话了,愤世嫉俗的心,终于有了一丝缓和。

原来这世上还是有好人的,林中不相信林家百年的慈善,是附近几个村庄有名的积善行德的好人家。

修桥铺路,佃农交的粮食也是最少的。

为什么林家好人没有好报?林中甚至想过,如果没有人接,那他就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以暴制暴,以坏治坏。

金宝突发奇想:这么寒冷肯定不能给你们盖房子,你们可以打造雪屋,至少可以挡风。

雪屋?管用吗?必须管用,本侯爷在家里刚玩过!你挤到一起暖和多了。

满头雾水的二十多个代表,刚一回到营地就发现有人卖儿卖女。

有的作为村长或者族长赶紧阻止,这可都是村里面未来。

然后让青壮年开始滚雪球,造雪屋,先造一个小小的雪屋。

拍的紧紧的小雪屋,确实能挡住外面的寒冷的西北风,至少人们在小屋里面不用风吹,也不会淋雪。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一个个各种形状的雪屋出现了,最后灾民发现了该如何建造一个结实的雪屋。

而汴京官府快速的收拾了一大堆旧衣服,有不少的富家或者是官家的太太们都做好人好事。

直接让全府中的夫人们让仆人们将旧衣服交出来,正好发新年的新衣服。

一车又一车的旧衣服,由金国公送过来,虽然还做不到一人一件,孩子,还有体弱的妇人都拥有了衣服,在坐到雪屋。

而做雪屋也激发了好多灾民们的想象力,既然能盖雪屋,那能不能往地底下挖洞穴,上面盖雪屋。

土地越往下挖,还能坐在地上,灾民们开始发挥想象力。

卖儿卖女也是少数人家,只不过在别人都拿到钱了,甚至有的人拿到钱就去汴京准备吃一点热乎了。

……………………………………金国公看到金宝时,金宝带着三丫姐正准备去找茬。

两个人被金国公拦下了!这是要跟整个汴京的世家过不去呀。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