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雅轩用了午膳, 戚晟也懒得动弹,就直接在这里午歇了。
而李贵妃派来替大公主赔罪的人就在这个时候到了。
姜吉在桑桃她们的劝说下去了茶水房歇息,进来禀报的是青音。
云容看了眼身旁正睡着的男人, 轻手轻脚的下了榻,也没重新梳妆, 披散着头发穿着素白的家常衣裳就出去了。
左脚在医女的按摩下已经好了很多, 但为了避免伤势加重,云容一走到外间, 就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坐了下来。
朝阳宫的宫女行了礼,霜雪满脸歉意的开口:云美人......许是霜雪声音有些大, 青音板着一张脸阻止了她继续说下去, 而后似是没看到李贵妃的贴身宫女雁芳骤然变得难看的脸色, 轻声道:陛下尚在午歇, 还望姑娘莫要惊扰了陛下。
雁芳和霜雪的脸色僵硬了片刻,陛下何时来的,为何她们没有听到消息?因为时间地点不对, 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霜雪再张口时, 老老实实的放低了声音:今早因大公主冲撞了云美人, 累的云美人受伤,大公主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所以特意派奴婢前来赔罪, 还望云美人海涵, 不与大公主计较。
霜雪说着, 还侧了侧身, 将她们带来的东西放在了云容能够看得见的地方, 五六个红色的盒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中间空着的圆桌上, 里面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极为珍贵。
云容眸子轻闪,扬起了一抹假笑:这是什么话,大公主只是一时不慎罢了,也不是故意的,说什么计较不计较的,要是不知情的人听了你这话,还以为我有多小肚鸡肠呢。
你回去回了大公主,就说我不曾放在心上,也让大公主别在意。
面子话么,谁不会说,只是这宫女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在她的地盘上,竟然也敢话里话外挖坑给她,难不成她长了一张显得很蠢的脸么?冲撞?只有低位冲撞高位,大公主的地位比她高了不知多少,把冲撞二字用在这里......云容不着痕迹的瞥了眼屏风。
雁芳年长霜雪许多,且她与云美人话中深意她也清楚的紧,不过显然云美人也不是个好惹的,她抿了抿唇,笑道:云美人说的是。
不过奴婢还有一件事,想说与美人听。
什么?雁芳也不如何掩饰,直接道:想必云美人也知道,大公主到了年龄,眼下正是选驸马的时候,所以名声对于大公主来说便格外重要。
而冲撞庶母一事,与大公主名声到底不好,因此,贵妃娘娘希望云美人能够对此事守口如瓶,切莫透露出去。
说罢,她还有意无意的看了眼云容身旁站着的青音:自然,您身边的宫女也需好生约束。
这幅模样做派,放肆至极,简直没有把云容放在眼里。
青音气的当即就要撸起袖子上前同雁芳理论,云容暗暗拦住了她,冲着雁芳笑的娇软:姑娘说的是,我记下了。
待雁芳和霜雪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云容又好声好气的叫桑桃把人送出去。
见人没了踪影,青音忍不住就要抱怨,话在到嘴边时突然想起来陛下还在,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只那气鼓鼓的神情叫人一眼就看出她的不快。
云容撑着椅子手柄起身,微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扶着青音重新进了内室,在青音的服侍下,默不作声的躺在戚晟身侧。
不知过了多久,内室的平静突然被打破:是朝阳宫来人?云容侧躺着,看着眼睛丝毫未睁的男人,似乎并不意外他能听到:嗯,是贵妃娘娘有事交代,不过已经走了。
是臣妾惊扰到您了?戚晟躺的端正极了:并无,睡吧。
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没睡着,方才外间几人的对话,哪怕声音再低,对于他这个自小习武,耳聪目明的人来说,也足以听的清楚,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即便云美人有他的宠爱,但依旧会有人不将她放在眼中。
看来,是他这几年来太过宽容了。
云容对刚刚的事闭口不提,悄悄的凑到戚晟身旁,伸出手搂住男人的腰后才闭上眼睛。
半下午的时候,戚晟午歇起身便走了,走时还交代晚上不必等他,意思就是不来了。
云容也不失落,接连两日侍寝,她的身子已经到了极限,再来一晚,怕是明天请安就要用爬的了。
青音看着坐在梳妆台前悠闲的拿着紫檀木梳梳着头发的云容,急的直跺脚:主子,您为什么不告诉陛下那几个宫女对您不敬?云容轻笑:告状是要说陛下不知道的事情,但有些事情陛下自己听到了,那我就不必再费口舌重复一遍了。
青音许是不知,但她却知道,陛下哪怕在睡梦中都格外警觉,早上姜吉在外叫起时声音那么小,陛下都能听见,没道理她起身时那么大的动静,陛下还能睡的下去。
况且她是真的觉得,有些事情陛下自己听到,总比从她口中说出来的效果要好很多。
青音的表情一下子就僵住了,不可置信道:主子您说陛下知道?云容但笑不语。
——————尸体是隔了一日才被在那僻静地方打扫落叶的小太监发现的,那个地方偏僻,平日几乎没什么人去,小太监偷懒,隔了一日才去打扫,又因为小太监喜欢把落叶倒进那里的枯井里,所以才在枯井里发现了妙安的尸体。
凤仪宫,魏皇后听了消息,突然笑道:真是有意思。
檀雨一脸不解:娘娘您说什么?发现了妙安的尸体,怎么就有意思了呢?魏皇后没管檀雨,倒是给一旁的二公主出了个题:这件事,靖儿怎么看?她自小就受教于世家大族,眼界超出一般的官家小姐许多,所以她并不会为了维护女儿的心性便事事瞒着她,反而还会在私下里将后宫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二公主听,甚至还会叫二公主学着思考分析。
二公主想了想,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女儿觉得,对郑才人下手的人,既聪明,又不聪明。
哦?魏皇后鼓励的看着二公主:何以如此认为?在魏皇后的鼓励下,二公主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给魏皇后听:但凡做一件事,必定是有缘由的,郑才人有孕,后宫中不愿看着郑才人生下皇子的娘娘们大有人在,所以有人对郑才人下手,女儿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说此人聪明,是因为此人的计划环环相扣,最终还能狠得下心杀人灭口。
至于不聪明,则是因为此人行事不够稳妥,既没有彻底达成目的,还惹了一身......最后那个字,二公主嗫嚅了几下唇,到底不好意思说出来。
魏皇后欣慰的点点头:你说的都对,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去做这件事,简直是愚蠢。
那你认为谁才是最有可能做这件事的人?二公主抿了口茶,最有动机的,当属怜昭仪,毕竟只有怜昭仪为父皇诞下了皇子,可恰恰如此,怜昭仪才不会去动手,因为最容易惹人怀疑,只不过这幕后有没有怜昭仪的推波助澜,女儿就不知道了。
至于旁人,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胡乱猜测。
只是女儿有一点想不明白,那人明明是借着李贵妃的名号去送的粥,为何不顺势栽赃给李贵妃呢?若是换一日父皇不在的时候,直接栽赃到李贵妃头上,人再被灭口,那就是死无对证,李贵妃定然会背上谋害皇嗣的罪名,可偏偏是父皇在的时候......魏皇后眼底有着对二公主的骄傲:我儿才是真的聪慧。
夸完二公主,魏皇后才稍加点拨:那靖儿就没想过,不栽赃李贵妃,实则是在保护李贵妃吗?保护李贵妃?二公主不解的重复了一遍,然后似是想到了什么,倏地抬头看着魏皇后:您是说......大姐姐?魏皇后笑了:不然如何解释你刚刚的问题。
若论起谁不想让李贵妃出事,大公主首当其冲,不过大公主能做出这样的事,的确是她没想到的。
二公主怔怔的坐在圆凳上,似乎是没想到最终竟是这么个答案。
魏皇后也没再出声打扰,时隔不到半月,第二次因郑才人的事踏进了两仪殿。
还是那句话,事关皇嗣,不是她能轻易做主的,她之所以能够赢得陛下的敬重,一是因为皇嗣,二是因为她识趣。
两仪殿,魏皇后已经走了许久,戚晟依旧沉浸在魏皇后的话里,久久没有出声。
郑才人的事,他怀疑了许多人,哪怕是对魏皇后,他也存了一丝怀疑,可他唯独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女儿,或者说潜意识里,他根本就不觉得他的女儿,堂堂皇室公主,会做出如此肮脏龌龊之事。
瞧着戚晟的神情,姜吉瑟瑟的咽了口口水,小声道:陛下,或许此事与大公主无关呢?皇后娘娘也只是猜测而已,并无真凭实据。
依魏皇后的聪慧,魏皇后定是不会毫无遮拦的就说是大公主做的,而是更委婉,说此事涉及大公主,所以前来请示圣意,要不要继续查下去。
但戚晟与魏皇后夫妻快二十年,自是了解魏皇后的,她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既然说与贞仪有关,那贞仪一定是做了什么。
就在此时,戚晟突然想起前日在绘雅轩时,云美人同他说起,那日郑才人见红,她从小路往朝阳宫却被贞仪冲撞一事。
他还记得,云美人当时说的是贞仪行色匆匆。
细细推敲下来,戚晟面色更冷了:姜吉,皇后刚刚说,尸体是在哪儿找到的?回陛下,是在御花园西南方向的一口枯井里,枯井附近有一条小路,是从御花园到朝阳宫距离最短的路。
话落,只听咔嚓一声,上好的狼毫玉笔随之断裂。
作者有话说:戚晟:讲个笑话,我的女儿纯真善良妙安:笑死云容:笑死郑才人:笑死PS:今天没有多多的评论,就没有加更了哦,我可是说真的哦另外,祝大家端午安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