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2025-03-22 07:39:18

邢毅并不知道农庄的不安, 他一直带兵打仗,只对军队和地形感兴趣,在他看来, 农庄就是个种地的地方,征粮的时候注意一下就好,平时压根不用看在眼里。

他之前答应了朱县令,去帮他夺回清水县。

朱县令本人正待在长武县,邢毅曾派人调查过这两个县城的基本情况, 本来是打算用这些消息更迅速地平叛, 可当他意图谋反,突然发现这里的位置相当不错, 也就有了些别的心思。

清水县有疫病有叛贼,对刚被人害了一次, 急需修养的队伍来说,远不如长武县合适。

于是他的目光也就忽略了清水县, 落在了长武县身上。

邢毅昨晚就进了城, 他官职更高一些, 县里的武将们设了宴席款待。

文官武官泾渭分明,武官向来被文官看不起, 按理说这种场合不会有几个文官在。

可架不住朱县令自动脑补了他们的来意,又自认是个熟读诗书礼仪周全的文官, 觉得人家大老远来帮忙,自己也得表示表示。

拉了不少文官来赴宴,给足了邢毅面子。

邢毅表示非常感动,爽快笑纳, 当天就把他们都送去见了阎王, 一刀一个, 挪一步就是下一个,省时省力,都不用跑第二趟,菜还没上齐,吃菜的人就换了一批。

于是等那些小吏和低级军官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家上司换人了,老上司安详地躺在地上,粮仓武器库等等要紧的地方已经易主,一群身上带着血眼里带着煞的壮汉正盯着他们,看谁不老实就砍上一刀。

当太阳慢慢升起,晨间的薄雾散去,长武县的人照常出门讨生计,这才发现城墙上的旗子换了,看守城门的也换了一批人,不像之前那群人那么油腔滑调,骑在他们头上当大爷。

这些人更不好说话,眼神平静中带着凶狠,看一眼能让人做几天噩梦,显然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老兵。

除了把守各处的先锋队,还有更多的兵正在城门下穿行,准备驻扎在城里。

邢毅原本有三千兵员,哪怕是被人坑害一场,损失惨重,那也还有两千多。

而长武县身处内地,离四方边境都有些距离,能拥有的卫兵很少,城里更是连兵营都没有,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以往过路的军队也都是驻扎在城外,没有全挤在城里的。

但是,他们现在是叛军,长武县现在是叛军的地盘,随时可能被朝廷征讨。

于是一群人呼呼啦啦都进了城,然后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把原本的居民都赶走,要把那里当成以后的军营。

县城的人看见了这么多兵,本来就如同惊弓之鸟,这一下吓飞了大半。

都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他们急急忙忙地把仅有的一点家财藏在身上,准备去据说很好的农庄避一避,等这群兵爷走了再回来。

高位军官们正忙着接收县衙库房等地方,等他们终于反应过来关了城门,外逃的人数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

邢毅并不知道县城里的混乱。

就算知道也只会斥责下属反应迟钝,而不觉得自己手下的兵有什么问题。

他的队伍已经是难得的军纪严整,但谁要是跟他说,他的部队不能扰民,不能抢百姓一丁点东西,他能拿到酒桌上,跟同僚一起笑三年。

儿郎们在战场上拼命,已经很辛苦了,好不容易下了战场占领了一座城,还不能乐呵乐呵?从古至今都是这个规矩,他严令不能随意杀人,不能欺辱良家妇女,已经足够了,其他实在不该管。

他现在其实也有些顾不过来。

县城里的事都是他的下属在负责,他本人正躺在塌上休息,请来的大夫正在给他看伤。

他一时不察,被人在腰腹间上刺了一刀。

大夫拿干净的白布帮忙包扎好,叹了口气:将军伤得很深,又没能第一时间处理,这实在是……你开药就是。

唉,将军可千万好好休养,不然,万一伤口化了脓,那可是神仙难救。

不要紧,亲兵队长秦英从外面走进来,声音洪亮,还有大夫您呢,神仙都救不了的话,那就劳烦您去阎王爷那儿说说,说不定就把我们将军给放回来。

你,你……大夫一片好心提醒,却被人以死要挟,气了个仰倒,袖子一甩就出了门,被另一个亲兵拦住,带到隔壁去开方子。

秦英。

邢毅沉声叫道,看对方垂下了头,才放缓了声音问道:城里怎么样了?各处要害都控制住了,一切顺利。

就是郭副将刚进城的时候把几个小姑娘吓着了,后来非闹着一切如旧,城门随意进出,不能吓到城里百姓,结果不少人都偷偷溜走了,还有城外的村子,加起来估摸着得有两千多。

邢毅觉得自己的脑袋又开始疼了,他想揉一揉太阳穴,却不小心牵动了伤口。

连绵不绝的疼痛像是在满腔怒火上戳了个洞,让他变得有些泄气。

手底下一群武将,论打仗一个比一个在行,论治理政务,捆一块都比不上他昨天砍的任何一个。

可他在文官手上吃了大亏,宁可麻烦一些,也要把县城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算了,先凑合一段时间吧,等伤好些了再说。

邢毅闭上了眼,睡着之前随口问了句:逃去哪儿了?看方向,是清水县。

哦,清水县,有疫病有叛贼的地方。

那不要紧,早晚都会回来的。

*宣宁并不知道,有人正对农庄外的人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经过多次询问多方汇总,她对隔壁长武县的新搬来的邻居也有了一些了解。

三千人左右,上过战场,不过现在状态很差,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对他们做什么。

一千护卫队打三千敌军,那八成是打不过的,但是守城易攻城难,她现在没有什么打下长武县的野望,只是终于稳定下来,又在农庄里耗费了这么多心血。

王家村当时在山里建的小营地没了,都让她心疼了许久。

农庄再没了,她怕是能难受得直接抽过去。

再说了,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建立护卫队,只是防守,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护卫队人数最好再多一点,训练再充分一点,武器再精良一点。

农庄的人忙忙碌碌,为可能的战争做准备。

木匠暂时放下手里的各种活,专心打磨防御需要用到的东西。

铁匠招了更多的学徒,用最快的速度制作新的兵器。

宣宁也在忙。

农庄里能再抽出近四百人,这些人将经过训练,充作新的护卫队员。

但是还不够。

宣宁的眼睛在农庄里扫了一圈,盯上了外面靠着墙休息的那群人。

他们和庄子里的人还不一样,家就在不远处,农庄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不少人在长武县有房子有田地,还期待着等不久后这些兵走了,他们回到自己家里,收拾收拾接着过日子。

宣宁不觉得自己能一次性把这么多人都收拢,但也不想让他们把心思全放在长武县那边,一天天睡觉闲话浪费时间。

排骨的人还混在里面,出于安全考虑,不少人都没有透露自己和农庄的关系。

现在他们成了最好的助攻,左一句我听说右一句我觉得,话里话外都在说那些兵也住在城里,他们的日子会有多么糟糕。

所谓三人成虎,假话说一万遍都会成真,不少人唉声叹气,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还有人已经开始和家人商量,如果家被人拆没了,要怎么才能攒够钱重新盖起来。

这个时候,农庄开始招工,说要清理县城。

清水县当时遭遇的洪水最为严重,损失最多,后来又有了疫病,宣宁他们在农庄打下了底子,干脆要人不要城,留了个空城在那里。

不过现在人太多了,农庄里实在装不下。

宣宁问过了本地的百姓,得知几年才遇一次洪水,眼下快入冬了,再次发洪水的几率不大。

然后就按照江大的建议,准备重新启用县城,然后把农庄扩建一段,两边互为犄角,互相拱卫。

农庄开出了工钱,还愿意管饭。

城外的人一个个的都对未来充满悲观情绪,眼下可以积累一笔资金,让他们回家之后能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自无不可,但听说是有疫病的清水县,心里就有些抵触。

宣宁也只是想让农庄里多一些人,而不是想杀人。

她让有经验的人全副武装,走在前面,先消毒后打扫重建。

然后让农庄里的人现身说法,悄悄透露出农庄在疫病中极其优良的表现,还说农庄有药,哪怕真得了病,吃了就能好。

这些人也跟着一起去县城帮忙,原本觉得自己被忽悠了的人一看,顿时信了个七七-八八,和家里人商量几句,也就跟着去了。

第一步顺利走出,宣宁等人忙活着,针对这些人布下了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