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2025-03-22 07:43:01

庆阳郡主和温夫人在书里最初是一对人人称赞的好婆媳,温夫人温婉大方,庆阳郡主身份高贵,这样的一对婆媳出门,走哪都能收获无数羡慕的目光。

哪怕是温如玉出事之后,她们也能维持表面的和睦。

而今庆阳郡主好像完全不把温夫人放在眼里,竟然连面子功夫都不愿意做了。

这原因应有两个:一是因为温如玉和芳儿的事,二是因为王家的失势。

一个儿女和娘家皆让人脸上无光的婆婆,如何能得到儿媳的尊敬。

更何况这儿媳出身显赫,完全有不把婆婆放在眼里的底气。

她和武安侯府的少夫人是好友,少不得要说会儿话。

我倒是羡慕你娘,哪怕是出门做客也有出嫁的女儿陪在身边。

这是嘲笑她没有朋友。

叶娉心下呵呵,面上无半分羞愧之色。

日后温夫人会知道,她的好儿媳爱交朋友,且并不局限于女子。

郡主交友甚广,这点我是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想来以郡主的能力,以后朋友会越来越多。

大伯娘支持郡主到处结交,真是一个体贴的好婆婆,郡主真是好福气。

温夫人笑不及眼底,语气温柔依旧。

你也是个有福气的,进门不久就怀上了。

这怀了身子的女人不宜多思多虑,莫要因为一些人和一些事动了胎气,好好养胎才是正理。

大伯娘说的是,我一定会好好养身子。

如今郡主也嫁进了国公府,想来大伯娘很快也能抱上孙子。

有大伯娘这样的好婆婆,说不定郡主还能后来者居上。

叶氏听得频频皱眉,娉娘说的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后来者居上。

她有心想说些什么圆场,一时之间又插不进话。

大堂姐到底是娉娘的夫家大伯娘,娉娘在外面也不知收敛一些。

若是这些话被人听去了,指不定会传得有多难听。

她心里着急,既怕女儿被人说道,又怕女儿吃亏。

这时她听见温夫人道:你这孩子,真会说笑。

大伯娘盼着你这胎能一举得男,想来你祖母也盼着温家的曾长孙是个嫡子。

温夫人这话,不管谁听都是好话。

但在叶娉听来,这话却是想祸水东引,想让她去对付芳儿。

侄媳这一胎应是个女儿,温家的庶长子也好,嫡长子也好,还是应该出在国公府。

我们公主府到底分了家,不好再和国公府那边一起论。

一笔写不出两个温字,你这话若是让你祖母听到了,指不定多难过。

祖母最是明理之人,也最是体恤我们小辈。

树大分枝,分了家就是隔了房,子孙后代不好再混在一起论长幼。

恰如你们王家,前几日才将三房分了出去,想来三房以后出生的儿孙和大房二房也不会再混为一谈。

王家把三房分出去,不就是怕三房连累他们。

温夫人表面功夫再是到底,此时也有些破相。

她这些年在人情世故上游刃有余,鲜少有被人堵话堵到这般地步。

四妹妹你听听,娉娘这张嘴可真厉害。

叶氏猛地被点到名,又对自己女儿的目光,突然像是开窍一般,赶紧回话,温夫人,我和王家早已断了干系,你这声四妹妹让我好生为难。

是我一直念着过去。

温夫人轻轻一声叹息,你不愿再认王家,我也不能勉强。

无论你是姓王还是姓叶,我始终记得你我曾是姐妹。

……谢温夫人体谅。

你我虽不再是姐妹,却是姻亲。

我看着娉娘长大,在我心里她同我自己的女儿一般无二。

这孩子确实说话直了些,我知她是这般性子,当然不会同她计较。

就怕旁人不知道,她这性子迟早会吃亏。

叶氏觉得这话说得对,偏偏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明明对方说的每个字都在理,但仔细去想似乎又不是原本的意思。

她看了看叶娉,欲言又止。

叶娉实在是佩服温夫人的城府,不仅心机深,且心理素质过硬。

这点温夫人放心,旁人既说不过我,又打不过我,我无论如何也吃不了亏。

更何况我若真骂不过也打不过,不是还有我家郡王吗?我可不信这永昌城,还有不怕我家郡王的。

若真是有,我倒想见识一下。

反正她狐假虎威惯了,也不差这一回。

她一把温御抬出来,温夫人的端庄都勉强了几分。

御哥儿名声本就有些吓人,这般一来岂不是更被世人诟病?那又如何?夫妻本是一体,我嫁了他,他若不能护住我,那还叫什么男人?郡王可不是那种出了事就躲在后面的人,万不会让自己的女人独自面对外面的流言蜚语。

哪里像温廷之,自己图风流图快活搞大了丫头的肚子,先是让母亲去善后,后来又是刚过门的妻子出门摆平。

躲在女人身后的男人,最是让人看不起。

既然如此,算是我多虑了。

温夫人无奈道,然后说自己先行一步,转身之际深深看了叶氏一眼。

那一眼有惋惜还有同情,直看得叶氏抬不起头。

叶氏在王家处处看人脸色,最是胆小绵软的性子。

曾经她敬若善女的大堂姐,竟然对她失望了,所以她有些不安。

娉娘…你再是不喜她,她也是你的大伯娘,面子上你应敬着她几分才是。

娘,我这位大伯娘可不是个简单的人。

你以为她是真心盼着我生儿子?她是希望我出手对付那个怀了身孕的丫头,她好坐收渔翁之利。

啊?你不会以为她是真的念着你们的姐妹之情吧?她是想通过收服你,然后借你的手来压制我。

…这?娘,你且想想,她若真是一个好的,养出温如玉那样恶毒的女儿也就罢了,为何养出来的儿子也不是个好的。

还有她当年早产,你以为是真的早产吗?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说辞罢了。

叶氏惊了又惊,张着嘴。

那…那…那你都知道,你还和她对着来,她万一对付你,怎么办?我不和她对着来,她就不会对付我吗?娘,你就是太善良了。

你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人,哪怕你什么都不做,她也会将你算计到死无全尸。

叶氏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她开始后悔自己刚才的软弱。

娉娘,娘是不是又做错了?娘就不应该给她好脸色…没事的,你做得很好。

日后她和你说什么,你糊弄过去就行了,既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多想。

好,娘听你的。

叶娉以前从来没有和叶氏说得如此之透,那是因为她没想到自己会嫁进公主府。

这下一次说全了,也省得日后母亲被人利用。

叶氏按着自己的心口,好半天才缓过神。

娉娘,你放心。

娘是不聪明,但娘绝不会拖累你。

她这话是说给叶娉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之后的几天,她都想这件事。

她既盼着温夫人找自己,自己好和对方断个清楚明白。

又希望对方别来找她,最后是以后再也不要私下见面的好。

一日又一日,她等来了王家出事的消息。

王家出事的起因一位外放张姓官员之死,那位张大人寒门出身,曾是玉清书院的学子。

早年多少受过王家的恩惠,出仕之后自成王家一派。

后不知什么原因同王家生了间隙,似乎有意和王家划清界限。

张大人的外放之地偏远,山高水长路途漫长。

一家人舟车劳顿跋山涉水行到半途,不想遇到山匪被杀了个精光。

这样的事叶娉一听就知内情,所谓的山匪不是真正的匪,而是王家豢养的死士。

此事秘密呈到御前时,景庆帝气得砸碎了一块御砚。

张大人是天子门生,朝廷命官,哪怕是犯了王法,自有盛朝律法处置。

即使是命犯欺君,也有陛下亲自定罪。

王家一介臣属居然敢私自将官员灭口于上任途中,这是欺君罔上!更令人发指的是,十五年前的胡大人一家、八年前的任大人一家,还有五年前的成大人一家,也是同样的原因同样的死法,且皆是王家所为。

铁证如山,容不得王家人抵赖。

山洪一泄千里,摧枯拉朽灭顶而来。

王家人之前未曾听到半点风声,两房人还在为如何重得帝心而百般谋划。

不想全家人尚在睡梦中,抄家的圣旨将所有人齐齐震醒。

天亮时,王家大门已贴上封条。

曾经的百年清贵世家像山体瓦解一样瞬间崩塌,前一日还端着派头的老爷夫人们如丧家之犬一般被驱赶出府,就连分家出去的三房也未能幸免。

百姓围了一圈又了圈,说什么的都有。

晨曦中,那副对联再无往日的光泽。

还真是说对了,什么一门清贵满乾坤,世代书香遍桃李,分明就是一家草包软骨头,男女老少黑心肝。

那张大人多好的人,打小就孝顺寡母读书刻苦,好不容易熬出了头,他们王家说杀就杀,连张大人的老母和怀了身孕的夫人都不放过,当真是丧心病狂!我早就看出他们家没一个好东西,三房若不是有大房二房护着,哪里敢害死那些人,这一家人就没有几个好的。

好的也有,人家早就看透了,不是和娘家断了亲,就是自己主动脱离了王家。

可不是。

叶夫人之前那样闹,有人还骂她不孝顺不懂事。

如今看来叶夫人是被娘家逼得走投无路了,若不然一个出嫁女怎么可能和娘家断亲。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俨然一个个都成了断官司的青天大老爷。

王七爷等人也在人群之中,比起旁人,他们更多了几分心有余悸。

先前还有些忐忑的几房人,如今只剩下庆幸。

七弟,你…你救了我们一家啊。

七哥,以后我们都听你的。

对,我们都听七哥的。

王七爷望着被押解的王家人,神情肃穆。

他也没有想到当初一个小小的举手之劳,会换来今日的脱胎换骨。

那个孩子是他的贵人,但是他这辈子都不会告诉任何人。

忽然他视线落在远处,很快又收了回来。

是那个孩子。

她最是厌恶王家人,又岂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或许所有人都不会知道,王家真正败落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他敢肯定如果不是因为王家那时候想算计那个孩子,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的下场。

人说蚍蜉撼树,谁能想到最后倒下的会是树。

所以与人为善,切莫因善小而不为。

他如是想着,细细地叮咛着自己的儿子。

……王家人一夜天上地下,有人大喊大叫说自己冤枉。

大房的老夫人和刘氏等人皆是从被窝中抓起,皆是披头散发的模样,再无往日的体面可言。

陛下,陛下,冤枉啊!我们要见陛下,我们要见惠妃娘娘!负责押解的是以宋进元为首的京吾卫,京吾卫们一个个铁面无私,任凭他们喊破了喉咙也不理会。

吵什么?宋进元睨了刘氏等人一眼,你们王家欺君罔上,私养死士残杀朝廷命官,证据确凿已由陛下亲口定罪。

啧啧,还真是一门清贵满乾坤,真当自己姓王就是王,想杀就杀谁。

可惜子孙后代草包多,方才吓尿的就有好几个!主犯王御史等人另外押送,早已下了大牢。

眼下押解的是女眷和未出仕的男丁,这些富贵堆里养大的公子哥们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真有几个被吓尿了,其中就有三房的王沐。

宋大人,能不能行个好…刘氏的话未说完,宋进元直接回了一个不好。

开什么玩笑,陛下亲口定的案子,他哪里敢给王家行方便。

便是可以,他也不敢,毕竟这事可是承天那小子下的手。

他是活得不耐烦了,才会为了这些人去讨不自在。

王家人眼睛都往人群中看,希冀能看到可能帮他们的人。

但是越往前走,他们越失望。

不仅各房的姻亲没有露面,便是最能帮他们的国公府也没有人出头。

刘氏止不住心里的恐惧,尖叫道:宋大人,求你去温国公府带个话…温国公府么?宋进元似笑非笑,你是想求不问世事的温国公,还是想求既无官职也无功名的温世子,或者是想求那位温夫人?温夫人,我们想求温夫人!正好有个温家人,不如你让他帮你们带个话?刘氏没想到他说的温家人居然是温御。

温御一身官服,傲世卓立。

那眼风如刀,所到之处冰封万里。

刘氏没了声音,她怕死,更怕死在这位郡王爷手上。

宋进元鄙夷地挑了挑眉,大步朝温御走去。

两人一个冷脸一个笑脸,皆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狠角色。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看到宋进元一时抬左脚一时抬右脚,神情颇有几分眉飞色舞之感,两颊的酒窝更是深极。

温御睨着他,越发神情冷峻。

好想把这人的两条腿给跺了!……叶娉今日亲眼目睹了王家被抄家,又亲眼看着那些人全被押送至衙门。

听说他们的罪名已定,主犯等人问斩,其余人流放苦寒之地。

她看完热闹后去了一趟叶家,叶氏拉着她手哭了很久。

哭过之后,叶氏又庆幸自己和王家断了亲。

回到公主府时,下人说郡王已归。

一掀开内室的珠帘,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男图。

散着墨发的男人单腿屈膝靠坐在榻上,脚踝露在外面,说不出来的欲气。

长发柔和了他凛寒的气势,衬得那得天独厚的容颜少了几分冷漠。

烛火在他幽深的眸中跳跃,像是黑暗中骤然升起的两团火。

他望过来,瞳仁中的火苗跳得更欢。

叶娉喉咙有些发干,莫名觉得有点渴。

这个男人的色相杀伤力太强,如果不是她现在有孕在身,只怕早已缴械投降。

突然温御眉头微皱,揉了揉自己的脚。

脚疼吗?有点。

叶娉惊悚了。

这男人是在示弱吗?在世人眼中他手段狠辣,冷漠噬血,这样一个人应该是无情无欲无血无肉,既不会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不会有普通人的伤痛苦楚。

哪怕是自己,在此之前也未想过他会喊苦喊累。

他都忍受不住的疼,那应该是很疼的吧?他颦着眉,修长的手指慢慢揉捏着脚掌。

男人的脚骨形完美,脚趾长而生有厚茧,脚背上可见青筋。

仅是一双脚,足能彰显他的张力。

叶娉上前,替他揉捏。

怎么会疼?崴到了吗?看上去没伤无痕的,也没有任何的红肿。

温御摇头。

既没受伤,也没崴脚,无缘无故地为什么会疼?叶娉按了按他的脚心,又问:那是走路走多了?他没有言语,却也没有否认。

那就是了。

叶娉心道,他这职位看似风光,却也不是那等坐在房子里听听属下汇报混日子的闲差。

宫里宫外地跑着,还要在衙门内忙进忙出,一天下来也不少走路。

他如此,宋进元也如此,要不然婷娘怎么会给宋进元纳那些鞋垫。

忽然她似是想到了什么,狐疑地看着眼前的男人。

心里顿时冒出两个小人要争执,一个说不会吧,他居然这样的人。

一个说谁说不会的,他就是这样的人。

若不然我替你备些厚实的鞋垫?嗯。

还真是……所以是宋进元那个大嘴巴在他面前显摆了婷娘纳的鞋垫,这男人自己别扭不好明说,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为了几双鞋垫。

至于吗?难道这些男人是想她和婷娘两姐妹卷起来吗?呵。

做梦!。