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宁梁一席话, 直接让整个朝廷都为之动荡。
而对历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朝廷待的时间久一点。
世家大族, 哪怕是普通老百姓考上了, 科举当上了官,头一件事就是置办家业, 购买良田。
名下有名额, 还不用交税,人头税都不用交,更不用说粮食税。
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以后脱离贫苦的老百姓生活。
只有最下层的老百姓, 不仅要交人头税, 粮食税等各种税收, 还要徭役和兵役。
真是应了那句话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百姓们就像是泡在了苦连里一样的生活,苦的从里到外。
而世家大族垄断书籍,垄断了上升的渠道。
只是经过历代皇帝的努力, 让普通的老百姓有了晋升的渠道。
‘穷人靠变异’普通老百姓除非聪明到了极致,否则真的是比不上世家大族对于家族弟子从小的培育。
不管是利益的分配,还是各种方面的损失,在场的官员们都不想让税收改革!在场的所有官员都跪地哭喊, 无论是文官武将,谁都有背后的家族,不想辛辛苦苦一整年, 全归了朝廷。
此等大事需要再商讨, 只能听一人之言!这是动摇国之根本!不可行事!不可改革!陛下请三思啊, 每一次改革都代表着血雨腥风,而且朝政还未稳定,不适合大动啊!宁太傅妖言惑众,你可知改革不是动动嘴皮子……陛下……陛下……每一个朝廷官员所说的理由都是那么的发自肺腑。
不管怎样,他们都想打消宝帝的念头,而且现在这些朝廷官员看宁梁太傅的眼神,都恨不得吃了他。
宁梁太傅脸皮厚无所谓,爱咋咋样,瞅瞅又不能掉肉。
而且宁梁在心中已经打算好了,今天就赖在皇宫,他怕今天出了门,回到家就被灭口了。
朝廷官员们无论在说啥,金宝都将他们当做耳旁风,要死要活就死去吧,从来不受约束。
朕觉得可行,摄政王呢?宝帝询问大姐摄政王,眼神中根本就没有把跪在地狱上的官员们当做一回事。
摄政王沉思,改革税收可以说是功在千秋,但是难呀,非常的难,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本王觉得是件好事,就这么改吧!金大丫作为摄政王想的挺多,这些官员们一直在反对自己当摄政王。
金大丫都忍不住翻白眼,幸亏这些朝廷官员不知道,原来她是想当皇上的。
由于不想陷入两难之境,金大丫自己提议当的摄政王,又可以进入朝廷,又不会让李天川再有多的念想。
摄政王,请注意你的言词!果然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说的这是什么话,怎么能动用祖宗宗法。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听见这一番话,可真是好生气,他们不敢跟宝帝讲理。
因为蛮不讲理的熊孩子,熊孩子手中还握有大权时,威力无限大。
只能将怒火放到摄政王的身上,一个女人上早朝,干涉朝政,果然就是有问题,容易出现祸端。
看看‘祸已经出现’,这就是女人摄政的后果!!不用多言,朕不是让你们交朕做事。
朕不惯着任何人,朕说做什么你们就去做什么。
改革已经开始,就从汴京开始。
从汴京开始往全国覆盖,此事由摄政王全权负责。
朕不在乎任何骂名,可以随意的骂,但是别让朕听着,听着了就去死!金宝一如既往蛮不讲理,他真的不害怕什么美名,流传百世,都无所谓,从不在乎身后名。
摄政王领命,宁梁太傅更是欣喜若狂,他有全套的计划。
陛下一意孤行,遭全天下的人……还有官员打算硬碰硬,但是架不住金宝任性啊。
退朝!金宝说完一甩衣袖,根本不听王八念经。
税制改革打响第1枪!为了妥善的实行税制改革,就不能被钻空子。
税制改革就必须搭配着丈量土地,摊丁入亩,就得准确的到每一个人有用多少土地。
而这无疑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工作,测量全国的耕地面积。
明明全国耕地面积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在记录上却每年都在减少。
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蛀虫,就是对朝廷没有任何意义的蛀虫。
~~~~~~在金宝赢得胜利当上皇帝,并且自己特意设立了摄政王,摄政王还是女人。
每一件事加起来都是那么的荒唐,让世人都觉得很搞笑,当然觉得搞笑的人大多都是士族。
真正广大的老百姓们根本就没当一回事,整天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饱穿暖才是王道。
当新的政策快速传播到全国各地,摊丁入亩新政策。
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科举,稍微懂几个字儿的老百姓,当真正看懂这个收税政策,就知道这是一个对老百姓最好的政策!老百姓有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将家中的田都卖掉了,哪怕没有良田,却要交人头税。
而且这还光算朝廷所说的税收,还不算当地的官员们的苛刻,真碰上贪官污吏,能把老百姓刮出油,骨髓都给榨干。
汴京的老百姓们见多识广,也算是有点见解。
从汴京开始的税制改革,当真正解释到位,说明新的税制是对老百姓多么的好时。
不少的老百姓算了又算,如果按照新的交税政策,就是交了往年差不多一半儿的银两。
原来就觉得皇上长得眉清目秀,就是一个好人!汴京底层的老百姓开心的议论纷纷,有不少是工匠出身,也回回都要交粮食税。
皇上还做侯爷的时候,整天村子里面走来走去,了解了不少的老百姓们的辛酸,这不刚上位就开始为老百姓们谋福……还是小皇上好,我怎么就觉得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呢,我反正支持皇上!就说的我们跟不支持似的,谁要敢说皇上不好,我就跟谁拼命!哈哈哈,笑死我了,俺们村的土地老爷都要哭死了,在家里呵呵的骂街!这世道越有钱的是越有钱,越有地的是越有地。
就该治治他们了!……围绕着新改革税制,老百姓们都议论纷纷,这才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
有活的比较老的人,懂的事情就多,也知道税制改革很难成功。
世家大族不会放任小皇上实行改革,世家大族什么不敢?他们都敢刺杀皇上。
就如同人们所想的一样,金宝和自己大姐都居住在皇宫中,家里的人都接到了皇宫。
却接二连三,出现刺杀,或者是投毒的坏事。
这可真的是把金宝给气坏了,再次抓到刺客,就已经生气的冷笑不止。
李公公,把这些刺客给朕掰了牙也要问出他们是谁指使的。
如果不说出来,那就别怪天子一怒屠尸百万,宁可错杀一万,不能放过一个。
给朕把世家大族通通灭了!朕懒得找幕后主使。
金宝一甩衣袖,冷酷无情的说道,他手中有兵,现在驻扎在汴京100里以外里以外,四个方向都有大军。
无论是哪个家族,哪怕是传承千年之久的家族,通通也灭掉!李公公弯腰恭敬的退下,大多数的太监都是穷苦出身,也有罪臣之子。
不管是哪一样,就连一个阉人都知道,宝帝和他的姐姐摄政王所做的事情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
太监们虽然瑕疵必报,但是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当碰到真正做实生日的皇帝时,他们心中也佩服,愿意为皇帝所用。
金宝设立东厂,专门抓贪官污吏。
监视朝廷官员,太监们权利只能依附着皇帝,所以他们做事情很绝!朝廷官员在摆烂,不要紧,那就让他们在家里待到天荒地久,犯了事儿的正好拿下。
……………………………………东厂的设立,有利有弊,但是此时此刻却是用的最舒心的一批人。
金宝很满意,因为这些太监真的是有好多损招啊,远比朝廷官员们厉害的多。
李公公担任东厂的督主,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而且后宫中的小太监们突然发现原来他们可以走另一条路了。
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朝廷官员的克星。
在后宫中存活下来的太监,都是七窍玲珑心,要不是机灵也活不到长大。
无论是为了哪种目的,小太监们消息又灵通,抓起各种小把柄,简直不要太轻松。
汴京瞬间又出现了紧急状态,就见一整队一整队的太监们手持兵刃。
抄了一家又一家。
菜市口杀的血都洗不净,都有一股子血腥味儿,路过的老百姓们都觉得浑身发颤。
这种暴力的压榨下,哪怕骨头非常硬的世家大族,还有各种高官权臣,也不敢保证自己没有小辫子。
这帮子阉人干涉朝政,曌朝早晚得灭亡,唉,苍天呀,大地呀!女人阉人干涉朝政,这是亡国之相啊!罢了罢了,不与这些小人们计较。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