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1 章

2025-03-22 07:38:52

魏皇后心情不愉, 也就没有过多的留人,直接借口乏了,叫人都散了。

出了凤仪宫, 杨贤妃正准备上仪仗时,突然脚步一顿, 转过身去看着云容, 或者说,是看着桑桃手中恭恭敬敬的捧着的玉如意。

她轻轻抚了抚发鬓, 温柔娴静的笑着:妹妹真是好福气,这玉如意, 可是当年太后娘娘被册封为后时, 先帝赏赐的, 在皇后娘娘与陛下成婚时, 太后娘娘又赏赐给了皇后娘娘,如今落到妹妹手里,可见皇后娘娘对妹妹的看重。

原本听到魏皇后说起这玉如意是太后所赐时, 云容就不大乐意拿着,此刻杨贤妃更是解释了玉如意的来源, 云容就更是觉得这玉如意烫手, 恐怕魏皇后不是想赏赐她,而是想借着赏赐的名头, 打压她身为宠妃的气焰吧。

不过当着杨贤妃的面儿, 云容不曾表露出半分异样:多谢贤妃姐姐告知, 臣妾回去后, 定然好生收起来, 不叫这玉如意有半分损伤。

有时候, 即便再不想承认, 也不得不承认,有些带着御赐名头的东西,比起人命来,更加珍贵。

杨贤妃拢了拢大氅,脸颊被冷风吹得有些僵硬,却丝毫不损她贤淑的形象:妹妹想岔了不是,皇后娘娘既然赏了你,那为了表示对皇后娘娘的敬重,也不该收进库房不见天日。

说罢,杨贤妃伸手在身前虚虚抬了抬,感受到寒风后,体贴的叮嘱:起风了,妹妹身子不好,若是病了,陛下又该心疼了。

赶快回去罢,本宫也该回去了。

目送杨贤妃坐上仪仗,云容不知想到了什么,笑着道:陛下爱茶,只是臣妾对此一窍不通。

上次凌波亭中,陛下曾夸赞贤妃姐姐茶艺不俗,不知贤妃姐姐得闲时,可否容臣妾请教一二?茶艺都是品性高雅的人才去学来修身养性的,她就俗人一个,心不静,自小也不爱学这东西,便是母亲压着她学,她也有的是法子撒娇逃过去,久而久之,于茶艺一道,也只是知道个皮毛,余下的一概不知。

不过学茶艺只是个借口罢了,她不上门逼的杨贤妃狗急跳墙,自乱阵脚,那她就拿不住杨贤妃的把柄,自己做再多,也只能口头上恶心她而已。

依旧是打着戚晟的名头,杨贤妃扯了扯唇角,看着云容眼中羞涩的笑意,勉强道:都是伺候陛下的姐妹,何须见外。

妹妹既然想学,得空便来宜安宫就是。

那就多谢贤妃姐姐了。

云容微微屈膝:贤妃姐姐慢走。

冗长的仪仗拐过宫墙一角,杨贤妃握着手炉的双手死死用力,骨节泛着青白:钟灵。

钟灵忙凑近杨贤妃:娘娘?杨贤妃闭了闭眼:回去后把本宫手写的茶经送去给妧修仪,皇后娘娘既然赏了她,本宫也不能没有表示。

茶经是杨贤妃耗费心血,品尝了百余种茶后一一将它们的特性,泡法,味道等总结下来的一本书,可以说为了叫陛下能在她宜安宫喝上一口合心意的茶,杨贤妃背地里没少下功夫。

只是杨贤妃却不知道,戚晟对于这些文雅之物,并没有过多在乎。

行军打仗时,即便是最下等的劣质茶叶,他也喝过,但回到宫中,能去享受,戚晟也不会自虐的非要喝白水。

钟灵知道茶经对于杨贤妃的重要性,心头一震:娘娘,茶经过于贵重,不如随便赏赐妧修仪一些布料首饰即可。

抬仪仗的太监们看不到杨贤妃的神情,却能听到杨贤妃柔和似水的声音:妧修仪那儿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本宫宫里的那点子东西,就不拿出去丢人现眼了,还是茶经好,正好妧修仪要学,也算是本宫的心意了。

听到杨贤妃话的宫人们,不论是路过的,还是宜安宫的,心里不约而同的感叹杨贤妃心善。

钟灵明白杨贤妃的用意,配合道:奴婢知道了,娘娘对妧修仪这般好,奴婢看了都忍不住嫉妒呢。

杨贤妃笑着摇头:陛下宠爱妧修仪,本宫爱屋及乌,自是要对妧修仪好。

不知杨贤妃真面目的宫人们,紧跟着第二次感叹杨贤妃对陛下的情谊。

戏演够了,杨贤妃挥了挥衣袖,飘飘然回宫去了。

而云容则是和林美人一起,在御花园里闲逛。

看到她们的宫人远远的行了礼后就走开了,周围倒是难得的清净。

云容抬头摘了一朵梅花捏在手里把玩,漫不经心的:林美人今日此举,可是真心?不管如何,林美人的确给了她立威的由头,也因此她会被人记恨上,所以她是实实在在的欠了林美人一个人情。

林美人没有一点被质问的慌张,反而笑道:原本臣妾是想着和娘娘联手的,可谁曾想陛下待娘娘千好万好,远超臣妾的设想,如今想来,却是臣妾没有自知之明了。

不过这样也好,臣妾自认还是有些用处的,端看娘娘会不会嫌弃臣妾蠢笨了。

她蛰伏后宫六年,恩宠少的可怜,那些见风使舵的宫人们早就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即便魏皇后表现出公正大度,她的用度也丁点儿不缺,可碎成渣渣的炭和成块儿的炭,还是有区别的。

人往高处走,她也该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了。

梅花花瓣被云容摧残的不成样子,花汁沾在白嫩的指尖上,染上了梅花的颜色。

良久的沉默后,云容浅浅颔首:姐姐怎会蠢笨呢?她又重新摘了一朵梅花,簪在林美人头上,轻声细语道:不过本宫有言在先,哪怕你忠于本宫,本宫也不会劝说陛下去你那里,更不会在陛下面前提起你。

换而言之就是,她若是有本事,自去争宠,莫要把注意打在她头上。

云容对自己的容貌很有自信,自己又年轻,没道理要把陛下的宠爱分出去,傻子才那样做。

别说现在,就是以后,只要陛下不开口,她就乐得装聋作哑。

林美人怔了怔,似是没想到云容说话如此直接。

再次细细打量了云容的容貌和肌肤,林美人暗自思拊,若是妧修仪容颜不衰,未来十年,这后宫宠妃的位置,旁人动摇不得。

既如此,那妧修仪抬举她或是不抬举她,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林美人垂了垂头:娘娘所言,臣妾并无异议。

达成了共识,两人脸上均多了几分笑意。

林美人也有心思提起魏皇后赏赐的玉如意的事儿:娘娘,方才在凤仪宫外,贤妃娘娘的话,不无道理,只是臣妾怕,您若是真的把玉如意摆了出来,倘若被陛下看到了,怕是会不高兴。

至于为何会不高兴......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

太后给先帝带了绿帽子,那这先帝在立后当日赏赐给太后的玉如意就成了笑话,再摆出来,就是在戳陛下的心窝子。

云容的眉眼瞬间耷拉了下来,头疼的紧:本宫何尝不知,只是本宫还未想好该如何处置它。

她想过不经意间摔碎它,可它沾了先帝的名头,她也不敢。

玉如意还在桑桃手里,云容仿佛看到了玉如意对她张牙舞爪的,好像在嘲笑她一般。

越想脑仁子越胀,或许这就是魏皇后想看到的。

想到这里,云容不禁笑了:想不到本宫的这个封号,到底是碍了皇后娘娘的眼。

林美人默默的低眉:妧字,是极为特殊了些。

旁人眼红,是嫉妒,魏皇后眼红,是气愤。

在御花园里吹了许久的冷风,云容脑子清醒了许多,连玉如意,都有了处置的办法。

听云容说起,林美人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什么办法?云容隐秘的笑了笑:本宫胆子小,这样贵重的东西留在我宫中,怕是本宫要夜不能寐了。

倒不如,送出去为好。

而送给谁......御书房,礼部尚书战战兢兢的站在御案下,等着自己的折子被批复,然而等了许久,却不见陛下说话,抬头看去,陛下阴沉的面容落在了他的眼眶里,吓得他忙收回了视线。

他身后站着的一众礼部官员,个个儿的缩着脑袋,一言不发,反正陛下发怒,有官位最高的人顶着,他们只用合适的时候跪下来请罪就对了。

伸头是一刀,锁头也是一刀,沉默的久了,礼部尚书忍不住小声询问:陛下,臣与礼部拟定的流程,陛下觉得如何?关于太后的事儿,哪怕为了皇家颜面,捂得再紧,后宫只要有了流言传出,大臣们也不会不知道,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毕竟没有谁胆子大到敢去撸陛下的龙须。

戚晟冷笑:不如何。

上个月才经历了雪灾,国库空虚,迎接太后回宫的流程,便省了罢,太后心怀悲悯,也不是在意这些虚礼的人。

理由冠冕堂皇,礼部尚书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也不敢拿孝道说事儿,唯唯诺诺的应下。

从最开始的面子功夫,到如今连脸面都不愿做,可见那件事在陛下心中从未过去,反而像酒一样,随着时间日久,就越浓烈。

一群浑身出了冷汗的大臣出了御书房,狠狠的松了口气,没走多远就开始交谈起来。

姜吉隐约听到一句安家才给国库捐了银子,就再也听不到声了。

扭头看了眼朱红色的殿门一眼,姜吉摇了摇头,其实陛下再生太后的气,也没打算一点脸面也不给太后留,而叫陛下改了态度的,还是傅子平早上四百里加急送来的折子。

他捡起被陛下掷在地上的折子时,偷偷瞄了一眼,上面写着,太后身侧所服侍之人,非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