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搁这一会儿,再出门就稍有些迟了。
晴画贴心,特地带了一把油纸伞来,严严实实撑在她头上,挡了大半的光影。
无忧阁离甘露斋并不远,两个人从两处宫室的小道间穿行,正好能瞧见她们自己的归园居。
也不知道是不是阳光太足晃到了眼,沈轻稚只看到一抹青色的身影从归园居后头一闪而过,一下子没了踪影。
沈轻稚揉了揉眼,心想:看错了?淑太贵妃这会儿已经看完了宫里递过来的折子,虽然来了行宫避暑,到底不算太远,每隔三天还是有宫务折子要递到她手上,需要她用印。
比如现在到了夏季,宫里要防虫防潮防水防火,小宫人们要预备秋装,一应蔬菜肉蛋也需要列单子。
偌大的皇宫养活那么多人,单一件事拿出来就要看上一天才能批完。
到了秋季,又要开始预备冬衣炭火粮储,要防火防风,总之事情是相当不少的。
以前宫里的宫事是由王皇后主持并几位妃子共同协理,王皇后那会儿精力还算足,淑太贵妃她们管不了多少事就能忙完。
现在她们年纪都大了就有些吃不消。
等沈轻稚来了,淑太贵妃先是打趣:付才人今日可迟了。
沈轻稚微微红了脸,嘴角的笑却是一点都没遮掩:娘娘!好好,那娘娘就只恭喜你了。
淑太贵妃笑着摇了摇头,这臭小子,倒是心急得很呢。
沈轻稚红着脸没吭声。
淑太贵妃把手里的折子扔到桌上,忙叫她到跟前:好丫头,快帮我瞧瞧这折子,这么多字读的头痛。
淑太贵妃以前没怎么管过宫事,现在就颇为吃力,平日里读书习字不见她烦,每次看折子就静不下心。
沈轻稚不敢去接,有些迟疑:娘娘,这……不合规矩。
淑太贵妃笑笑,把折子硬塞进她手里:有什么规矩?在我宫里我说的话就是规矩,你先瞧瞧,待会儿给我简单讲讲。
娘娘年纪大了,管不了多少事。
沈轻稚拗不过她,只好坐在一旁认真读起来。
她们还是在送爽殿,四周的窗户窗门全部掀起。
淑太贵妃也没叫摆桌椅,只放了几个软垫在竹席上,她自己悠闲地歪在靠枕上读书,沈轻稚则伏案读折子。
小姑娘哪怕只是盘腿坐在那里,那身姿腰板都靓丽非常,配上殿外的花红柳绿,实在很是一道风景。
淑太贵妃注意到她今天难得穿了一身利落的裙裤长袄,问:怎么这样打扮?沈轻稚一开始没反应,等淑太贵妃叫她名字:轻稚。
她才回过神来。
陛下说下午要上山,我想着穿长裙不太方便,就换了这一身。
沈轻稚笑道。
她笑起来的样子活泼又可爱,眼睛亮晶晶的,满眼都是开心和满足。
淑太贵妃心里头略安稳了,她看人从来不会错,沈轻稚适合萧成煜,萧成煜也适合她。
他们或许还没有太深的感情,但经年累月,日久天长,总能相濡以沫。
先帝爷为何一直对显庆皇后念念不忘,一个是因为她少年夭折,再有便是两人年少相处的情谊。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人从小就认识,后来订婚又大婚,一路携手走过,那份经年沉淀下来的感情是很难淡忘的。
越是美好入心,越是念念不忘。
沈轻稚也是个很美好的小姑娘,要说她十全十美,也不可能。
在淑妃看来她其实有很多小缺点。
她对上过于恭敬,对自己不太自信,因为多年的宫女生活,造成她谨小慎微、惯于忍耐。
又因为聪慧多才,她对自己的要求高,对身边人其实也有自己的小坚持。
而萧成煜是天之骄子,因为出身和年纪,他少时其实过得并没有那么舒心,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他其实也是内敛而忍耐的。
可他又因为那份独一无二的聪颖,内心里是相当自信而果敢的。
两个人少时经历天差万别,淑太贵妃一开始总是担忧他们两个相处不愉,后来发现其实小年轻们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就放下心来。
沈轻稚能迁就萧成煜,萧成煜也能迁就她。
这一点实在是很神奇的。
淑太贵妃把他从襁褓养到这么大,除了她和六公主,还没见他迁就过谁呢。
那天在御花园里,淑太贵妃见他耐着性子站在原地等沈轻稚,终于忍不住露出微笑。
萧成煜年少登基,等待他的是未来漫长的帝王生涯,如果身边连个知心人都没有,那他终其一生都不能说是个幸福的人。
她和六公主确实对他真心实意,但她年纪大了,六公主早晚也要有自己的驸马,她们都不是能陪他走到最后的那一个。
希望……沈轻稚能吧。
淑太贵妃由衷祈祷着。
沈轻稚看折子很快,往日里淑太贵妃要读一个上午的折子到了她这不过半个时辰就看完了。
沈轻稚默默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言辞,这才跟淑太贵妃禀报。
这是尚宫局递上来的,道宫里的虫药已经铺在各下水道口,各宫前水缸也已经灌满,防雨毡备齐一百三十处宫室,斗笠五百件,其中八成发放各宫,剩余留尚宫局备用。
沈轻稚缓了缓,继续道:今岁新贡夏布、绉麻、粗布各两千匹,新贡棉布、棉锦、丝麻各两千匹,新贡蜀锦、苏锦、香云纱、芙蓉纱、丝帛、贡缎总两千匹。
到了这里这本折子就大致总结完了。
其实内容乍一看并不很多,但折子写得尤其仔细。
比如虫药摆放位置和水缸位置都逐一列举,防雨毡发放各宫数量也详尽阐述。
最后是所有的贡布。
沈轻稚给淑太贵妃总结的只是大类,折子里却把每种颜色、花样、产地都清晰写明,给淑太贵妃看,就是要让她知道今年宫里的事情安排情况。
这折子其实淑太贵妃可以不认真去读,总也没什么大事,宫里是不会突然出什么大事的,只不过淑太贵妃是个认真的性格,叫她不去看就用印,显然是不行的。
沈轻稚这么一简化,淑太贵妃只觉得浑身舒畅,她叫寒烟取来小印,端端正正在折子最后印了下去。
她这把印是升位后新造的,不过巴掌大小,通体用青玉打造,手柄处雕刻彩雉弄珠,印章处是小篆的淑惠婉约四个字,把她的封号暗含了进去。
一般宫妃的印信有两种,一种是正正经经的位份金印,还有一种就是平日里处理宫事的玉印或者小印,非郑重场合是不使用金印的,只用小印方可。
把这份折子盖好,淑太贵妃今日里的宫事就忙完了,她高高兴兴地叫人取来字帖,说要开始练字。
沈轻稚陪在边上,笑道:不如我给娘娘读书?许久没读了。
她原以为淑太贵妃立时就能应下,却没想到她摇了摇头,反而说:你自己练字看书都行,下午要上山呢,可别累着嗓子。
倒是真心实意为她着想。
沈轻稚心里淌过暖流,只觉得妥帖非常。
淑太贵妃想要关心一个人,那真是面面俱到,一丝的瑕疵都是没有的。
那明日里我再来同娘娘读书。
沈轻稚笑道。
淑太贵妃看了她一眼,很是高深莫测。
不一定呢。
沈轻稚有点疑惑:娘娘明日有事?淑太贵妃神秘一笑,没接话。
沈轻稚就只好自己看书去了。
淑太贵妃这次出来带了不少书,其中有一本沈轻稚以前在景玉宫瞧过没读完的,又捧着继续看。
这本你都读得下去?淑太贵妃惊讶地问。
沈轻稚在读的这一本叫《先秦诗词与植物考》,是个大越早年的国子监教授写的,大概是从先秦诗词里判定古代植物演变的书,其实是有些枯燥的。
淑太贵妃自己都没读下去,倒是沈轻稚看得认真。
娘娘,这书其实挺有趣的,里面的诗词有部分并不常见,冷门许多。
就是植物类看不懂,能读读诗词也挺美的呀。
淑太贵妃点了点头:你倒是耐心好。
沈轻稚也笑,真诚道:总也有那么多时间,与其闲着无聊,还不如多多学习。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哦?淑太贵妃忍不住同她论道,庄子言有后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一直追求无边无际的的知识,总是会精疲力竭的。
自觉自己是大智慧者,其实是很危险的。
沈轻稚道:自在随心也,以求随心,便不求涯尽。
说得好!一把熟悉的嗓音由远及近。
沈轻稚起身,远远向萧成煜行礼。
淑太贵妃还是在写字,笔下没有停顿。
皇儿最近可是跑得勤了。
她话里有话,脸上却笑意盎然。
萧成煜同沈轻稚碰了碰视线,两个人莫名都红了脸,一晃就错了开去。
行宫里方便,儿子才能经常过来给母亲尽孝。
他说着走到淑太贵妃身边,摆手叫沈轻稚也坐下继续去看书。
淑太贵妃依旧在抄佛经。
只不过她现在心态平和,写字就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地一天只抄那么一两页。
写的稳,字就端正宁静。
等到她这一整页都写完,萧成煜才道:刚盛赞道今日里刚打了湖虾和莲藕,要给母亲做些新鲜餐食来试试。
淑太贵妃笑,伸手帮他整了整衣领:忙完就来了?也不知道换身衣裳。
他衣袖子上还有些墨点,手指上也染了一抹朱砂色,看起来很是随意。
本就出来散心,再讲究那么多规矩做什么?淑太贵妃拍了拍他的胸膛,笑着训他:那也得顾着脸面,叫丫头瞧见要笑话你呢。
她说着拿眼睛去瞧沈轻稚,见她低着头红了耳朵,笑得好不大声。
萧成煜有些无奈,以前倒没发现母亲这么爱讲玩笑。
他清了清喉咙道:时候不早了,不如用午膳?淑太贵妃笑得更欢,再接再厉:知道你着急上山,要赶紧吃了饭不理我这个老太婆咯。
这回就连萧成煜也扛不住了,他有点恼羞成怒:母亲!好了好了,我饿了,用膳!她说着起了身,也不去管身后少年人,自顾自离了送爽殿。
剩下萧成煜站起身来,弯腰向沈轻稚伸出手:起吧,中午多用些,省得下午没力气。
沈轻稚拉着他的手站起身来,忙去整理衣裳。
萧成煜的目光从她头上的发带滑到裙裤下露出的绣花鞋,觉得有点口干舌燥:倒是穿了一身好衣裳。
嘴里夸的是衣裳,其实呀,他自己也说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