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2025-03-22 07:37:37

高柏出去没一会儿,小冬琴便跑回来,后面还跟着南香,王弥有些诧异。

大姑姑!外面发生什么事了?来了好多人,我害怕。

小冬琴一到屋里便钻进她怀里。

王弥也不知情,便看向南香。

南香把门关起来,落上锁,故作轻松道:也没什么,总不过是武馆的事,阿弥不用担心。

想来也是,武馆的事她一概不知,确实帮不上忙,索性安静地待在屋里,不去添乱也是好的。

门被敲响时,王弥正在教小冬琴做针线活。

敲门声只响了两下,便听到高柏的声音:闹够了没有?你放开我!这是一女子的声音,只听声音便知是娇纵傲慢之人:我今天倒要看看,是哪个狐狸精把你迷的七荤八素,竟连我看上的人都敢抢!王弥抬头往门口看去,紧闭的房门外,隐约有两个人影。

小冬琴躲在王弥怀里:大姑姑,他们会不会进来啊?王弥安抚着她:没事,有大姑姑在,别怕。

门外吵吵嚷嚷,过了一会儿,高柏提高音量,声音清冷:今天你若是敢踏进这道门,别怪我不顾往日情分。

一女子笑声张狂:连你都这么护着她,我更是好奇了,今天这道门我非进不可!说着,女子便不顾阻拦往前冲。

就在这时,关小凡的声音在远处响起:师兄!找到了!信物找到了!顿时,门外安静下来。

方小姐,你瞧瞧可是这个?关小凡把东西凑到她面前,是块成色一般的玉石。

女子拿过去看了看,确实是她的东西。

关小凡接着说:这种成色的玉,是入不了师兄的眼的,师兄他确实不知这竟是方小姐的定情信物,一时兴起,这才让方小姐误会。

女子却说:我不管那些,既然收了我的信物,便是要娶我的,你且让我看看那狐狸精是何模样,若长得顺眼,让她做个小妾也不是不可以……我最后再说一遍,拿上你的东西,滚。

高柏的声音低沉冷森,让人颤栗。

那女子也吓了一跳,嚣张的气焰弱了些:高柏,为了一个村妇,你竟敢这般对我对?!女子说着,便要往前冲。

你们放开我!我就要进去!我当是什么厉害的人物,不过是躲在屋里的缩头乌龟,连见我一面也不敢吗?!文音你干什么?简直胡闹!还楞在做什么?快把小姐带走!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是!一阵吵闹过后,院子里逐渐安静下来,想来那些人该是都走了。

过了一会儿,王弥的房门被敲响,这次是高柏。

南香开的门,高柏看了她一眼:你先下去吧。

又看到小冬琴:把小冬琴一并带下去。

小冬琴不愿意走,南香便哄着她:一会儿姐姐带你去厨房煮甜汤喝。

小冬琴一听有甜汤,便跟着去了。

屋子里归于平静,高柏坐到王弥旁边:你有没有什么想问我的?高柏的声音依然淡淡的。

王弥看着门口,故作轻松地笑道:有。

高柏看着她,示意她问下去。

刚刚那女子是谁?王弥不知道该不该问,但她想知道。

高柏看着她,淡淡勾唇,言简意赅:方家大小姐,方文音。

王弥眨了眨眼睛:然后呢?高柏明知故问:什么然后?王弥:……好吧,他不愿意说,她就不问,她已经能猜出个七七八八了。

看来她的丈夫还真是招人喜欢啊。

方文音她听说过,千水镇首富家的千金。

和那样的人比起来,王弥确实不值一提。

你不高兴?高柏坐到她对面。

没有。

高柏轻抿一口茶,静静看着她,没再说话,坐了片刻,便起身离开。

当王弥终于可以下地走路时,已是腊月,严冬的第一场大雪还未消融。

娘家的人来催了好几次,让小冬琴回家里去帮忙。

大姑姑,我想回去了。

小冬琴一脸不舍地说。

再留几天吧,马上要过年了,过几日大姑姑带你上街买身新衣裳。

王弥手里的针线活马上就完工了,赚的钱应该够给小冬琴买衣裳。

小冬琴摇摇头:不用啦,大姑姑赚钱不容易,冬琴不能要。

大姑姑每日做刺绣到很晚才睡,小冬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王弥笑道:只要小冬琴好好的,每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不让我担心,我做什么都不算辛苦。

可是我在大姑姑家真的好久了,我想爹爹了,还有爷爷奶奶他们,肯定也想我了……小冬琴想留下,可这里终归不是她的家。

王弥劝不动她,叹了口气:好吧,下午大姑姑带你去街上买些好吃的,一并带回去给爷爷奶奶。

嗯!小冬琴展露笑颜,孩子终归是孩子,一听到吃的,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中午吃过饭,王弥从箱子里翻出仅有的五百文钱,便带着小冬琴出门了。

南香见着她们要出门,扔下手里的活,跟了上去。

我带小冬琴去街上买点东西,你不用跟着。

王弥说。

南香笑道:我跟着去给你们拎拎东西也是好的。

王弥笑道:不用啦,也不买多少东西,随便逛逛便回来。

南香便不再坚持。

王弥她们刚走,孙大娘便出来:她们要去街上买什么?南香摇头:阿弥不愿说,也不愿我跟着去。

孙大娘撇撇嘴:这才嫁过来一个多月,便把家里的钱往娘家送了……南香笑了笑:孙大娘你想多了,家里的钱一向是周伯管着,公子一概不管的。

自阿弥嫁进来,周伯统共回来不超过五次,前些日子阿弥又病了,周伯来不及给她送钱的。

孙大娘叹了口气:那还不是迟早的事。

南香若有所思:这可说不准,你看公子对阿弥的态度,可瞧出些什么来?孙大娘仔细想了一回:难不成公子真的不喜欢阿弥了?南香点点头:前些日子方家小姐来家里闹了一回,阿弥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公子对方小姐的态度也十分不同,照这样下去,公子与阿弥和离是迟早的事……孙大娘叹了口气:总归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事,我们只管服侍好公子就行啦。

南香看着远处,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王弥给小冬琴在西街买了一身新衣裳,花了她两百文钱,见小冬琴十分喜欢,她也不觉得心疼。

两人到西街口时,恰好遇上了正在买东西的二妹和小妹。

家里催得紧,小冬琴便跟着小妹她们一同回家了。

小冬琴一走,高家便冷清起来。

王弥把刺绣做完,换了两百文钱,又买了些食材,做了些点心,拿食盒装着,往医馆去了。

楚先生多日未回家,她早该去看的,因为脚伤才拖到今日。

腊月初三,镇上大雪刚融,天空雾霭沉沉,阵阵北风呼啸,裹着冰凌,寒冷刺骨。

今日医馆看诊的人少,王弥一进去就见到柳莺莺坐着暖炉边看书。

嫂嫂今日怎么有空过来?病可好了?柳莺莺放下书,迎她坐下。

已经好了,多谢莺莺挂念。

王弥搓着手伸到暖炉上取暖:楚先生好些日子没回家,我早该过来看看的,因为脚伤才拖到今日,楚先生可在?柳莺莺笑道:今日医馆里来了位特殊的病人,师父在里面诊治,估计还有一会儿呢,嫂嫂不妨陪我说说话吧。

嗯。

王弥打开食盒:家里做了点心,特意带了些过来,你快尝尝。

柳莺莺吃了一块:嫂嫂手艺真不错,这点心精致酥软,我还是头一次吃呢,它叫什么名字?没什么特别的名字,就叫酥糕,你若喜欢,以后我常做了送来。

王弥说。

柳莺莺笑弯了眼:那就麻烦嫂嫂啦。

寒暄了几句,王弥问起楚先生近况,柳莺莺说:师父现在住在我家,爹爹他可高兴了,我也高兴!王弥又问:可是医馆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楚先生才留在医馆不回家的。

柳莺莺眉头微皱:嫂嫂不知道吗?王弥带着疑惑看向她:什么?柳莺莺说:师父和高柏哥哥吵了一架,师父一气之下,便从家里搬出来。

爹爹和我早就希望师父搬到我家来住,方便我跟着师父学习,刚好趁这次机会,师父便搬了过来,只怕这次,师父他不会再回去了。

王弥微微皱眉:为何吵架?嫂嫂刚嫁过来可能有所不知,师父和高柏哥哥以前经常吵架,师父希望高柏哥哥去学堂念书,可高柏哥哥不肯,偏要去武馆。

柳莺莺往暖炉里添了些木炭,接着说:师父平生最讨厌的,就是青峰武馆的秦野伯伯,可偏偏秦野伯伯武功高强,高柏哥哥便拜他为师,天天往武馆跑,时间久了,这矛盾就出来了。

柳莺莺叹了口气:高柏哥哥当初若是听师父的,也不会走到今天这般境地。

王弥不解:这次吵架,也是因为武馆?柳莺莺点头:往日吵架,高柏哥哥都会让着师父,可不知怎么,这一次,高柏哥哥不仅不让着,还特意让人把师父的东西从家里收拾出来,师父见了,更是气上加气,一怒之下,便搬了出来。

王弥若有所思,高柏竟是这样的人吗?楚先生从诊室出来已是傍晚,见到王弥时,先是一愣,随即淡淡笑道:阿弥来了,身体可好些?王弥笑道:都好啦,今天特意过来看阿爹的。

楚先生看了一眼柳莺莺,柳莺莺立即意会,寻了个借口离开。

你若是来劝我回去的,那就不必了,我不会回去。

楚先生开门见山地说。

王弥打开食盒:只是带些点心过来给阿爹尝尝,顺便问问阿爹,在医馆这边住的可还习惯,阿爹若不愿回去,那便罢了,我以后常来医馆看望您就好。

楚先生看着食盒里的点心,是按着他的口味做的,淡淡笑道:有心了。

王弥笑道:比起阿爹对我的照顾,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的。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说起高柏,楚先生突然问她和高柏是如何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