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小侯爷至今没有上早朝, 因为年纪太小,想要上早朝最少也十五岁。
在家里的金宝并不知道朝廷正在发愁的事情。
外面的事情打扰不到忠义侯府,也没有不长眼的人前来碰瓷。
现在的金宝只想看看这老曹头到底有什么能耐。
一改颓废状态的金宝, 看着眼前这一个残疾老头, 颇有一副看世外招人的感觉。
应该像话本当中所说的,古怪的高人, 越残疾越厉害!放心, 本侯爷说话算话,贴出的告示是最低的标准。
只要能完成本侯爷想要的东西,或者是改革创新, 用技术来换金子。
赚钱不丢人!放心大胆的赚。
金宝从来不说大话, 别看人小, 但是每说出来的一句话, 都是可以兑现。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是在以一种看笑话的心态看着金宝。
老曹头既然已经来了,就不害怕输,既然小侯爷看得上老汉这把老骨头,有什么吩咐您尽管说, 老汉当仁不让。
那还等什么签订合同!小王庄建造考试馆你负责木工。
看看村子里需要什么工具,只要是创新对老百姓生产生活有帮助,本侯爷都给钱!老曹头你可是公孙机关的后人,你一定要重现诸子百家时, 公孙机关的荣耀!本侯爷要集合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金宝激动不已的拍案决定, 现在有了一个人, 那就说明未来会有更多的人。
老曹头被收拾干净, 送往小王庄去干活,手里握着20两银子,算是自己的卖身钱。
拿着银子,老曹头只想赶紧送到自己儿子手中,让自己的六个儿子别饿着自己的大孙子孙女们。
于是先行告退,一瘸一拐的老曹头准备回家一趟,把自己的儿子们都拉拢过来。
老曹头走出忠义侯府的大门,本来弓起来的腰,努力的挺直。
这一刻他不是被人嘲笑的工匠老曹头,他是受到忠义侯认可的公孙机关的传承人!一直走到西门,看到自己家那破破烂烂的房子,明明是个木匠,自家的门修了无数次,已经破破烂烂。
老曹头都是一阵心疼,不过看着手中的银子,高声的喊:老大,老二……我回来了!爹,你回来了?!爷爷!!曹家一大家子在屋子里正郁郁寡欢,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逼死了亲爹和亲爷爷。
现在听到外面高呼的熟悉的声音,全家人都跑出来,齐声高喊。
大家惊喜的围绕在老曹头的身边,看着他焕然一新的样子,洗的还香喷喷的。
爹,你是真的发财了?那还有假,看看这是什么。
老曹头拿出银子,得意扬扬的说道,而且是故意的大声说,他也是带着任务出来的。
赖管家让老曹头多多的炫耀,然后引进更多的人才。
果然曹家一家人倒吸一口冷气,20两银子够一家省吃俭用一年都省不出来这么多银子。
现在娶个媳妇儿也就是十两银子,这还是汴京的价格。
要是附近村子里的农家丫头,三两银子差不多,五两银子的彩礼就算是厚道人家。
而周围的邻居都是工匠出身,偷偷摸摸的看着那长城打出银子之后,瞬间脚步都不听自己的使唤来到了老曹头的身边。
老曹头真发财了,发财,带着大家一起呀!不得不说老曹头你是真的很胆大呀,不过看你样子没少得好处。
老曹头到底待遇怎么样?还招什么样的人?附近的邻居们还有一直在探听消息的人们都围了上来,慢慢的将曹家的家人们都挤出了圈子外。
大家兴奋不已,不停的发出疑问,他们就想知道到底忠义侯府怎么样。
这年头宁愿当大家族的奴才,也不愿意当平头老百姓,尤其是工匠,能够被大家族收录,也是一件稳妥的生活。
老曹头也是头一次和这么多人交谈,略带兴奋,不过按照赖管家的交代,老老实实教出了自己所有的待遇。
而且现在小王庄要建造考试馆,所以需要大量的木匠,瓦匠,还有造房的工匠。
忠义侯府急需大量的需求,有用的人才。
老曹头讲述了签订合同不为奴的合同,简直就是出血大甩卖,赔本做生意。
这是真的吗?世间还有这样的好事。
这世道变了吗?不管了,我说什么也要去试一试!走,咱们一起走,人多势众,相信就算是忠义侯府也不敢欺骗咱们这么多人。
带着疑问带着期许,西门的工匠最少拥有几千人。
有一些工匠是大家族的雇佣人,早早的签上了卖身契。
能够坚持自由身的工匠少之又少,毕竟大家族做事希望一劳永逸。
对于工匠不少大家族的人都觉得看一眼都脏,真是古里古怪。
工匠哪怕做的工艺再好,也不会有人很在意。
唉,世道难……什么时候手艺人能站起来!……………………………………忠义侯府的赖管家笑开了花,终于可以让他挑挑拣拣了。
各种工匠,手艺人纷纷前来,有的会烧砖,有的会烧瓷器,有的会做首饰……甚至出现了会种地的,会种果树的,会种花草树木的人。
各式各样的手艺人挑得眼花缭乱,但是赖管家坚持住了,因为小侯爷说了,只要是手艺人通通都收下。
工匠来的越来越多,小王庄的考试馆建设不仅图纸快速的画出来了,人也已经整齐了。
老曹头作为第一人,带着全家开始为忠义侯做事。
忠义侯府开始大肆的基建,整个侯府的银两,就像是开了闸放水一样,一泻千里,快速的消耗中。
忠义侯府实在是没有什么营生的买卖,以前还在苦苦的支撑着。
金宝可不知道他即将破产的消息,因为他养了太多的‘闲人’!…………………………………皇宫,金銮殿朝中的大臣们又有人弹劾金宝小侯爷,说他不务正业。
盛祥帝李成龙听都已经听烦了,忍不住翻白眼。
‘朕的小舅子就是胡乱瞎搞,也是搞丢自己的钱,从来没跟朕伸过手。
’‘哪像这些堂而皇之的官员们,面上都是好好先生,背地里做的那些有损阴德的事情。
’盛祥帝根本不当一回事,弹劾小金宝的官员就像没脑子似的。
而就在盛祥帝让太监高声呼喊退朝之前,八百里加急的急报,传到朝堂中!叩见陛下,大事不好!匈奴侵犯边境!!来自司徒王的哨兵大声的跪地呼喊,喊完这一声之后就倒在地上,晕死过去了。
毕竟八百里加急,快马加鞭的传送消息,体力早就消耗殆尽。
盛祥帝也不会跟一个小兵斤斤计较,让侍卫抬下去。
朝堂当中昏昏欲睡的文武百官,也全部都惊醒了。
该死的匈奴,贼心不死!盛祥帝咬牙切齿的骂道,他早晚要把匈奴赶尽杀绝。
还请陛下出兵镇压!!武将们着急忙慌纷纷请命,这可是加官进爵的途径,必须好好的把握住。
陛下万万不可呀,目前朝廷没有军饷,没有银粮!!根本就打不起仗了。
户部尚书赶紧的哭喊道,跪在地上就不起来了,痛哭流涕呀,国库没钱,没钱真没钱。
你们这些文官就是怂,就知道多在背后里搞事情,这种事情不敢上! 呸,武将真是粗俗也,不将全天下的老百姓放在眼中,打仗是一拍脑袋的事情吗?文官就是怂!武将没有脑子!武将文官分成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还有漠不关心派别。
整个朝堂都吵闹起来,围绕着到底要和匈奴打还是不打。
盛祥帝就觉得有无数只鸭子在自己的耳边嘎嘎嘎嘎的叫,根本听不清楚这些人说了什么话。
肃静!先行退朝,明日再议!盛祥帝李成龙生气的一摔袖子走人了,留下面面相其余的官员们。
大家相互甩袖子,丝毫不待见对方,主战派和主和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深夜,一直还没有入睡的盛祥帝,让内侍们都胆战心惊。
盛祥帝回到御书房,来回踱步,暗自的思考到底是打仗呢还是不打仗呢。
但是又想想,目前正在抵御匈奴的人是司徒王,也就是司马富春。
这可是一个不好搞的人,而且旁边还有另一个异性王虎视眈眈。
盛祥帝突然间想按兵不动,因为此时如果匈奴消耗的是司马王的兵力,那就是更好了!‘匈奴打司马富春,最后自己渔翁得利’盛祥帝越想越觉得美滋滋,果然他是一个大聪明,这样的借刀杀人都能使用的很好。
丝毫没有考虑到幽州的老百姓们死活,哪怕盛祥帝知道匈奴特别恶劣,烧杀枪掠,无恶不作。
他只是想把整个国家领土全部都攻占下来,继续当他以高高在上天下统一的皇帝。
到了第2天,盛祥帝李成龙就宣布让武安侯金从南带兵驻扎,幽州旁边的冀州,但是没有兵符。
朕也要为大瑞朝老百姓着想,不能再让老百姓受苦了!盛祥帝装的是道貌岸然说道。
文官们却个个的开心的跪地大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