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的生意给余氏开了眼界。
她在屋里算了一笔小账。
一天早上卖了六百多文,一个月下来就是十八两银子。
扣除成本杂七杂八的伙食,至少能剩十三四两银子。
这可比她没日没夜的绣花强得多!不必叶嘉催促,她吃罢饭便将那筐萝卜给拖出来,高高兴兴地蹲井边上刷洗。
想着今早都不够卖,后头好些人来问都没东西给人家,明儿卖两百个都不成为题。
余氏心里想得美,一面刷洗一面就哼起了小调。
惹得周憬琛都频频侧目。
忆起记忆中母妃端庄娴雅的模样,似这般鲜活的很少。
不禁叫他心中安慰。
叶嘉吃完就将那桶猪下水拎出来洗了。
刚提出来,一股味儿熏人。
正在墙角的周憬琛余光就瞥过来。
这年头,除非家里真的是揭不开锅,谁会卖这东西来吃。
一股子屎臭味儿,怎么清洗都去不掉。
余氏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但一想儿媳妇主意大的很,她也不敢说。
反倒是蕤姐儿端着小马扎坐到叶嘉的身边来,好奇地盯着。
有道是有奶便是娘,叶嘉做了几回饭彻底征服了呱呱坠地两年半却已被余氏夹生泛苦的饭折磨一年多的蕤姐儿。
她如今是叶嘉做什么都好吃,眼巴巴地问她:婶娘中午有做好吃哒!小孩子的进步是迅速的,几天前还说话磕巴的孩子,为了吃,话都说的顺畅了。
对,好吃哒!叶嘉先往桶里倒了些清水,又去抓了一大把的面粉一小碗食言出来。
那白花花的面粉往大肠上一抹,心疼的余氏眼睛都值了。
嘉娘,你这是在干什么!余氏可不就心疼?家里统共五十斤面粉,自家吃加上做饼子卖,本就不够的。
这丫头怎么能这么糟蹋好东西!心疼得捧着心口直抽抽,余氏都放下刷子站起来,这么好的面粉,你怎么拿来揉这个东西……面粉不够咱再买,叶嘉亏什么都不会亏嘴。
在这种鬼地方过活,不琢磨着好吃的,是个人都撑不下去。
她看余氏那样子是穷怕了:若是味儿做得好,指不定这个还能搭着饼子卖。
这话说的新奇,大肠这东西还能有人买?且等着中午尝尝看。
别的话叶嘉说了也是无用,东西做出来再说。
可……余氏一听又是她琢磨的赚钱的主意,顿时不说话了。
一次两次的,她也算明白了。
儿媳虽说做事古里古怪的,但每回好像乱中又有章法,叫人分不清她是胡闹还是认真。
她瞥了一眼才几日就给养得精神了许多的小孙女,想想又把那点质疑按下去。
小孙女在她这养得跟瘦猫儿似的病恹恹。
自己没本事养家,别乱指手画脚的好。
周憬琛自打能坐起身便不愿在屋中,总得出来坐着。
此时目光落到蹲着揉搓大肠的叶嘉身上。
日头渐渐上来,无风,暖和的阳光洒在那女子身上。
女子年岁不大,约莫十七八的样子。
一双乌黑灵动的眼睛,沉静又不乏鲜活的样子。
鼻梁秀挺,唇色朱红……母妃说的是,确实是相貌不俗,粗布袄子也藏不住的明艳。
叶嘉察觉被注视敏锐地抬起头。
没瞧见人疑惑地又瞥到了余氏。
想到什么心里一动,抬头看向墙边。
周憬琛一身粗布麻衣掩不去的光华,他眼帘半阖,神情沉静又淡漠。
阳光照着他的脸,鸦羽似的眼睫低垂。
光色从眼睫缝隙漏下,在眼睑下方留下青黑的影子。
……刚才该不会是他在看她吧?她又没欺负余氏。
爱咋滴咋滴。
叶嘉把猪大肠捏了一遍又过了清水,再看那桶里,白白净净的大肠瞧着还挺喜人。
其实猪大肠做卤味儿更好吃,也更能去味儿。
但周家没有卤料,她也只能做爆炒的。
要么就是煎烤,大煎锅刷点油就能煎肥肠,沾点蘸料,吃着也香的很。
这般想着,叶嘉将大肠切成好几段,先煮一遍去骚去腥。
正好羊奶也煮好了,叶嘉给自己和小孩儿各盛了一碗。
两人捧着碗在外头喝完。
让余氏跟周憬琛也去盛着喝。
周家人对羊奶接受得还挺快,喝了几天都习惯了这味儿。
还别说,羊奶是真的养人。
别说小孩子最明显,就是余氏都感觉自己手脚暖和了许多。
瞧着前些时候瘦得只剩骨头架子的儿子,如今也渐渐贴了些肉。
她打量了儿子许久,本就俊俏优异因为消瘦,倒显出几分凌厉来。
中午,叶嘉只切了一段大肠爆炒。
没有辣椒,就瓦市里得的那点茱萸,弄得辛辣又喷香。
原本余氏还忌讳着这东西是猪肠子,下不去筷子。
眼看着素来精细讲究的儿子一筷子夹了塞嘴里,她也就不矫情了。
挑了一根放嘴里嚼,那点臭味基本被辛辣的味道遮盖了。
猪大肠在嘴里越嚼越香。
猪大肠这东西,喜欢的人喜欢的要命,不喜欢的人一口都咽不下去。
真能接受,那就不是一筷头的事儿。
余氏明显眼睛都亮起来。
中午这一顿,余氏撑的都走不动道。
周憬琛估计喝粥喝的嘴里淡出鸟,一连吃了三碗杂粮饭。
那盘爆炒猪大肠一点不剩。
两道素菜倒是还剩个底儿,被蕤姐儿当零嘴吃了。
余氏把碗碟端下去洗,叶嘉隐晦地拿眼睛去瞥周憬琛那肚子,抬眸与他对上。
与叶嘉四目相对,他弯了弯眼睛,好似一个普通爱笑的少年。
叶嘉:……这人是不是脸皮变厚了?下午就没的空闲了。
还是分工协作,叶嘉先把面给揉好,余氏那边刷洗好了萝卜就跟周憬琛一起切。
她虽说刀工不好,但切的慢也是能切一些的。
叶嘉那边揉好面团,他们就一盆一盆的萝卜丝端过来焯水。
拿纱布挤干水分后再由叶嘉加调料调馅儿。
余氏在做吃食上是真没天分,包饼子这事儿不难,她连包几个都不行。
站在一旁怕糟蹋了东西什么都不敢碰,叶嘉一个人再能干也包不了那么多。
还是断腿的周憬琛坐在一旁看,瞧一遍就学会了。
叶嘉看得啧啧称奇,围在他身边打转。
怎么了?叶嘉啧了一声,很理直气壮地压榨劳力:你继续包。
今天我做一百二十个,你做八十个。
周憬琛:……两百个做完,第二日又是一大早天没亮就出门。
婆媳俩到了镇上瓦市门口,估计还早,人来的还不多。
约莫等了一炷香,东边西边就有人聚集过来。
余氏有了昨日的经历此时也不怕窘了,跟叶嘉一起早早在路边把锅灶支好。
手脚麻溜地在一旁帮忙。
有昨日尝过鲜的都晓得这家人做的饼子味道好,不必吆喝就聚过来。
有那手头宽裕的,三个四个的要。
手头不宽裕的,买一个也够垫一下肚子。
先给鹿砦那边守门的两个壮汉送几个,余氏回来就笑眯眯地收钱。
这一大早上,比昨日卖的还火热些。
叶嘉一面卖一面跟人搭话,做生意嘛讲究一个笑脸迎人。
生意红火的惹人注目,旁边有那挑着担子的就溜边儿过来看。
伸头往锅里瞧,在一旁玩笑似的问叶嘉这锅哪里弄来的。
瞧着还挺怪的。
叶嘉含糊地糊弄,那挑担子的汉子没问到什么就摸着脑袋又回去了。
鹿砦那边开了,人陆陆续续进去。
两个饼子送的好,婆媳俩就算慢些也有位置。
眼看着铜板一个个往钵里丢,余氏也敞开了嗓子。
两百个饼,一个时辰多点就卖完了。
因着许多是零散的买,一数一千一百多文。
合计就是一两一钱银子。
这么多钱,把家里砸进去的银子都捞回来大半。
明日再买一早上,本就回来了。
余氏激动得都有些手颤,贴在叶嘉身边小声地絮叨:这吃食怎么就这么好卖?我还当李北镇人穷,吃不起零嘴儿。
哪成想还真就吃食好赚……可不?叶嘉灭了炉子,把里头的炭灰掏出来,民以食为天,人一年忙到头就为了糊一张嘴。
这话说得话糙理不糙,人活着,可不就是为糊一张嘴?余氏怔忪了许久,自己竟没一个十来岁的人活得明白。
她将那小钵小心翼翼地藏怀里,跟叶嘉推着独轮车往瓦市外头走。
叶嘉瞥了眼她身上破烂的衣裳,低头看看自己,到底把买衣裳的念头给按下来。
娘,家里面不多了。
五十斤面自家吃能吃三个月,这买饼做买卖可撑不了。
饼买得越多,就耗费的越快。
叶嘉拉着余氏直奔粮铺,一口气又买了一百斤面。
余氏晓得做生意得往里头洒本,没本怎么有利?面买了,萝卜也得买。
油盐酱醋都不能少。
东西一多,光靠两人推独轮车可推不动。
自然是要找车拖的。
叶嘉让余氏在路边等等,自己则去雇了一辆牛车。
结果刚到了牛车棚子那边,撞见了个人。
被叶张氏送回娘家的张春芬。
她正在那棚下头东张西望,不知在等谁。
片刻后,一个高大的俊俏少年抱着个大包裹匆匆跑过来。
两人不知说了什么,男子东西给了张春芬就走了。
张春芬咬着下唇盯着那少年的背影远去,恨恨地往那包袱上捶打了两下。
叶嘉正看得稀奇,那张春芬抱着包袱转身就走了。
叶嘉眨了眨眼睛,想想这李北镇的民风彪悍,便也没觉得大不了。
叫了辆车就赶紧赶回去。
王家村离镇子不远,才一刻钟。
雇个车几文钱。
东西重些,给十文人家也送。
婆媳俩又是大包小包地回来,这一连两日都这样。
同村的人自然都知道了。
这不刚进村子就遇上两三个妇人结伴过来串门。
往车上那么一张望就问。
说来也巧,来人之中就有个跟余氏一块在镇上绣房做工的刘大娘。
刘大娘跟余氏一样,讨银子讨得东家嫌弃,被辞退了。
如今家中少了进项,日子正难过着。
她往日跟余氏是有些交情的,毕竟每日结伴上工结伴下工。
她问了余氏就说了:儿媳妇能干,在镇上支了个小摊子卖点吃食,赚点一家四口的糊口钱。
刘大娘倒是没问做的什么吃食生意,这一院子的萝卜还能不知道?她心想,萝卜有什么好吃的。
这东西烂在地里给猪吃,谁还真能掏钱买不成?不过嘴上倒是说有门生意也是好的。
在周家坐了半天没走,余氏客气地给留下吃了顿饭。
刘大娘吃得都舍不得放筷子,连吃两碗。
在自家都没这么敞开肚皮吃的。
她自己不躁得慌,余氏哪里会说。
末了她一抹嘴,也打量起叶嘉来。
没想到周家儿媳妇名声不好,倒是做的一手好饭。
这手艺去镇上支个摊,指不定还真能赚点儿。
乖乖,这顿饭,香的她差点没把舌头给吞了。
作者有话说:来了来了感谢在2022-04-26 14:21:47~2022-04-27 14:49: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灯火阑珊处、小书虫一枚 6瓶;void、簪纓の豆腐愛讀書 5瓶;三色堇、有个双层下巴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